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逐步緩沖流量的控制閥門,屬于控制閥門領域。
背景技術:
閥門(valve)是流體輸送系統(tǒng)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調節(jié)、導流、防止逆流、穩(wěn)壓、分流或溢流泄壓等功能。
閥門是在流體系統(tǒng)中,用來控制流體的方向、壓力、流量的裝置是使配管和設備內的介質(液體、氣體、粉末)流動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裝置。
閥門是管路流體輸送系統(tǒng)中控制部件,用來改變通路斷面和介質流動方向,具有導流、截止、節(jié)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壓等功能。用于流體控制的閥門,從最簡單的截止閥到極為復雜的自控系統(tǒng)中所用的各種閥門,其品種和規(guī)格繁多, 閥門的公稱通徑從極微小的儀表閥大至通徑達10m的工業(yè)管路用閥??捎糜诳刂扑⒄羝⒂推?、氣體、泥漿、各種腐蝕性介質、 液態(tài)金屬和放射性流體等各種類型流體地流動 ,閥門的工作壓力可以從0.0013MPa到1000MPa 的超高壓,工作溫度可以c-270℃的超低溫到1430℃的高溫。
閥門的控制可采用多種傳動方式, 如手動、電動、液動、氣動、渦輪、電磁動、電磁液動、電液動、氣液動、正齒輪、傘齒輪驅動等;可以在壓力、溫度或其它形式傳感信號的作用下, 按預定的要求動作,或者不依賴傳感信號而進行簡單的開啟或關閉,閥門依靠驅動或自動機構使啟閉件作升降、滑移、旋擺或回轉運動, 從而改變其流道面積的大小以實現其控制功能。
申請?zhí)枮椋?00980158346.1公開的一種流速控制閥,所述流速控制閥能夠通過在軸向方向上移動具有閥構件的桿來控制在一對端口之間流動的流體的流速,所述流速控制閥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具有用于連接管的所述端口和一對流體通道,從所述端口供應的流體流經所述一對流體通道;副體,所述副體被設置在所述本體的內部,并且所述桿被以前進和縮回的方式螺紋接合在所述副體中;和結構上為單一構件的管狀座構件,所述管狀座構件被連接到所述副體的端部,并且具有座部分和孔,該座部分用于將所述閥構件座設于其上,并且所述孔連通一個所述流體通道和另一所述流體通道之間,所述座構件由一金屬薄片壓模形成,所述座構件整體地設置在所述本體的內部;所述座構件包括形成在上端部并連接到所述副體的大直徑部分、形成在下端部以將所述桿座設于其上的小直徑部分、和形成在所述大直徑部分和所述小直徑部分之間的中間直徑部分;所述座部分通過在所述小直徑部分上與所述中間直徑部分鄰近的區(qū)域的附近徑向向內突出形成。
其優(yōu)點是:副體和座構件都由分開的本體組成,并且由于管狀座構件能夠整體地組裝和連接到副體的端部分,因此可以有效地對其進行組裝,并且在制造流速控制閥的同時提高生產率。
但缺點是:結構過于復雜,維護成本高。
申請?zhí)枮椋?00810171460.5公開的供暖水流速控制閥,包括:管狀分配器接頭,其具有與水分配器的連接部分螺紋連接的第一螺紋部分和具有比第一螺紋部分更大直徑的第二螺紋部分;管狀主體,在其第一端部具有連接供暖管的管接頭和具有比管接頭更大直徑的第三螺紋部分,且在其第二端部接觸第二螺紋部分的端部;第一連接件,安裝在主體的第二端部,從而不與主體脫離且與分配器接頭的第二螺紋部分螺紋連接,從而連接分配器接頭和主體;緊固環(huán),安裝在與管接頭連接的供暖管的外周;第二連接件,與主體的第三螺紋部分螺紋連接且固定緊固環(huán),從而防止供暖管從管接頭脫離;O形環(huán),安裝在分配器接頭的第二螺紋部分和主體之間用于防止泄漏;形狀記憶彈簧,設置在主體的內側靠近分配器接頭;彈力彈簧,設置在主體的內側靠近管接頭;和帽狀球閥,安裝在形狀記憶彈簧和彈力彈簧之間從而有選擇地開啟和關閉管接頭的出口。其優(yōu)點是:按照本發(fā)明的供暖水流速控制閥,流經供暖管的供暖水流速可按照供暖水的溫度自動控制。從而,均衡供暖可在不考慮供暖管的長度和鍋爐與供暖管(或房間)的距離的情況下實現。因此,能量可以均勻且有效地利用。
但上述的閥門結構復雜,倘若其中的一個部件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個閥門出現故障,而且由于液體流速的緩急問題,導致閥門自身控制流速能力降低,進而影響閥門的正常工作狀態(tài)。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逐步緩沖流量的控制閥門,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通過閥門自身的設置,可以應對液體流速的快慢,避免閥門受到高流速液體的沖擊而影響閥門的正常工作。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逐步緩沖流量的控制閥門,包括控制閥本體,在控制閥本體的一端設有進液管,另一端設有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所述控制閥本體內設有第一緩沖裝置、第二緩沖裝置,所述的第二緩沖裝置設置在第一緩沖裝置的下方;
