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灌裝技術領域,特別指到一種用于果肉飲料定容灌裝的定容閥。
背景技術:
在果肉飲料灌裝中,由于果肉顆粒本身具備一定的形狀和體積,為了能夠對果肉顆粒進行精確的計量和灌裝,一般采用柱塞閥先對果肉進行定容灌裝。但柱塞閥本身結構復雜,不易于清洗及滅菌,也不適用于無菌灌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定容閥,能夠對物料進行精確的計量及灌裝,結構簡單,易于清洗及滅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定容閥,與用于儲存物料的儲存罐連通,所述定容閥包括閥腔、開設于所述閥腔上的與所述儲存罐連通的進料口、開設于所述閥腔上的出料口、沿自身長度延伸方向伸縮的設于所述進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之間的彈性件、設于所述彈性件靠近所述進料口一端的第一閥座、設于所述彈性件靠近所述出料口一端的第二閥座、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閥座沿所述彈性件的彈性伸縮方向運動以封堵或遠離所述進料口的第一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第二閥座沿所述彈性件的彈性伸縮方向運動以封堵或遠離所述出料口的第二驅動機構。
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件的彈性伸縮方向平行于所述進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連線方向。
優(yōu)選地,所述彈性件為連接于所述第一閥座和所述第二閥座之間的波紋管。
更優(yōu)選地,所述定容閥包括穿設于所述波紋管中的導向柱、活動的套設于所述導向柱上的閥芯,所述閥芯固定的穿設于所述第一閥座中。
更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柱靠近所述第二閥座的一端固定的連接在所述第二閥座上。
更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閥芯和所述導向柱均活動的穿設于所述進料口中。
更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閥腔位于所述儲存罐的下方,所述導向柱和所述閥芯均沿豎直方向分布,所述波紋管的彈性延伸方向沿豎直方向分布。
優(yōu)選地,所述定容閥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閥座上的位于所述第一閥座和所述進料口之間的第一密封圈。
優(yōu)選地,所述定容閥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二閥座上的位于所述第二閥座和所述出料口之間的第二密封圈。
優(yōu)選地,所述定容閥還包括兩端分別與所述閥腔和所述儲存罐連通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位于所述儲存罐中一端的高度高出所述儲存罐中物料的高度。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一種定容閥,通過設置位于進料口和出料口之間的彈性件、設于彈性件兩端的第一閥座和第二閥座,通過第一驅動機構控制第一閥座是否封堵進料口以及通過第二驅動機構控制第二閥座是否封堵出料口,實現了物料的精確定容及無菌灌裝。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定容閥處于第一工作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定容閥處于第二工作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定容閥處于第三工作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定容閥處于第四工作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儲存罐;2、閥腔;3、進料口;4、出料口;5、彈性件;6、第一閥座;7、第二閥座;8、導向柱;9、閥芯;10、第一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2、呼吸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闡述。
參見圖1所示,上述一種定容閥,與用于儲存物料的儲存罐1連通,在本實施例中,該定容閥用于為果肉飲料進行精確定容及無菌灌裝。
該定容閥包括閥腔2、開設于該閥腔2上的與儲存罐1連通的進料口3、開設于閥腔2上的出料口4。在本實施例中,該閥腔2位于儲存罐1的下方,該進料口3中心和該出料口4中心的連線沿豎直方向分布
該定容閥還包括沿自身長度延伸方向伸縮的設于進料口3和出料口4之間的彈性件5、設于該彈性件5靠近進料口3一端的第一閥座6、設于該彈性件5靠近出料口4一端的第二閥座7、用于驅動第一閥座6沿彈性件5的彈性伸縮方向運動以封堵或遠離進料口3的第一驅動機構(圖中未示出)、用于驅動第二閥座7沿彈性件5的彈性伸縮方向運動以封堵或遠離出料口4的第二驅動機構(圖中未示出)。
在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件5為波紋管,該波紋管連接在第一閥座6和第二閥座7之間,第一閥座6位于波紋管的上端,第二閥座7位于波紋管的下端,該波紋管和第一閥座6、第二閥座7之間構成一個密閉腔體,使果肉飲料無法進入該密閉腔體中,并且能夠將物料環(huán)境和外界環(huán)境隔離。該波紋管的彈性伸縮方向沿豎直方向分布。該第一閥座6和第二閥座7的連線沿豎直方向分布。為了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該定容閥還包括設于第一閥座6上的位于第一閥座6和進料口3之間的第一密封圈10、設于第二閥座7上的位于第二閥座7和出料口4之間的第二密封圈11。該第一密封圈10和第二密封圈11均為O形圈。第一密封圈10和第二密封圈11同軸分布。
該定容閥還包括穿設于波紋管中的導向柱8、活動的套設于該導向柱8上的閥芯9,該閥芯9固定的穿設于第一閥座6中。在本實施例中,該導向柱8和該閥芯9均沿豎直方向分布。該導向柱8的下端固定的連接在第二閥座7的上表面上。該閥芯9與該第一閥座6固定連接。該閥芯9和該導向柱8均活動的穿設于該進料口3中。
為了平衡閥腔2中的氣壓,該定容閥還包括兩端分別與閥腔2和儲存罐1連通的呼吸管12。在本實施例中,該呼吸管12沿豎直方向分布。該呼吸管12穿出該儲存罐1中的上端位于儲存罐1中果肉飲料液位高度的上方。
該定容閥結構簡單,易于清洗及滅菌,可應用于無菌灌裝。
該定容閥具有四個工作狀態(tài):
參見圖2所示,定容閥處于第一工作狀態(tài),第二驅動機構驅動第二閥座7向下運動封堵出料口4,第一驅動機構驅動第一閥座6向下運動遠離進料口3,使儲存罐1中的果肉飲料進入并布滿該閥腔2;
參見圖3所示,定容閥處于第二工作狀態(tài),第一驅動機構驅動第一閥座6向上運動封堵進料口3,使儲存罐1中的果肉飲料不再進入閥腔2中,完成定容;
參見圖4所示,定容閥處于第三工作狀態(tài),第二驅動機構驅動第二閥座7向上運動遠離出料口4,使定容閥對灌裝容器進行灌裝,直至閥腔2內的果肉飲料全部進入灌裝容器中;
參見圖5所示,定容閥處于第四工作狀態(tài),第二驅動機構驅動第二閥座7向下運動封堵出料口4,使閥腔2整體處于關閉狀態(tài)。
以下具體闡述下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
通過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控制定容閥,首先使其處于第一工作狀態(tài),此時儲存罐1中的果肉飲料進入并布滿該閥腔2;接著使其處于第二工作狀態(tài),此時儲存罐1中的果肉飲料不再進入閥腔2中,完成定容;然后使其處于第三工作狀態(tài),此時定容閥對灌裝容器進行灌裝,直至閥腔2內的果肉飲料全部進入灌裝容器中;最后使其處于第四工作狀態(tài),此時閥腔2整體處于關閉狀態(tài)。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