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通過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來判斷胃粘膜狀態(tài)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以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來判斷胃粘膜狀態(tài)的方法以及對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ori,以下記為"幽門螺桿菌"、"Hp"或"幽門菌"等)為存在于人胃粘膜的螺旋狀的革蘭氏陰性細菌。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隨著年齡的增加有升高的傾向,據(jù)說在中老年中達到7080%。近年來認為,在健康的胃感染有幽門螺桿菌的情況下,首先胃粘膜呈現(xiàn)出組織炎癥,然后炎癥逐漸加劇(活動性胃炎),不久成為并存有胃粘膜萎縮(萎縮性胃炎)的狀態(tài),進而若胃粘膜萎縮進一步加劇,則引起腸上皮化生。另外,對于基于感染該幽門螺桿菌的胃炎發(fā)展的過程與胃癌之間的關聯(lián),進行著熱烈的討論,據(jù)報道,與胃粘膜萎縮的程度為輕度的情況相比,發(fā)展到中度、重度時胃癌發(fā)生的危險率增加,并且發(fā)現(xiàn)有腸上皮化生的胃癌發(fā)生的危險率比沒有發(fā)現(xiàn)腸上皮化生的高,此外還提示特別是關于分化型胃癌,該傾向更為顯著(參照非專利文獻1和2)。因此認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不僅是胃炎發(fā)病的直接原因,而且是胃癌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之一。目前,在診斷有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情況下,即開始實施健康保險內的幽門螺桿菌的除菌治療,作為該除菌治療的前提或結果判定,進行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診斷。以提示與幽門螺桿菌存在關聯(lián)性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癌等疾病的預防、胃癌發(fā)病患者的治療為目的的健康保險內的除菌治療目前并沒有得到認可,對于其必要性日本學會等也正在進行著討論。作為診斷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方法,有需要內窺鏡檢查和組織活檢的創(chuàng)傷性檢查法和不需要這些的非創(chuàng)傷性方法,前者使用的有快速尿素酶試驗(RUT)、鏡檢法、培養(yǎng)法,后者使用的有尿素呼氣試驗(UBT)、抗幽門螺桿菌抗體測定、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測定。在創(chuàng)傷性檢查法中,除了受檢者的負擔大這點以外,由于幽門螺桿菌在胃內不均勻分布,并且在發(fā)展至腸上皮化生的胃粘膜中幽門螺桿菌無法生存,因此易于發(fā)生假陰性的問題。而另一方面,在非創(chuàng)傷性檢查法中,盡管能夠比較簡便地實施,UBT的靈敏度、特異性雖然高,但在給藥有具有抑制尿素酶活性作用的藥劑的情況下,存在易于產生假陰性的問題,另外,在抗幽門螺桿菌抗體測定中,由于感染初期為陰性、而在剛除菌后為陽性,因此存在著由于檢査時期而無法進行正確診斷的問題。與此相對,由于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測定是檢測存在于從胃經過消化道而被排泄出的糞便中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方法,因此難以產生假陰性,并且在便中的存在形態(tài)下也保持著抗原性,因此在能夠直接評價感染狀況這點上是優(yōu)異的(參照非專利文獻3)。但是,上述的檢查法均是如上所述是以除菌療法為前提或為了判斷除菌的結果而以診斷感染的有無為目的使用的方法,由于不需要對胃內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因此一直以來,對胃內存在的菌量本身進行定量的方法并沒有研究。另一方面,作為胃炎的診斷方法,一直以來一直使用內窺鏡檢査和胃蛋白酶原法。內窺鏡檢查雖然能夠正確地診斷炎癥的程度和胃炎的種類,但是對受檢者來說,不僅肉體上的負擔大,而且在費用方面負擔也多,從這點出發(fā),將內窺鏡檢査用于針對健康檢查等的包括很多健康人在內的群體的胃炎診斷則不太合適,另外,胃蛋白酶原法僅測定血液中胃蛋白酶原的濃度,因此受檢者的負擔小、便宜且能夠簡便地實施,但是其是基于一定的基準值來判斷萎縮性胃炎的有無和程度的方法,對于未發(fā)展到胃粘膜萎縮的活動性炎癥(活動性胃炎)則無法進行評價,它們各自都存在著問題。此外,還提出了通過檢測胃蛋白酶原I、胃泌素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標記物來診斷萎縮性胃炎的方法等(參照專利文獻l),但是對于使用幽門螺桿菌抗原作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標記物的情況,沒有記載具體的實施例,并且對于用于診斷的臨界值也完全沒有研究。此外,對于診斷萎縮性胃炎的程度和不伴有萎縮的胃炎的炎癥程度的方法,也沒有研究。因此,作為胃炎的診斷方法,需要開發(fā)受檢者的負擔小、能夠簡便地實施、并且能夠對胃炎的程度進行詳細地細分以進行診斷的方法。另外,作為胃癌的診斷方法、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的診斷方法,在實際的臨床現(xiàn)場中使用X射線檢查、胃蛋白酶原法、內窺鏡檢查。X射線檢查被有效地用于早期胃癌的發(fā)現(xiàn),但存在漏診病例多、無法用于診斷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的問題,因此需要與胃蛋白酶原法等其他診斷方法并用來進行正確的診斷。胃蛋白酶原法雖然簡便,但除了漏診病例以一定的比例存在外,在與x射線檢査并用的情況下仍有不能發(fā)現(xiàn)的胃癌病例,另外,無法對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的程度進行細分,并且也無法對所屬的癌的種類(未分化型癌或分化型癌等)進行判斷。此外,內窺鏡檢査雖然不僅對胃癌,而且對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胃粘膜的狀態(tài)也能夠進行正確的診斷,但由于受檢者的負擔大、費用高,因此存在著不適用于針對健康檢査等的包括很多健康人的群體的初次篩查的缺點(參照非專利文獻4)。另外,在上述通過檢測胃蛋白酶原I、胃泌素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標記物來診斷萎縮性胃炎的方法中,雖然提及對癌的危險性進行診斷(參照專利文獻1),但是卻沒有記載使用幽門螺桿菌抗原作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標記物時的具體實施例,并且也沒有對所屬的癌的種類(未分化型癌或分化型癌等)的判斷進行任何研究。因此,作為胃癌的初次篩査法,需要開發(fā)受檢者的負擔小、能夠簡便地實施、并且能夠盡可能地降低漏診病例的比例、進而也能夠作為對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的診斷方法來對危險率的程度和危險率高的胃癌的種類進行詳細地細分以進行診斷的方法。非專利文獻l:柳岡公彥b、消化器內視鏡、2006年、18:463—468非專利文獻2:營野健太郎、榊信広著「H.py1ori発癌(D工匕、fy7」、醫(yī)學書院、2004年11月1日、p6—13招J:"p20—29非專利文獻3:加藤知惠子^、HelicobacterResearch、2006年、10:404—410非專利文獻4:三木一正編「x:/〉/yy法八yK、:7、':y夕」、乂f一力^l/匕、工一社、2001年3月、p10—27招上t;p50—52專利文獻l:日本特表2004-517322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因此,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受檢者的負擔小、能夠簡便地實施、并且漏診病例的比例非常小、能夠對胃粘膜的狀態(tài)在病態(tài)和其程度以及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方面進行詳細地細分的、用于判斷胃粘膜狀態(tài)的方法。另外,本發(fā)明的課題還在于提供一種與各病態(tài)的判斷相關并用于對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的方法。