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減震裝置,具體為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
背景技術:
1、汽車是一種常見的交通工具,在汽車經過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其自身的功能也逐漸增加,其中就包括空調系統(tǒng),而空調系統(tǒng)中各零件的連接方式大多需要借助空調管道得以實現。
2、在授權公開號為cn208169733u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該裝置較于傳統(tǒng)的墊片式減震機構,本實用新型通過管體狀的減震機構,可發(fā)揮降噪的效果,并且通過環(huán)列的減震片可有效和穩(wěn)固的發(fā)揮減震效果,同時減震片可自由拆卸,維護方便。
3、上述專利中存在以下缺陷:但是在實際實際過程中,該裝置在安裝到汽車空調管道表面后,因為自身是整體式構造,所以,不便將其從汽車空調管道表面拆卸下來,因此,會為更換減震片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為此,提出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裝置在實際實際過程中,該裝置在安裝到汽車空調管道表面后,因為自身是整體式構造,所以,不便將其從汽車空調管道表面拆卸下來,因此,會為更換減震片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包括減震管,所述減震管的側壁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部設置有螺絲,所述螺絲的端部貫穿于減震管的側壁,所述螺絲與減震管為螺紋連接,所述減震管的側面固定有側塊,所述減震管的內部貫穿有汽車空調管主體,所述螺絲的表面設置有減震組件,所述減震組件與減震管和汽車空調管主體相互連接,所述側塊的表面設置有固定部件。
3、作為優(yōu)選,上述所述減震管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減震管可拼接為圓筒構造。
4、作為優(yōu)選,上述所述側塊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側塊關于減震管的縱向中心軸線對稱分布。
5、作為優(yōu)選,上述所述減震組件包括滑塊和減震片,所述螺絲的端部螺紋連接滑塊,所述滑塊與減震管相互貼合,所述滑塊的表面固定有減震片,所述減震片與汽車空調管主體相互貼合。
6、作為優(yōu)選,上述所述減震管的內壁預留有滑槽,所述滑塊通過滑槽與減震管構成卡合式滑動結構。
7、作為優(yōu)選,上述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側塊的內部貫穿安裝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螺母,所述螺母與側塊相互貼合。
8、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9、1、本實用新型通過減震管、凹槽、螺絲、側塊和固定部件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在不拆除管道的情況下,將自身從汽車空調管道表面拆卸下來,從而對減震片進行更換,進而解決了現有裝置不便從汽車空調管道表面拆卸下來,從而不便對零件進行更換的問題。
10、2、本實用新型通過汽車空調管主體和減震組件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裝置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對汽車空調管道進行減震以及降噪,從而提升了車輛乘坐體驗感。
1.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包括減震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管(1)的側壁開設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內部設置有螺絲(3),所述螺絲(3)的端部貫穿于減震管(1)的側壁,所述螺絲(3)與減震管(1)為螺紋連接,所述減震管(1)的側面固定有側塊(4),所述減震管(1)的內部貫穿有汽車空調管主體(5),所述螺絲(3)的表面設置有減震組件(6),所述減震組件(6)與減震管(1)和汽車空調管主體(5)相互連接,所述側塊(4)的表面設置有固定部件(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管(1)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減震管(1)可拼接為圓筒構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塊(4)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側塊(4)關于減震管(1)的縱向中心軸線對稱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組件(6)包括滑塊(601)和減震片(602),所述螺絲(3)的端部螺紋連接滑塊(601),所述滑塊(601)與減震管(1)相互貼合,所述滑塊(601)的表面固定有減震片(602),所述減震片(602)與汽車空調管主體(5)相互貼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管(1)的內壁預留有滑槽,所述滑塊(601)通過滑槽與減震管(1)構成卡合式滑動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管路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7)包括螺栓(701)和螺母(702),所述側塊(4)的內部貫穿安裝有螺栓(701),所述螺栓(701)的表面螺紋連接有螺母(702),所述螺母(702)與側塊(4)相互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