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扎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旋轉固定裝置的線束扎帶。
背景技術:
扎帶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設備中常用,在一些設備中線路復雜,需要扎帶對線路進行一個梳理捆扎,防止線路凌亂容易引起線路故障等因素,現(xiàn)有的扎帶不具有捆扎后固定的功能,一些有固定功能的扎帶固定功能單一,不能滿足不同場合的固定要求并且受固定部分不能自由活動的影響使得捆扎物受固定部分的限制。因此需設計一款具有固定裝置,并且固定裝置具有多功能且靈活轉動的扎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扎帶不具有固定功能,具有固定功能的扎帶活動受固定部分限制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的帶旋轉固定裝置的線束扎帶。
一種帶旋轉固定裝置的線束扎帶,包括鎖定頭和與所述鎖定頭相連接的帶體;所述帶體的內(nèi)側面設置有與鎖定頭內(nèi)的止退件相配合的卡筋;所述帶體的外側面靠近鎖定頭的位置設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卡套以及設置在卡套上的槽縫卡頭。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固定裝置可轉動可拆卸設置在套筒上,固定裝置固定好后,扎帶可以繞固定裝置任一旋轉,不受局限。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卡套的卡口處設置有三角片a和三角片b;三角片a和三角片b配合形成倒三角形的導入口。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三角片a的一邊向卡套的中心位置延伸設置有導出片。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槽縫卡頭設置在卡套上相對卡口處的位置。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三角片a、三角片b和導出片的端頭均設置有圓柱形的導筋,可以使固定件的導入導出靈活方便。
作為又一種優(yōu)選,所述帶體相對鎖定頭的一端設置有摩擦帶,扎帶扎緊時,手拉帶體不會打滑。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中通過在帶體上設置一個可轉動的固定裝置,使得扎帶使用過程中可以被定位固定,固定的同時扎帶可以自由活動,可以滿足不同情況的捆扎要求。
(2)本發(fā)明中固定裝置包括一個卡套和一個槽縫卡頭,使得扎帶可以固定在一些柱體上也可以固定在一些槽縫上,滿足不同條件下的固定要求,提高了通用性。
(3)本發(fā)明中卡套設置有三角片a、三角片b和導出片,三角片a和三角片b的配合使得卡套卡設時更容易操作,簡便快捷,固定效果良好;導出片的設置使得扎帶從固定件上拆卸時,能順著導出片滑出,拆卸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一種帶旋轉固定裝置的線束扎帶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帶旋轉固定裝置的線束扎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說明。
實施例
圖1為一種帶旋轉固定裝置的線束扎帶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帶旋轉固定裝置的線束扎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圖2所示,一種帶旋轉固定裝置的線束扎帶,包括鎖定頭1和與所述鎖定頭1相連接的帶體2;所述帶體2的內(nèi)側面21設置有與鎖定頭1內(nèi)的止退件11相配合的卡筋211;其特征在于:所述帶體2的外側面22靠近鎖定頭1的位置設置有套筒23;所述套筒23上設置有固定裝置3;所述固定裝置3包括卡套31以及設置在卡套31上的槽縫卡頭32;所述固定裝置3可轉動可拆卸設置在套筒23上,固定裝置3固定好后,扎帶可以繞固定裝置任一旋轉,不受局限;所述卡套的卡口處311設置有三角片a312和三角片b313;三角片a312和三角片b313配合形成倒三角形的導入口314;所述三角片a312的一邊向卡套31的中心位置延伸設置有導出片315;所述槽縫卡頭32設置在卡套31上相對卡口處311的位置;所述三角片a312、三角片b313和導出片315的端頭均設置有圓柱形的導筋316,可以使固定件的導入導出靈活方便;所述帶體2相對鎖定頭1的一端設置有摩擦帶24,扎帶扎緊時,手拉帶體不會打滑。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部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發(fā)明的限制。
當然在本技術方案中,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術語“一”應理解為“至少一個”或“一個或多個”,即在一個實施例中,一個元件的數(shù)量可以為一個,而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該元件的數(shù)量可以為多個,術語“一”不能理解為對數(shù)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