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機械式插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用途插扣結構。
背景技術:
機械式插扣作為零件安裝及緊固的常用部件,通過可以用在線路安裝或配件鎖緊;現(xiàn)有機械式插扣結構過于復雜,不容易加工、成本較高;并且現(xiàn)有機械式插扣安裝較為復雜,結構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基于上述機械式插扣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尚未有相關的解決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尋求有效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多用途插扣結構,旨在解決現(xiàn)有插扣結構過于復雜,成本較高的問題。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多用途插扣結構,包括插接部、插座、接頭部以及線扣結構;插接部通過轉接部與插座可轉動連接;接頭部一端與插座連接,其另一端與線扣結構連接。
進一步地,插接部為棱柱狀或棱錐狀。
進一步地,插接部為三棱錐;三棱錐的錐面上還設有卡緊部;卡緊部為三角片。
進一步地,轉接部與插接部一體成型;并且轉接部一端設有旋轉部;插座與旋轉部接觸一側設有通孔;旋轉部穿過通孔使得插接部與插座可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插座與旋轉部連接一側設有硅膠層。
進一步地,線扣結構還包括扣帶;扣帶包括第一扣帶和第二扣帶;接頭部兩端分別設有插孔;第一扣帶和第二扣帶上均設有卡扣;第一扣帶上的卡扣和第二扣帶上的卡扣分別與接頭部兩端的插孔相卡接。
進一步地,插接部、插座以及接頭部均為塑料或橡膠制成。
進一步地,接頭部與插座連接一端設有通孔;插座上設有轉動部,轉動部穿過通孔使插座與接頭部可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轉接部從插接部至插座的長度為1cm至3cm。
通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能夠提高本插扣結構的用途,結構緊湊、簡單、成本較低,并能最大程度的使用該結構的性能;在安裝和固定零件過程中更加簡單有效,降低人工成安裝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多用途插扣結構插頭結構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多用途插扣結構插頭結構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多用途插扣結構示意圖。
圖中:1、插接部;2、插座;3、接頭部;4、第一扣帶;5、第二扣帶;6、卡扣;7、插孔;8、轉接部;9、硅膠層;10、旋轉部;11、卡緊部;12、轉動部。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
本技術:
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多用途插扣結構,包括插接部1、插座2、接頭部3以及線扣結構;其中插接部1通過轉接部8與插座2可轉動連接,這樣可以使得本多用途插扣結構的插接部1再與插接口插接后,插座2與線扣結構可以轉動,避免在捆綁或安裝零件時軸向轉動損壞插扣結構;接頭部3一端與插座2連接,其另一端與線扣結構連接;本實施例中,插接部1、插座2以及接頭部3均為塑料或橡膠制成,這樣使得插扣結構存在彈性緩沖,不容易損壞,且容易安裝;進一步地,在插接部1和插座之間通過轉接部8連接,這樣有利于插接部1與插接口連接過程中可以緩沖,并且插接部1插接于插接口后可以通過轉接部8與插接部1之間臺階進行限位,有效提高本插扣結構的緊固效果;具體地,轉接部8從插接部1至插座2的長度為1cm至3cm,這樣使得插接后緊固效果最佳,且轉動效果更好。
優(yōu)選地,結合上述方案,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中,插接部1為三棱錐;并且在三棱錐的錐面上還設有卡緊部11;卡緊部11為彈性三角片,彈性三角片一端通過臺階固定在錐面上,其另一端沿錐面自由延伸,當插接部1插入插接口是,插接口內設有凹腔,以使彈性三角片可以卡如凹腔內,這樣即可起到緊固的作用卡緊部。
優(yōu)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本實施例中,插接部還可以是多棱柱狀或多棱錐狀,只要可以與插接口想匹配即可達到目的;并且棱柱狀的柱面上設有卡緊部,這樣同樣能起到卡緊的作用;同樣地,錐面上設有卡緊部。
優(yōu)選地,結合上述方案,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中,轉接部8與插接部1一體成型,這樣能夠起到方便插接部1旋轉且不易移動的效果,壽命更長;進一步地,轉接部1一端設有旋轉部10;插座2與旋轉部10接觸一側設有通孔;旋轉部10穿過通孔使得插接部1與插座2可轉動連接。
優(yōu)選地,結合上述方案,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中,插座1與旋轉部8連接一側設有硅膠層9;硅膠層9主要是防止插接部1在插接過程中插座直接于插接部1作用容易損壞旋轉部8。
優(yōu)選地,結合上述方案,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線扣結構還包括扣帶;扣帶包括第一扣帶4和第二扣帶5;接頭部3兩端分別設有插孔;第一扣帶4和第二扣帶5上均設有卡扣6;第一扣帶4上的卡扣6和第二扣帶4上的卡扣6分別與接頭部3兩端的插孔相卡接,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將本插扣結構最大程度的利用,特別是可以通過兩側的扣帶進行緊固、扎線路等,較為方便。
優(yōu)選地,結合上述方案,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接頭部3與插座2連接一端設有通孔;插座2上設有轉動部12,轉動部12與插座2一體成型;轉動部12穿過通孔使插座2與接頭部3可轉動連接;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本插扣結構可以雙向轉動,這樣在緊固后更加方便自由,不容易損壞插扣結構。
通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能夠提高本插扣結構的用途,結構緊湊、簡單、成本較低,并能最大程度的使用該結構的性能;在安裝和固定零件過程中更加簡單有效,降低人工成安裝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術內容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動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