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汽車空氣懸掛技術領域,特別設計一種汽車空氣懸掛電磁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空氣懸掛是一種采用空氣彈簧代替?zhèn)鹘y(tǒng)觀鋼板彈簧的懸掛系統(tǒng),因其具有重量輕、平順性好、穩(wěn)定性高等優(yōu)點,所以在汽車生產(chǎn)及改裝領域應用較為廣泛。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汽車電控空氣懸掛系統(tǒng)中,為實現(xiàn)各種必要的功能,如上升或下降,往往會用到大量電磁閥,但是,這些電磁閥個體之間由于相互獨立,導致裝配時電路和氣路的裝配較為復雜,組裝難度較大,工作時也難以協(xié)同控制,并且系統(tǒng)故障率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汽車空氣懸掛電磁控制系統(tǒng),其結構緊湊合理,通過將多個電磁閥集成在一起,大大簡化了電路和氣路,不僅使得安裝更為方便,而且也便于協(xié)同控制,降低了懸掛系統(tǒng)的故障率。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空氣懸掛電磁控制系統(tǒng),包括集成閥組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集成閥組包括閥底座,所述閥底座上并列設置有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及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
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及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的構造相同;所述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及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的構造相同;
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包括第一套管、第一靜鐵芯、第一動鐵芯及第一線圈組件,所述第一套管的底部與所述閥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靜鐵芯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一套管內,所述閥底座、所述第一套管及所述第一靜鐵芯之間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動鐵芯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內,所述第一動鐵芯與所述第一靜鐵芯之間抵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線圈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
所述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包括第二套管、第二靜鐵芯、第二動鐵芯及第二線圈組件,所述第二套管的底部與所述閥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靜鐵芯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套管內,所述閥底座、所述第二套管及所述第二靜鐵芯之間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動鐵芯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內,所述第二動鐵芯與所述第二靜鐵芯之間抵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線圈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部;
所述閥底座內設有一進氣通道和一排氣通道,所述閥底座還設有四個出氣通道,四個所述出氣通道分別與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及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一一對應;
所述第一腔室分別通過第一氣路與所述進氣通道連通、通過第一閥口與所述出氣通道連通,所述第二腔室分別通過第二氣路與所述出氣通道連通、通過第二閥口與所述排氣通道連通;所述第一動鐵芯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閥口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動鐵芯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閥口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件;
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殼體及設置于所述控制器殼體內的電路板,所述控制器殼體上設置有開關組,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及開關組分別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閥底座上還設置有若干與所述出氣通道一一對應的傳感器安裝孔,每個所述傳感器安裝孔均與相應所述出氣通道相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閥底座上設置有罩設于所述控制單元外部的安裝殼,所述安裝殼上設置有接線插座,所述控制器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接線插座插接配合的插頭。
進一步地,所述開關組包括單刀雙擲開關k1、單刀雙擲開關k2、單刀雙擲開關k3、單刀雙擲開關k4、單刀雙擲開關k5、單刀雙擲開關k6、單刀雙擲開關k7、單刀雙擲開關k8、單刀雙擲開關k9;
所述電路板上分別集成有二極管d1、二極管d2、二極管d3、二極管d4、二極管d5、二極管d6、二極管d7、二極管d8、二極管d9、二極管d10、二極管d11、二極管d12、二極管d13、二極管d14、二極管d15、二極管d16、二極管d17、二極管d18、二極管d19、二極管d20、二極管d21、二極管d22、二極管d23、二極管d24、二極管d25及二極管d26;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1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1的第二端與所述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1的第三端與所述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2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2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1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2的第三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3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4的正極電連接;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3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3的第二端與所述二極管d5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3的第三端與所述二極管d6的正極電連接;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4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4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7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8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4的第三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9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10的正極電連接;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5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5的第二端分別所述二極管d11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12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13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14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5的第三端分別所述二極管d15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16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17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18的正極電連接;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6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6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19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0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6的第三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21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2的正極電連接;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7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7的第二端與所述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7的第三端與所述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8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8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23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4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8的第三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25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6的正極電連接;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9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9的第二端與所述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9的第三端與所述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二極管d1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5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5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19的負極均與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二極管d3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6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1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21的負極均與所述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二極管d16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20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23的負極均與所述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二極管d12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22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25的負極均與所述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二極管d7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7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24的負極均與所述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二極管d9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3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26的負極均與所述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二極管d2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8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18的負極均與所述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二極管d4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0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14的負極均與所述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電連接;
