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集氣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件密封檢測裝置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管件密封檢測用的集氣套。
背景技術:
輸送氣體或液體的管線需要承受管線內的氣體或液體帶來的一定的壓力。為避免 在輸送過程中氣體或液體泄漏,在管件連接起來之后,往往需要對這些管件的連接部位的 螺紋進行密封性檢測。例如石油工業(yè)中需要用油套管及其輔助工具等管件連接成輸送管線 來完成油、氣的輸送。油套管以及輔助工具等管件連接構成的管線作為油、氣流動的通道, 稱為油套管柱。為了保證油或氣按照設計要求的通道安全輸送,油套管柱就都需要很好的 密封性?,F(xiàn)有技術中檢測管件的密封效果的辦法是在實驗室內把每根油套管或接箍等管 件的公扣和母扣,分別和標準的母扣和公扣接頭連接,建立密閉空間,然后往密閉空間內注 入一定量的高壓檢測氣體,再用水浸沒被檢測的管件,在一定時間內被檢測的管件不冒氣 泡,說明被檢測的管件的密封達到要求。檢測合格后,再把油套管或接箍等被檢測管件從接 頭卸下,分別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使用。這種檢測方法準確性較差。并且當管件比較長時,需要 較大的容器來盛裝水,以便把管件浸沒在水中。特別是需要對連接成管線的某個部位進行 密封性檢測時,就更難找到適合的容器來盛裝水。為此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提供一種適合的 裝置設于被檢測的管件的被檢測部的外部,用于密封性檢測之用,而不必將整個管件甚至 管線都置于裝置之內。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集氣套,能夠設置 在管件的被檢測部的外面用于密封性檢測,特別適合較長的管件和連接好的管線中的管件 的密封性檢測。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集氣套,包括第一半管體,內壁具有第一半環(huán)形板和第二半環(huán)形板;第二半管體,內壁具有與第一半環(huán)形板對應的第三半環(huán)形板和與第二半環(huán)形板對 應的第四半環(huán)形板;其中第一半管體和第二半管體中的至少一個的管壁上具有檢測孔。所述第一半環(huán)形板和第三半環(huán)形板組成第一隔板,所述第二半環(huán)形板和第四半環(huán) 形板組成第二隔板,所述檢測孔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的管壁上。 所述第一半管體的內壁還具有第五半環(huán)形板,第五半環(huán)形板位于第一半環(huán)形板和 第二半環(huán)形板之間;所述第二半管體的內壁具有與第五半環(huán)形板對應的第六半環(huán)形板,所 述第五半環(huán)形板和第六半環(huán)形板組成第三隔板,第三隔板兩側的管壁上均具有檢測孔。[0012]所述第一半管體與第二半管體沿軸線方向的一個側面通過合頁連接,另一個側面 通過扣鎖連接。還包括一加壓裝置,所述加壓裝置包括管體,管體的一端封閉,管體的另一端開口 ;封隔器,設于管體上,包括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其中,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間的管體上開有連通管體內外的透氣孔。進一步,所述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分別包括套于管體上的活塞式滑套、封隔 膠筒和并帽,其中并帽與管體螺紋連接;活塞式滑套與管體滑動密封連接,活塞式滑套與管體之間形成壓力腔,管體上具 有連通壓力腔和管體內部的傳壓孔,活塞式滑套受壓力腔內的介質作用軸向滑動而擠壓封 隔膠筒;封隔膠筒設于并帽與活塞式滑套之間,并受活塞式滑套擠壓膨脹坐封。進一步,所述管體由多段連接而成,包括第一滑套桿、中心管和第二滑套桿,中心 管的一端與第一滑套桿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滑套桿連接,第一封隔器設于第一滑套桿上,第 二封隔器設于第二滑套桿上,所述中心管內至少有兩個軸向的通孔,其中一個軸向的通孔 的兩端分別設置一壓力控制單向閥,兩個壓力控制單向閥的導通方向相反,透氣孔設于兩 壓力控制單向閥之間的管體上。作為一種選擇,所述透氣孔為兩個,每個透氣孔上均設有壓力控制單向閥,所述壓 力控制單向閥的導通方向相反。進一步,所述壓力控制單向閥為彈簧單向閥。進一步,所述管體的封閉一端連接有導錐。進一步,所述管體的高壓接口一端連接有提環(huán)。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便于攜帶,能夠在施工現(xiàn)場使用。2、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只需套在被檢測部位的外面,體積較小。避免了現(xiàn)有技術 中需要將整個管件甚至整個管線都浸入水中需要較大容器的弊端。