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泥、建材、道路、橋梁、水利、土木等行業(yè)進行抗折試驗或各級試驗室的必備電動抗折試驗機輔助裝置,尤其是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在水泥、建材、道路、橋梁、水利、土木等行業(yè)進行抗折試驗、或各級試驗室的必備有電動抗折試驗機,長期以來,抗折機試驗力示值檢定一直采用成熟的由彈性拉力環(huán)、放大杠桿裝置和百分表組成的測力環(huán)測力儀系統(tǒng)進行檢定;近年來,隨著測力傳感技術(shù)的成熟和普及,它以方便、快捷、準確的性質(zhì)逐步取代了測力環(huán)式測力儀;國內(nèi)力傳感器生產(chǎn)廠和各級計量檢定機構(gòu)大多有抗折機專用傳感器;做法是把力傳感器做成40mmX40mmX 160mm的與水泥膠砂試樣大小和形狀相同的長方體,檢定時放在抗折夾具中試樣的工作位置,以保證檢定與抗折試驗狀況相同,加力時采用抗折機下夾具中原有的手輪加力裝置施加試驗力;然而,在實際檢測中當試驗力加在(1 2kN)以下時還勉強可行,再加大試驗力手輪就無法轉(zhuǎn)動了,而且施力的均勻性也無法控制;原因是抗折機下夾具上的手輪加力裝置,只是在做試驗時初加試驗力使用并調(diào)零,試驗力很小,且加力螺桿與夾具之間采用的是滑動摩擦,根據(jù)物理摩擦力定律,正壓力越大時(試驗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當摩擦力超過手輪推力時,手輪就無法轉(zhuǎn)動了 ;所以利用抗折機夾具上原有的裝置是無法實現(xiàn)(0 5kN)各點試驗力的正常檢定的;若采用向上推抗折機杠桿的方法試驗誤差很大,重復性更差;而解決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獲得好的解決辦法。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該裝置針對手輪加力過程中摩擦力過大的問題,在夾具與加力螺桿之間采用了推力軸承,把滑動摩擦變成滾動摩擦,減小了摩擦力,使加力過程變得均勻并容易控制。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是這樣實現(xiàn)的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是由下夾具、加力杠桿和加力螺桿組成;其特征在于下夾具與加力杠桿采用加力螺桿螺紋連接;其中下夾具內(nèi)部設(shè)計有推力軸承與下夾具面接觸;加力桿由螺紋連接,便于拆卸攜帶,裝置的下夾具外形和尺寸與抗折機原下夾具尺寸相同,把原來的手輪變成了力臂更長的加力杠桿,以便手動加力。檢定時,將抗折機下夾具從機座螺母中卸下,把施加試驗力輔助裝置安裝在卸下的抗折機下夾具的位置上,加力螺桿旋入抗折機機座原來的螺孔中,再把力傳感器放置于上下夾具之間;加力時,加力桿做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加力螺桿帶動下夾具及加力螺柱做垂直向下的位移,產(chǎn)生對傳感器的試驗力;該裝置針對手輪加力過程中摩擦力過大的問題,在夾具與加力螺桿之間采用了推力軸承,把滑動摩擦變成滾動摩擦,減小了摩擦力,使加力過程變得均勻并容易控制。由于檢測時安裝在抗折機下夾具的位置,在不改變原有抗折機和力傳感器的狀況下,方便的實現(xiàn)了對抗折機試驗力的示值檢定。
附圖為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示意圖[0005] 下夾具1、傳感器2、推力軸承3、加力杠桿4、加力螺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jù)附圖(如圖所示)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一種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是由下夾具1、加力杠桿4和加力螺桿5組成;其中下夾具1與加力杠桿4采用加力螺桿5螺紋連接;其中,在下夾具1內(nèi)部設(shè)計有推力軸承3與下夾具1面接觸;下夾具1外形和尺寸與抗折機原下夾具尺寸相同。
權(quán)利要求一種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是由下夾具、加力杠桿和加力螺桿組成;其特征在于下夾具與加力杠桿采用加力螺桿螺紋連接;其中下夾具內(nèi)部設(shè)計有推力軸承與下夾具面接觸。
2. 根據(jù)權(quán)利1要求所述的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下夾具外形和尺寸與抗折機原下夾具尺寸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水泥、建材、道路、橋梁、水利、土木等行業(yè)進行抗折試驗或各級試驗室的必備電動抗折試驗機輔助裝置,尤其是抗折試驗機傳感器試驗力加載輔助裝置;該輔助裝置,是由下夾具、加力杠桿和加力螺桿組成;其特征在于下夾具與加力杠桿采用加力螺桿螺紋連接;其中下夾具內(nèi)部設(shè)計有推力軸承與下夾具面接觸;該裝置針對手輪加力過程中摩擦力過大的問題,在夾具與加力螺桿之間采用了推力軸承,把滑動摩擦變成滾動摩擦,減小了摩擦力,使加力過程變得均勻并容易控制。由于檢測時安裝在抗折機下夾具的位置,在不改變原有抗折機和力傳感器的狀況下,方便的實現(xiàn)了對抗折機試驗力的示值檢定。
文檔編號G01N3/02GK201464281SQ200920015149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7月8日
發(fā)明者楊晨松 申請人:楊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