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流體技術,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旋塞加工工藝、旋塞及旋塞閥。
背景技術:
旋塞閥為旋轉閥的一種,通過旋轉90度使閥塞上的通道口與閥體上的通道口相通或分開,實現(xiàn)開啟或關閉的一種閥門。旋塞閥的閥塞的形狀可成圓柱形或圓錐形。在圓柱形閥塞中,通道一般成矩形;而在錐形閥塞中,通道成梯形。這些形狀使旋塞閥的結構變得輕巧,但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損失。旋塞閥最適于作為切斷和接通介質以及分流適用,但是依據(jù)適用的性質和密封面的耐沖蝕性,有時也可用于節(jié)流。
由于旋塞閥依靠其旋塞與閥體內(nèi)腔之間的位置配合關系來實現(xiàn)流體通道的連通或者斷開,所述旋塞的密封面對于旋塞閥的可靠性極其重要。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旋塞閥的旋塞,由于其表面,尤其是密封面的處理工藝水平較低等原因,經(jīng)常造成旋塞閥在不斷的開啟關閉過程中,使得旋塞的表面磨損,從而造成閥的失效,進而導致流體介質泄露,甚至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得旋塞閥使用壽命、可靠性大大提高的旋塞加工工藝、旋塞及旋塞閥。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旋塞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對加工出外形的旋塞進行脫脂脫油處理;
S2)、對旋塞進行噴砂處理;
S3)、對旋塞進行表面清潔處理;
S4)、對旋塞進行噴涂處理;
S5)、對旋塞進行燒結處理。
優(yōu)選地,所述旋塞加工工藝還包括以下步驟:
在對旋塞進行脫脂脫油處理之前,首先對旋塞表面進行檢查,以確定旋塞表面完好,沒有損傷。
優(yōu)選地,所述對旋塞進行脫脂脫油處理的步驟包括:
將旋塞放置于爐內(nèi),在一定溫度下,進行一定時長的加熱處理;
將加熱處理后的旋塞隨爐冷卻至室溫。
優(yōu)選地,所述加熱處理的溫度為290℃-350℃,加熱時間為4-6小時。
優(yōu)選地,所述對旋塞進行噴砂處理的步驟包括:
對旋塞閥的錐面進行一定時長的噴砂處理,直至所述錐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 1.6-2.0。
優(yōu)選地,所述對旋塞進行表面清潔處理的步驟包括:
用高壓水槍清洗旋塞表面的各種雜物;
將旋塞進行干燥。
優(yōu)選地,所述對旋塞進行噴涂處理的步驟包括:
對旋塞進行預熱處理;
將旋塞進行噴涂,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涂層。
優(yōu)選地,所述對旋塞進行預熱處理的步驟包括:
將旋塞進行加熱,直至其達到70℃-90℃。
優(yōu)選地,對所述旋塞進行噴涂的材料為鎳合金。
優(yōu)選地,所述涂層的厚度為12-23微米。
優(yōu)選地,所述對旋塞進行燒結處理的步驟包括:
在一定溫度下,對旋塞進行一定時長的加熱處理;
加熱處理完成后,將旋塞冷卻至室溫。
優(yōu)選地,在所述加熱處理過程中,加熱溫度為210℃-290℃,加熱時間為70-150分鐘。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旋塞,采用所述的旋塞加工工藝制成。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旋塞閥,包括:
所述的旋塞,
閥體,以及
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其中,
所述旋塞安裝于所述閥體內(nèi),所述第一轉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閥體上,相對的另一端支撐所述旋塞,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第一轉軸相對的固定在所述旋塞上,并驅動所述旋塞以所述第一轉軸為轉動中心轉動。
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有意效果是:
采用本發(fā)明提供的旋塞加工工藝加工的旋塞,其旋塞密封面的涂層與旋塞內(nèi)部結構之間具有極高的熔合度,使得涂層牢固的粘附在旋塞內(nèi)部結構上,形成所述密封面,同時該涂層質地均勻,具有一定的柔韌性、硬度以及抗腐蝕性,使得該旋塞的耐磨性大大增強,避免了由于旋塞密封面損耗而造成的流體介質泄露,極大了增加了旋塞閥的使用壽命,以及可靠性和持續(xù)性;另一方面,能夠實現(xiàn)與閥體的內(nèi)腔之間較精密的配合關系,降低了轉動扭矩。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描述,本發(fā)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更為清楚。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旋塞閥;
