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黃油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新型黃油槍是一種潤滑脂加注工具。
傳統(tǒng)的手動壓桿式黃油槍,是利用壓縮彈簧將儲油筒內的潤滑脂推入設在儲油筒前端的脂泵的脂缸內,脂泵軸線與儲油筒軸線垂直,當扳動與柱塞相連的壓桿時,柱塞就將脂缸內的潤滑脂從槍頭泵出,通過黃油咀注入設備的潤滑部位。這種油槍在使用時,存在浪費、污染及裝脂困難等問題,更重要的是經常出現斷油現象,即柱塞雖在工作,槍頭卻無脂泵出,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彈簧拉桿與推脂活塞中心孔的配合有間隙,滑脂通過間隙向儲油筒后部泄漏,造成污染和浪費。
2.由于徒手向儲油筒內填裝潤滑脂很困難,往往不經意中會碰掉卡在儲油筒后蓋中心孔上的彈簧拉桿,使彈簧突然釋放、將已裝入的滑脂猛然打出,造成大量浪費。
3.由于向儲油筒深部填裝潤滑脂很困難,極易在滑脂中形成較大氣團,當氣團運行至脂缸時會形成“氣栓”,造成斷油。
4.滑脂本身含有顆粒性雜質或填裝滑脂時粘附顆粒性雜質,雜質堵塞槍眼,造成斷油。
5.金屬制尖咀式油槍頭在與金屬機件接觸中,極易因碰撞而使出油孔口變形,造成注油費力或斷油。三爪式油槍頭因其出油孔口開在凹形弧面上,而黃油咀進油孔口開在凸形弧面上,兩者難以準確而緊密地結合,會造成注油無力,泄漏浪費。
6.現有的壓桿式黃油槍,均采用壓縮彈簧來推動潤滑脂,由于壓縮彈簧時,是靠手臂拉動拉桿,非常吃力,所以彈簧最大壓力一般均低于200N,這樣,往往因推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將潤滑脂送入脂缸內,而造成斷油,特別是在注油過程中,隨著彈簧的逐漸伸長,其推力也逐漸減小以及長期使用后,彈簧逐漸疲勞失效,更易造成斷油。對于上述前四種情況,可以采用90206714.1號中國專利給出的一種“潤滑脂彈”來解決問題,但是,現有的黃油槍在使用“潤滑脂彈”時,須更換推脂活塞,很不方便,而且,同樣存在因彈簧推力不足出現斷油的情況。另外,91200602.1號中國專利給出的一種“兩用油槍”雖然使用“潤滑脂彈”無須再更換推脂活塞,但仍然存在因彈簧推力不足而造成的斷油現象。
對于第五種情況,將金屬材質的槍頭更換為不易因碰撞變形的工程塑料材質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同樣也有存在因彈簧推力不足而造成的斷油現象。
這樣,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解決第六種情況。
對于第六種情況,市場上有一種氣壓式黃油槍,推力強勁,但須用空壓機作為氣壓源,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圍。
但是,為了解決問題,如果采用增加彈簧壓力的辦法也是不適宜的。國標GB1166-79對油槍彈簧最大壓力未作直接規(guī)定,但規(guī)定在滑脂內無氣團的情況下,在泵脂全程應保證不間斷供油。并以此標準代替了GB1166-74標準。