3、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的實施例1的打開狀態(tài)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的實施例2的打開狀態(tài)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的加壓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半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的加壓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中心管的結構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的加壓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中心管的另一種結構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
4新型的限定。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 例的集氣套的打開狀態(tài)示意圖。一種集氣套,包括第一半管體101,內壁具有第一半環(huán)形 板102和第二半環(huán)形板103 ;第二半管體104,內壁具有與第一半環(huán)形板102對應的第三半 環(huán)形板105和與第二半環(huán)形板103對應的第四半環(huán)形板106。所述第一半環(huán)形板102和第 三半環(huán)形板105組成第一隔板,所述第二半環(huán)形板103和第四半環(huán)形板106組成第二隔板, 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的管壁上設有檢測孔107。所述檢測孔107可以設在第一半管體 101的管壁上,也可以設在第二半管體104的管壁上。所述第一半管體與第二半管體沿軸線 方向的一個側面通過合頁108連接,另一個側面通過扣鎖109連接。實施例2 參見圖1和圖3,圖3為本實施例的集氣套的打開狀態(tài)示意圖。本實施例是在實施 例1的基礎上所做的改進,不同在于,所述第一半管體101的內壁還具有第五半環(huán)形板110, 第五半環(huán)形板Iio位于第一半環(huán)形板102和第二半環(huán)形板103之間;所述第二半管體104 的內壁具有與第五半環(huán)形板110對應的第六半環(huán)形板111,所述第五半環(huán)形板110和第六半 環(huán)形板111組成第三隔板,第一隔板與第三隔板之間的管壁上具有第一檢測孔701,第三隔 板與第二隔板之間的管壁上具有第二檢測孔702。所述第一檢測孔701和第二檢測孔702 可以同時設在第一半管體101或第二半管體104中的一個上,也可以分別設在第一半管體 101和第二半管體104上。當被檢測部位為接箍或變徑短節(jié)等較短的管件的兩端的螺紋部 時,本實施例的集氣套可以將管件兩端的螺紋部分成兩個獨立的空間,以便精確檢測哪端 泄漏。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一種優(yōu)選,所述第一半管體101和第二半管體104均為一 體成型。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另一種優(yōu)選,所述第一半管體101和第二半管體104的內 壁上沿圓周開有安裝槽,所述第一半環(huán)形板至第六半環(huán)形板分別安裝在對應的安裝槽內。 這樣,當被檢測部位的外徑不同時,可以更換不同尺寸規(guī)格的半環(huán)形板,以便與被檢測部位 的外徑相適應。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另一種優(yōu)選,還包括加壓裝置,如圖4和圖5所示,圖4為 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的加壓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半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 的加壓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中心管的結構剖圖;所述加壓裝置包括第一滑套桿1、中心管 2、連接短節(jié)3和第二滑套桿5依次螺紋連接而成的管體,且相連接處均設有密封圈39,以便 保證整個管體的密封性。其中,管體的第二滑套桿5的一端封閉,第一滑套桿1的一端開口 形成高壓接口 6。第一滑套桿1上設有由第一并帽7、第一封隔膠筒8和第一活塞式滑套9 組成的第一封隔器。其中第一封隔膠筒8設于第一并帽7與第一活塞式滑套9之間,并受 第一活塞式滑套9擠壓而膨脹坐封。第一并帽7與第一滑套桿1螺紋連接。第一活塞式滑 套9與第一滑套桿1滑動密封連接。第一活塞式滑套9與第一滑套桿1之間形成第一壓力 腔10。第一滑套桿1上具有連通第一壓力腔10和第一滑套桿1內部的第一傳壓孔11。從 高壓接口 6進入的高壓介質從第一傳壓孔11進入到第一壓力腔10內,第一活塞式滑套9 受第一壓力腔10內的高壓介質作用軸向滑動從而擠壓第一封隔膠筒8,使第一封隔膠筒8膨脹坐封。同樣,第二滑套桿5上設有由第二并帽12、第二封隔膠筒13和第二活塞式滑套 14組成的第二封隔器。其中第二封隔膠筒13設于第二并帽12與第二活塞式滑套14之間, 并受第二活塞式滑套14擠壓而膨脹坐封。第二并帽12與第二滑套桿5螺紋連接。第二活 塞式滑套14與第二滑套桿5滑動密封連接。第二活塞式滑套14與第二滑套桿5之間形成 第二壓力腔15。