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紅外對管的安裝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機電設備上電子元件一對管安裝固定用的支架, 主要針對當前機電設備中廣泛采用的紅外對管的安裝固定而設計,實現(xiàn)了對管的方便快速安 裝和使用穩(wěn)定可靠。
背聚技術 目前,各類電器及機電設備為了實現(xiàn)遙控、點與點的定位、對齊以及報警 等功能,廣泛采用了紅外發(fā)射和接收的對管來實現(xiàn),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技術實現(xiàn)簡便可靠, 且價格便宜。紅外對管主要分為了純紅外和光敏式兩種,通過調(diào)制發(fā)射接收的紅外對管傳送 信號的距離可以達到幾米甚至幾十米,如各種電器類的遙控板等,但是這種對管傳送信號的 點對點效果并不是很好,而在機電設備中很多時候用采用的這種點對點的定位功能,即對管 在發(fā)送管和接收管對齊的點與點之間的連線上才可以發(fā)送和接收信號,并只有在有障礙物隔 斷二者的連線時才能阻斷他們傳送,從而實現(xiàn)機電設備的定位、報警以及保護功能,如何實 現(xiàn)方便對管的安裝、定位以及調(diào)整, 一致以來是一個難題。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解決上述這個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于紅外對管安裝的定位支 架,下面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紅外對管一般由紅外發(fā)射二極管和紅外接收二極管組成,俗稱對管,由于二者的外形尺 寸基本一致,所以用于實現(xiàn)紅外對管安裝的支架就不必分開設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整個支架由開有對管安裝孔、支架固定螺孔、對管信號線引出口的支架體構成,支架體的外 形可以根據(jù)安裝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形狀,同時在支架體的外面對稱銑有兩個平面,作為支架 與設備的安裝面,支架中心開的對管安裝孔的孔徑由對管的最大直徑?jīng)Q定,為了安裝方便, 其尺寸略比對管最大直徑大,同時為了方便對管安裝進安裝孔,在安裝孔的入口處開有倒角。
本實用新型的實現(xiàn)過程是首先將對管的信號線由外通過引出口穿入安裝孔中,由于孔 是通孔,可使用工具將信號線從對管安裝孔的入口穿出,將對管兩腳和信號線焊接好并絕緣 處理好后,從信號線引出口拉動信號線,將對管沿入口推入到安裝孔中后,采用螺釘將裝有 發(fā)射管和接收管的支架分別固定在機電設備的一條直線上即可,方便的實現(xiàn)了對管的點對點
固定安裝,特別對于光敏式的紅外對管,由于對管被安裝在安裝孔中,更不用擔心外界強光
的干擾。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1-3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三視圖。 附圖4-5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
圖中1.對管安裝孔入口的倒角,2.支架體,3.對管的安裝孔,4.支架固定用螺孔,5.對管信號線 引出口, 6.支架的安裝面,7.信號線,8.對管中的發(fā)射管,9.對管中的接收管。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l-3中,紅外對管的安裝支架由開有對管安裝孔(3)、支架固定螺孔(4)、對管信號 線引出口(5)的支架體(2)構成,同時在支架體的外面對稱銑有兩個平面(6),可以任意選擇 一個或兩個作為設備與支架的安裝面(6),整個支架采用螺釘通過支架固定螺孔(4)與設備固 定起來,本實施例中支架體(2)外周面在沒有銑安裝面(6)前為一圓柱面,支架中心開的對 管安裝孔的孔徑由對管的最大直徑?jīng)Q定,同時為了方便對管安裝進安裝孔,在安裝孔的入口 處開有倒角(l).
圖4-5中,左端支架中安裝的是對管中的發(fā)射管(8),右端支架中安裝的是對管中的接 收管(9),對管的信號線(7)通過對管信號線引出口(5)引出,將裝有發(fā)射管(8)和接收管(9) 的兩個支架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設備一條直線上即可實現(xiàn)二者的點對點直線信號發(fā)送接收 了,且不受外界強光干涉。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實驗設備上初次使用,具有安裝定位以及調(diào)整方便的特點,信號傳送 可靠,且支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xiàn)。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機電設備上紅外對管的安裝支架,由開有對管安裝孔、支架固定螺孔、對管信號線引出口的支架體構成,其技術特征在于支架體的外周上對稱銑有兩個安裝平面;支架中心開有對管安裝孔,安裝孔的孔徑尺寸略比對管最大直徑大;在安裝孔的入口處開有倒角。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機電設備上電子元件—對管安裝固定用的支架,整個支架由開有對管安裝孔、支架固定螺孔、對管信號線引出口的支架體構成,同時在支架體的外周面對稱銑有兩個平面,作為支架與設備的安裝面,整個支架采用螺釘通過支架固定螺孔與設備在一條直線上固定起來,支架中心開的對管安裝孔的孔徑由對管的最大直徑?jīng)Q定,為了安裝方便,其尺寸略比對管最大直徑大,同時為了方便對管安裝進安裝孔,在安裝孔的入口處開有倒角。
文檔編號G01D5/26GK201062963SQ200720084139
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4月12日
發(fā)明者俠 楊, 燕 羅 申請人:武漢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