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活塞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活塞閥,是流體管道閥,特別是雙活塞閥。
現有的活塞閥有液位自控閥、止回閥、逆止閥、截止閥、浮體活塞閥。這些活塞閥均為單活塞結構。
現有的止回閥參見附圖4,由于管道密封口易結垢以及密封橡皮磨損等因素易造成漏水,且止回閥的前置管道中還必須裝有緩沖閥以承受水錘壓力。
現有的逆止閥參見附圖15,其結構中必須裝有緩沖彈簧或橡皮用以減少閥在逆止時產生的水錘沖擊,緩沖彈簧或橡皮是易損件,使閥維修麻煩,且結構復雜。
現有的截止閥參見附圖26,閥芯塞為單活塞,且閥體內活塞的閘流密封部分與手柄操作部分直接聯(lián)接而未分開,活塞桿既要上、下運動又要旋轉,因此密封困難,活塞與閥體之間的密封圈數量多且配合緊,密封圈多采用石棉圈,使用時間長,水垢滲入活塞與閥體之間的間隙,增加摩擦阻力,因此旋轉手柄打開或關閉閥時十分吃力,而密封圈易損壞,常需更換,且密封不好易造成滲漏,同時,活塞處的密封墊由于旋轉磨擦也易損壞。
現有的浮體活塞閥參見附圖37,其浮體活塞直接承受管網液壓,且活塞的閘流口即閥的出水口,因此活塞受力大,浮體相應的體積要大,才能產生足夠的浮力使活塞動作,當管網液壓大或管徑尺寸大時,浮體特別大,占空大,安裝使用受到限制。
現有的液位控制閥參見附圖51,其閥體內的工作腔與控制腔分隔系采用橡皮膜分隔或用O型橡皮密封圈分隔,因此易破損,磨壞,且采用了輔助彈筑,使結構復雜,另外,其連通工作腔與控制腔的輔管及控制閥是與工作腔的進流腔連通,因此限制了控制閥不能置于遠離主閥處,不能遠距離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各種活塞閥的弊病,采用雙活塞,簡化、改進結構,使之易于制造,且無易損件,不需經常維護、運行可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多功能活塞閥,是多功能流體管道閥,主要由閥體和裝于閥體內的活塞構成,其活塞為聯(lián)接在同一個活塞桿上軸向隔開、一大一小的上、下兩個活塞構成的雙活塞;閥體為雙層管狀,內、外層管在反向朝外一端均為開口,內層管另一端封閉,外層管另一端與內層管壁聯(lián)接封閉;雙活塞橫向穿越內層管壁,上、下活塞端面分別與內層管壁上、下孔口對應吻合,構成雙活塞軸向的上、下兩個閘流密封口,大活塞圓周側面與閥體外層管壁上的內圓筒面構成滑移吻合封閉口,閥體內腔被此滑移吻合封閉口分隔為控制腔與工作腔,工作腔又被小活塞閘流密封口分隔為內腔與外腔,有連通通道連通控制腔與工作腔;大活塞沿徑向有內、外雙層閘流密封口,內層閘流密封口由大活塞端面與閥體內層管壁孔口吻合構成,外層閘流密封口由大活塞端面與閥體外層管壁上的內向凸緣吻合構成。多功能活塞閥可制成活塞式止回閥、活塞式逆止閥、活塞式截止閥、活塞式浮體閥、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
如下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基本結構(I)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基本結構(II)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基本結構(III)示意圖圖4是現有技術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5、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8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1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9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15是現有技術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16、1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0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1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1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1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2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2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3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2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4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2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5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2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6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2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7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2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8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圖26是現在技術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27、28是本這新型實施例19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2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0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3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1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