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用油液加注及養(yǎng)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環(huán)保加油杯。
背景技術:
目前,機械設備加注潤滑脂通常采用旋蓋式注儲油腔,在使用過程中,通過旋進底部杯蓋,將潤滑脂由注油嘴擠出。該注儲油腔必須手工操作注油,不能根據(jù)潤滑需要連續(xù)加注潤滑脂。
旋蓋式儲油腔安裝在機械設備的加油孔處,用于手動給機械設備壓注潤滑脂,注油時,需轉(zhuǎn)動儲油腔上的旋蓋才能將儲油腔內(nèi)的油脂壓入機械設備內(nèi),旋蓋外表面常常會沾上油脂,因而用手轉(zhuǎn)動尺寸較大的旋蓋時容易打滑。同時,現(xiàn)有技術中的旋蓋式儲油腔外形結構國語龐大或輔助,同時,對油液在加注時的孔至也不方便。
其次,在通常的旋蓋式儲油腔中,不具備密封油液的功能。因此,造成了儲油腔內(nèi)油液的滴落。不僅造成了油液的極大的浪費,更在于滴落的油液不容易清理,從而影響了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最后,其也是儲油腔外壁沾上油脂的主要原因。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新型環(huán)保加油杯,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在人話油的加注是使用不便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新型環(huán)保加油杯,包括蓋體和杯體,所述蓋體活動的設置在杯體上,所述杯體側(cè)壁的上部設有進油口,所述蓋體上設置有壓油板,并可在杯體內(nèi)隨蓋體上下運動;壓油板的直徑與杯體的內(nèi)徑相同;所述杯體的底部包括出油縮口;所述出油縮口上還固定的接有輸油管。
進一步的,所述杯體包括儲油腔,所述儲油腔的外徑設置有螺紋;所述蓋體還包括旋蓋,所述旋蓋的內(nèi)壁也設置有螺紋,所述杯體和旋蓋通過螺紋以螺旋的方式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旋蓋的外壁還設置有旋蓋把手。
進一步的,所述出油縮口的外徑設置有螺紋,所述輸油管外徑的頂部設置有與出油縮口相同的螺紋,所述出油縮口和輸油管通過活動螺釘以及出油縮口和輸油管上的螺紋固定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輸油管內(nèi)包括進油縮口和出油口,所述進油縮口和出油口之間還設置有定位口,所述定位口內(nèi)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和進油縮口之間還設置有阻油球閥。
進一步的,所述蓋體的頂部向下豎直的設置有穿過儲油腔的擠壓柱,所述壓油板固定的設置在擠壓柱的底部,壓油板與擠壓柱同軸設置。
更進一步的,所述杯體穿過擠壓柱的部位的圓周上設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內(nèi)設置有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壓油板的圓周上還設置有密封條。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環(huán)保加油杯具有以下優(yōu)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環(huán)保加油杯,通過將蓋體和杯體之間采用了螺紋連接,在杯體內(nèi)設置了固定在蓋體的相對位置的壓油板,從而在通過調(diào)整蓋體時完成加油的工作,該加油方式省時省力;同時,為了方便儲油腔的加注,在杯體的出油縮口部位還設置了伸出的輸油管,從而使儲油腔可以伸入被加油的物體或?qū)A弧型的出油口對準被加油的物體,從而避免油液的泄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損耗,避免了加油時由于泄露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
