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軸承,特別是一種改進的耐高溫軸承。
背景技術:
軸承是機械設備用于傳動不可缺少的部件,其作用主要是支撐轉動部件,實現(xiàn)轉動部件相對于固定部件的轉動配合,也就是固定轉軸使其只能實現(xiàn)轉動,而控制其軸向和徑向的移動。
對于某些高溫場合,需要傳動設備運轉,比如一些高溫爐的送料或者出料,或者高溫爐本身的設備,有時候也需要運行;這就需要軸承具有較高的耐高溫性能。軸承的耐高溫性能并不僅僅表現(xiàn)于材料本身的耐高溫性能,還要具有在高溫狀態(tài)下的耐磨性。例如滑動軸承,在高溫狀態(tài)下容易發(fā)生變形影響正常運轉,耐磨層甚至發(fā)生溶化,導致轉軸無法運行。特別是當軸承用于高溫狀態(tài)下時,潤滑油以及潤滑脂滿足不了過高的工作溫度,產(chǎn)生性質上的變化,無法正常潤滑;軸承容易抱死,大大增加動力機械的功率消耗,還增加了檢修更換的難度,增加檢修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通過擴展散熱空間,并增設散熱結構,利用滾珠帶動潤滑油流動達到有效散熱的改進的耐高溫軸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改進的耐高溫軸承,包括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所述軸承外圈與所述軸承內圈之間設置有若干滾珠,所述軸承外圈與所述軸承內圈之間還設置密封組件,所述密封組件位于所述滾珠的外側,所述軸承外圈內設置散熱空腔一,所述散熱空腔一內填充潤滑油,所述軸承外圈與所述滾珠的接觸壁面上開設通道一,所述通道一與所述散熱空腔一相連通,所述軸承外圈的內壁上排列設置若干散熱凹槽,若干所述散熱凹槽位于所述滾珠的外側,所述軸承內圈內設置散熱空腔二,所述散熱空腔二內填充潤滑油,所述軸承內圈與所述滾珠的接觸壁面上開設通道二,所述通道二與所述散熱空腔二相連通,所述軸承外圈的兩端上套接有加強箍,兩個加強箍之間軸承外圈的外壁上均勻設置若干散熱片,所述散熱片的外端未超出所述加強箍的頂面。
本改進的耐高溫軸承的運作過程為,當軸運轉開始后,滾珠在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轉動,通過滾珠的轉動以帶動密封腔內的潤滑油往復循環(huán)流動,即潤滑油通過通道一和通道二在散熱空腔一、散熱空腔二及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的空腔中來回流動,潤滑油帶走軸承內圈的熱量、滾珠的熱量,通過軸承外圈外壁上若干散熱片進行散熱,同時設置若干散熱凹槽,以擴大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的空腔體積,具體在滾珠外側擴展空間,以便于散熱,達到耐高溫效果。軸承外圈因開設內腔與凹槽使其降低受力強度,利用加強箍以彌補并提高整體軸承的受力強度。
在上述的改進的耐高溫軸承中,所述散熱片的截面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頂角為尖角。散熱片的三角形結構有利于熱量盡快向外部擴散。
在上述的改進的耐高溫軸承中,所述散熱凹槽的截面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頂角為圓角。三角形的槽體結構有利于熱量盡快向外部擴散,又將三角形的頂角設置成圓角,以避免尖角結構造成金屬的應力集中,導致軸承外圈強度下降。
在上述的改進的耐高溫軸承中,所述軸承外圈的外壁上設置加油口,所述加油口連通所述散熱空腔一,所述加油口上蓋設密封帽。當軸承的密封腔內潤滑油量降低時,可通過加油口向內部增添潤滑油或進行換油。
在上述的改進的耐高溫軸承中,所述軸承外圈與所述軸承內圈之間還設置有保持架,若干所述滾珠放置于所述保持架上。利用保持架以使若干滾珠保持均等間距,且不產(chǎn)生碰撞擠壓,以避免滾珠相互磨損破碎,由此既保障順暢轉動作業(yè),又提高滾珠的使用壽命。
在上述的改進的耐高溫軸承中,所述密封組件包括密封圈內片和密封圈外片,所述軸承外圈的內壁上設置卡槽一,所述密封圈內片卡嵌于所述卡槽一中,所述軸承內圈的外壁上設置卡槽二,所述密封圈外片卡嵌于所述卡槽二中。利用兩片密封圈組成密封組件,將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的空隙形成密封腔,并將滾珠及潤滑油密封于腔體內。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改進的耐高溫軸承,通過擴展散熱空間,并增設散熱結構,還配合了加油結構,以利用滾珠的轉動帶動潤滑油往復循環(huán)流動,利用潤滑油的流動性帶動熱量進行有效排放,以便于散熱,達到耐高溫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改進的耐高溫軸承的剖面結構圖。