3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2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3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3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3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4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3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5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3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6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3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7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37是現有技術浮體活塞閥結構示意圖圖38、3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8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9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0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1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2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3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4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5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6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7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4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8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5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9活塞式浮體閥結構示意圖圖51是現有技術液位控制閥結構示意圖圖52、5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0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5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1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5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2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5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3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5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4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5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5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5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6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6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7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6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8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62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衍生基本結構(IV)示意圖圖6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9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6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0活塞式截止閥結構示意圖圖6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1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結構示意圖圖6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2活塞式止回閥結構示意圖圖6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3活塞式逆止閥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結合具體實施例參見附圖進一步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1)參見附圖1,多功能活塞閥主要由閥體和裝于閥體內的活塞構成,其活塞為聯(lián)接在同一活塞桿上軸向隔開一大一小的兩個活塞[1]與[5]構成的雙活塞;閥體為內、外雙層管狀結構,內、外層管[6]與[8]在反向朝外一端均為開口,內層管[8]另一端封閉,外層管[6]另一端與內層管[8]壁聯(lián)接封閉;雙活塞橫向穿越閥體內層管[8]壁,上、下活塞[1]、[5]端面分別與內層管[8]壁上、下孔口[2]、[7]對應吻合,構成雙活塞軸向的上、下兩個閘流密封口,且兩個閘流孔口一大一小,大活塞[1]的圓周側面與閥體外層管[6]壁上的內圓筒面[10]構成滑移吻合封閉口,閥體內腔被此滑移吻合封閉口分隔為控制腔[11]與工作腔,工作腔又被雙活塞的閘流密封口分隔為內腔[9]與外腔[4],即工腔包含內腔[9]和外腔[4];控制腔與工作腔有連通通道連通,連通通道可為管道或孔道,連通通道的具體結構不同可制成不同功能的活塞閥,如活塞式止回閥、活塞式逆止閥、活塞式截止閥、活塞式浮體閥、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