(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環(huán)保加油杯,在杯體和擠壓柱間、壓油板和杯體間分別設有密封圈,進一步防止了杯體內(nèi)的油液的泄露,降低了損耗,避免了加油時由于泄露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在輸油管上,還設置了用于防止油液泄露的阻油球閥,阻油球閥在蓋體壓注油液時能夠克服彈力將油液輸出,從而即保證了儲油腔的密封性又能夠使油液的加注工作更加的方便和清潔,避免在加油過程中由于泄露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新型環(huán)保加油杯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蓋體,2-杯體,3-輸油管,4-固定塊,5-擠壓柱,6-壓油板,
7-活動螺釘,9-旋蓋,10-儲油腔,11-縮口,12-螺紋,
13-出油縮口,14-旋蓋把手,15-密封槽,16-進油口,17-進油縮口,
18-阻油閥球,19-定位口,20-彈簧,21-出油口。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的一種新型環(huán)保加油杯,包括蓋體1和杯體2。其中,蓋體1包括旋蓋9和旋蓋把手14,旋蓋9為桶狀結構。其中的一端為封閉端,另一端為開口端,旋蓋9的內(nèi)壁還設置有螺紋12。旋蓋把手14設置在旋蓋9的外壁,旋蓋把手14是在旋蓋9上設置的環(huán)繞的圓弧凹槽或圓弧凸起。旋蓋把手14的作用是方便使用時的旋轉(zhuǎn),而不會造成打滑等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杯體2設置在蓋體1之內(nèi),所述杯體2側(cè)壁的上部設有進油口,該杯體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儲油腔10、縮口11和出油縮口13,通過進油口向儲油腔10注入油液,然后該儲油腔10內(nèi)的油液通過出油縮口13注入至所需容器內(nèi);本實施例中,儲油腔10的外徑與旋蓋9的內(nèi)徑相同,同時,儲油腔10的外徑上還設置有螺紋12;從而與旋蓋9的內(nèi)壁螺旋連接形成配合,使旋蓋9和杯體2螺紋連接,實現(xiàn)旋蓋9相對于儲油腔10能夠上下運動??s口11設置在儲油腔10的底部,其縱截面形狀為倒三角形,從而方便油液的集聚。
所述蓋體1的頂部向下豎直的設置有穿過儲油腔的擠壓柱5,該擠壓柱5通過固定塊4固定連接在蓋體1上,杯體2頂部設有供擠壓柱5穿出的圓孔,在擠壓柱5底端固接有將杯體2儲油腔油液由出油縮口13壓出的壓油板6,壓油板6的直徑與杯體2的內(nèi)徑相同,壓油板6與擠壓柱5同軸心設置。在杯體2圓孔的圓周面上還設置了密封槽15,密封槽15內(nèi)設置了密封圈,密封圈為開口朝向杯體2內(nèi)部的Y型密封圈,密封圈的設置保證擠壓柱5和杯體2間的密封連接,擠壓柱5由儲油腔底部上移時不會攜帶有油液,本實施例中,在壓油板6的圓周面上還設置了密封條,從而使壓油板6在上下運動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油液被擠壓至壓油板6之上。
出油縮口13伸出縮口11設置,出油縮口13的外壁上還設置了螺紋。出油縮口13與輸油管3相連接,輸油管3與出油縮口13連接的部位也設置有與出油縮口13相同的螺紋。出油縮口13上設置有活動螺釘7,同時,輸油管3也設置在活動螺釘7上,從而將杯體2和輸油管3固定連接。
輸油管3的結構為立體圓柱結構,其中與出油縮口13連接的一端為平面結構,另一端為圓弧凸塊,從而方便輸油管3與其他結構的連接。在輸油管3內(nèi)還設置有輸送油液的結構,包括與出油縮口13連接的進油口16和與另一端圓弧凸塊的出油口21。在輸油管3的中間還包括有進油縮口17和定位口19,其中進油縮口17設置在靠近進油口16方向,定位口19設置在靠近出油口21方向。其中,進油縮口17是將輸送油液的管路縮小,從而提高油液的流速,使油液能夠更方便的加注入其他物體內(nèi)。定位口19是一個擴口的結構,定位口19內(nèi)設置有彈簧20,在彈簧20和進油縮口17之間設置有阻油球閥18。彈簧20和阻油球閥18的設置是使油液在杯體2內(nèi)能夠被密封。但加注油液時,由于壓油板6的壓力,將使阻油球閥18克服彈簧20的彈力,從而將油液從出油口21擠出,并注入被加注的物體內(nèi)。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