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控制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
背景技術:
在當今的工業(yè)生產中,隨著自動化程度的逐步發(fā)展與普及,對于各種自動閥門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對于氣動調節(jié)閥而言,它具有天然防爆、動作迅速、故障率低等優(yōu)勢。所以氣動調節(jié)閥被廣泛應用于現(xiàn)場環(huán)境、工藝環(huán)境及工藝條件較為復雜的場所。在實際應用中,也常應用于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因此,閥門在運行過程中各部件的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
在一些大型閥門控制時,傳統(tǒng)技術多是采用機械聯(lián)動機構進行閥門控制,例如高爐除塵管道、鐵水煙道中的閥門控制,這種閥控制技術大多只有通斷作用,很難準確的調節(jié)具體的閥門開度。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閥門定位器成為調節(jié)閥中的重要組成部件。它是通過控制信號與實際閥位的比較來控制驅動氣缸動作氣源壓力的裝置。在運行過程中能夠可靠準確的得到實際閥位是至關重要的。
氣動調節(jié)閥一般分為角行程和直行程,兩種不同形式的氣動調節(jié)閥的閥門定位器的安裝方式也是不同的。其中角行程氣動調節(jié)閥上安裝所用的連接裝置是通過一個直螺桿連接。由于定位器在安裝過程中很難做到絕對的同軸或是由于長時間工作在有震動的環(huán)境,閥門軸端頭與定位器軸的同軸度會發(fā)生偏移。直線行程是閥桿直線運動實現(xiàn)閥門的開合,不論是那種形式,只有把相應的控制量反饋到定位器才能通過定位器進行精確的控制。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反饋連接裝置很難應用到不同的閥門上,具體安裝時需要不斷的改進設計,不具有通用性。
中國專利申請?zhí)枺?01520030051.9,申請日:2015年1月16日,發(fā)明創(chuàng)造名稱為:氣動調節(jié)閥定位器與氣缸的連接裝置,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氣動調節(jié)閥定位器與氣缸的連接裝置,包括連接器上板以及連接器下板,連接器上板一端豎向固接著一個定位器軸套,定位器軸套一側壁上水平安裝著一個定位銷,連接器上板另一端下方豎向安裝著一根套裝有彈簧的導向桿,導向桿下端套裝設置著一個塑料圓錐體,連接器下板上設置著一個滑槽,所說的塑料圓錐體伸至滑槽內滑動,連接器下板另一端設置著一個螺孔,該螺孔位于所述的定位器軸套下方,氣動調節(jié)閥執(zhí)行機構的軸端頭伸至所述的螺孔內與連接器下板相連。
上述專利方案可實現(xiàn)信息反饋作用,但是在具體安裝時很難直接把閥桿與連接下板固定在一起,而且當應用到其他閥門上時,該裝置中的相對位置都需要相應改進,無法直接調整,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針對不同閥體與定位器不能直接進行反饋安裝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本實用新型可方便的連接到不同閥體的閥桿上,對于角行程和直行程的閥體均可建立信號反饋關系,使用方圍廣,具有較廣的實用性。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包括反饋板、導向桿和U形連接桿,U形連接桿通過導向桿把信號傳遞到反饋板,還包括U形連接桿的固定機構,該固定機構包括上壓板、連接桿固定座和閥位取信塊,所述閥位取信塊固定在閥桿連接塊上,連接桿固定座和閥位取信塊固定連接,通過上壓板與連接桿固定座上的下壓模之間的配合壓緊固定U形連接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反饋板一端與定位器上的反饋軸固連,反饋板另一端連接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的頂端套裝有錐形帽,并在導向桿上設置彈簧以頂緊錐形帽。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反饋板上開設有調節(jié)槽,并在導向桿靠近反饋板的一端設置螺紋,導向桿穿過調節(jié)槽與緊固螺母螺紋嚙合,通過緊固螺母與導向桿頂帽的配合使導向桿固定在反饋板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連接桿固定座上設置有下壓模,在下壓模上平行設置兩個壓模V形槽,兩個壓模V形槽間距與U形連接桿的兩個支桿的間距相等;所述上壓板對應設置有兩條平行的壓板V形槽,通過壓模V形槽與壓板V形槽的配合把U形連接桿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閥位取信塊上開設有取信塊腰型孔和螺栓孔,用螺栓穿過螺栓孔把閥位取信塊固定在閥桿連接塊上;所述取信塊腰型孔用于固定連接桿固定座。