本實用新型更好的基本結構(II)是要基本結構(I)的基礎上略加改進,改進之處是大活塞[1]徑向增加一道閘流密封口,參見附圖2,基本結構(II)與結構(I)相同,不同的是雙活塞的大活塞[1]沿徑向有內、外雙層閘流密封口,內層閘流密封口由大活塞[1]端面與閥體內層管[8]壁孔口[2]吻合構成,外層閘流密封口由大活塞[1]端面與閥體外層管[6]壁上的內向凸緣[12]吻合構成.基本結構(II)根據連通通道連通閥體內腔的具體結構不同也可制成基本結構(I)所包含的不同功能的上述幾種活塞閥。
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基本結構(III),它與基本結構(II)相同,不同的是其閥體控制腔[11]上部有一個輔助活塞[13],參見附圖3,輔助活塞[13]與雙活塞軸向隔開聯(lián)接在同一活塞桿上,輔助活塞[13]圓周側面與閥體控制腔[11]壁上的內圓筒面[14]構成滑移吻合封閉口;控制腔[11]被輔助活塞[13]分隔成上腔[16]與下腔[15]?;窘Y構(III)根據連通通道連通閥體內腔的具體情況不同也可以制成基本結構(I)所包含的不同功能的上述幾種活塞閥,但基本結構(III)主要適用于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
此外,為了使雙活塞運動更加靈活,閘流密封嚴實,多功能活塞閥的基本結構(I)或(II)或(III)的雙活塞一端或兩端的活塞桿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內。
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上述基本結構(I),其雙活塞軸向的上閘流孔口大于下閘流孔口,閥體的連通通道為管道,輔管[17]聯(lián)接連通閥體的控制腔[11]與工作腔的內腔[9],參見附圖5、6及附圖1。
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基本結構(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參見附圖7及圖1。
實施例3,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基本結構(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但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內,參見附圖8及圖1。
實施例4,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上述基本結構(II),其雙活塞軸向的上閘流孔口大于下閘流孔口,且上活塞徑向內、外雙層閘流孔[2]與[12]之間的環(huán)狀面積大于活塞的閘流孔[7]面積,閥體內腔的連通通道為管道,輔管[17]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的控制腔[11]與工作腔的內腔[9],參見附圖9及附圖2。
實施例5,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4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內,參見附圖10及圖2。
實施例6,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同實施例4,但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內。參見附圖11。
實施例7,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基本結構(III),閥體內腔的連通通道為管道,輔管[17]聯(lián)接通閥體內的控制腔[11]的上腔[16]與工作腔內腔[9],參見附圖12及圖3。
實施例8,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7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植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內。參見附圖13及圖3。
實施例9,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參見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7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內。參見附圖14及圖3。
實施例1.2.3.4.5.6.7.8.9的活塞式止回閥的工作原理是閥處于打開狀態(tài)下工作時,液流方向是從閥的工作腔外腔[4]流入內腔[9],雙活塞上活塞[1]下端面經向內、外雙層閘流口之間的環(huán)狀面積受壓液壓力,及下活塞[5]的下端面受液壓力,雙活塞由液壓力向上托起,打開閥的閘流密封口,使閥開啟;當閥工作于止回狀態(tài)時,流出端的液壓大于流入端的液壓,閥的工作內腔[9]出口端的液流返回內腔[9],并經輔管[17]流入控制腔[11],由于雙活的上、下活塞[1]、[5]的上端面承受液壓的面積大于其下端面承受液壓的面積,且出流液壓大于進流液壓,因此雙活塞由于液壓力及自重的合力使雙活塞向下運動,關閉閘流密封口,從而防止流體經閥回流,實現止回閥功能。
實施例10,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逆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閥體內腔的連通通道為管道,輔管[20]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的控制腔[11]與工作腔的外腔[4]。參見附圖16、17及附圖1。