在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反復進行的深入研究中,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對很多對象進行了UBT(尿素呼氣試驗)、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測定、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測定,并分析各自的測定結果與其相關性,結果發(fā)現(xiàn)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能夠對對象的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的評價,基于該認知進一步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能夠簡便且正確地判斷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艮P,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方法,其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來判斷上述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另外,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方法,其中,僅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來判斷上述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本發(fā)明還進一步涉及上述方法,其中,以對象的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原I的濃度與胃蛋白酶原II的濃度的比值為指標。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方法,其中,以對象的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原I的濃度與胃蛋白酶原II的濃度的比值為3以下或超過3為指標。此外,本發(fā)明還進一步涉及上述方法,其中,胃粘膜的狀態(tài)為選自輕度、中度或重度的炎癥中的至少一種。另外,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方法,其中,胃粘膜的狀態(tài)為選自輕度、中度或重度的萎縮中的至少一種。本發(fā)明進一步涉及上述方法,其中,胃粘膜的狀態(tài)為目前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方法,其中,胃癌為未分化型胃癌或分化型胃癌。此外,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方法,其中,胃粘膜的狀態(tài)為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方法,其中,胃癌為未分化型胃癌或分化型胃癌。此外,本發(fā)明還進一步涉及上述方法,其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通過使用了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的酶免疫測定法而測定的值。進而,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方法,其中,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為單克隆抗體。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方法,其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對上述對象的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本發(fā)明進一步涉及上述方法,其中,僅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對上述對象的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方法,其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通過使用了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的酶免疫測定法而測定的值。進而,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方法,其中,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為單克隆抗體。本發(fā)明的方法通過采用以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測定值為指標,從而能夠無時間差地監(jiān)測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和增殖所引起的發(fā)生變化的胃粘膜的狀況,并能夠由此而簡便且正確地判斷胃粘膜的狀況。根據(jù)本發(fā)明,僅通過對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進行定量測定,即能夠對對象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總菌量進行定量評價。迸而根據(jù)本發(fā)明,以定量地反映對象胃內的幽門螺桿菌的總菌量的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還能夠非常正確地判斷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例如,能夠對胃粘膜的炎癥,從剛發(fā)病的非常輕微的炎癥到發(fā)展為重度的炎癥進行詳細地分類,并能夠從胃粘膜萎縮和炎癥程度的觀點出發(fā),迸行細分后的判斷。對于胃癌的初次篩查,由于假陰性率和漏診率非常低,因此能夠進行可信度高的判斷,此外還能夠對患胃癌的危險率和對未發(fā)病者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的程度以及其癌的種類進行判斷。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在早期階段發(fā)現(xiàn)具有炎癥、萎縮和胃癌等胃粘膜異常的對象,另外,由于僅通過對對象糞便中幽門菌抗原進行測定,即能夠進行上述判斷,因此不一定需要內窺鏡檢查或采血,從而與以往相比能夠大大地減輕對象的負擔,因此,本發(fā)明的方法作為針對健康檢查等的包括很多健康人在內的群體的初次篩査方法特別優(yōu)異。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即使對于不具有萎縮的對象,也能夠同時對通過以往的胃蛋白酶原法無法發(fā)現(xiàn)的炎癥的程度和發(fā)展的程度進行正確的判斷,因此能夠對罹患以活動性胃炎為發(fā)生源的未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進行判斷。并且,在本發(fā)明中,當不僅以對象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而且以對象的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原I的濃度與胃蛋白酶原II的濃度的比值為指標使用時,還能夠對萎縮性胃炎的萎縮程度進行細分并進行判斷,由此能夠對幽門菌感染所引起的、與伴隨著慢性胃炎的自然過程而發(fā)展的胃粘膜的萎縮相關的胃粘膜的老化程度進行詳細地分類和判斷。因此,能夠根據(jù)萎縮性胃炎的程度對被認為發(fā)生率增高的、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進行細分和判斷,并能夠對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對象進一步進行內窺鏡檢查以實施胃癌的確定診斷,對未發(fā)生胃癌但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對象,積極地研究除菌治療等預防和定期的健康檢查等對策。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能夠無需很多花費、無需遵照復雜的程序地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對胃粘膜的狀態(tài)進行分析。例如,在編制并使用本發(fā)明方法的程序的情況下,僅通過將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單獨、或進一步將對象的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原I的濃度與胃蛋白酶原II的濃度的比值等輸入計算機等,即可自動地在計算機等的顯示器上輸出所分析的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在劃分有不同種類的胃粘膜狀態(tài)的直線上或平面上用點等表示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因此能夠根據(jù)對象目前的位置和周圍的劃分的病態(tài),視覺確認目前的狀態(tài)和未來的風險。