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古瓷器熱釋光斷代的取樣品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在瓷器制品上獲取樣品的方法,尤其是屬于一種應用熱釋光技術對古瓷器進行年代測定時在古瓷器物上獲取樣品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采用熱釋光技術對古瓷制品進行測年時需要對被測瓷器進行有損取樣。現有的方法是使用金剛砂管狀空心鉆在瓷器的隱蔽部分(一般是在底部)鉆取試樣,通常采用的管狀空心鉆的內管直徑為3mm,外徑為5mm,長度為50mm,在鉆頭一端的內外2mm處鍍有金剛砂微粒,用這種鉆頭在瓷器上取樣存在如下缺點一.它只可用于一些較大、底部較厚實的瓷器;二.因為鉆頭只適宜在平面上操作,對于瓷器上的彎曲表面就很難操作;三.由于鉆頭尺寸的限制,所能鉆取出來的樣品的體積是很小的,為取得足夠的樣品作熱釋光測試,必須從每一件受測試的器物鉆取兩個或多個樣品。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傳統(tǒng)取樣方法的缺點,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新的瓷器取樣方法,使其能在各種不同形狀的瓷器表面取得足夠的樣品。
本發(fā)明包括機械切割和分離過程首先使用金剛石圓盤鋸在瓷器上切出三條溝,這三條溝在瓷器表面上構成一個三角形,再用硬物插入溝內撬動,使三角形內的瓷體與瓷器主體斷離。
本發(fā)明的瓷器取樣方法可在瓷器的平面或曲面上進行,并且取樣部分的形狀為任意三角形,可適合各種形狀和各種大小的器物,特別是一些細小,單薄的瓷器,它本身的圈足的寬度很小,不足以容許在其上用空心鉆進行鉆孔,采用本發(fā)明的瓷器取樣方法則可在圈足內側與底部的交角部位開切一個狹長形狀的三角形,減少了取樣時對瓷器的破壞,并且可改善外觀,本發(fā)明將會廣泛被收藏家所接受。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用3個實施例子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法;1.清同治粉彩小碟。
小碟直徑為7.8cm,高2.3cm,圈足直徑4.6cm,高0.6cm;先用金剛石圓盤鋸在圈足內側鋸出一個三角形的樣品,三角形的三條邊長為6mm×6mm×9mm,三條溝的切入深度相同,每條溝各深3mm,三條溝在切割時金剛石圓盤鋸片深入瓷器的方向都向三角形中心傾斜;然后用薄鋼片插入溝內撬動,使三角形內的瓷體與碟底分離,從而取出一個大致為倒立金字塔形狀的試樣。
2.明成化斗彩雞缸盃。
小盃口徑為8.3cm,高5.3cm,圈足直徑4.7cm;先用金剛石圓盤鋸在圈足切割出一個三角形的樣品,三角形的三條邊長為10mm×6mm×6mm,每條溝深2mm,三條溝在切割時都向三角形中心傾斜,然后用薄鋼片插入溝內撬動,使三角形內的瓷體與盃底分離,從而得到一個大致為5面體的試樣。
3.元鈞窯碗。
碗口直徑為16cm,高11.2cm,圈足直徑9.8cm;在圈足上可見兩個用傳統(tǒng)空心鉆取樣法取樣后的圓洞,由于傳統(tǒng)空心鉆取樣法取得的樣品太少,不足夠熱釋光測試所用,令熱釋光測試得不到結果;此次要用本發(fā)明瓷器取樣品方法重做;首先在圈足內側用圓盤鋸鋸出一個三角形的樣品,三角形的邊長為8.7mm×6.5mm×4.5mm,每邊深3mm,三條溝在切割時都向三角形中心傾斜;然后用薄鋼片插入溝內撬動,使三角形內的瓷體與碗體分離,從而取出一個大致為5面體的試樣。
權利要求
1.一種古瓷器熱釋光斷代的取樣品方法,它包括機械切割和分離過程,其特征在于首先使用金剛石圓盤鋸在瓷器上切出三條溝,這三條溝在瓷器表面上構成一個三角形,再用硬物插入溝內撬動使三角形內的瓷體與瓷器主體斷離。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古瓷器熱釋光斷代的取樣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金剛石圓盤鋸片在切割溝時,金剛石圓盤鋸片深入瓷器的方向向三角形的中心傾斜。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古瓷器熱釋光斷代的取樣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三條溝的切入深度相同。
全文摘要
一種古瓷器熱釋光斷代的取樣品方法,它是一種應用熱釋光技術對古瓷器物進行年代測定時在古瓷器物上獲取樣品的方法,它包括機械切割和分離過程。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首先使用金剛石圓盤鋸在瓷器上切出三條溝,這三條溝構成一個三角形,再用硬物插入溝內撬動使三角形內的瓷體與瓷器主體斷離。本發(fā)明的瓷器取樣品方法同傳統(tǒng)的空心鉆切割取樣品方法相比,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可以在瓷器的平面,曲面或凹位上取樣,特別適合對細小,輕薄的瓷器取樣,對瓷器的破壞小,不影響外觀,本發(fā)明將會廣泛被收藏家所接受。
文檔編號G01N21/71GK1664542SQ20041009208
公開日2005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1月2日
發(fā)明者羅蔭權 申請人:中科古物鑒證實驗室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