在GB1166-74標準之前的黃油槍彈簧壓力較為強勁,須將彈簧拉桿拉手固定在笨重物體上,雙手抓緊儲油筒全身用力才能將彈簧壓縮到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為了使用方便,現有油槍彈簧的最大壓力一般為200N左右,一般操作者單憑雙手將彈簧壓縮到位已感吃力,再增加彈簧壓力,將難以將彈簧壓縮到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黃油槍,它無須加裝強力彈簧就可有效防止斷油現象,而且無須操作者強力操作,且攜帶方便,它既能使用“潤滑脂彈”也能使用散裝潤滑脂,并且還能杜絕潤滑脂泄漏造成的污染和浪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將油槍的脂泵設在泵體一側,使其軸線與儲油筒軸線平行,在其同側再增設一充氣筒,充氣筒固定在儲油筒上,并使充氣筒軸線與脂泵軸線重合,再將充氣筒充氣活塞的活塞桿與脂泵柱塞連接起來,在充氣筒的底部密封裝設一只單向氣閥,控制被壓出的氣體不能返回充氣筒,在單向閥的出氣口密封連接一段輸氣管,輸氣管的另一端與儲油筒后蓋密封連接并與儲油筒相通,后蓋與儲油筒之間的連接也利用密封膠墊形成密封連接。在儲油筒內加裝一只兩端全封閉的氣缸活塞,活塞中心固定一練條,直接利用儲油筒作為氣缸。氣缸活塞與儲油筒恰當配合,既能密封氣體,又能在儲油筒內順利滑動,這樣在后蓋、儲油筒與活塞之間就形成一個密閉的氣室。在活塞的前部加滿潤滑脂。將油槍壓桿在支點處折彎一角度,用連接片將壓桿支點和泵體上的支點連接起來,壓桿前端與柱塞連接。這樣,當扳動壓桿往復運動泵脂時,充氣活塞就會在柱塞,活塞桿的帶動下,在充氣筒內往復運動,當充氣活塞處于壓縮行程時,充氣筒內被壓縮的空氣就會沖開單向氣閥,經輸氣管輸入儲油筒內的氣室,每充氣一次,氣室內的氣壓就會有所增加,當增至一定程度時,作用在活塞上的向前推力,就可推動潤滑脂向前運行進入脂缸,即可泵脂。
那么,究竟要充氣多少次,活塞的推力才可超過彈簧的最大壓力200N而推動潤滑脂呢?按照GB1166-79標準規(guī)定,油槍儲油筒內徑為52mm,如本實用新型的儲油筒內徑按此標準執(zhí)行,則儲油筒內孔截面積,即氣缸活塞徑向截面積S1=πR2=2124mm2,設氣缸活塞在起始位置時,氣室長度為20mm,則氣室體積V1=S1h1≈42.5cm3。
GB1166-79標準還規(guī)定壓桿式油槍柱塞每一全行程的出油量不得少于0.8cm3,為了保證這一指標,并保證氣室內氣壓不隨氣室逐漸增大而衰減,即保證每次充入氣室的壓縮空氣的體積必須大于0.8cm3,此外,還為了能在壓桿限定的扳動幅度以內盡快充至所需氣壓,充氣筒充氣活塞的行程應為25mm~40mm較為適宜,取其行程h2為35mm,充氣筒的直徑為20mm~30mm較為適宜,因為革質皮碗的標準件直徑為25mm,則取其直徑為25mm。這樣充氣筒的內孔截面積,即充氣活塞徑向截面積S2=πr2=490mm2,假定充氣過程為無泄漏的理想狀況,則充氣活塞每一行程壓縮的氣體體積v2=s2h2=17.2cm3.設充氣筒充氣一次后,在滑脂未被推動的情況下,氣室內氣壓增加值為ΔP,氣室體積為V,氣壓為P,溫度為T;設充氣前氣室體積為V1,氣壓為P1,溫度為T1;充氣筒充氣體積為V2,氣壓為P2,溫度為T2,則P=P1+ΔP,P1=P2=P0,P0為標準大氣壓,V=V1,T=T1=T2,均為相同氣溫與273K之和,那么根據氣態(tài)方程
可得(P0+ΔP)V1=P0V1+P0V2則ΔP=P0V2V1=17.242.5P0=0.4P0.]]>取P0=1,則ΔP=0.04MPa。設需扳動n次壓桿,氣缸活塞的推力F1才能達到200N,則F1=ΔPS1n,則
,即充氣3次以后,活塞的推力即可達到200N。
