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變速箱主殼體。
背景技術:
變速箱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向其內部的離合器、制動器供應控制離合器和制動器動作的高壓油,在現有技術中,多采用在變速箱的殼體上開設通孔,輸油管鋪設在通孔中,并伸入到變速箱內,從而將高壓油輸送至相應位置。此種供油方式的變速箱在制造時,除需要在主殼體上開設通孔以外,還需要鋪設輸油管,不僅令變速箱的制造工藝較為繁瑣,更重要的還會使變速箱的結構更加復雜,增加了出現故障的幾率。
變速箱潤滑系統(tǒng)的作用是向變速器內部的齒輪和軸承滾動或滑動的部位提供潤滑油,確保摩擦面的流體潤滑,減少摩擦和磨損,同時對潤滑部位進行冷卻。
變速箱中,傳動軸及其周圍布設的多個部件,例如離合器、軸承和齒輪等都需要潤滑油的潤滑。在現有技術中,傳動軸和其周圍部件的潤滑方式,是在變速箱的殼體上打出專門為傳動軸供油的通孔,以作為潤滑油的流通路徑,使?jié)櫥蛯恿斎胼S潤滑,動力輸入軸潤滑完成之后,潤滑油再經過部件之間的間隙流至其他部件的安裝部位,從而對其他需要潤滑的部件實現潤滑,也就是說傳動軸周圍部件的潤滑是借助傳動軸的供油孔實現的。但是,由于此種潤滑方式并不是對傳動軸周圍部件直接供油潤滑,所以經常會造成離合器潤滑不充分的情況發(fā)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簡化變速箱的結構,減少故障發(fā)生幾率的變速箱主殼體。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速箱主殼體,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開設有控制所述第一離合器動作的第一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二離 合器動作的第二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三離合器動作的第三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四離合器動作的第四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一離合器動作的第一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一制動器動作的第五控制油路;所述殼體上開設有潤滑所述第一離合器的第一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二離合器的第二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三離合器的第三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四離合器的第搜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一制動器的第五潤滑油路。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潤滑油路包括設在所述二軸安裝座上的第二通油孔,所述第二潤滑油路還包括設在所述殼體的一側表面上的第一進油孔道,所述殼體內還設有與所述第一進油孔道連通的第二進油孔道,所述第二進油孔道經所述第三進油孔道連通至所述第二通油孔,所述第三進油孔道位于所述殼體設有所述二軸安裝座的第一側表面,所述第二進油孔道從所述殼體連接所述液力變矩器的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側表面。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潤滑油路包括設在輸入軸安裝座上的第一通油孔,所述第一潤滑油路還包括設在設有所述輸入軸安裝座的殼體的第一側表面上的第四進油孔道,所述第四進油孔道與所述第一通油孔連通,所述第四進油孔道和所述第二進油孔道相互連通。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潤滑油路包括設在所述殼體上安裝閥板的第二端面上設有向所述殼體內部延伸的第五進油孔道,所述殼體的第一端面上設有與所述第五進油孔道連通的第六進油孔道,所述第五進油孔道與所述第一進油孔道相連通。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四潤滑油路包括設在所述殼體的一側表面上的第一進油孔道,所述殼體內還設有與所述第一進油孔道連通的第二進油孔道,所述第二進油孔道在殼體的第一端面上設有開口。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油路包括在殼體上安裝有閥板的第二端面上設置的與閥板上的第一控制油出口連通的第一控制油孔道,殼體的第一側表面上設有第二控制油孔道,所述第一側表面上開設有向所述殼體內延伸的第三控制油孔道,所述第三控制油孔道連通所述第一控制油孔道和所述第二控制油孔道;所述第二控制油孔道連通所述第一控制油孔。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油路包括第四控制油孔道,所述第四 控制油孔道設在殼體的第二端面上并與閥板上的第二控制油出口連通,殼體的第一側表面上設有第五控制油道,殼體的第一側表面上開設有第六控制油孔道,所述第六控制油孔道連通所述第四控制油孔道和所述第五控制油孔道;所述第五控制油道連通所述第二控制油孔。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控制油路包括開設在殼體的第二端面上的第七控制油孔道,所述殼體內開設有與所述第七控制油道連通的第八控制油道,所述第八控制油道位于所述殼體內的開口連接至所述第三控制油孔。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四控制油路包括開設在殼體的第二端面上的第九控制油孔道,殼體的第一端面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九控制油孔道連通的第十控制油孔道。