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改進的機油冷卻模塊殼體。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機油冷卻模塊中機油泵出口的泄壓方式通常采用內泄式,即當機油泵的出口壓力超過限壓閥開啟壓力時,限壓閥打開,機油泵出口通過泄油通道與進油通道連通,高壓油通過泄油通道回到進油通道,高壓油與低壓油經(jīng)過充分混合后一同進入轉子腔(見圖1)。但由于機油冷卻模塊結構限制,為節(jié)省空間,泄油通道與轉子腔距離通常較近,泄油通道的高壓油往往未經(jīng)與進口通道的低壓油充分混合就直接進入了轉子腔,造成對轉子的巨大沖擊,同時由于泄油通道內高壓油的流動方向與轉子腔內油的流向相反,兩股油會產生強烈對沖,轉子腔內產生較大渦流,不僅容易產生氣蝕現(xiàn)象,同時容易導致吸油困難。因此,需要設置一種合理的結構以保證產品運行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改進的機油冷卻模塊殼體,該殼體能夠避免泄油通道高壓油對轉子的沖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改進的機油冷卻模塊殼體,所述殼體上設有機油泵轉子腔、泄油通道、進油通道,所述泄油通道的出口端靠近轉子腔的一側設有延伸的擋油隔板,所述擋油隔板呈“j”形,所述擋油隔板尾部的彎曲方向與轉子腔內的機油流向一致。
優(yōu)選地,所述泄油通道中段的寬度大于出口端的寬度。
優(yōu)選地,所述泄油通道出口端的寬度小于進油通道出口端的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進油通道中設有一個凸臺,該凸臺將進油通道一分為二,形成第一進油通道和第二進油通道,所述泄油通道出口端與第一進油通道相通,所述第一進油通道出口端與第二進油通道相通,所述第二進油通道出口端與機油泵轉子腔相通。
優(yōu)選地,所述泄油通道與第一進油通道呈“人”字形相交。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進油通道出口端的寬度小于第二進油通道出口端的寬度。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泄油通道的出口端靠近轉子腔的一側設有延伸的擋油隔板,所述擋油隔板呈“j”形,所述擋油隔板尾部的彎曲方向與轉子腔內的機油流向一致。這樣的結構就能使泄油通道內高壓油被擋板阻隔,避免高壓油直接進入轉子腔,必須在下方與進口油充分混合后再進入轉子腔,這樣就降低了高壓油對轉子的沖擊;同時,隔板下端設置為方向與轉子腔內油流向接近的彎曲結構,就能將進油方向導向為與轉子腔內的流向一致,減少了對沖,降低氣蝕風險。
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在進油通道中設置一個凸臺,該凸臺將進油通道一分為二,進油口的機油被分成兩股支流,分別從兩個通道進入,泄油通道機油僅與第一進油通道中的機油發(fā)生對沖,而對第二進油通道內的機油無影響,由于對沖空間的減少,對沖強度明顯減弱,產生的渦流現(xiàn)象相應也減弱。經(jīng)過第一次混合后的機油在進入轉子腔之前與第二進油通道內的機油進一步混合,渦流影響進一步降低,從而避免機油泵吸油困難、流量不穩(wěn)定、轉子產生氣蝕等現(xiàn)象的產生。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提供的機油冷卻模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機油冷卻模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
1——機油泵轉子腔2——泄油通道3——凸臺
4——第一進油通道5——第二進油通道6——擋油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機械連接或電連接,也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所述術語的具體含義。
如圖2所示的一種改進的機油冷卻模塊殼體,所述殼體上設有機油泵轉子腔1、泄油通道2、進油通道,所述泄油通道的出口端靠近轉子腔1的一側設有延伸的擋油隔板6,所述擋油隔板6呈“j”形,所述擋油隔板6尾部的彎曲方向與轉子腔1內的機油流向一致,所述泄油通道2中段的寬度大于出口端的寬度,所述泄油通道2出口端的寬度小于進油通道4出口端的寬度。
如圖2所示,進油通道中設有一個凸臺3,該凸臺3將進油通道一分為二,形成第一進油通道4和第二進油通道5,所述泄油通道2出口端與第一進油通道4相通,所述第一進油通道4出口端與第二進油通道5相通,所述第二進油通道5出口端與機油泵轉子腔1相通,所述泄油通道2與第一進油通道4呈“人”字形相交,所述第一進油通道4出口端的寬度小于第二進油通道5出口端的寬度。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實現(xiàn)方案,除此之外,本發(fā)明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xiàn),在不脫離本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為了讓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更方便地理解本發(fā)明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的改進之處,本發(fā)明的一些附圖和描述已經(jīng)被簡化,并且為了清楚起見,
本技術:
文件還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意識到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構成本發(fā)明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