同理可計算出,當隨著充氣次數的增加,氣室的壓強在升至0.2Mpa時,活塞的推力將達420N,已為彈簧最大推力的2倍,可見,本實用新型活塞的推力明顯高于彈簧的推力,不僅如此,本實用新型還可保證在泵脂過程中,活塞自始至終都具有強勁,均衡的推力,從而可有效防止因推力不足而造成的斷油。那么在充氣時,須施用多大力量才能扳動壓桿呢?GB1166-79標準規(guī)定壓桿式油槍工作壓力為140公斤力/厘米2時,在壓桿處的手壓力不得大于10公斤。現有油槍柱塞直徑一般均為9mm,其截面積,S3=0.636cm2,為保證油槍工作壓力為140公斤力/厘米2,設柱塞泵脂的工作力為F3,則140∶1=F3∶0.636所以F3=89.06(公斤力),這樣,為保證壓桿處的手壓力不大于10公斤,傳統(tǒng)油槍壓桿的重、力臂之比為10∶89.06≈1∶9。設本實用新型壓桿重、力臂之比也為1∶9,為了保證氣缸活塞有足夠的力量推動潤滑脂,設活塞推力的標定值F4=300N,氣室內的壓強為P3,則
=0.14Mpa,那么,要使充氣筒能向氣室充氣,則必須使充氣活塞每次充氣的壓力F5>P3·S2=0.14×490=68.7N,按壓桿重、力臂之比為1∶9計算,則扳動壓桿的力
。可見,在氣缸活塞保持300N推力時,扳動壓桿充氣也很省力。當然,這一力量是變化的,但即使氣室內的氣壓增至0.2Mpa時,理論計算,扳動壓桿的力也未超過11N。
因為在泵脂過程中,氣室內的氣壓在不斷增加,為了防止氣壓過高,使操作費力并保證安全,可在儲油筒后蓋上裝設一氣壓調節(jié)閥,在氣壓超過標定值時,會自動排氣減壓。
由于本實用新型活塞推力強勁,所以可以在儲油筒與泵體的結合面處設置40目以上過濾網,可有效防止顆粒性雜質進入脂缸堵塞槍眼,造成斷油。
這種結構,由于氣缸活塞可停留在儲油筒內任意位置,所以,向儲油筒內填加潤滑脂時,可以逐段進行,先將活塞置于距儲油筒前端面4~5厘米處,將潤滑脂加入儲油筒,由于填加深度較淺,所以很易加實,待加滿后,手持練條向后拉動活塞,滑脂將隨之被抽向儲油筒后部,待滑脂移動4~5厘米后停止拉動,繼續(xù)加脂,如此重復,直至活塞后端面與儲油筒后端面平齊,儲油筒內加滿滑脂為止。這樣,不僅加脂快捷方便,而且可避免滑脂內形成較大氣團,出現氣栓,造成斷油。
由于氣缸活塞兩端是全封閉的,所以本實用新型完全可以杜絕潤滑脂向儲油筒后部泄漏造成污染和浪費。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加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剖面圖。
它是由槍頭(1)、單向油閥(2)、脂缸(3)、柱塞(4)、連接片(6)與壓桿(7)組成的泵脂系統(tǒng),活塞桿(10)、充氣活塞(15)、充氣筒(16)、單向氣閥(17)、輸氣管(27)組成的充氣系統(tǒng)以及由后蓋(41)氣缸活塞(47)、儲油筒(50)和泵體(53)組成的供脂系統(tǒng)構成的。
在本實施例中,由脂缸(3)與柱塞(4)組成的脂泵設在泵體(53)一側,脂泵軸線與儲油筒(50)的軸線平行。在脂泵同側還設有薄壁管狀充氣筒(16),并用支架(11)固定在儲油筒(50)上,充氣筒(16)的軸線與柱塞(4)的軸線重合,充氣筒(16)內部長度等于柱塞全行程長度與充氣活塞(15)長度之和。壓桿(7)于支點(9)處折彎一角度,連接片(6)的兩端分別活動鉚接在壓桿(7)的支點(9)與泵體(53)的支點(5)上。壓桿(7)重臂前端與柱塞(4)活動鉚接在一起,柱塞(4)后端用連接套(8)與充氣筒活塞桿(10)前端連接,活塞桿(10)穿過充氣筒蓋(12)的中心孔進入充氣筒(16),其端部用螺母(14)固定有墊片(13)與充氣活塞(15),充氣活塞(15)為革質或膠質碗狀活塞,其底部有小通孔,其最大外徑與充氣筒內壁緊密配合,這種活塞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對充氣筒內壁精度及光潔度無高要求。