實施例11,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逆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10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滑長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內[18]內,參見附圖18及圖1。
實施例12,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逆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10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內。參見附圖19及圖1。
實施例13,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逆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閥體內腔的連通通道為管道,輔管[20]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的控制腔[11]與工作腔的外腔[4],參見附圖20及圖2。
實施例14,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逆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13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內,參見附圖21及圖2。
實施15,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逆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13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內,參見附圖22及圖2。
實施例16,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逆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I),閥體內腔的連通通道為管道,輔管[20]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的控制腔[11]的上腔[16]與工作腔外腔[4]。參見附圖23及圖3。
實施例17,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逆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6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內。參見附圖24及圖3。
實施例18,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逆閥,采用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16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于閥體壁上的導孔[18]及[19]內。參見附圖25及圖3。
實施例10至實施例18的活塞式逆止閥的工作原理是當閥處于開啟工作狀態(tài)時,液流從管網流入閥的工作腔內腔[9],由于雙活塞的上活塞[1]下端的閘流孔口面積大于下活塞[5]的上端面面積,上活塞的下端面所受的液壓力大于下活塞上端面所受的液壓力,使雙活塞托起,打開閥,液流從閥的工作腔內[9]腔流向外腔[4];從另一端進入管道;當閥處于逆止狀態(tài)時,液流從管道向工作腔外腔[4]返回,液流進入外腔[4],并同時經輔管[20]進入控制腔[11],雙活塞上活塞[1]的下端面及下活塞[5]的上、下端面在承受工作腔內流壓力的同時,還增加了上活塞[1]上端面承受控制腔[11]內液體的液壓力,使得雙活塞向下運動,關閉閘流密封口,阻止液流逆向回流,實現了逆止閥功能。
實施例19,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閥體內腔的連通通道為管道,兩根輔管[17]、[20],一根輔管[17]經小球閥[21]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之內腔[9],另一根輔管[20]經小球閥[22]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之外腔[4]。參見附圖27、28及圖1。
實施例20,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19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內。參見附圖29及圖1。
實施例21,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基本結構(1),具體結構與實施例19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內。參見附圖30及圖1。
實施例22,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閥體內腔的連通通道為管道,兩根輔管[17]、[20],一根輔管[17]經小球閥[21]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之內腔[9],另一根輔管[20]經小球閥[22]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之內腔[9],另一根輔管[20]經小球閥[22]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之外腔[4]。參見附圖31及圖2。
實施例23,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22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上的導孔[18]內,參見附圖32及圖2。
實施例24,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22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內。參見附圖33及圖2。
實施例25,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I),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管道,兩根輔管[17]、[20],一根輔管[17]經小球閥[21]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的上腔[16]與工作腔內腔[9],另一根輔管[20]經小球閥[22]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的上腔[16]與工作腔外腔[4]。參見附圖34及圖3。