另外,在隨著時間推移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對胃粘膜狀態(tài)進行判斷的對象中,還能夠用向量表示點的隨著時間的變化,因此能夠簡單地掌握從以前以來的改善程度或發(fā)展程度、未來的風險等。艮P,本發(fā)明能夠在不增加對象經濟上、時間上、身體上的負擔的情況下,對上述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進行非常正確的判斷,并能夠對對象的炎癥和萎縮的程度、以及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的程度進行詳細的分類和判斷,因此具有所述效果的判斷胃粘膜狀態(tài)的方法通過本發(fā)明初次得到了實現(xiàn)。圖l為表示在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UBT值為軸的散點圖中,將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分為PGI/PGII為3以下的群體和PGI/PGII超過3的群體的圖。圖2為表示在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UBT值為軸的散點圖中,將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分為二者之間存在相關性的群體和二者之間不存在相關性的群體的圖。圖3為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的、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為軸的散點圖。圖4為表示在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為軸的散點圖中,將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分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UBT值之間存在相關性的群體(已知群體)和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UBT值之間不存在相關性的群體(新群體)的圖。圖5為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的、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為軸的散點圖。圖6為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的、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I為軸的散點圖。圖7為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的、以UBT值和PGI為軸的散點圖。圖8為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的、以UBT值和PGII為軸的散點圖。圖9為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的、以UBT值和PGI/PGII為軸的散點圖。圖10為表示在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為軸的散點圖中,將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針對胃粘膜狀態(tài),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低于0.1且PGI/PGII為3為基準劃分為種類IIV的圖。圖11為表示在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為軸的散點圖中,將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針對胃粘膜狀態(tài),劃分為種類IIV這4個群體,并表示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和其癌的種類的圖。圖12為表示在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為軸的散點圖中,將幽門螺桿菌陽性健康者的群體針對胃粘膜的狀態(tài),劃分為種類IIV這4個群體,并對未發(fā)生胃癌的對象基于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進行預防、治療對策的例子的圖。圖13為表示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為指標進行分類的種類IIV與PGI值之間的關系的圖。圖14為表示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為指標進行分類的種類IIV與PGII值之間的關系的圖。圖15為表示幽門菌感染性胃炎的發(fā)展的典型例子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來對上述對象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菌量進行定量的方法和對上述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進行判斷的方法。在本發(fā)明中,"對象"是指任意的生物個體,優(yōu)選為脊椎動物、更優(yōu)選為哺乳動物、進一步優(yōu)選為人的個體。在本發(fā)明中,對象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患有某種疾患。在本發(fā)明的方法中,作為指標使用的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只要是根據(jù)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量、通過能夠以連續(xù)數(shù)值的形式獲得的測定法得到的數(shù)值,則可以是使用任何測定法而獲得的數(shù)值,例如,可以使用通過使用了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的酶免疫測定法(enzymeimmunoassay、EIA)、放射免疫測定法(radioimmunoassay、RIA)或熒光免疫觀!l定法(fluorescenceimmunoassay)等已知方法而獲得的測定值,其中從操作簡便性的觀點出發(fā),特別優(yōu)選使用酶免疫測定法進行測定得到的測定值。在本發(fā)明的方法中,作為所使用的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以下也記為"抗幽門螺桿菌抗原抗體"),可以使用多克隆抗體,也可以使用單克隆抗體,但從對抗原的特異性和結果的再現(xiàn)性的觀點出發(fā),優(yōu)選使用單克隆抗體。關于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例如,由于幽門螺桿菌的尿素酶、熱休克蛋白或過氧化氫酶、幽門螺桿菌的活菌、幽門螺桿菌的死菌或其片段等以可成為抗原的狀態(tài)存在于糞便中,因此可以通過以這些物質為抗原,通過已知的抗體制備方法來制備。使用了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的酶免疫測定法例如可以如下進行首先,預先將抗幽門螺桿菌抗原抗體結合于微板的孔或塑料管等固相上,向其中加入樣品(對象糞便的稀釋液),通過抗原抗體反應使樣品中的幽門螺桿菌抗原與固相結合。接著,沖洗掉雜質后,加入酶標記的第二抗體(抗幽門螺桿菌抗原抗體),再次通過抗原抗體反應,構建"固相化抗體/幽門螺桿菌抗原/酶標記抗體"的三明治結構。在此,沖洗掉游離的酶標記抗體,加入顯色底物,引起與三明治結構的量(即樣品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量)成比例的顯色反應。之后,用吸光度計等讀取生成的顯色物質的量,以得到的吸光度等為測定值。作為用來標記上述抗幽門螺桿菌抗原抗體的酶,可以使用例如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酶、卩-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等。抗體的酶標記可以通過馬來酰亞胺法等已知的方法來適當進行。