圖中,1、軸承外圈;1a、散熱空腔一;1b、通道一;1c、散熱凹槽;2、軸承內圈;2a、散熱空腔二;2b、通道二;3、保持架;4、滾珠;5、密封圈內片;6、密封圈外片;7、加強箍;8、散熱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改進的耐高溫軸承,包括軸承外圈1和軸承內圈2,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設置有若干滾珠4,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還設置密封組件,密封組件位于滾珠4的外側,軸承外圈1內設置散熱空腔一1a,散熱空腔一1a內填充潤滑油,軸承外圈1與滾珠4的接觸壁面上開設通道一1b,通道一1b與散熱空腔一1a相連通,軸承外圈1的內壁上排列設置若干散熱凹槽1c,若干散熱凹槽1c位于滾珠4的外側,軸承內圈2內設置散熱空腔二2a,散熱空腔二2a內填充潤滑油,軸承內圈2與滾珠4的接觸壁面上開設通道二2b,通道二2b與散熱空腔二2a相連通,軸承外圈1的兩端上套接有加強箍7,兩個加強箍7之間軸承外圈1的外壁上均勻設置若干散熱片8,散熱片8的外端未超出加強箍7的頂面。
本改進的耐高溫軸承的運作過程為,當軸運轉開始后,滾珠4在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轉動,通過滾珠4的轉動以帶動密封腔內的潤滑油往復循環(huán)流動,即潤滑油通過通道一1b和通道二2b在散熱空腔一1a、散熱空腔二2a及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的空腔中來回流動,潤滑油帶走軸承內圈2的熱量、滾珠4的熱量,通過軸承外圈1外壁上若干散熱片8進行散熱,同時設置若干散熱凹槽1c,以擴大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的空腔體積,具體在滾珠4外側擴展空間,以便于散熱,達到耐高溫效果。軸承外圈1因開設內腔與凹槽使其降低受力強度,利用加強箍7以彌補并提高整體軸承的受力強度。
散熱片8的截面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頂角為尖角。散熱片8的三角形結構有利于熱量盡快向外部擴散。
散熱凹槽1c的截面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頂角為圓角。三角形的槽體結構有利于熱量盡快向外部擴散,又將三角形的頂角設置成圓角,以避免尖角結構造成金屬的應力集中,導致軸承外圈1強度下降。
軸承外圈1的外壁上設置加油口,加油口連通散熱空腔一1a,加油口上蓋設密封帽。當軸承的密封腔內潤滑油量降低時,可通過加油口向內部增添潤滑油或進行換油。
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還設置有保持架3,若干滾珠4放置于保持架3上。利用保持架3以使若干滾珠4保持均等間距,且不產(chǎn)生碰撞擠壓,以避免滾珠4相互磨損破碎,由此既保障順暢轉動作業(yè),又提高滾珠4的使用壽命。
密封組件包括密封圈內片5和密封圈外片6,軸承外圈1的內壁上設置卡槽一,密封圈內片5卡嵌于卡槽一中,軸承內圈2的外壁上設置卡槽二,密封圈外片6卡嵌于卡槽二中。利用兩片密封圈組成密封組件,將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的空隙形成密封腔,并將滾珠4及潤滑油密封于腔體內。
本改進的耐高溫軸承,通過擴展散熱空間,并增設散熱結構,還配合了加油結構,以利用滾珠4的轉動帶動潤滑油往復循環(huán)流動,利用潤滑油的流動性帶動熱量進行有效排放,以便于散熱,達到耐高溫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軸承外圈1;散熱空腔一1a;通道一1b;散熱凹槽1c;軸承內圈2;散熱空腔二2a;通道二2b;保持架3;滾珠4;密封圈內片5;密封圈外片6;加強箍7;散熱片8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