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閥位取信塊設置有2~3個,并同軸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連接桿固定座上開設有腰型孔,該腰型孔與取信塊腰型孔配合使用,并通過螺栓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固定機構還包括墊板,該墊板與上壓板的結構相同,使用時墊板設置在U形連接桿與下壓模之間,且墊板開槽的一側朝向上壓板,用于固定U形連接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在直行程閥門上,閥位取信塊與閥桿平行設置,在角行程閥門上,閥位取信塊與閥桿垂直設置。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U形連接桿通過上壓板、連接桿固定座和閥位取信塊固定在閥桿連接塊上,直接把連接桿固定座連接到閥桿連接塊時不方便后續(xù)的安裝調節(jié),而且U形連接桿還可能會與閥桿上的一些部件發(fā)生干涉,定位器無法使用,而通過增設閥位取信塊,一方面起到增加間距的作用,避免U形連接桿運動時的干涉現(xiàn)象;另一方面,所設置的取信塊腰型孔與連接桿固定座上的腰型孔可進行雙向調整,具有較大的調整空間,對于U形連接桿位置的調整具較好的適應性;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反饋板上開設有調節(jié)槽,導向桿穿過調節(jié)槽與緊固螺母螺紋嚙合,則導向桿被固定在反饋板上;當需要反饋板小角度擺動時,則要增加導向桿與反饋軸間的距離,松開緊固螺母,導向桿可在調節(jié)槽內滑動以改變間距,適用于不同的閥體反饋機制;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上壓板和下壓模上均開設有V形槽,兩個平行的V形槽的間距與U形連接桿的兩個支桿的間距相等,可用于固定U形連接桿;由于是通過V形槽的配合進行固定,當U形連接桿的支桿直徑改變時仍可進行固定,通用性強,而且便于拆卸更換;
(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所設置的墊板與上壓板的結構相同,當單獨通過閥位取信塊難以有效避免干涉時,可通過增設墊板來輔助固定U形連接桿,結構設計合理,原理簡單,便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固定機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反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閥位取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墊板的使用結構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1、定位器;101、反饋軸;2、反饋板;201、調節(jié)槽;301、導向桿頂帽;302、導向桿;303、緊固螺母;304、彈簧;305、錐形帽;4、U形連接桿;5、上壓板;501、壓板V形槽;6、連接桿固定座;601、壓模V形槽;602、下壓模;7、閥位取信塊;701、取信塊腰型孔;702、螺栓孔;8、閥體;801、閥桿連接塊;9、墊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1
結合圖1,本實施例的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包括反饋板2、導向桿302和U形連接桿4,U形連接桿4通過導向桿302把信號傳遞到反饋板2。具體地,反饋板2一端設置有軸套,該軸套套裝在反饋軸101上,通過插銷使軸套與定位器1上的反饋軸101固連,實現(xiàn)對反饋板2的固定。當然,也可有其他固定方式,該特征的主要目的是是反饋板被固定,具體結構沒有特別限制。
在反饋板2另一端連接有導向桿302,導向桿302的尾端與反饋板2固定連接,導向桿302的頂端套裝有錐形帽305,錐形帽305可相對導向桿302有一定距離的滑動。在導向桿302上設置有彈簧304,彈簧304一端抵住反饋板2,另一端抵住錐形帽305,彈簧304的張力使錐形帽305卡在U形連接桿4的中部間隙內。由于設置有彈簧,可以保證錐形帽305與U形連接桿4充分接觸,使反饋信號被有效傳遞。