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及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還分別與電源負極電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提供的汽車空氣懸掛電磁控制系統(tǒng),包括集成閥組及與之配套的控制器,通過在閥底座上分別設置有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及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其中,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及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的構造相同;所述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及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的構造相同,并且在閥底座內設置一個進氣通道、一個排氣通道及與四個出氣通道,工作時,通過控制器對每個控制閥進行獨立控制,能夠有效實現(xiàn)不同氣路的開啟或關閉,從而實現(xiàn)對空氣彈簧進行充氣、排氣或保壓控制,進而完成調節(jié)車身高度的功能。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結構緊湊合理,通過將多個電磁閥集成在一起,大大簡化了電路和氣路,不僅使得安裝更為方便,而且也便于協(xié)同控制,降低了懸掛系統(tǒng)的故障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集成閥組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集成閥組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控制電路的原理圖。
圖1-4中:1、集成閥組;10、閥底座;101、進氣通道;102、排氣通道;103、出氣通道;104、第一氣路;105、第一閥口;106第二氣路;107、第二閥口;108、傳感器安裝孔;109、安裝殼;110、接線插座;11、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2、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3、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4、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5、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6、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7、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8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11、第一套管;112、第一靜鐵芯;113、第一動鐵芯;114、第一線圈組件;115、第一彈簧;116、第一密封件;121、第二套管;122、第二靜鐵芯;123、第二動鐵芯;124、第二線圈組件;125、第二彈簧;126、第二密封件;2、控制器;21、控制器殼體;22、開關組;23、插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的一種汽車空氣懸掛電磁控制系統(tǒng),包括集成閥組1和控制器2,其中,所述集成閥組1包括閥底座10,所述閥底座10上并列設置有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及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
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及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的構造相同;所述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及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的構造相同。
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包括第一套管111、第一靜鐵芯112、第一動鐵芯113及第一線圈組件114,所述第一套管111的底部與所述閥底座10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靜鐵芯112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一套管111內,所述閥底座10、所述第一套管111及所述第一靜鐵芯112之間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動鐵芯113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內,所述第一動鐵芯113與所述第一靜鐵芯112之間抵設有第一彈簧115,所述第一線圈組件114設置于所述第一套管111的外部。
所述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包括第二套管121、第二靜鐵芯122、第二動鐵芯123及第二線圈組件124,所述第二套管121的底部與所述閥底座10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靜鐵芯122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套管121內,所述閥底座10、所述第二套管121及所述第二靜鐵芯122之間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動鐵芯123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內,所述第二動鐵芯123與所述第二靜鐵芯122之間抵設有第二彈簧125,所述第二線圈組件124設置于所述第二套管121的外部。
所述閥底座10內設有一進氣通道101和一排氣通道102,所述閥底座10還設有四個出氣通道103,四個所述出氣通道103分別與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及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一一對應。
所述第一腔室分別通過第一氣路104與所述進氣通道101連通、通過第一閥口105與所述出氣通道103連通,所述第二腔室分別通過第二氣路106與所述出氣通道103連通、通過第二閥口107與所述排氣通道102連通;所述第一動鐵芯113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閥口105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件116,所述第二動鐵芯123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閥口107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件126。
所述控制器2包括控制器殼體21及設置于所述控制器殼體21內的電路板,所述控制器殼體21上設置有開關組22,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及開關組22分別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
本發(fā)明集成閥組的工作原理為:
以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為例。工作時,當?shù)谝痪€圈組件114、第二線圈組件124均斷電時,第一閥口105、第二閥口107均被封堵,此時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shù)谝痪€圈組件114通電、第二線圈組件124斷電時,第一動鐵芯113在電磁吸力作用下上移,第一閥口105開啟,而第二閥口107仍然被第二動鐵芯123封堵,此時進氣通道101內的氣體依次經(jīng)第一氣路104、第一腔室及第一閥口105流入出氣通道103,從而對上述空氣彈簧進行充氣,迫使汽車右前懸掛上升;當?shù)谝痪€圈組件114斷電、第二線圈組件124通電時,第一閥口105被第一動鐵芯113封堵,而第二動鐵芯123則在電磁吸力的作用下上移,使得第二閥口107開啟,此時上述空氣彈簧中的氣體經(jīng)第二氣路106、第二腔室及第二閥口107流至排氣通道102,從而對上述空氣彈簧進行排氣,迫使汽車右前懸掛下降。
所述開關組22包括單刀雙擲開關k1、單刀雙擲開關k2、單刀雙擲開關k3、單刀雙擲開關k4、單刀雙擲開關k5、單刀雙擲開關k6、單刀雙擲開關k7、單刀雙擲開關k8、單刀雙擲開關k9;所述電路板上分別集成有二極管d1、二極管d2、二極管d3、二極管d4、二極管d5、二極管d6、二極管d7、二極管d8、二極管d9、二極管d10、二極管d11、二極管d12、二極管d13、二極管d14、二極管d15、二極管d16、二極管d17、二極管d18、二極管d19、二極管d20、二極管d21、二極管d22、二極管d23、二極管d24、二極管d25及二極管d26。
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1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1的第二端與所述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1的第三端與所述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2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2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1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2的第三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3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4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3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3的第二端與所述二極管d5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3的第三端與所述二極管d6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4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4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7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8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4的第三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9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10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5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5的第二端分別所述二極管d11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12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13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14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5的第三端分別所述二極管d15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16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17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18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6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6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19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0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6的第三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21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2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7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7的第二端與所述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7的第三端與所述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8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8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23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4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8的第三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25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26的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9的第一端與電源正極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9的第二端與所述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電連接,所述單刀雙擲開關k9的第三端與所述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電連接。