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五控制油路包括開設在殼體的第二端面上的第十四控制油孔道,殼體的第一端面上開設有與所述第十四控制油孔道連通的第十五控制油孔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變速箱主殼體,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開設有控制所述第一離合器動作的第一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二離合器動作的第二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三離合器動作的第三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四離合器動作的第四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一離合器動作的第一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一制動器動作的第五控制油路;所述殼體上開設有潤滑所述第一離合器的第一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二離合器的第二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三離合器的第三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四離合器的第搜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一制動器的第五潤滑油路;各個潤滑油路和控制油路被設置在殼體的內部,無需鋪設油管,有效簡化變速箱的結構,減少故障發(fā)生幾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和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殼體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圖1的仰視圖;
圖5是圖4的后視圖;
圖6是圖4的右視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第二端面上的油孔位置圖;
圖8是圖4的俯視圖;
圖9是圖4的仰視圖;
圖10是圖3中的A-A向剖視圖;
圖11是圖1中的B-B向剖視圖;
圖12是圖2中的C-C向剖視圖;
圖13圖1中的D-D向剖視圖;
圖14是圖13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15是圖3中的A-A向剖視圖;
圖16是圖1中的B-B向剖視圖;
圖17是圖2中的C-C向剖視圖;
圖18圖1中的E-E向剖視圖;
圖19是圖18中I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20是圖3中的A-A向剖視圖;
圖21是圖1中的G-G向剖視圖;
圖22是圖3中的A-A向剖視圖;
圖23是圖1中的B-B向剖視圖;
圖24是在圖8中的第一控制油孔道剖視圖;
圖25是在圖5中油道的剖視圖;
圖26是圖4中的C-C向剖視圖;
圖27是在圖8中的第四控制油孔道剖視圖;
圖28是在圖5中油道的剖視圖;
圖29是圖5中的F-F向剖視圖;
圖30是在圖9中的第四控制油孔道剖視圖;
圖31是在圖9中的第九控制油孔道剖視圖;
圖32是在圖8中的第十四控制油孔道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中殼體的第一端面6是指殼體連接所述液力變矩器的端面;殼體的第二端面2是殼體上安裝有閥板的端面,殼體的第一側表面3是指殼體設有所述二軸安裝座的一側表面。
一種變速箱主殼體,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開設有控制所述第一離合器動作的第一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二離合器動作的第二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三離合器動作的第三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四離合器動作的第四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一離合器動作的第一控制油路控制所述第一制動器動作的第五控制油路;所述殼體上開設有潤滑所述第一離合器的第一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二離合器的第二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三離合器的第三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四離合器的第搜潤滑油路;潤滑所述第一制動器的第五潤滑油路。
如圖15-圖18所示,所述第二潤滑油路包括設在所述二軸安裝座21上的第二通油孔801,所述第二潤滑油路還包括設在所述殼體1的一側表面上的第一進油孔道7,所述殼體1內還設有與所述第一進油孔道7連通的第二進油孔道812,所述第二進油孔道812經所述第三進油孔道813連通至所述第二通油孔801,所述第三進油孔道813位于所述殼體1設有所述二軸安裝座的第一側表面3,所述第二進油孔道812從所述殼體1連接所述液力變矩器的第一端面6延伸至所述第一側表面3。
如圖10-圖13所示,所述第一潤滑油路包括設在輸入軸安裝座11上的第一通油孔701,所述第一潤滑油路還包括設在設有所述輸入軸安裝座11的殼體的第一側表面3上的第四進油孔道711,所述第四進油孔道711與所述第一通油孔701連通,所述第四進油孔道711和所述第二進油孔道812相互連通。
如圖20、圖21所示,所述第三潤滑油路包括設在所述殼體1上安裝閥板的第二端面2上設有向所述殼體1內部延伸的第五進油孔道511,所述殼體1的第一端面6上設有與所述第五進油孔道511連通的第六進油孔道512,所述第五進油孔道511與所述第一進油孔道7相連通。
如圖22-圖23所示,所述第四潤滑油路包括設在所述殼體1的一側表面上的第一進油孔道7,所述殼體1內還設有與所述第一進油孔道7連通的第二進油 孔道812,所述第二進油孔道812在殼體的第一端面上設有開口。
如圖24-圖26所示,所述第一控制油路包括在殼體1上安裝有閥板的第二端面2上設置的與閥板上的第一控制油出口連通的第一控制油孔道111,殼體1的第一側表面3上設有第二控制油孔道112,所述第一側表面3上開設有向所述殼體內延伸的第三控制油孔道113,所述第三控制油孔道113連通所述第一控制油孔道111和所述第二控制油孔道112;所述第二控制油孔道112連通所述第一控制油孔101。
如圖27-圖29所示,所述第二控制油路包括第四控制油孔道211,所述第四控制油孔道211設在殼體1的第二端面2上并與閥板上的第二控制油出口連通,殼體1的第一側表面3上設有第五控制油道212,殼體的第一側表面3上開設有第六控制油孔道213,所述第六控制油孔道213連通所述第四控制油孔道211和所述第五控制油孔道212;所述第五控制油道212連通所述第二控制油孔201。
如圖30所示,所述第三控制油路包括開設在殼體的第二端面2上的第七控制油孔道311,所述殼體1內開設有與所述第七控制油道311連通的第八控制油道312,所述第八控制油道312位于所述殼體1內的開口連接至所述第三控制油孔301。
如圖31所示,所述第四控制油路包括開設在殼體1的第二端面2上的第九控制油孔道411,殼體1的第一端面6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九控制油孔道411連通的第十控制油孔道412。
如圖32所示,所述第五控制油路包括開設在殼體的第二端面2上的第十四控制油孔道421,殼體1的第一端面6上開設有與所述第十四控制油孔道421連通的第十五控制油孔道422。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