此外,作為上述顯色底物,在使用過氧化物酶作為上述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3,3'-5,5'-四甲基聯(lián)苯胺、2,2,-連氮基-雙(3-乙基苯并二氫噻唑啉)-6-磺酸(ABTS)、魯米諾、或鄰苯二胺等;在使用堿性磷酸酶作為上述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對硝基苯基磷酸酯、甲基傘花基磷酸鹽、或3-(2'-螺旋金剛垸)-4-甲氧基-4-(3"-磷酰氧基)苯基-1,2-二氧雜環(huán)丁垸等;在使用|3-半乳糖苷酶作為上述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對硝基苯-P-D-半乳糖苷、或甲基傘花基-P-D-半乳糖苷等。作為用來通過酶免疫測定法測定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試劑盒,市售的有"Testmate幽門抗原EIA"(Wakamoto制藥株式會社/協(xié)和Medex株式會社)、"MeridianHpSAELISA"(MeridianBioscienceInc./TFB)等,均可用于本發(fā)明中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Testmate幽門抗原EIA"由于使用單克隆抗體作為抗幽門螺桿菌抗原抗體,因此在本發(fā)明中特別優(yōu)選使用。在本發(fā)明中,"判斷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是指判斷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是屬于正常、呈現(xiàn)炎癥、或者慢性胃炎(活動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等;對于呈現(xiàn)炎癥的情況,能夠進一步將炎癥的程度分類判斷為輕度、中度、重度;作為慢性胃炎的種類,是屬于活動性胃炎還是萎縮性胃炎,并在分類為活動性胃炎或萎縮性胃炎的情況下,能夠分為炎癥和萎縮,并將其程度(發(fā)展度)細分和判斷為輕度、中度、重度。對于胃癌,患未分化型胃癌或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是否高,另外,在未患胃癌的情況下,能夠判斷未來患各種癌的危險率。此外,設定將它們進一步細分而得到的分類,并進行與其符合的判斷。在本發(fā)明中,胃粘膜的炎癥是指在感染有幽門螺桿菌的胃粘膜所有可見的炎癥、其有中性粒細胞侵潤。另外,在本發(fā)明中,慢性胃炎是指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頻率增高的慢性的胃炎,雖然以往被認為是老化現(xiàn)象,但近年來清楚其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其被劃分為活動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此外,活動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門螺桿菌的持續(xù)感染而導致的炎癥活躍的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門螺桿菌的持續(xù)感染而導致發(fā)生的胃粘膜萎縮的慢性胃炎。這里已知,胃粘膜萎縮是指分泌胃酸的胃固有腺減少的狀態(tài),經過幽門螺桿菌所引起的胃粘膜炎癥而發(fā)生萎縮,并且萎縮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發(fā)展。另外,腸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特有的組織結構、即分泌胃酸的胃固有腺消失,變成類似于腸粘膜的狀態(tài)的粘膜。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分化型胃癌是指具有與原來的胃粘膜相近的結構的胃癌,其特征為隨著癥狀發(fā)展,以腫塊的方式逐漸增大并易于向肝臟轉移。據(jù)說是老年人多發(fā)的癌,其以萎縮性胃炎為發(fā)生源,預后良好。未分化型胃癌是指具有與原來的胃粘膜完全不同的結構的胃癌,其特征是不具有清楚的邊界、以癌細胞分散的狀態(tài)逐漸增大,并多向淋巴結轉移。據(jù)說是在年輕人也可見到的癌,其以活動性胃炎為發(fā)生源,預后較差。患胃癌的危險率是基于下述內容來判斷的將雖然目前未患有胃癌,但在對象目前所屬的胃粘膜狀態(tài)經過未來而維持的情況下,該對象患胃癌的危險率與其他處于更好的胃粘膜狀態(tài)的情況相比,在統(tǒng)計學上是高還是低。因此,從己知的下述事實可知即具有腸上皮化生的對象患胃癌的危險率比不具有腸上皮化生的對象高、具有胃粘膜萎縮的對象,其萎縮的程度越大,患胃癌的危險率越高、具有重度炎癥的對象患胃癌的危險率比不具有重度炎癥的對象高,利用本發(fā)明的方法,通過判斷胃炎的炎癥程度、是否為活動性胃炎、是否為萎縮性胃炎、以及這些胃炎的程度、是否具有腸上皮化生,從而能夠基于上述危險率與病態(tài)之間的關聯(lián),對各對象患胃癌的危險率進行判斷。以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敘述。對進行對象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體的定量測定時的程序,例如,對使用上述"Testmate幽門抗原EIA"的情況進行簡單地敘述。從各對象的采便容器中取便稀釋液1滴(50^1)加入固相化有抗幽門螺桿菌native過氧化氫酶小鼠單克隆抗體(21G2)的96孔微板中,再加入過氧化物酶標記抗幽門螺桿菌native過氧化氫酶小鼠單克隆抗體(21G2)液50|11,使之反應l小時。接著,用洗滌液洗滌各孔5次,除去未反應物,加入底物液(過氧化氫和四甲基聯(lián)苯胺)ioow,反應10分鐘后,加入反應停止液(0.5mol/l硫酸)使反應停止,用酶標儀測定吸光度(450nm/630nm)。在僅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來判斷上述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的情況下,在采用上述試劑盒的測定中得到的OD值(以下也僅記為"OD值")越低,炎癥越為輕度,OD值越高,炎癥越有成為重度的傾向。根據(jù)以人種、年齡、性別等為對象的大群體的種類的不同,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是能夠例如將OD值為0以上且低于0.1的情況判斷為正常的胃粘膜、將O.l以上且低于1.5的情況判斷為輕度的活動性胃炎、將1.5以上的情況判斷為中度至重度的活動性胃炎。另外,OD值越高,炎癥越成為重度,同時活動性胃炎的發(fā)展程度也越高。另外,關于胃癌,例如,在OD值為1.5以上的情況下,能夠判斷胃粘膜的狀態(tài)為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如果按照上述胃炎的分類,結合考慮各胃炎的狀態(tài)與胃癌之間的關聯(lián),例如能夠將OD值為1.5以上的情況判斷為處于患未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對于未發(fā)病者而言則為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此外,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和對象的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原I(PGI)的濃度相對于胃蛋白酶原II(PGII)的比值(以下記為"PGI/PGII")為指標,能夠判斷上述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將PGI/PGII為規(guī)定值以下、例如為3以下的情況定為萎縮性胃炎,并且在萎縮性胃炎中,OD值越高炎癥越強,隨著PGI/PGII降低,萎縮性胃炎的程度(發(fā)展的程度)也成為重度。此外能夠判斷,OD值越低且PGI/PGII越小,則炎癥越弱,同時萎縮性胃炎的程度(發(fā)展的程度)成為重度且腸上皮化性的可能性越高。另外,當PGI/PGII的規(guī)定值例如超過3時,不發(fā)生胃粘膜的萎縮,因此可以判斷OD值越高,在炎癥成為重度的同時,活動性胃炎的發(fā)展的程度也成為重度;OD值越低,炎癥減輕,越接近于正常。可以進一步進行細分,將OD值為0以上、低于0.1且PGI/PGII超過3的情況判斷為正常的胃粘膜,將OD值為0.1以上、低于1.5且PGI/PGII超過3的判斷為輕度的炎癥,將OD值為1.5以上且PGI/PGII超過3的判斷為中度至重度的炎癥。對于伴有萎縮的PGI/PG11^3的組,若OD值為1.5以上且PGI/PGII為3以下,則可以判斷為伴有重度炎癥的萎縮性胃炎;若OD值低于1.5且PGI/PGII為3以下,則可以判斷為伴有輕度至中度炎癥的萎縮性胃炎。對于OD值低于1.5且PGI/PGII為3以下,可以判斷為OD值和PGI/PGII越低,具有腸上皮化生的可能性越高的重度萎縮。