所述二極管d1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5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5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19的負極均與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3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6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1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21的負極均與所述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16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20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23的負極均與所述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12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22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25的負極均與所述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7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7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24的負極均與所述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9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3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26的負極均與所述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2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8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18的負極均與所述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4的負極、所述二極管d10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14的負極均與所述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電連接。
所述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及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還分別與電源負極電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閥底座10上還設置有若干與所述出氣通道103一一對應的傳感器安裝孔108,每個所述傳感器安裝孔108均與相應所述出氣通道103相連通,傳感器安裝孔108用于安裝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出氣通道103的氣壓。為了使本發(fā)明安裝、使用方便,所述閥底座10上設置有罩設于所述控制單元外部的安裝殼109,所述安裝殼109上設置有接線插座110,控制器殼體21上設置有與接線插座110插接配合的插頭23。
以下闡述本發(fā)明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
當單刀雙擲開關k1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相接時,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開啟,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充氣狀態(tài),汽車左前懸掛上升;當單刀雙擲開關k1斷開時,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單刀雙擲開關k1的第一端與第三端相接時,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開啟,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排氣狀態(tài),汽車左前懸掛下降。
當單刀雙擲開關k2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相接時,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均開啟,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充氣狀態(tài),汽車左前懸掛、右前懸掛均上升;當單刀雙擲開關k2斷開時,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單刀雙擲開關k2的第一端與第三端相接時,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均開啟,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排氣狀態(tài),汽車左前懸掛、右前懸掛均下降。
當單刀雙擲開關k3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相接時,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開啟,此時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充氣狀態(tài),汽車右前懸掛上升;當單刀雙擲開關k3斷開時,此時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單刀雙擲開關k3的第一端與第三端相接時,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開啟,此時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排氣狀態(tài),汽車右前懸掛下降。
當單刀雙擲開關k4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相接時,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均開啟,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充氣狀態(tài),汽車左前懸掛、左后懸掛均上升;當單刀雙擲開關k4斷開時,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單刀雙擲開關k4的第一端與第三端相接時,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均開啟,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排氣狀態(tài),汽車左前懸掛、左后懸掛均下降。
當單刀雙擲開關k5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相接時,左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8、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及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均開啟,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及與右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排氣狀態(tài),汽車左前懸掛、左后懸掛、右前懸掛、右后懸掛均下降;當單刀雙擲開關k5斷開時,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及與右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單刀雙擲開關k5的第一端與第三端相接時,左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7、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及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均開啟,此時與左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右前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及與右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充氣狀態(tài),汽車左前懸掛、左后懸掛、右前懸掛、右后懸掛均上升。
當單刀雙擲開關k6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相接時,右前懸掛上升控制閥11、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均開啟,此時與右前懸掛相應的氣彈簧、與右后懸掛相應的氣彈簧均處于充氣狀態(tài),汽車右前懸掛、右后懸掛均上升;當單刀雙擲開關k6斷開時,與右前懸掛相應的氣彈簧、與右后懸掛相應的氣彈簧均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單刀雙擲開關k6的第一端與第三端相接時,右前懸掛下降控制閥12、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均開啟,此時與右前懸掛相應的氣彈簧、與右后懸掛相應的氣彈簧均處于排氣狀態(tài),汽車右前懸掛、右后懸掛均下降。
當單刀雙擲開關k7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相接時,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開啟,此時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充氣狀態(tài),汽車左后懸掛上升;當單刀雙擲開關k7斷開時,此時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單刀雙擲開關k7的第一端與第三端相接時,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開啟,此時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排氣狀態(tài),汽車左后懸掛下降。
當單刀雙擲開關k8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相接時,左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5、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均開啟,此時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右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充氣狀態(tài),汽車左后懸掛、右后懸掛均上升;當單刀雙擲開關k8斷開時,此時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右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單刀雙擲開關k8的第一端與第三端相接時,左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6、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均開啟,此時與左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與右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排氣狀態(tài),汽車左后懸掛、右后懸掛均下降。
當單刀雙擲開關k9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相接時,右后懸掛上升控制閥13開啟,此時與右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充氣狀態(tài),汽車右后懸掛上升;當單刀雙擲開關k9斷開時,此時與右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均處于保壓狀態(tài);當單刀雙擲開關k9的第一端與第三端相接時,右后懸掛下降控制閥14開啟,此時與右后懸掛對應的空氣彈簧處于排氣狀態(tài),汽車右后懸掛下降。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結構緊湊合理,通過將多個電磁閥集成在一起,大大簡化了電路和氣路,不僅使得安裝更為方便,而且也便于協(xié)同控制,降低了懸掛系統(tǒng)的故障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