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灌裝設備的,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調節(jié)式雙頭大包裝灌裝機。
背景技術:
1、在工業(yè)自動化的發(fā)展趨勢下,自動灌裝機的出現(xiàn)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勞動強度,目前的自動灌裝機,特別是大包裝灌裝機為了提高灌裝瓶的灌裝速度,采用多工位灌裝頭將灌裝瓶在輸送帶上放置后進行輸送,但是在將灌裝瓶注滿后,灌裝瓶重量增加,由于采用輸送帶式傳送,多個裝滿灌裝瓶產生的重量直接作用到輸動帶上,從而不僅增添了輸動帶的傳動壓力,在長期使用中還容易導致輸動帶產生損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調節(jié)式雙頭大包裝灌裝機。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節(jié)式雙頭大包裝灌裝機,包括灌裝機主體、雙頭灌裝噴頭、輸送帶與支撐機架,雙頭灌裝噴頭設置在灌裝機主體的外部,雙頭灌裝噴頭通過設置軟管與灌裝機主體進行連接,輸送帶設置在灌裝機主體的外部并由馬達電機進行動力的提供,支撐機架固定連接在灌裝機主體的外部并用于對灌裝瓶進行移動中的限位,支撐機架的內部設置有用于對灌裝后的灌裝瓶進行輔助輸送的轉運組件,轉運組件包括有轉運輸送臺與連接支架,連接支架固定連接在支撐機架的內部,轉運輸送臺固定連接在連接支架的外部,且轉運輸送臺位于支撐機架外部的上方,轉運輸送臺成折角傾斜狀,轉運輸送臺向下傾斜的一端位于輸送帶外部的上方,轉運輸送臺外部遠離連接支架的一側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輔助灌裝后灌裝瓶進行移動的傳動輥。
3、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灌裝機主體的外部設置有用于為灌裝后灌裝瓶提供動力的助力組件,助力組件包括有用于提供動力的驅動電機、橫梁板與驅動帶,橫梁板固定連接在灌裝機主體的外部,橫梁板的內部為空心狀,橫梁板的外部開設有橫槽口,驅動電機固定連接在橫梁板的外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活動貫穿橫梁板的外部并延伸至橫梁板的內部,驅動帶轉動連接在橫梁板的內部,由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在橫梁板內部與驅動帶接觸帶動驅動帶在橫梁板的內部進行轉動,驅動帶摩擦套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外部。
4、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驅動帶的外部設置有用于帶動灌裝后灌裝瓶移動的傳動組件與接觸組件,傳動組件包括有滑板、活動槽口與拉板,滑板活動連接在橫槽口的內部且滑板與驅動帶的外部固定連接,活動槽口開設在滑板的外部,拉板活動連接在滑板的內部,活動槽口內部的兩側均開設有長槽口,每個長槽口的內部均滑動連接有移動板,每個長槽口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彈性帶,第一彈性帶搭接在移動板的外部,第一彈性帶在長槽口內部初始狀態(tài)保持收縮狀,當拉板向遠離橫梁板的方向移動時會帶動移動板并使第一彈性帶展開進行蓄力。
5、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接觸組件包括有推板與豎板,豎板固定連接在拉板的外部,推板的外部通過設置有抬升板與豎板進行連接,推板的外部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轉筒,豎板外部靠近推板的一側開設有空槽口,空槽口內部的兩側均開設有豎槽口,抬升板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外樁,外樁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在兩個豎槽口的內部,每個豎槽口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彈性帶,兩個第二彈性帶分別搭接在外樁外部的兩端,第二彈性帶初始保持張開狀態(tài),當抬升板受到推板在傳動輥外部移動上升的帶動使外樁在豎槽口上升帶動第二彈性帶持續(xù)向上展開并成蓄力狀態(tài),推板外部靠近豎板的一側固定鑲嵌有嵌板,嵌板遠離推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彈性帶,第二彈性帶遠離推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抬升板的內部,第二彈性帶的外部活動套有扭簧,扭簧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抬升板與嵌板相向的一側,扭簧的外部設置有輔助推板在豎板外部進行向上或向下移動的輸動組件,輸動組件包括有限位支板與通槽口,通槽口開設在豎板的外部,限位支板為l形狀板體,限位支板活動連接在通槽口的內部,限位支板遠離通槽口的一端活動套在嵌板的外部,通槽口內部的兩側均開設有內槽口,每個內槽口的內部均滑動連接有側面支板,兩個側面支板分別固定連接在限位支板外部的兩側,限位支板通過兩個側面支板在通槽口的內部活動,輸動組件還包括有側面遮板,側面遮板固定連接在抬升板外部遠離橫梁板的一端,側面遮板在推板外部成傾斜狀并用于對推板的轉動角度進行限定。