進一步地,錐形帽305為塑料材質,結構輕巧;U形連接桿4的兩個支桿均為圓形,圓形桿與錐形帽305的接觸更接近于點接觸,既能傳遞信號動作,又可減少摩擦,有助于反饋信號準確、快速的傳遞。
為了能夠與不同的閥體連接進行信號反饋連接,本實施例中還設置有U形連接桿4的固定機構,如圖2所示,該固定機構包括上壓板5、連接桿固定座6和閥位取信塊7,其中,閥位取信塊7上開設有取信塊腰型孔701和螺栓孔702,如圖4所示,用螺栓穿過螺栓孔702把閥位取信塊7固定在閥桿連接塊801上,閥桿連接塊801與閥體8的閥桿相連,取信塊腰型孔701用于固定連接桿固定座6。通過增設閥位取信塊7,一方面起到增加間距的作用,避免U形連接桿4運動時的干涉現(xiàn)象;另一方面,所設置的取信塊腰型孔與連接桿固定座上的腰型孔可進行雙向調整,具有較大的調整空間,對于U形連接桿位置的調整具較好的適應性;
本實施例中的連接桿固定座6和閥位取信塊7固定連接,通過上壓板5與連接桿固定座上的下壓模602之間的配合壓緊固定U形連接桿4。具體地,連接桿固定座6上設置有下壓模602,在下壓模602上平行設置兩個壓模V形槽601,兩個壓模V形槽601間距與U形連接桿4的兩個支桿的間距相等。把U形連接桿4的兩個支桿分別放置在兩個壓模V形槽601中,上壓板5對應設置有兩條平行的壓板V形槽501,通過壓模V形槽601與壓板V形槽501的配合,在兩個壓模V形槽601之間開設螺紋孔,用于連接上壓板5,進而把U形連接桿4固定。利用V形槽結構進行固定,可以使用不同桿徑的U形連接桿,而且便于安裝拆卸,使用方便。
實施例2
結合圖3,本實施例的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反饋板2上開設有調節(jié)槽201,并在導向桿302靠近反饋板2的一端設置螺紋,導向桿302尾端有導向桿頂帽301,導向桿302穿過調節(jié)槽201與緊固螺母303螺紋嚙合,反饋板2被夾持在緊固螺母303與導向桿頂帽301之間,實現(xiàn)對導向桿302的固定。
當需要反饋板2小角度擺動時,導向桿302距離反饋軸101太近的話不利于反饋信號的傳遞,因而可以增加導向桿302與反饋軸101的距離,有助于提高傳遞信息的準確性。在具體調節(jié)時,松開緊固螺母303,導向桿302可在調節(jié)槽內滑動以改變間距,當位置確定后在擰緊緊固螺母303即可,適用于不同的閥體反饋機制。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一種定位器信號反饋連接機構,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2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為了增加可調整的范圍,連接桿固定座6上也開設有腰型孔,該腰型孔與取信塊腰型孔701配合使用,并通過螺栓相連接。由于取信塊腰型孔701與連接桿固定座6上的腰型孔連接后相互垂直,可實現(xiàn)雙向調整,具有較大的調整空間,對于U形連接桿位置的調整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當間距不足時,閥位取信塊7可設置有2~3個,并同軸設置,以滿足間距要求,避開干涉部件。也可增加閥位取信塊7的厚度來達到該目的。
參看圖5,本實施例的固定機構還包括墊板9,當通過閥位取信塊難以有效避開干涉部件時,或者是間距不足時,可通過增加墊板9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墊板9與上壓板5的結構相同,使用時墊板9設置在U形連接桿4與下壓模602之間,且墊板9開槽的一側朝向上壓板5,用于固定U形連接桿4。
本實施例的反饋連接機構即可用于直行程閥門控制上,又可應用到角行程閥門控制上。在直行程閥門上,閥位取信塊7與閥桿平行設置,使U形連接桿4直線運動,由于錐形帽305可在U形連接桿4上滑動,進而帶動反饋板2轉動,實現(xiàn)反饋信號的傳遞。
在角行程閥門上,閥位取信塊7與閥桿垂直設置,閥桿轉動時,閥位取信塊7也同步轉動,通過錐形帽305與導向桿302的傳遞,反饋板2帶動反饋軸101轉動。
具體使用時,把閥位取信塊7與閥桿連接塊801或閥桿上其他附屬部件固定,反饋板2的軸套與反饋軸101固定;當閥桿移動或轉動時,帶動U形連接桿4同步轉動或轉動,并通過錐形帽305驅動導向桿302運動,由導向桿302帶動反饋板2轉動,把閥桿的動作信號反饋到反饋軸101。安裝后,把閥桿從零位調整到最大位移處,反饋板2相應的轉動一個角度,該角度為最大角度,根據該角度設定控制系統(tǒng)的對應執(zhí)行動作,實現(xiàn)閥位的反饋與控制。
本實用新型可方便的連接到不同閥體的閥桿上,對于角行程和直行程的閥體均可建立信號反饋關系,使用方圍廣,適于推廣和使用。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