充氣筒(16)底部用螺母(20)、膠墊(19)密封緊固一只單向氣閥閥體(17),形為園柱體,周圍開有軸向通氣槽的調整螺母(18),用以調整彈簧(22)的壓力,閥芯(25)一端與調整螺母(18)螺紋連接,另一端的芯桿頭上粘接有膠質閥門(24),輸氣管接頭(26)與閥體(17)螺紋連接,并用膠墊(23)密封,接頭(26)前端直接插入輸氣管(27)、輸氣管(27)另一端插接有氣咀接頭(35),并用螺母(36)、膠墊(37)與后蓋管接頭(42)密封連接,后蓋管接頭(42)則用緊固螺母(38)、膠墊(39)密封緊固在后蓋(41)上。儲油筒(50)內裝有兩端全封閉的耐油膠質汽缸活塞(47),加強片(46)用螺釘(48)及螺母(45)固定在活塞主體(47)上,螺釘(48)的端部固定一練條(44),活塞(47)前,后端均為皮碗狀,其前后端最大園周處與儲油筒(50)的內壁緊密配合,且能順利滑動。這種氣缸活塞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對活塞及氣缸的加工精度及光潔度都無高要求。這樣,在后蓋(41)、儲油筒(50)與活塞(47)之間就會形成一個密閉的氣室(43),活塞(47)前端充滿潤滑脂(49),儲油筒(50)前端與泵體(53)為螺紋連接,其結合面處有膠墊(51)及60目濾網(52)。
圖中,當壓桿沿箭頭(28)所示方向運動時,充氣活塞(15)將同時聯(lián)動向下運動壓縮空氣,當充氣筒(16)內的空氣被壓至一定程度時、壓縮空氣就會沖開單向氣閥閥門(24)經輸氣管(27)進入氣室(43),此時,氣缸活塞(47)的皮碗壁周與儲油筒(50)內壁貼合更緊密,可確保密封。這樣,在壓桿(7)不斷往復運動中,氣室(43)內氣壓不斷增高,當增至一定程度時,活塞(47)即可將潤滑脂向前推進,經過濾網(52)及泵體(53)后進入脂缸(3),在壓桿(7)回壓時,柱塞(4)即可將滑脂經單向油閥(2)泵出槍頭(1)。
為防止氣室(43)內氣壓過高,至使操作費力及保證安全,在后蓋(41)上用螺母(32)、膠墊(30)密封緊固一只氣壓調節(jié)閥(29)、閥門(31)為膠質圓柱體,周圍設有軸向通氣槽,調整螺釘(34)可調整彈簧(33)的壓力,從而將氣室(43)內的氣壓設定在一個標定值上,當氣室(43)內的氣壓超過標定值時,閥門(31)即被沖開,排出氣體,待氣壓回復標定值后,閥門(31)又閉合密封。
油槍使用一段時間后,須清理濾網(52)時,可松開連接套(8),將泵體(53)從儲油筒(50)旋下,即可清理濾網(52)。
向儲油筒內填加滑脂時,先卸掉氣咀上的螺母(36),卸下后蓋(41)再松開連接套(8),將泵體(53)從儲油筒上旋下,因為剛注完滑脂,所以活塞正處于儲油筒前端,因為活塞可處在儲油筒內任意位置,所以可以逐步加脂,先將活塞置于距儲油筒前端面4-5厘米處將滑脂加入儲油筒內,由于填加深度淺,所以很易加實,待加滿后,手持練條向后拉動活塞,滑脂將隨之被抽向儲油筒后部,待滑脂移動4-5厘米后,停止拉動,繼續(xù)加脂,如此重復,直至將儲油筒加滿滑脂,這樣加脂可避免滑脂內形成較大氣團,出現氣栓,造成斷油。
但是這加脂辦法,仍需將滑脂從容器中一點點剜出,再一點點加進儲油筒,仍很麻煩,為此本實例中還設計了專用加脂器。
圖2為專用加加脂器的結構剖面圖及操作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加以說明加油桶(55)為一薄壁桶,其端口為喇叭狀,并設有分離片(54),加油桶(55)的最大外徑與儲油筒(50)的內徑相匹配,可順利放入儲油筒內,加油桶(55)的另一端面中心處,固定一套管(56)其上端固定有手柄(57),加油桶(55)內有一園形推板(60),其外徑與加油桶內徑相匹配,可在加油桶內自由滑動。推桿(59)的一端固定在推板(60)的中心,另一端穿過套管(56)并伸出套管(56),伸出的高度等于加油桶的長度。推桿(59)的頂端設有手柄(58)。
