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軸向支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適應高轉速工況的軸向支承。
背景技術:
目前,對車用行星齒輪軸向支承磨損現(xiàn)象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磨損是由于行星輪對軸向支承的軸向作用力引起的,而且軸向力隨著轉速的升高而增大;低速時軸向支承磨損輕微,而高速重載時磨損嚴重以致?lián)p壞。所以提供一種能減少磨損,可較好適應高轉速工況需求的軸向支承,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迫研究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適應高轉速工況的軸向支承,通過在軸向支承上增加通槽來減少磨損以適應高轉速工況的需求。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適應高轉速工況的軸向支承,包括軸向支承本體1,所述軸向支承本體1上表面等角度設有多個周期槽,所述周期槽是由設置在軸向支承本體1上表面的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和設置在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一側并與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相鄰的臺區(qū)3兩部分構成。
所述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的數(shù)量為15~20個。
所述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的槽深50~100μm。
所述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與臺區(qū)3所占的圓心角角度相等。
利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制作的可適應高轉速工況的軸向支承,與行星齒輪間有相對運動時可產生流體動壓油膜承載力,使二者之間實現(xiàn)非接觸而減少磨損,而且,轉速越高流體動壓油膜承載力越大,可較好平衡轉速越高行星輪軸向力越大的特性。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加工比較容易,生產成本較低;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因結構的對稱性,具有可正反旋轉的特性,可以適應車輛的傳動特性;另外,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可促進潤滑油的流動而提高對零件的散熱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可適應高轉速工況的軸向支承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軸向支承本體;2、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3、臺區(qū)。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可適應高轉速工況的軸向支承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可適應高轉速工況的軸向支承,包括軸向支承本體1,所述軸向支承本體1上表面等角度設有多個周期槽,所述周期槽是由設置在軸向支承本體1上表面的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和設置在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一側并與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相鄰的臺區(qū)3兩部分構成;所述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的數(shù)量為15~20個;所述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的槽深為50~100μm;所述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2與臺區(qū)3所占的圓心角角度相等。
本技術方案的特點為,所述軸向支承本體表面等角度設有多個周期槽,所述周期槽是由設置在軸向支承本體表面的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和設置在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一側并與徑向直線矩形內外通槽相鄰的臺區(qū)兩部分構成。軸向支承與行星齒輪間有相對運動時可產生流體動壓油膜承載力,使二者之間實現(xiàn)非接觸而減少磨損,而且,轉速越高流體動壓油膜承載力越大,可較好地平衡轉速越高行星輪軸向力越大的特性。內外通槽結構可促進潤滑油流動對零件的散熱作用。
在本技術方案中,槽數(shù)約為20時,油膜具備最大的承載力,槽數(shù)在10~60范圍內時,油膜具備較大的承載力,考慮生產成本,應選擇較少的油槽數(shù)量,建議槽數(shù)在15~20選??;槽區(qū)與臺區(qū)所占圓心角相等時,油膜具備最佳的承載力;在結構尺寸許可的條件下,為獲得較大的油膜承載力,應使軸向支承徑向尺寸盡可能地大;在槽深>50μm時,承載力減小,建議設計較大的加工深度,目的是預留出磨合期的磨損量,以使正常工作時可得到較好的動壓潤滑??墒?jié)櫥土髁吭黾拥慕Y構因素有:增多油槽數(shù)量、增大油槽深度、增大軸向支承本體徑向寬度,其中油槽數(shù)量和油槽深度對流量影響較大。增加軸向支承槽數(shù)、增大徑向寬度,有利于降低溫升;槽深處于10~40μm之間時,溫升水平較低。
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xiàn)了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xiàn)了本發(fā)明的原理,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