第一緩沖裝置為梯形導流通道,且梯形導流通道與進液管相連通,其與進液管連通處的進口寬度大于遠離進液管的出口寬度;
第二緩沖裝置包括第一擋流板、第二擋流板和第三擋流板,且第一擋流板、第二擋流板、第三擋流板由上至下通過伸縮機構依次連接,第三擋流板通過固定支柱與控制閥本體的底部固定連接;
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位于固定支柱兩側的控制閥門本體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選,第一擋流板、第二擋流板、第三擋流板的面積逐漸變小,且三者的寬度均小于控制閥門本體的腔內寬度;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選,進液管上布設有第一流量計;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選,第一出液管上布設有第二流量計,第二出液管上布設有第三流量計;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的伸縮機構為彈簧。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控制閥本體內設有第一緩沖裝置、第二緩沖裝置,所述的第二緩沖裝置設置在第一緩沖裝置的下方;通過閥門自身的設置,可以應對液體流速的快慢,避免閥門受到高流速液體的沖擊而影響閥門的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第一緩沖裝置,2為第一擋流板,3為第二擋流板,4為第三擋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fā)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fā)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逐步緩沖流量的控制閥門,包括控制閥本體,在控制閥本體的一端設有進液管,另一端設有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所述控制閥本體內設有第一緩沖裝置、第二緩沖裝置,所述的第二緩沖裝置設置在第一緩沖裝置的下方;
第一緩沖裝置為梯形導流通道,且梯形導流通道與進液管相連通,其與進液管連通處的進口寬度大于遠離進液管的出口寬度;
第二緩沖裝置包括第一擋流板、第二擋流板和第三擋流板,且第一擋流板、第二擋流板、第三擋流板由上至下通過伸縮機構依次連接,第三擋流板通過固定支柱與控制閥本體的底部固定連接;
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位于固定支柱兩側的控制閥門本體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選,第一擋流板、第二擋流板、第三擋流板的面積逐漸變小,且三者的寬度均小于控制閥門本體的腔內寬度;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選,進液管上布設有第一流量計;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選,第一出液管上布設有第二流量計,第二出液管上布設有第三流量計;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的伸縮機構為彈簧。
實際操作時,液體由進液管流入,通過梯形導流通道的緩沖,流速逐漸減小,此時液體依次流過第一擋流板、第二擋流板和第三擋流板,第一擋流板、第二擋流板和第三擋流板之間通過彈簧進行壓力緩沖,逐漸向下擠壓,液體經過緩沖,流速進一步降低,最后由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流出。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申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義指的是各自單獨存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均包括在內。
本申請中所述的“連接”的含義可以是部件之間的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部件間通過其它部件的間接連接。
以上述依據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fā)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fā)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