使用加脂器時,手握套管手柄(57),將加油桶(55)豎直向下壓入待裝滑脂(61)內,當推板(60)被滑脂頂至加油桶頂部時,旋轉套管手柄(57),分離片(54)即可分離容器中與加油桶中的滑脂,這樣,就可手握手柄(57),將加脂器提出,然后用卡裝在油槍壓桿中的刮油片(21)的弧面部分刮去加油桶外壁粘附的潤滑脂。
向儲油筒加脂時,先松開連接套(8)再旋下泵體(53),因已注完滑脂,活塞(47)處在儲油筒(50)最前端。加脂時,手握套管手柄(57),將加油桶(55)推入儲油筒(50)內,使加油桶與活塞相接,這時,四指握住手柄(57),掌部壓在推板手柄(58)上用力下壓,將加油桶內的滑脂推入儲油筒,同時活塞也將隨之后移。當推板(60)與分離片(54)接觸時,說明加油桶內滑脂已推完,再旋轉套管手柄(57),使分離片(54)將推板(60)與儲油筒(50)內滑脂分離,就可提出加脂器,如此重復操作,直至儲油筒內加滿滑脂,同時活塞也被推至起始位置。
加脂器的整體外圍尺寸應小于儲油筒的相應內徑尺寸,這樣不使用油槍時,可將加脂器放入儲油筒內,便于攜帶。
用這種專用工具加裝潤滑脂,方便快捷,且不會形成較大氣團造成斷油。
本實施例中,還設計了工程塑料材質的槍頭。
圖3為這種槍頭的結構剖面圖。圖中,注油咀(62)及護套(63)的材質均為工程塑料。在護套(63)的前端開有均勻分布的徑向槽,使護套(63)具有彈性卡爪作用。這種槍頭可與黃油咀緊密結合,也不易因碰撞而變形造成斷油,而且比傳統(tǒng)三爪式槍頭結構更為簡單。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部分結構剖面圖如前所述,本實用新型亦可適用90206714.1號中國專利給出的“潤滑脂彈”,本實施例即是對使用“潤滑脂彈”的描述。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本實施例的油槍后蓋與儲油筒采用掛扣式連接,活塞前端設計為園臺狀,并在儲油筒前端不設過濾網,其余結構均與實施例一相同。
以下結合附圖加以說明。
在儲油筒后部外徑兩端處設置兩只掛耳(68)和(72),其中掛耳(72)設在緊靠輸氣管一側,在油槍后蓋外徑兩端處固定兩只掛扣軸套(66)和(74),掛扣(74)裝在軸套(73)中。軸套(66)中裝有扳手軸(65),在扳手(64)上還裝有掛扣(67),因“潤滑脂彈”在生產時,已作過雜質處理,所以可不設過濾網,而在儲油筒前端密封圈的直徑上固定一分離片(71),推脂活塞的前端設計為園臺狀,以便于塞入“潤滑脂彈”底蓋內。
使用“潤滑脂彈”時,將“潤滑脂彈”(70)的前蓋卸掉,將活塞塞入“潤滑脂彈”底蓋(69)內,再將“潤滑脂彈”(70)塞入儲油筒內,向上扳動扳手(64)使掛扣(67)掛在掛耳(68)上,然后將扳手(64)下壓至自鎖位置,即可扳動壓桿注油。
將彈筒內的潤滑脂注完后,再打開后蓋,將空彈殼在儲油筒內稍加旋轉,分離片(71)即可將滑脂與油彈底蓋(69)分離開,此時,拉動練條即可將空彈殼從儲油筒中拉出。
采用掛扣式連接,可使啟閉后蓋的操作更為簡捷。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部分結構剖面圖。
如前所述,本實用新型既可使用散裝潤滑脂,又可使用“潤滑脂彈”,但因“潤滑脂彈”內徑小于儲油筒內徑,使用同一活塞來推進潤滑脂其效果就不太理想,否則,就須更換活塞。這樣非常麻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實施例在儲油筒內增設了內套,同時油槍后蓋與儲油筒采用旋扣式連接,并增設了排氣閥。其余結構均同于實施例一。