另外,在胃粘膜的狀態(tài)為癌的情況下,當按照上述胃炎的分類,并結合考慮各胃炎的狀態(tài)與癌之間的關聯(lián)時,例如可以判斷,OD值低于1.5且PGI/PGII超過3時,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非常低;另一方面,當OD值為1.5以上或PGI/PGII為3以下時,患胃癌的危險率高,處于即使未患胃癌、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也高的狀態(tài)。進一步進行細分,按照OD值為1.5以上且PGI/PGII超過3的情況、0D值為1.5以上且PGI/PGII為3以下的情況、OD值低于1.5且PGI/PGII為3以下的情況的順序,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增高,特別是當OD值低于1.5且PGI/PGII為3以下時,可以判斷為高風險。另外,關于此時的胃癌的類型,當OD值為1.5以上時,可以判斷為處于患未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未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并且當OD值低于1.5且PGI/PGII為3以下時,可以判斷為處于患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在本發(fā)明中,如上所述,典型地通過"對PGI/PGII采用3為基準值"和"對OD值采用1.5為基準",能夠判斷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但如上所述,根據(jù)人種、年齡、性別等對象的大人群的種類或利用PG法的漏診病例的篩查等判斷胃粘膜狀態(tài)的目的的不同,可以對PGI/PGII采用23的規(guī)定值為基準值以及對OD值采用1.52.0的規(guī)定值為基準。另外,關于具體的例子,在后述實施例2中進行詳細的說明。另夕卜,除了PGI/PGII夕卜,還可以增加以年齡或其他的檢查值(血液中的PGI濃度、血液中的PGII濃度、血液中的抗CagA抗體的濃度)、對象的自覺癥狀(上部腹痛、胃不消化、燒心、惡心干嘔、腹脹等)的有無等為指標,使用這些指標再進行詳細分類。需要說明的是,上述OD值的例子均為使用"Testmate幽門抗原EIA"時的例子,但使用"MeridianHpSAELISA"進行幽門螺桿菌的定量測定時,也可以用同樣的數(shù)值范圍進行判斷。另外,在不使用上述2種試劑盒來進行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的情況下,例如在利用酶免疫測定法使用吸光度作為測定值的情況下,通過將可定量檢測的下限值上限值的范圍分別對應于使用上述"Testmate幽門抗原EIA"時的吸光度的下限值上限值的范圍來進行數(shù)值校正,從而能夠適當?shù)卦O定與上述同樣的數(shù)值范圍;此外,在使用放射免疫測定法或熒光免疫測定法的情況下,通過將可定量檢測的下限測定值上限測定值的范圍對應于上述的數(shù)值范圍,從而能夠設定與上述同樣的數(shù)值范圍。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根據(jù)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能夠對上述對象的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評價,例如在使用上述試劑盒"Testmate幽門抗原EIA"的情況下,作為測定值的吸光度越高,可以評價胃內幽門菌的量越多。根據(jù)使用了上述試劑盒時的OD值,若OD值例如為O以上且低于O.l,則可以判斷胃內不存在幽門菌,若為O.l以上且低于1.5,則可以判斷胃內幽門菌的量少,若為1.5以上,則可以判斷胃內幽門菌的量多。另夕卜,也可以將這樣的分類進一步細分來進行判斷。通過本發(fā)明的方法,能夠直接地監(jiān)測在實施了預防對策或治療的情況下對象的菌量的變動情況。實施例以下用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更具體的說明,但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1>以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健康人104名(男性36名、女性68名)為對象,進行UBT(尿素呼氣試驗)、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測定、血液中胃蛋白酶原(PGI和PGII)濃度、血液中抗CagA抗體濃度的測定。關于測定方法,UBT(尿素呼氣試驗)使用Ubit片劑(大塚制藥)進行,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測定使用"Testmate幽門抗原EIA"進行。其中,利用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測定,將OD值為0.1以上的判定為陽性。104名對象各年齡段的人數(shù)如下表所示。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1)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與UBT值之間的關系的研究首先,為了研究通過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測定而得到的定量測定值(以下也記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UBT值之間的關系,將上述104名對象群體分為不存在胃粘膜萎縮的PGI/PGII〉3的群體、和存在胃粘膜萎縮的PGI/PGI1《3的群體,并作成散點圖(圖l),然后將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UBT值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分為上述PGI/PG11〉3的群體和PGI/PG11《3的群體進行計算。其結果如表2所示。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相關系數(shù)以1%標準為顯著(雙側)如表2所示,在PGI/PG11>3的群體中,上述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UBT值之間可見顯著的相關性,但在PGI/PGIK3的群體中,未見相關性。一直以來,認為由于胃粘膜萎縮而胃內的幽門菌的量減少,而實際發(fā)現(xiàn),即使在圖1中,在存在胃粘膜萎縮的PGI/PGII《3的群體中,也可見UBT值顯示低值的傾向,而另一方面,在PGI/PGI1《3的群體中,盡管UBT值低,也存在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高的群體。該群體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UBT值之間未見相關性的群體,可以說是通過本發(fā)明而初次被發(fā)現(xiàn)的群體,在PGI/PGII《3的群體中,能夠以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為基準來進行分類。此外,將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UBT值之間可見相關性的群體與未見相關性的群體在散點圖上分開表示(圖2),結果能夠發(fā)現(xiàn)存在新群體(便中幽門菌抗原0D值與UBT值之間沒有相關性的群體),該群體是從以往基于利用便中幽門菌抗原測定的感染幽門菌的診斷結果與利用UBT的感染幽門菌的診斷結果一致這樣的認識而無法預測的。(2)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PGI/PGII之間的關系的研究下面,為了對便中幽門菌抗原0D值與PGI/PGII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作成上述104名對象群體的散點圖(圖3),結果啟示在具有胃粘膜萎縮的群體(PGI/PGIK3)中包括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高的群體。因此,與以往認為胃粘膜萎縮會導致胃內的幽門菌的量減少的認識相反,即即使呈現(xiàn)出胃粘膜萎縮,也存在胃內的幽門菌的量多的群體。另外,在圖3中,與上述(1)的圖2同樣,將可見相關性的群體與未見相關性的群體在散點圖上分開表示(圖4),結果可知特別顯著地可見在上述(1)中發(fā)現(xiàn)的"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UBT值之間沒有相關性"的新群體為在具有胃粘膜萎縮的群體(PGI/PGI1《3)中,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的群體。'