實施例26,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25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內。參見附圖35及圖3。
實施例27,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25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于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內。參見附圖36及圖3。
實施例19至實施例27的活塞式截止閥的工作原理是當閥處于開啟狀態(tài)時,輔管[17]上的小球閥[21]關閉,輔管[20]上的小球閥[22]打開,液流不進入閥體控制腔[11],液流進入工作腔內腔[9],雙活塞所受的液壓力的合力使活塞向上運動,打開閘流密封口,液流從工作腔內腔[9]流向外腔[4];當需要截流時,打開小球閥[21],液流從工作內腔[9]經輔管[17]進入控制腔[11],這雙活塞所受液壓的合力使活塞向下運動,關閉閘流密封口,實現閘流;當需要再次開啟活塞式截止閥時,先關閉小球閥[21],并打開另一個小球閥[22],使得閥開啟,雙活塞向上運動時,控制腔[11]中的液體可流入工作腔外腔[4]泄流,以保證主閥順利開啟。
實施例28,本實用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管道,參見附圖38、39及圖1,輔管[17]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內腔[9],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從大活塞[1]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導孔[18]內,并同軸串聯(lián)輔助活塞[25],再伸出閥外聯(lián)接浮體[23],輔助活塞[25]端面與閥體壁上的內凸緣構成閘流密封口,浮體[23]可為一個或多個,活塞式浮體的工作狀態(tài)是大活塞[1]在下方,小活塞[5]在上方,浮體[23]在大活塞[1]下方。
實施例29,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28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另一端活塞桿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導孔[19]內。參見附圖40及圖1。
實施例30,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孔道,參見附圖41及圖1,其雙活塞的大活塞[1]的內層閘流口范圍內,活塞上有通孔[24]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和工作腔內腔[9],雙活塞的活塞桿從大活塞[1]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導孔[18]內,并同軸串聯(lián)輔助活塞[25],再伸出閥體外聯(lián)接浮體[23],輔助活塞[25]端面與閥體壁上內凸緣構成閘流密封口,浮體[23]可為一個或多個。
實施例31,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30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另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9]內,參見附圖42及圖1。
實施例32,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I),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管道,參見附圖43及圖2,輔管[17]連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內腔[9],其雙活塞的大活塞[1]端活塞桿伸長滑套入閥體壁導孔[18]內,并同軸串聯(lián)輔助活塞[25],再伸出閥體外聯(lián)結浮體[23]。輔助活塞[25]端面與閥體壁上內凸緣構成閘流密封口,浮體[23]可為一個或多個。
實施例33,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32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另一端活塞桿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9]內,參見附圖44及圖2。
實施例34,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I),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孔道,參見附圖45及圖2,其雙活塞的大活塞[1]的內層閘流口范圍內活塞桿上有通孔[24]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和工作腔內腔[9],雙活塞的浮塞桿從大活塞[1]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導孔[18]內,并同軸串聯(lián)輔助活塞[25],再伸出閥體外聯(lián)接浮體[23],輔助活塞[25]端面與閥體壁上內凸緣構成閘流密封口,浮體[23]可為一個或多個。
實施例35,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34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另一端活塞桿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導孔[19]內,參見附圖46及圖2。
實施例36,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II),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管道,參見圖47及圖3,輔管[17]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的上腔[16]與工作腔內腔[9],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從輔活塞[13]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導孔[18]內,并同軸串聯(lián)輔助活塞[25],再伸出閥體外聯(lián)接浮體[23],輔助活塞[25]端面與閥體壁上內凸緣構成閘流密封口,浮體[23]可為一個或多個。