以下結合附圖加以說明。
圖中,在儲油筒后端面的外翻邊上,設置均勻分布的斜齒(89)其齒谷長度略大于斜齒長度,在儲油筒后部背向輸氣管的一側,固定一把手(84),在油槍后蓋端面的內翻邊上,設置均勻分布的卡齒(88),其齒數與斜齒(89)齒數相等,且卡齒(88)的長度略小于斜齒(89)齒谷的長度,各個卡齒齒端形成的園的直徑稍大于斜齒齒谷根部所形成的園的直徑,以便后蓋上的卡齒能順利插入儲油筒上斜齒的齒谷中,在后蓋外側面固定一只把手(83),在儲油筒內裝有內套(86),內套為一端帶有外翻邊(85),一端帶有分離片(87)的薄壁筒,其外徑與儲油筒內徑為動配合,可輕松插入儲油筒內,其內徑與活塞外徑緊密配合,且活塞能順利滑動,其直管部分的長度與儲油筒長度相同。
在油槍后蓋的中心位置用螺母(79)及密封墊(80)密封固定一只排氣閥閥體(81),閥體(81)的一端利用密封墊(76)及螺紋密封連接著一只閥蓋(75),閥蓋(75)中心有通氣孔,通氣孔一端有環(huán)形凸臺。閥門(77)為膠質園柱體,其周圍開有軸向通氣槽,閥門(77)粘接在閥芯(82)上,閥芯(82)的末端開有小孔,可連接活塞練條上的掛鉤(90),練條自活塞端至掛鉤(90)處的長度應保證油槍后蓋在閉合狀況下,活塞處于內套最前端時,練條能夠拉動閥芯(82)進行排氣。
使用油槍時,先向內套中灌裝潤滑脂。
圖6為向內套灌裝潤滑脂的示意圖圖中,將活塞置于內套前端,然后,將內套(86)豎直向下壓入待裝滑脂中,同時手持練條(44)逐漸向上拉動活塞(47),當內套前端壓至容器(91)底部時,旋轉內套(86),其前端的分離片(87),就可將內套中的滑脂與容器底部分離,即可撥出內套,如此重復操作,直至內套中裝滿滑脂,同時活塞(47)也將回復到起始位置。然后用裝在油槍壓桿內的刮油片,將內套外壁粘附的滑脂刮凈。就可將內套裝入儲油筒中,閉合后蓋之前,先將練條上的掛鉤(90)掛在閥芯(82)上的小孔內,然后手持后蓋把手(83),將后蓋卡齒(88)對準儲油筒上斜齒(89)齒谷下插,然后旋轉后蓋把手(83),使其與把手(84)并齊,此時,后蓋卡齒(88)緊壓在儲油筒斜齒(89)上,后蓋與儲油筒就可密封連接。即可扳動油槍壓桿注油。當內套中的滑脂泵完后,活塞已至內套最前端,此時,活塞上的練條就會拉動排氣閥的閥芯(77),閥蓋(75)上的氣孔就可排出氣體,當操作者聽到排氣聲后,即可停止操作。因為此時雖然活塞已被密封墊及分離片所阻當,泵體內的滑脂已失去推動力,但因滑脂的壓縮應力及柱塞退出脂缸時形成的負壓作用,泵體內的滑脂仍能進入脂缸內,所以如繼續(xù)扳動壓桿,泵體內的部分潤滑脂將被泵出,在泵體內形成空間,待重新裝上裝滿滑脂的內套時,在兩者之間就會形成較大氣團,會產生氣栓造成斷油。即時停止操作,就可防止發(fā)生這種不良狀況。
利用本實施例所述的油槍使用“潤滑脂彈”時,只須將內套取掉,將“潤滑脂彈”裝入儲油筒,將活塞塞入油彈底蓋內,然后旋緊后蓋,即可注油,因為內套的幾何尺寸就是按“潤滑脂彈”的幾何尺寸設定的,只是其材質更為耐用,實際上內套就是一個可多次重復使用的“潤滑脂彈”彈殼。