(3)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PGI值或PGII值之間的關系的研究進而,為了研究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PGI值或PGII值之間的關系,分別作成上述104名對象群體的散點圖(圖5和6),計算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PGI值、或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PGII值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表3和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相關系數(shù)以1%標準為顯著(雙側)胃蛋白酶原(PG)為胃蛋白酶的前體,其原本被分泌到胃腔中,轉變?yōu)槲傅鞍酌覆⒆鳛榈鞍追纸饷付l(fā)揮作用,血液中可見1X左右的PG。PG在免疫學上大致被分為PGI和PGII,其各自在胃內的分布不同。PGI存在于胃底腺區(qū)域(主細胞和副細胞),PGII除了上述區(qū)域外也廣泛存在于賁門腺、幽門腺、Bnmner腺。已知這二者分布的差異反映胃粘膜的狀態(tài),并且血液中的濃度也發(fā)生變化,特別是啟示PGI/PGII與萎縮的進展相關地為低值,但已知PGI值以及PGII值單獨也反映胃粘膜的炎癥和萎縮。如當PGI值超過70時和PGII值超過20時,PGI值和PGII值為高值,能夠說明炎癥為重度。如從表3所理解的,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值之間可見顯著的相關性。另一方面發(fā)現(xiàn),如從表4所理解的,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I值之間可見顯著的相關性。從PGII值顯示與胃粘膜的炎癥程度呈正相關性發(fā)現(xiàn),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能夠作為表示胃粘膜的炎癥程度的指標,另外,從胃粘膜的炎癥程度隨著胃內幽門菌的量的増加而成為重度發(fā)現(xiàn),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能夠作為表示胃內幽門菌的量的指標。(4)UBT值與PGI值或PGII值之間的關系的研究與上述(4)同樣,為了研究UBT值與PGI值或PGII值之間的關系,分別作成上述104名對象群體的散點圖(圖7和8),計算出相關系數(shù),與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的情況不同,UBT值與PGI值以及UBT值與PGII值之間均未見顯著的相關性。(5)UBT值與PGI/PGII之間的關系的研究下面,為了研究UBT值與PGI/PGII之間的關系,作成上述104名對象群體的散點圖(圖9),結果發(fā)現(xiàn)在具有胃粘膜萎縮的群體(PGI/PG11《3)中,隨著PGI/PGII降低,UBT值降低。其原因認為是,從UBT值是用于檢測幽門螺桿菌的尿素酶活性的可知,隨著胃粘膜萎縮發(fā)展、PG1/PGII值降低,胃酸分泌減少,胃內pH上升,幽門螺桿菌的尿素酶活性降低。因此,可以理解在呈現(xiàn)出胃粘膜萎縮的情況下(PGI/PGIK3),UBT值不能作為胃內存在的幽門菌的量的指標。上述結果啟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能夠作為表示胃粘膜的炎癥程度的指標、并能夠作為定量地表示胃內存在的幽門菌的量的指標,特別是發(fā)現(xiàn),在具有胃粘膜萎縮的情況下(PGI/PGIK3),定量地表示胃內存在的幽門菌的量的指標并不是UBT值,而是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此外,一直以來認為,伴隨著胃粘膜萎縮,胃內幽門菌的量減少,但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在具有胃粘膜萎縮的群體(PGI/PGIK3)中,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高(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1.5)的新群體,首次啟示即使具有胃粘膜萎縮,也存在胃內幽門菌的量多的群體。(6)采用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的分類的臨床意義的研究如上所述,根據(jù)所發(fā)現(xiàn)的關于便中幽門菌抗原0D值以1.5為基準能夠對群體進行統(tǒng)計學上的分類,在本實施例中,將對象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健康人104名分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的群體和低于1.5的群體,根據(jù)其PGI值和PGII值的范圍的分布,對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如何與具體的胃粘膜狀態(tài)對應進行了研究。將PGI值分為PGI值《30、30<PGI值《50、50<PGI值《70、7(XPGI值這4類,將PGII值分為PGII值《10、1(XPGII值《20、2(XPGII值這3類。結果如下表5所示。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根據(jù)表5,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的群體,如7(XPGI值、20<PGII值那樣,從PGI值和PGII值均為高值的對象所占的比例高可以清楚,其為胃粘膜的炎癥程度高的群體。另一方面,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低于1.5的群體與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的群體相比,PGI值、PGII值均為較低值的對象所占的比例高、為胃粘膜的炎癥程度低的群體。進而,根據(jù)表6,將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低于1.5的群體和1.5以上的群體這2個群體的PGI值和PGII值進行比較,結果能夠確認PGII值間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差異。因此顯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以1.5為基準進行分類是具有臨床意義的。另外,表6顯示了,即使將OD值的基準值設為2.0,也能夠得到與設定為1.5時同樣的結果。即,將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低于2.0的群體和2.0以上的群體這2個群體的PGI值和PGII值進行比較,結果能夠確認PGII值間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差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P值為通過Mann-Whitney的U檢驗獲得的(7)以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為指標的胃粘膜狀態(tài)的分類將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以1.5為基準、將PGI/PGII以作為有無萎縮的指標的3為基準,將本實施例中的對象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健康者104名分為4個群體種類I(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O.l以上、低于1.5且PGI/PGII為3以上)、種類II(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且PGI/PGII低于3)、種類III(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且PGI/PGII為3以下)和種類IV(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O.l以上、低于1.5且PG1/PGII為3以下)(圖10)。種類I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0.1以上、低于1.5且PGI/PGII大于3的群體,其被認為是不伴有胃粘膜萎縮、具有輕度炎癥的輕癥的胃炎群體。種類II為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且PGI/PGII大于3的群體,其被認為是不伴有胃粘膜萎縮、具有中度重度炎癥的活動性胃炎的群體。在種類II內,可見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越升高,活動性胃炎的程度越發(fā)展(成為重度)。