實施例37,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36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另一端活塞桿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9]內。參見附圖48及圖3。
實施例38,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II),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孔道,參見圖49圖及圖3,其雙活塞的大活塞[1]的內層閘流口范圍內活塞上有通孔[24]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的下腔[15]與工作腔內腔[9]。雙活塞的活塞桿從輔活塞[13]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導孔[18]內,并同軸串聯(lián)輔助活塞[25],再伸出閥體外聯(lián)接浮體[23],輔助活塞[25]端面與閥體壁上內凸緣構成閘流密封口,浮體[23]可為一個或多個。
實施例39,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浮體閥,采用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38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另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上導孔[19]內。參見附圖50及圖3。
實施例28及至實施例39的活塞式浮體閥的工作原理是當貯液池液面紙落時,浮體[23]離開液面,雙活塞不受浮力,由于自重而下落,打開閘流口,閥開啟;當貯液池液面上升后,在浮體[23]受到浮力時,使雙活塞向上運動,關閉閘流口,使閥截止。
實施例40,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基本結構(1),參見附圖52、53及附圖1。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管道,輔管[17]經活塞浮體閥[27]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內腔[9],活塞浮體閥[27]為普通的單活塞浮體閥,但其浮體[26]可固聯(lián)于活塞桿上,或者其浮體[26]也可在活塞桿上滑動聯(lián)接。
實施例41,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基本結構(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40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中,參見附圖54。
實施例42,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基本結構(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40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及[19]內,參見附圖55。
實施例43,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基本結構(II),參見附圖56及圖2,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管道,輔輔管[17]經活塞浮體[27]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內腔[9],活塞浮體浮[27]為普通的單活塞浮體閥,但其浮體[26]可固聯(lián)于活塞桿,上,或者其浮體[26]也可在活塞桿上滑動聯(lián)接。
實施例44,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43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中,參見附圖57。
實施例45,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基本結構(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43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中,參見附圖58。
實施例46,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基本結構(III),閥體內腔連通通道為管道,參見附圖59及圖3,輔管[17]經活塞浮體[27]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上腔[16]與工作腔內腔[9],活塞浮體浮[27]為普通的單活塞浮體閥,但其浮體[26]可固聯(lián)于活塞桿上,或可在活塞桿上滑動聯(lián)接。
實施例47,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46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一端伸長,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中,參見附圖60及圖3。
實施例48,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基本結構(III),具體結構與實施例46相同,但不同的是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均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中,參見附圖61及圖3。
實施例40至實施例48的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其工作原理是液體經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的工作腔流入貯液池,閥的工作腔內液流方向是從外腔[4]流向內腔[9]。當貯液池液面低于某一值時,活塞浮體閥[27]的浮體[26]不受浮力,活塞浮體閥自行打開,主閥控制腔[11]中的液體可經活塞浮體閥[27]泄出,雙活塞由管網內液流壓力頂托升起,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打開,向貯液池輸液;當貯液池液面上升到某一值時,活塞浮體閥[27]的浮體[26]受浮力上頂,使活塞浮浮體閥[27]關閉,主閥工作腔內腔[9]中液體經輔管[17]分流入主閥控制腔[11],雙活塞受液壓力向下壓,封閉閘流口,使主閥關閉,液體不再注入貯液池,達到液位自控的目的。