圖2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旋塞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旋塞閥的旋塞加工工藝流程圖;
圖4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旋塞噴涂處理步驟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例。在各個附圖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為了清楚起見,附圖中的各個部分沒有按比例繪制。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旋塞閥,應用于控制流體的流動,其包括:
旋塞1,
閥體2,以及
第一轉軸3和第二轉軸4,其中,
所述旋塞1安裝于所述閥體2內(nèi),所述第一轉軸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閥體2上,相對的另一端支撐所述旋塞1,所述第二轉軸4與所述第一轉軸3相對的固定在所述旋塞1上,并驅動所述旋塞1以所述第一轉軸3為轉動中心轉動。
圖2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旋塞閥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該實施例中,所述旋塞1為圓錐形,具有錐形密封面100。當然,所述旋塞1的不限于圓錐形,也可為例如圓柱形等其他形狀。所述旋塞1由金屬材料制成,例如鑄鐵、高硅鐵或者黃銅等。
圖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旋塞閥的旋塞加工工藝流程圖。參考圖3,下面結合具體幾個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所述旋塞1的加工工藝。
實施例一:
S01)、對加工出外形的旋塞1進行脫脂脫油處理;
在對旋塞1進行脫脂脫油處理之前,首先對旋塞1表面,尤其是錐面100部分進行檢查,以確定旋塞1表面完好,沒有碰傷、劃傷以及銹跡。
具體的,脫脂脫油處理又包括以下步驟:
S011)、旋塞1經(jīng)諸如機加工或者鑄造等工藝形成外形后,將其放入爐內(nèi),在290℃的加熱溫度下,連續(xù)加熱4小時;
S012)、將加熱處理后的旋塞1隨爐冷卻至室溫。
經(jīng)過脫油脫脂處理后,清除了旋塞1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油污及其他粘附物,以便于后續(xù)工藝流程的進行。
S02)、對旋塞1進行噴砂處理;
具體的,將旋塞1放入噴砂機中,對旋塞1的表面,尤其是錐面100進行一定時長的噴砂處理,直至所述錐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 1.6-2.0,以便增大旋塞1表面的粘附力。
S03)、對旋塞1進行表面清潔處理;
首先將旋塞1放在支架上,例如帶有漏網(wǎng)的支架上,或者是具有掛鉤的支架上,從而將旋塞1放在漏板上或者是掛在掛鉤上。
具體的,該步驟又包括以下步驟:
S031)、用高壓水槍清洗旋塞1表面的各種雜物,包括沙粒、粉塵以及其它粘附物;
S032)、將旋塞1進行干燥,例如通過空水以及吹風的方法。
S04)、對旋塞1進行噴涂處理;
參考圖4,在該步驟中,具體又包括以下步驟:
S041)對旋塞1進行預熱處理,將旋塞1放入爐中進行加熱,直至其達到70℃;
S042)將旋塞1的錐面100部分進行噴涂,形成12微米厚的涂層,噴涂所用的材料為耐磨性材料,例如溶于溶劑中的鎳合金粉。
S05)、對旋塞1進行燒結處理。
在該步驟中,具體又包括以下步驟:
S051)、將旋塞1放入爐內(nèi),在210℃溫度下,對旋塞1加熱處理70分鐘;
S052)、加熱處理完成后,將旋塞1冷卻至室溫。
經(jīng)過上述步驟后,在所述旋塞的錐面100上形成耐磨涂層。
實施例二:
S01)、對加工出外形的旋塞1進行脫脂脫油處理;
在對旋塞1進行脫脂脫油處理之前,首先對旋塞1表面進行檢查,以確定旋塞1表面完好,沒有碰傷、劃傷以及銹跡。
具體的,脫脂脫油處理又包括以下步驟:
S011)、旋塞1經(jīng)諸如機加工或者鑄造等工藝形成外形后,將其放入爐內(nèi),在320℃的加熱溫度下,連續(xù)加熱5小時;
S012)、將加熱處理后的旋塞1隨爐冷卻至室溫。
經(jīng)過脫油脫脂處理后,清除了旋塞1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油污及其他粘附物,以便于后續(xù)工藝流程的進行。
S02)、對旋塞1進行噴砂處理;
具體的,將旋塞1放入噴砂機中,對旋塞1的表面,尤其是錐面100進行一定時長的噴砂處理,直至所述錐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 1.6-2.0,以便增大旋塞1表面的粘附力。
S03)、對旋塞1進行表面清潔處理;
首先將旋塞1放在支架上,例如帶有漏網(wǎng)的支架上,或者是具有掛鉤的支架上,從而將旋塞1放在漏板上或者是掛在掛鉤上。
具體的,該步驟由包括以下步驟:
S031)、用高壓水槍清洗旋塞1表面的各種雜物,包括沙粒、粉塵以及其它粘附物;
