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曲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曲軸,包括間隔設置的多個主軸頸及連桿軸頸,相鄰的所述連桿軸頸與主軸頸之間通過曲柄連接,所述連桿軸頸表面設置有一層以上的激光熔覆層,本實用新型在連桿軸頸表面設置有激光熔覆層,具有耐腐蝕性和耐磨損性,延長曲軸使用壽命的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曲軸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發(fā)動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曲軸。
【背景技術】
[0002]曲軸是發(fā)動機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連桿傳來的力,并將其轉變?yōu)檗D矩通過曲軸輸出并驅動發(fā)動機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軸受到旋轉質量的離心力、周期變化的氣體慣性力和往復慣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軸承受彎曲扭轉載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軸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軸頸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勻、平衡性好。
[0003]曲軸中的軸頸由于作用于軸頸上的力沿圓周方向分布不均勻會產生磨損。發(fā)動機工作時,連桿軸頸所受的綜合作用力始終作用在連桿軸頸的內側,方向沿曲軸半徑向外,造成連桿軸頸內側磨損最大,形成橢圓形磨損。連桿軸頸由于通向連桿軸頸的油道是傾斜的,當曲軸回轉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潤滑油中的機械雜質偏積在連桿軸頸的一側,加速了該側軸頸的磨損,形成錐形磨損。此外,連桿彎曲、氣缸中心線與曲軸中心線不垂直等原因,都會使軸頸沿軸向受力不均,而使磨損偏斜,此外,軸頸表面還可能出現擦傷與燒傷腐蝕。擦傷主要是由于機油不清潔,其中較大的堅硬機械雜質在軸頸表面刻劃引起的。軸頸表面的燒傷腐蝕是由于燒瓦引起的,燒瓦主要是由于潤滑不足、機油過稀、油路阻塞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提出一種耐腐蝕和耐磨損的曲軸具有重大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種種不足,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提出一種連桿軸頸表面設置有激光熔覆層,具有耐腐蝕性和耐磨損性,可延長使用壽命的曲軸。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曲軸,包括間隔設置的多個主軸頸及連桿軸頸,相鄰的所述連桿軸頸與主軸頸之間通過曲柄連接,所述連桿軸頸表面設置有一層以上的激光熔覆層。
[0007]進一步,所述連桿軸頸表面設置有兩層以上的激光熔覆層。
[0008]進一步,所述激光熔覆層的厚度為0.6-0.8mm。
[0009]進一步,所述激光熔覆層的厚度為0.6-0.7mm。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 1、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的特點;
[0012]2、本實用新型的連桿軸頸表面設置有激光熔覆層,具有耐腐蝕性和耐磨損性,延長曲軸使用壽命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連桿軸頸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連桿軸頸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主軸頸,2-連桿軸頸,3-曲柄,4-激光熔覆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它類同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較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9]實施例一:
[0020]請參見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一種曲軸,包括間隔設置的多個主軸頸I及連桿軸頸2,相鄰的所述連桿軸頸I與主軸頸2之間通過曲柄3連接,所述連桿軸頸2表面設置有一層以上的激光熔覆層4,所述激光熔覆層4具有耐腐蝕性和耐磨損性,延長曲軸使用壽命的特點,在本實施例中,請參見圖2,所述連桿軸頸2表面設有一層激光熔覆層4,所述激光熔覆層4與連桿軸頸2表面為冶金結構,激光熔覆層4的厚度為0.6-0.8mm,優(yōu)選的為0.6mm、0.7mm或0.8mm0
[0021]第二種實施方式:
[0022]請參見圖3,圖3為另一種實施方式的連桿軸頸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在本實施例中,連桿軸頸2表面設置有兩層激光熔覆層4,對于這兩層激光熔覆層4的厚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對于激光熔覆層4的層數,也可以為三層或者更多。
[0023]以上已將本實用新型做一詳細說明,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即凡依本申請范圍所作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曲軸,其特征在于:包括間隔設置的多個主軸頸及連桿軸頸,相鄰的所述連桿軸頸與主軸頸之間通過曲柄連接,所述連桿軸頸表面設置有一層以上的激光熔覆層,所述激光熔覆層的厚度為0.6-0.8m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曲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軸頸表面設置有兩層以上的激光熔覆層。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曲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熔覆層的厚度為0.6-0.7mm。
【文檔編號】F16C3/06GK205423510SQ201520953693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5日
【發(fā)明人】蔡志海, 梁秀兵, 張平, 澹臺凡亮, 楊帆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 北京戎魯機械產品再制造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能源重裝集團大族再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