輔管[17]管徑較粗,活塞浮體閥[27]可裝設在遠離主閥的地方,因此本實用新型液位遠程自控閥可實現對貯液池中液位的遠距離自動控制。
其輔管[17]聯(lián)接的活塞浮體閥[27]的浮體[26]在其活塞桿滑動聯(lián)接時,浮體可在上限位置與下限位置之間沿其活塞桿自由滑動定位,在此浮體滑動范圍內的某一個定位位置,液面上升而活塞浮體閥[27]關閉,而主閥的雙活塞關閉,不再注液,這樣就使得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兼具液面定位控制閥的功能,可以控制貯液池中液面位置。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由基本結構(1)衍生另一種基本結構(IV),參見附圖62,多功能活塞閥主要由閥體和裝于閥體內的活塞構成,其活塞為聯(lián)接在同一活塞桿上軸向隔開,一大一小的兩個活塞[1]與[5]構成的雙活塞;閥體為內、外雙層管狀結構,內層管[29]與外層管[31]反向朝外一端均為開口,內層管[29]另一端與外層管[31]壁聯(lián)接封閉,外層管[31]壁另一端與內層管[29]壁聯(lián)接封閉,雙活塞橫向穿越閥體管,其大、小活塞端面分別與內、外層管[29]、[31]壁上的上、下孔口[2]、[7]對應吻合,構成雙活塞軸向的上、下兩個閘流密封口,且兩個閘流密封口相應地一大一小,大活塞[1]的圓周側面與閥體外層管[31]壁上的內圓柱面[10]構成滑移吻合封閉口。閥體內腔被此滑移封閉口分隔為控制腔[11]和工作腔,工作腔又被雙活塞的下活塞[5]閘流密封口分隔為內腔[28]與外腔[30];其雙活塞的活塞桿兩端伸長分別滑套入閥體壁上的導孔[18]與[19]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有管道聯(lián)接連通。
連通管道聯(lián)接的具體結構不同可制成不同功能的活塞閥,如活塞式止回閥、活塞式逆止閥、活塞式截止閥、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
實施例49,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上述衍生基本結構(IV),其閥體內腔由輔管[20]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的控制腔[11]與工作腔的內腔[28]。參見附圖63。
其活塞式止回閥的工作原理是閥處于找開狀態(tài)下工作時,液流方向是從閥的工作腔外腔[30]流向內腔[28],下活塞[5]下端面受液壓力,托起活塞,打開閥的閘流密封口,使閥開啟,嗣后,由上活塞[1]及下活塞[5]所受的液壓力共同保持閥開啟狀態(tài);當閥處于止回或逆止工作狀態(tài)時,其流出端液壓大于液入端液壓,液流從工作腔內腔[28]返回流入外腔[30],同時液流從輔管[20]進入控制腔[11],由于雙活塞的上、下活塞[1]、[5]上端面承受液壓的面積大于其下端面承受液壓的面積,且原流出端液壓大于流入端液壓,從而雙活塞受液壓力及活塞自重的合力使雙活塞向下運動,關閉閘流密封口,使閥實現止回或逆止的功能。
實施例50,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截止閥,采用衍生基本結構(IV),參見附圖64,閥體內腔由輔管[17]經小球閥[21]聯(lián)搠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之外腔[30],另一根輔管[20]經小球閥[22]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11]與工作腔之內腔[28]。大活塞[1]端的活塞桿藉聯(lián)接桿[33]伸出閥體外聯(lián)接調節(jié)手柄[34]。聯(lián)接桿[33]有一段與閥體藉螺紋聯(lián)接,旋轉調節(jié)手柄[34]使桿[33]可進退。
實施例50的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9至實施例27活塞式截止閥所述說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實施例50的活塞式截止閥還可以由調節(jié)手柄[34]調節(jié)控制閥的開啟程度,即調節(jié)控閥的流量大小。
實施例51,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采用衍生基本結構(IV),參見附圖65及附圖62,閥體內腔由輔管[17]經活塞浮體閥[27]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的控制腔[11]與工作腔之外腔[30]。活塞浮體閥[27]的活塞桿上聯(lián)接浮體[26]。
實施例51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工作原理與前述實施例40至48的活塞式液位遠程自控閥工作原理基本相同。當液面低于浮體[26]時,浮體[26]不受浮力,浮體活塞閥由重力作用使活塞自動打開閥,從而由液壓作用使雙活塞托起,自動打開主閥,液位遠程自控閥向池中注水;當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浮力作用于浮體[26],使浮體活塞閥[27]關閉,從而由主閥中液流的液壓作用使主閥關閉,液位遠程自控閥自動停止注水。
實施例52,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止回閥,采用附圖62所示的衍生基本結構(IV),但不同的是其閥體內管壁的上孔口[2]沿徑向收縮至雙活塞桿處,且與活塞桿構成滑移吻合封閉口,而不與大活塞端面構成閘流密封口;閥體內腔由閥體內壁上的連通孔[35]聯(lián)接連通控制控[11]與工作腔的外腔[30]。
其工作原理為流液方向從閥的工作腔外腔[30]流向內腔[28]時,閥的活塞由液壓力向上頂托起,閥處于打開工作狀態(tài);當液流反向從工作腔內腔[28]流向外腔[30]時,液流同時經輔管[20]從內腔[28]流向控制腔[11],液壓力使雙活塞產生向下運動,將閥關閉,實現止回功能。連通孔[35]提供工作腔[11]內液流泄流通道。
實施例53,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制成活塞式逆止閥,采用附圖62所示的基本衍生結構(IV),但不同的是閥體內管壁的上孔口[2]擴大至閥體管壁處,且不與雙活塞的大活塞端面接觸,從而取消了由兩者構成的雙活塞軸向的上閘流密封口;閥體內腔由輔管[20]聯(lián)接連通控制腔[11]與工作腔的內腔[28]。參見附圖67。