S032)、將旋塞1進行干燥,例如通過空水以及吹風的方法。
S04)、對旋塞1進行噴涂處理;
參考圖4,在該步驟中,具體又包括以下步驟:
S041)對旋塞1進行預熱處理,將旋塞1放入爐中進行加熱,直至其達到80℃;
S042)將旋塞1的錐面100部分進行噴涂,形成15微米厚的涂層,噴涂所用的材料為耐磨性材料,例如溶于溶劑中的鎳合金粉。
S05)、對旋塞1進行燒結處理。
在該步驟中,具體又包括以下步驟:
S051)、將旋塞1放入爐內(nèi),在230℃溫度下,對旋塞1加熱處理90分鐘;
S052)、加熱處理完成后,將旋塞1冷卻至室溫。
經(jīng)過上述步驟后,在所述旋塞1的錐面上形成耐磨涂層。
實施例三:
S01)、對加工出外形的旋塞1進行脫脂脫油處理;
在對旋塞1進行脫脂脫油處理之前,首先對旋塞1表面進行檢查,以確定旋塞1表面完好,沒有碰傷、劃傷以及銹跡。
具體的,脫脂脫油處理又包括以下步驟:
S011)、旋塞1經(jīng)諸如機加工或者鑄造等工藝形成外形后,將其放入爐內(nèi),在330℃的加熱溫度下,連續(xù)加熱6小時;
S012)、將加熱處理后的旋塞1隨爐冷卻至室溫。
經(jīng)過脫油脫脂處理后,清除了旋塞1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油污及其他粘附物,以便于后續(xù)工藝流程的進行。
S02)、對旋塞1進行噴砂處理;
具體的,將旋塞1放入噴砂機中,對旋塞閥的密封面100進行一定時長的噴砂處理,直至所述錐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 1.6-2.0,以便增大旋塞1表面的粘附力。
S03)、對旋塞1進行表面清潔處理;
首先將旋塞1放在支架上,例如帶有漏網(wǎng)的支架上,或者是具有掛鉤的支架上,從而將旋塞1放在漏板上或者是掛在掛鉤上。
具體的,該步驟由包括以下步驟:
S031)、用高壓水槍清洗旋塞1表面的各種雜物,包括沙粒、粉塵以及其它粘附物;
S032)、將旋塞1進行干燥,例如通過空水以及吹風的方法。
S04)、對旋塞1進行噴涂處理;
參考圖4,在該步驟中,具體又包括以下步驟:
S041)對旋塞1進行預熱處理,將旋塞1放入爐中進行加熱,直至其達到80℃;
S042)將旋塞1的錐面100部分進行噴涂,形成20微米厚的涂層,噴涂所用的材料為耐磨性材料,例如溶于溶劑中的鎳合金粉。
S05)、對旋塞1進行燒結處理。
在該步驟中,具體又包括以下步驟:
S051)、將旋塞1放入爐內(nèi),在270℃溫度下,對旋塞1加熱處理130分鐘;
S052)、加熱處理完成后,將旋塞1冷卻至室溫。
經(jīng)過上述步驟后,在所述旋塞的錐面上形成耐磨涂層。
實施例四:
S01)、對加工出外形的旋塞1進行脫脂脫油處理;
在對旋塞1進行脫脂脫油處理之前,首先對旋塞1表面進行檢查,以確定旋塞1表面完好,沒有碰傷、劃傷以及銹跡。
具體的,脫脂脫油處理又包括以下步驟:
S011)、旋塞1經(jīng)諸如機加工或者鑄造等工藝形成外形后,將其放入爐內(nèi),在350℃的加熱溫度下,連續(xù)加熱6小時;
S012)、將加熱處理后的旋塞1隨爐冷卻至室溫。
經(jīng)過脫油脫脂處理后,清除了旋塞1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油污及其他粘附物,以便于后續(xù)工藝流程的進行。
S02)、對旋塞1進行噴砂處理;
具體的,將旋塞1放入噴砂機中,對旋塞1的密封面100進行一定時長的噴砂處理,直至所述錐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 1.6-2.0,以便增大旋塞1表面的粘附力。
S03)、對旋塞1進行表面清潔處理;
首先將旋塞1放在支架上,例如帶有漏網(wǎng)的支架上,或者是具有掛鉤的支架上,從而將旋塞1放在漏板上或者是掛在掛鉤上。
具體的,該步驟由包括以下步驟:
S031)、用高壓水槍清洗旋塞1表面的各種雜物,包括沙粒、粉塵以及其它粘附物;
S032)、將旋塞1進行干燥,例如通過空水以及吹風的方法。
S04)、對旋塞1進行噴涂處理;
參考圖4,在該步驟中,具體又包括以下步驟:
S041)對旋塞1進行預熱處理,將旋塞1放入爐中進行加熱,直至其達到90℃;
S042)將旋塞1的錐面100部分進行噴涂,形成23微米厚的涂層,噴涂所用的材料為耐磨性材料,例如溶于溶劑中的鎳合金粉。
S05)、對旋塞1進行燒結處理。
在該步驟中,具體又包括以下步驟:
S051)、將旋塞1放入爐內(nèi),在290℃溫度下,對旋塞1加熱處理150分鐘;
S052)、加熱處理完成后,將旋塞1冷卻至室溫。
經(jīng)過上述步驟后,在所述旋塞的錐面上形成耐磨涂層。
對于其他外形的旋塞,其處理工藝與圓錐形原理步驟相同,這里不在贅述。
經(jīng)實施例一至實施例四所述的加工工藝加工的旋塞1,其旋塞1錐面的涂層與旋塞1內(nèi)部結構之間具有極高的熔合度,使得涂層牢固的粘附在旋塞1內(nèi)部結構上,形成所述密封面100,同時該涂層質地均勻,具有一定的柔韌性、硬度以及抗腐蝕性,使得該旋塞1的耐磨性大大增強,避免了由于旋塞1密封面100損耗而造成的流體介質泄露,極大了增加了旋塞閥的使用壽命,以及可靠性和持續(xù)性;另一方面,能夠實現(xiàn)與閥體2的內(nèi)腔之間較精密的配合關系,降低了轉動扭矩。
應當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