種類III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且PGI/PGII為3以下的群體,其被認為是合并重度的活動性炎癥的萎縮性胃炎的群體。在種類III內,可見OD值越高,炎癥越強,隨著PGI/PGII降低,萎縮性胃炎的程度越發(fā)展(成為重度)。種類IV為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低于1.5且PGI/PG11為3以下的群體,其被認為是伴有輕度至中度炎癥的萎縮性胃炎的群體。在種類IV內,可見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PGII越低,具有腸上皮化生的可能性越高,越容易發(fā)展成慢性化最為進展的萎縮性胃炎(成為重度)。另外,對于分類為胃粘膜狀態(tài)健康而言,需要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低于O.l且PGI/PGII超過3。在感染有幽門螺桿菌的情況下,認為種類I、II、III、IV、以及OD值低于0.1且PGI/PGII為3以下的群體依次隨著時間推移,胃粘膜的狀態(tài)演變,即胃粘膜的老化不斷發(fā)展。此外,關于種類IIV,PGI/PGII、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PGI值、PGII值的平均值分別如下表7所示。表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種類-I:PGI/PG11>3且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1.5種類-II:PGI/PG11>3且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1.5種類-III:PGI/PG11>3且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1.5種類-IV:PGI/PG11>3且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1.5接著,對上述種類iiv的分類與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的程度進行敘述。根據(jù)上述分類,若結合考慮各胃炎的狀態(tài)與癌之間的關聯(lián),則能夠判斷od值〈0.1且pgi/pgii〉3的群體以及種類i處于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非常低的狀態(tài);種類ii、iii、iv以及od值<0.1且pgi/pgik3的群體具有患胃癌的危險性,處于即使沒有發(fā)生胃癌、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也高的狀態(tài);種類ii、iii、iv以及od值<0.1且pgi/pg11^3的群體依次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增高,特別是種類iv和od值<0.1且pgi/pgik3的群體為高風險。另夕卜,關于胃癌類型,能夠判斷種類n、in處于患未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未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而iv和od值<0.1且pgi/pgn《3的群體處于患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分化型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因此,在胃癌的初次篩查中,通過對圖11所示的危險人群、特別是高危人群進行采用內窺鏡檢査的確定診斷,能夠有效地早期發(fā)現(xiàn)胃癌。另夕卜,對于未患胃癌者,如圖i2所示,例如對于包括種類n和m的對象,也能指導進行積極的預防或定期的健康檢査,對于包括種類iv和od值<0.1且pgi/pg11^3的對象,能夠在貫徹接受定期的健康檢查的同時,尋求實施除菌治療等的具體對策。另夕卜,對于以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為指標的胃粘膜的狀態(tài)的上述各分類(種類iiv),研究與pgi值或pgii值之間的關系(圖13和14)。如表8所示,比較將pgi/pgii為3以下的、判斷為萎縮性胃炎的群體按照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進行分類得到的種類iii和種類iv,種類iii的pgii為統(tǒng)計學上顯著的高值,并確認炎癥為重度。另外,種類ii和種類in的PGn之間也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其顯示,種類i種類iv的分類是具有臨床意義的。表81.種類IIV的鑒定結果①PGI:—元配置分散分析的結果顯著(PO.05)②PGU:Kruskal-Wallis檢驗的結果顯著(PO.01)2.多重比較檢驗(采用Bonferrioni法的校正)<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5</column></row><table><實施例2>幽門菌感染性胃炎的發(fā)展如圖15所示,典型地為按照胃竇部優(yōu)勢胃炎、全胃胃炎、體部優(yōu)勢胃炎地進行演變(胃竇部優(yōu)勢胃炎是歐美人中常見的類型,全胃胃炎和體部優(yōu)勢胃炎是40歲以上的日本人中常見的類型)。為了弄清楚該胃炎發(fā)展的各個階段與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OD值之間的關聯(lián)性,以成人200例(男性94例、女性104例、平均年齡為55歲(2284歲))為對象,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測定、血液中胃蛋白酶原(PGI和PGII)濃度、血液中抗CagA抗體濃度的測定。另外,根據(jù)內窺鏡的驗證,對采用上消化道檢查的內窺鏡的萎縮邊界的判定(木村,竹本分類)、腸上皮化生、組織學的胃炎評價(采用Sidney體系進行評價;胃竇部大彎、體下部小彎、體上部大彎)進行研究。(1)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與胃炎分布的關系胃炎分布的判定方法按照以下的標準進行。(判定基準)無炎癥采用Sidney分類,胃竇部大彎、體部大彎、體部小彎的中性粒細胞均正常胃竇部優(yōu)勢胃炎采用Sidney分類,中性粒細胞的水平為胃竇部大彎>體部大彎全胃胃炎采用Sidney分類,中性粒細胞的水平為胃竇部大彎二體部大彎體部優(yōu)勢胃炎采用Sidney分類,中性粒細胞的水平為胃竇部大彎<體部大彎表9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胃體部大彎的中性粒細胞n平均值SD<0.100840.43±0.070.1001.5561.68土0.10》1.5551.89±0.07※胃體部大彎的中性粒細胞采用組織標本的Sidney得分的平均值來表示如表9所示,當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時,胃體部大彎的中性粒細胞的平均值顯示最高值。另外,對于胃炎分布,當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時,56例中的46例(82.2%)被判定為全胃胃炎或體部優(yōu)勢胃炎。另外,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顯示體部大彎的活性(中性粒細胞的侵潤)、胃炎的類型為顯著的正相關,當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為1.5以上時,能夠確認內窺鏡下也可判斷為重癥胃炎的可能性較高。另外,在OD值〉2或1.5的群體中,可見在胃粘膜中最難以發(fā)生炎癥的胃體部大彎處,具有伴隨著中性粒細胞侵潤的組織學上的活動性胃炎(全胃胃炎或體部優(yōu)勢胃炎)。尤其是可見,在胃竇部和胃體部,活動性胃炎為重度的全胃胃炎的病例較多。(2)采用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的PG法漏診病例的篩查在進行病例的研究中,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即使在采用PG法判斷為陰性的患者(PGI/PGII〉3或PGI〉70)中,也存在重癥的胃炎患者,對于這樣的PG法漏診病例,在本發(fā)明的方法中,通過將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的基準設定為比1.5高、典型地將OD值的基準設定為2.0,從而能夠沒有漏診地對胃炎狀態(tài)進行判別。艮P,在PG法陰性的組中,在體部大彎的活性(中性粒細胞侵潤)為輕度的全部OD<2,為中度至重度的OD值>2的病例超過半數(shù)。在胃炎的類型中,隨著成為全胃胃炎、體部胃炎,OD值上升。另一方面,在PG法陽性組中,未見這樣的傾向。