其工作原理是當液流從閥體內工作腔的外腔[30]流向內腔[28]時,液壓力將雙活塞向上頂托起,閥處于打開工作狀態(tài);當液流逆向從內腔[28]流向外腔[30]時,由于液流同時從輔管[20]進入控制腔[11],使雙活塞受力向下運動,將閥關閉,實現逆止閥功能。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的優(yōu)點在于其雙活塞結構,由軸向大小不同的兩個活塞產生的液壓力合力作用使活塞運動輕靈省力,同時活塞的徑向內、外雙層閘流密封口密封良好,消除滲漏,還可免除橡皮密封圈易損構件,并且徑向雙層閘流口和軸向雙活塞結合起來,又可消除振動而不必再用彈簧來起緩沖作用,與現有的止回閥、逆止閥、截止閥、浮體活塞閥、液位控制閥比較,其改進之處是對于止回閥而言,本實用新型取取消了現有止回閥前置管道中為承受水錘作用而必須裝設的緩沖閥;對于逆止閥而言,本實用新型取消了現有逆止閥結構中承受水錘沖擊的緩沖彈簧或緩沖橡皮構件;對于截止閥而言,本實用新型取消了現有截止閥的笨重操作手柄和易損件石棉密封圈,且?guī)д{節(jié)手柄的截止閥還可調節(jié)控制閥的流量大小;對于浮體活塞閥而言,本實用新型閥的浮體活塞的結構位置與現有技術不同,不直接隨管網壓力,它的受力也與進、出水管徑大小無關,因此浮體體積小,占空小,安裝使用不受管壓和管徑大小的限制;對于液位控制閥而言,本實用新型取消了現有液位控制閥結構中的緩沖彈簧和易損件橡皮分隔膜和活塞的橡皮密封圈,同時又可實現遠距離控制,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活塞閥結構簡化,通用性強,方便制造,而使用時運行更加可靠,無滲漏,且閥開、閉靈活,同時無易損件,減少維護或甚至可不需維護。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活塞閥,是多功能流體管道閥,主要由閥體和裝于閥體內的活塞構成,其特征在于(1)活塞為雙活塞,它由聯(lián)接在同一活塞桿軸向隔開的一大、一小兩個活塞構成(2)閥體為內、外雙層管狀,雙活塞端面與閥體內層管壁孔口構成活塞軸向的上、下兩個閘流密封口;其大活塞圓周側面與閥體構成滑移吻合封閉口(3)有連通通道連通閥體內的控制腔與工作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活塞閥,其特征在于其雙活塞的大活塞沿徑向有內、外雙層閘流密封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的多功能活塞閥,其特征在于連通通道為輔管或者閥體內壁上的連通孔,連通閥體內的控制腔與工作腔的內腔或外腔。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活塞閥,其特征在于連通通道為輔管,連通閥體內的控制腔與工作腔的外腔或內腔。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活塞閥,其特征在于其連通通道為兩根輔管,一根輔管經小球閥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與工作腔之內腔,另一根輔管經小球閥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與工作腔之外腔。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活塞閥,其特征在于其連通通道為輔管或連通孔道,連通閥體內控制腔與工作腔內腔;其活塞一端活塞桿同軸串聯(lián)輔助活塞,再伸出閥體外聯(lián)接浮體,浮體可為一個或多個。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活塞,其特征在于其連通通道為輔管,經活塞浮體閥聯(lián)接連通閥體內控制腔與工作腔的內腔或外腔,活塞浮體閥之浮體可固聯(lián)于其活塞桿上或在其活塞桿上滑動聯(lián)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活塞閥,其特征在于其閥體內控制腔的上部有一個輔助活塞,輔助活塞與雙活塞軸向隔開聯(lián)接在同一個活塞桿上,輔助活塞圓周側面與閥體控制腔壁上的內圓筒面構成滑移吻合封閉口;控制腔被輔助活塞分隔成上腔與下腔,上腔由輔管經活塞式浮體閥連通至工作腔內腔,活塞浮體閥之浮體可固聯(lián)于其活塞桿上或在其活塞桿上滑動聯(lián)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活塞閥,其特征在于閥體內的控制腔上部有一個輔助活塞,輔助活塞與雙活塞軸向隔開聯(lián)接在同一活塞桿上,輔助活塞圓周側面與閥體控制腔壁上的內圓筒面形成滑移吻合封閉口;控制腔被輔助活塞分隔成上腔與下腔,上腔由輔管聯(lián)接連通至工作腔內腔。
10.根據權利要求、或2所述的多功能活塞閥,其特征在于閥體內的控制上部有一個輔助活塞,輔助活塞與雙活塞軸向隔開聯(lián)接在同一活塞桿上,輔助活塞圓周側面與閥體控制腔壁上的內圓筒面形成滑移吻合封閉口;控制腔被輔助活塞分隔成上腔與下腔,上腔由輔管聯(lián)通至工作腔外腔。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活塞閥,其特征在于閥體內的控制控上部有一個輔助活塞,輔助活塞與雙活塞軸向隔開聯(lián)接在同一活塞上,輔助活塞圓周側面與閥體控制腔壁上的內圓筒面形成滑移吻合封閉口;控制腔被輔助活塞分隔成上腔與下腔,上腔由兩根輔管分成經小球閥聯(lián)接連通工作腔內腔與外腔。
12.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活塞閥,其閥體內的控制腔上部有一個輔助活塞,輔助活塞與雙活塞軸向隔開聯(lián)接在同一活塞桿上,輔助活塞圓周側面與閥體控制腔壁上的內圓筒面形成滑移吻合封閉口;控制腔被輔助活塞分隔成上腔與下腔,上腔由輔管聯(lián)接連通工作腔內腔,或控制腔下腔藉活塞上的孔道與工作腔內腔連通;其活塞一端出閥體外聯(lián)接浮體,浮體可為一個或多個。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活塞閥,是流體管道閥,主要由雙活塞與雙層管狀閥體構成帶有軸向上、下閘流口和徑向內、外雙層閘流口,閥體分隔的內腔藉管道或孔道連通,由連通通道的不同可制成止回閥、逆止閥、截止閥、浮體閥、液位控制閥。其優(yōu)點在于其結構簡化,通用性強,方便制造,閥開閉靈活,密封良好,無滲漏,運行可靠,且不需輔助復位彈簧和緩沖彈簧,無橡皮隔膜或橡皮密封圈等易損件,可減少維護或免維護。
文檔編號F16K1/00GK2389260SQ9923372
公開日2000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1999年7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10月21日
發(fā)明者張國衡, 張磊 申請人: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