本實施例無須更換活塞,既可使用散裝滑脂又可使用“潤滑脂彈”,效果同樣良好。而且使用散裝滑脂時,利用內套加脂快捷、方便、衛(wèi)生、脂內不會形成氣團,不會造成斷油。另外旋扣式結構使啟閉油槍后蓋的操作快捷方便,其把手也更適宜拿持與操作。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黃油槍是一種潤滑脂加注工具,它由槍頭(1)、泵體(53)、儲油筒(50)、后蓋(41)、活塞(47)、壓桿(7)、及柱塞(4)組成,其特征在于脂缸(3)與柱塞(4)組成的脂泵設在泵體(53)的一側,其軸線與儲油筒(50)的軸線平行,在其同側還設有充氣筒(16),充氣筒(16)的軸線與柱塞(4)的軸線重合,充氣筒(16)的活塞桿(10)用連接套(8)與柱塞(4)相連,充氣筒16)的底部裝有單向氣閥(17),單向氣閥(17)的出氣端經輸氣管(27)及后蓋管接頭(42)組成的密封輸氣通路與儲油筒(50)內的氣室(43)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油槍,其特征是氣缸活塞(47)為兩端全封閉的膠質碗狀活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油槍,其特征是在儲油筒(50)與泵體(53)的結合面處設有過濾網(5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油槍,其特征是在油槍后蓋(41)上裝有氣壓調節(jié)閥(2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油槍,其特征是在儲油筒(50)內有一內套(86),內套(86)一端端口處有外翻邊,內套(86)的直管部分長度與儲油筒(50)長度相同,其外徑與儲油筒(50)的內徑成動配合,其內徑與氣缸活塞(47)的外徑緊密配合,且能順利滑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油槍,其特征是油槍后蓋(41)與儲油筒(50)的連接方式,可以是螺紋連接,掛扣式連接或旋扣式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油槍,其特征是油槍注油咀(62)及其保護套(63)用工程塑料制造,注油咀(62)為尖咀式,保護套(63)的前端部開有均勻分布的徑向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油槍,其特征是在油槍后蓋(41)上設有排氣閥(81),排氣閥閥芯(82)一端通過定長練條(44)與儲油筒活塞(47)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黃油槍,其特征是油槍設有專用加脂器,加脂器由加油桶(55)、套管(56)、手柄(57)、推板(60)、推桿(59)及壓油手柄(58)組成,加油桶口部為嗽叭狀,并設有滑脂分離片(54),加油桶(55)外徑與油槍儲油筒(50)內徑相匹配,可以順利放入油槍儲油桶內。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黃油槍是一種潤滑脂加注工具。它是將傳統(tǒng)油槍脂泵改設在油槍泵體一側,在同側儲油筒上再固定一只小型充氣筒,其軸線與脂泵軸線重合,將充氣筒活塞桿與脂泵柱塞連接,這樣,當扳動壓桿泵脂時,氣筒活塞會隨之往復運動,在充氣筒內產生壓縮空氣,壓縮空氣經密封的輸入通路送入儲油筒,作用在活塞上來推動潤滑脂。這樣可增強推力,避免傳統(tǒng)油槍因彈簧推力不足造成的斷油,還可杜絕潤滑脂向儲油筒后部泄漏造成污染和浪費。
文檔編號F16N3/12GK2400674SQ9921641
公開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1999年7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7月10日
發(fā)明者王同民 申請人:王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