因此,若OD值〉2,則體部的中性粒細胞侵潤高,能夠確認可判別為全胃胃炎或體部優(yōu)勢胃炎的可能性高。該情況顯示,當OD值〉2時,能夠判斷為與全胃胃炎或體部優(yōu)勢胃炎的炎癥類型的關聯(lián)性強的青年性未分化型胃癌的危險人群。(3)并用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和PGI/PGII的比值的研究幽門菌感染一旦發(fā)生慢性化,則幽門菌的量降低,因此在OD值〈1.5的群體中,幽門菌感染初期群體與慢性化群體混合存在。另外,即使在OD值^1.5的群體中,向胃粘膜萎縮的演變階段也混合存在。如此,僅用OD值,有時不能容易地進行細致的判斷。在這樣的情況等下,根據(jù)要判斷的目的,在采用便中幽門菌抗原OD值判斷胃粘膜狀態(tài)的方法中,可以與PG1/PGII的比值并用。為了能夠更高效且細致地判斷胃粘膜狀態(tài),將PGI/PGII的比值的基準值與PG法同樣地設定為3的情況、和將PGI/PGII的比值的基準值設定為2的情況進行研究。<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7</column></row><table>表10的結果和胃炎分布的內窺鏡的驗證啟示,OD值〈1.5且PG1/PGII〉3的群體為幽門菌陰性者或感染初期階段。另外,OD值〈1.5且PGI/PGIK2的群體的超過半數(shù)為體部優(yōu)勢胃炎,其中包括較多的慢性化最為進展的病例。表11檢測值萎縮邊界腸上皮化生(體下部小彎)n平均值SDn平均值SD便中Hp抗原OD《5PGI/PG11>3且OD<0.100781.47±1.55720.21±0.71PGI/PGII>3且OD為0.1001.5192.74±1.24170.59±1.18PGI/PGn《2且OD《5194.79±0.92161.44±1.21便中Hp抗OD》1.557士1.14501.00±1.05原OD》.5PGI/PGII《2且OD》L5244.63±0.97221.27±1.08在表11中,蔞縮邊界的平均值表示將無萎縮、輕度萎縮、中度萎縮、重度萎縮分別記為14時的平均值。另外,對于腸上皮化生也同樣,計算出4個階段的得分的平均值。表11的結果啟示,在萎縮進展(萎縮邊界)和腸上皮化生中,OD值〈1.5且PGI/PGII〉3的群體為幽門菌陰性者或感染初期階段。另夕卜,在OD值〈1.5且PGI/PGII《2的群體中,腸上皮化生的平均值高,且包括了較多的慢性化最為進展的病例。表12檢測值CagAIgG抗體PGIPGIIPGI/II比值n平均值SDn平均值SDn平均值SDn平均值SD便中Hp抗原OD<1.5PGI/PG11〉3且OD<0.100788.5±21.17847.4±19.6788.8±4.0785.52±1.41PGI/PGII>3且OD為0.1001.519100.2±88.41967.6±30.21918.0±10.2193.99±0.89PGI/PGII《2且OD<l,522117.1±90.62238.4±27.02223.0±13.0221.55土0.45便中HpOD>1.555162.6±11.65557.0±26,75527.5±11.5552.17±0.72抗原OD》1.5PGI/PGII《2且OD>1.524181.8±80.52446.0±18.52431.0±10.8241.51±0.35如表12所示,抗幽門菌的血清CagAIgG抗體和PGI/PGII啟示,OD值〈1.5且PGI/PGI1〉3的群體為幽門菌陰性者或感染初期階段。OD值〈1.5且PGI/PGH《2的群體,與OD》1.5相比,抗幽門菌的抗體量、PGI和PGII為低值,且包括了較多的慢性化最為進展的病例。作為胃粘膜的炎癥、慢性胃炎(活動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等的診斷方法,可用作在進行采用內窺鏡檢查的診斷之前的簡便且有效的篩査方法,另外,可期待用于為了通過健康檢查等中的檢查值來分析健康狀態(tài)而使用的軟件或計算機等中。權利要求1、一種判斷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的方法,其以所述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2、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僅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來判斷所述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3、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還以對象的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原I的濃度與胃蛋白酶原n的濃度的比值為指標。4、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對象的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原I的濃度與胃蛋白酶原II的濃度的比值為3以下或超過3為指標。5、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胃粘膜狀態(tài)為選自輕度、中度或重度的炎癥中的至少一種。6、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胃粘膜狀態(tài)為選自輕度、中度或重度的萎縮中的至少一種。7、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胃粘膜狀態(tài)為目前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8、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胃癌為未分化型胃癌或分化型胃癌。9、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胃粘膜狀態(tài)為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高的狀態(tài)。10、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胃癌為未分化型胃癌或分化型胃癌。11、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通過使用了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的酶免疫測定法而測定的值。12、權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為單克隆抗體。13、一種對對象的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的方法,其以所述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14、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僅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來對所述對象的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15、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通過使用了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的酶免疫測定法而測定的值。16、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抗幽門螺桿菌抗原的抗體為單克隆抗體。全文摘要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受檢者的負擔小、能夠簡便地實施且漏診病例的比例非常小、能夠將胃粘膜的狀態(tài)針對病態(tài)和其程度以及患胃癌的危險率或未來患胃癌的危險率進行詳細地細分的、用于判斷胃粘膜狀態(tài)的方法。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與各病態(tài)的判斷關聯(lián)、且用于對在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的方法。上述課題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而解決的以對象的糞便中存在的幽門螺桿菌抗原的定量測定值為指標、對上述對象的胃粘膜狀態(tài)進行判斷的方法和對上述對象的胃內存在的幽門螺桿菌的菌量進行定量的方法。文檔編號G01N33/569GK101680899SQ20088001641公開日2010年3月24日申請日期2008年5月16日優(yōu)先權日2007年5月17日發(fā)明者上村直實,中島滋美,井上和彥,古賀泰裕,大津俊廣,河合隆,谷口茂,高木敦司申請人:明治乳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