6、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滑板的外部設置有用于輔助豎板進行移動的導引組件,導引組件包括有隔板、引導板、導引槽口與上槽口,隔板固定連接在灌裝機主體的外部,隔板位于橫梁板的下方,引導板固定連接在隔板的外部并用于對豎板進行移動引導,引導板靠近豎板一端的邊角設為傾斜狀,導引槽口與上槽口均開設在隔板的外部,豎板遠離拉板的一端活動連接在上槽口的內部,且導引槽口與上槽口的內部連通,導引槽口與上槽口的內部設置有用于輔助豎板移動的牽引繩,牽引繩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導引槽口與上槽口內壁相向的一側,豎板外部遠離豎板的一端活動套在牽引繩的外部,上槽口的內部活動連接有抵板,上槽口的內部開設有底槽,抵板的外部與豎板的外部貼合,抵板外部遠離推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驅動桿,驅動桿的外部固定套有擋環(huán),擋環(huán)的外部設置有套環(huán),套環(huán)活動套在驅動桿的外部,套環(huán)遠離驅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橫向彈簧,橫向彈簧遠離驅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上槽口的內部,套環(huán)外部固定連接有短板,短板活動連接在底槽的內部,驅動桿與抵板通過橫向彈簧提供的彈力將豎板在上槽口內部限位抵壓。
7、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8、1、通過設置轉運組件、助力組件、傳動組件與接觸組件,將注滿后的灌裝瓶在輸送帶外部放置后,由助力組件帶動傳動組件使接觸組件與灌裝瓶接觸,由接觸組件推動灌裝瓶移動至轉運組件中的轉運輸送臺外部,配合設置的傳動輥輔助灌裝瓶進行移動,同時將灌裝瓶運輸至傳動輥外部放置,減少了對輸送帶施加的壓力,使輸送帶可持續(xù)正常進行對灌裝瓶的輸料做工,有效的保護了對灌裝瓶的穩(wěn)定上料輸送狀態(tài)。
9、2、通過設置導引組件,在豎板受到引導板邊角的引導進行移動時,由底槽的彈性對擋環(huán)與驅動桿提供推力,由驅動桿推動抵板將豎板的外部抵在上槽口的內部,在豎板于引導板外部的邊角移動時保證豎板向導引槽口方向的穩(wěn)定橫向移動,同時配合設置的牽引繩將豎板在上槽口內部進行限定,在豎板移動時進一步輔助豎板的移動,避免豎板脫出導引槽口和上槽口內部的狀況,提高了豎板進行穩(wěn)定橫向移動做工的效果。
10、3、通過將推板在豎板的外部以引導板的引導進行上升時,推板帶動抬升板并使外樁帶動第二彈性帶在豎槽口的內部進行展開并成蓄力狀,推板在向上移動的同時帶動限位支板并使側面支板在內槽口內部進行上升,推板通過抬升板與限位支板的雙向移動限定,達到穩(wěn)定在豎板外部進行向上或向下移動的效果。
11、4、通過將灌裝瓶在輸送帶外部放置后,由支撐機架帶動灌裝瓶移動至雙頭灌裝噴頭下方進行液體的灌裝,在灌裝瓶注滿后在輸送帶外部繼續(xù)移動,將該灌裝瓶移動至傳動輥的外部,此時將驅動電機啟動使其輸出軸轉動帶動驅動帶并使滑板在橫槽口內部進行橫向的移動,滑板移動帶動拉板與豎板并使推板在輸送帶的上方向傳動輥的方向移動,豎板在帶動推板向轉運輸送臺移動的過程中引導板的傾斜邊角引導在上槽口內部向導引槽口的方向移動,由豎板帶動推板并使拉板在滑板內部向遠離橫梁板的方向移動,通過對豎板的引導使其帶動推板與轉筒移動并與灌裝瓶進行大面積接觸,達到穩(wěn)定將灌裝瓶擠推至傳動輥外部進行移動的效果。
12、5、通過將推板帶動轉筒與灌裝瓶進行接觸時,在帶動灌裝瓶于轉運輸送臺外部進行傾斜上升時,推板的表面與灌裝瓶接觸并由灌裝瓶在轉運輸送臺外部傾斜產生的推力帶動推板以嵌板與第二彈性帶為中心向側面遮板的方向轉動,直至推板轉動與側面遮板貼合,同時嵌板帶動扭簧在抬升板外部進行旋轉收縮,由側面遮板限定推板的轉動角度使其穩(wěn)定輔助灌裝瓶進行傾斜上升,并直至灌裝瓶上升至轉運輸送臺外部與支撐機架的平行處,此時即可穩(wěn)定將灌裝瓶在轉運輸送臺的外部進行放置,從而達到進一步對灌裝瓶進行穩(wěn)定輸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