第二滑套桿5上具有連通第二壓力腔15和第二滑套桿5內部的第二傳壓 孔16。從高壓接口 6進入的高壓介質從第二傳壓孔16進入到第二壓力腔15內,第二活塞 式滑套14受第二壓力腔15內的高壓介質作用軸向滑動從而擠壓第二封隔膠筒13,使第二 封隔膠筒13膨脹坐封。第一封隔膠筒8和第二封隔膠筒13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膠筒串 接而成。第一封隔膠筒8和第二封隔膠筒13的兩端均設有支撐環(huán)17,以便對第一封隔膠筒 8和第二封隔膠筒13有效擠壓。所述中心管2內具有一個軸向的中心通孔18和至少一個 軸向的偏心通孔19,中心管2上具有連通中心通孔18和中心管2外部的透氣孔20。中心 通孔18的一端設置第一壓力控制單向閥21,另一端設置第二壓力控制單向閥22,第一壓力 控制單向閥21和第二壓力控制單向閥22的導通方向相反。透氣孔20設于第一壓力控制 單向閥21和第二壓力控制單向閥22之間。所述第一壓力控制單向閥21和第二壓力控制 單向閥22均為彈簧單向閥。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壓力控制單向閥包括壓帽23,與中心 通孔18螺紋連接;第一閥座對,與壓帽23連接,第一閥座M與中心通孔18之間設有密封 圈25 ;第一閥芯沈,前部滑動伸入第一閥座M內,與第一閥座M相重合部分具有徑向通孔 27 ;第一壓力彈簧觀,作用于第一閥芯沈,使第一閥芯沈與第一閥座M緊密結合。當?shù)谝?封隔膠筒8和第二封隔膠筒13均坐封后,第一閥芯沈在高壓介質的作用下滑動,高壓介質 從第一閥芯沈上的徑向通孔27進入到中心管2的中心通孔18內,并由透氣孔20進入到 中心管與被檢測管線之間的環(huán)空內進行加壓檢測。顯然,為保證第一封隔膠筒8和第二封 隔膠筒13坐封良好,第一壓力彈簧觀作用于第一閥芯沈的力應大于第一封隔膠筒8和第 二封隔膠筒13坐封需要的壓力。所述第二壓力控制單向閥22包括第二閥座四,與中心 通孔18螺紋連接;第二閥芯30,第二閥芯30與閥座四緊密接觸;第二壓力彈簧31,作用于 第二閥芯30,使第二閥芯30與第二閥座四緊密接觸。當檢測完成泄壓時,高壓介質從透氣 孔20進入到中心管2的中心通孔18內,進而將第二閥芯30打開,高壓介質從第二閥芯30 與第二閥座四之間的縫隙通過,并最終從高壓接口 6流出。第一滑套桿1螺紋連接有提環(huán) 32。以便通過繩索等將整個檢測裝置下入到管線中對被檢測部進行密封性檢測。第二滑套 桿5連接有導錐33。如圖6所示,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的加壓裝置的中心管2的另一種選擇的 結構剖圖,所述中心管2的管壁上具有兩個透氣孔,分別為第一透氣孔201和第二透氣孔 202,第一透氣孔201上設置有向中心管2外導通的第一壓力控制單向閥21,第一壓力控制 單向閥21為彈簧單向閥,包括第一閥體203,第一閥體203內具有第一閥座240和第一閥 芯M1,第一閥芯241的一端具有作用于第一閥芯241的第一壓力彈簧對2。當內外壓差大 于第一壓力彈簧242的壓力時,第一閥芯241與第一閥座240分離產(chǎn)生間隙,氣體自間隙通 過。第二透氣孔202上設置有向中心管2內導通的第二壓力控制單向閥22,第二壓力控制 單向閥22為彈簧單向閥,包括第二閥體204,第二閥體204內具有第二閥座243和第二閥芯 對4,第二閥芯M4的一端具有作用于第二閥芯M4的第二壓力彈簧M5。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使用時,將加壓裝置下入到管線內,使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位于被檢測部位的兩側,從高壓接口 6通入示蹤氣體,在壓力作用下,第一封隔器 和第二封隔器分別坐封,繼而,失蹤氣體在壓力作用下進入到加壓裝置與管線的環(huán)空內,將 第一半管體和第二半管體扣在管件或管線的被檢測部位的外壁上,第一半管體和第二半管 體形成一個整管體,并在管件或管線的被檢測的部位的外面形成密閉環(huán)空。把檢測儀器的 探針插入檢測孔內,檢測是否有示蹤氣體從被檢測的部位露出。檢測完后,將本實用新型的 集氣套卸下,取出加壓裝置,待下次使用。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保護范圍 內,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修改或等同替換,這種修改或等同替換也應視為落在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集氣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管體,內壁具有第一半環(huán)形板和第二半環(huán)形板;第二半管體,內壁具有與第一半環(huán)形板對應的第三半環(huán)形板和與第二半環(huán)形板對應的 第四半環(huán)形板;其中第一半管體和第二半管體中的至少一個的管壁上具有檢測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環(huán)形板和第三半環(huán)形板組 成第一隔板,所述第二半環(huán)形板和第四半環(huán)形板組成第二隔板,所述檢測孔位于第一隔板 和第二隔板之間的管壁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體的內壁還具有第五半 環(huán)形板,第五半環(huán)形板位于第一半環(huán)形板和第二半環(huán)形板之間;所述第二半管體的內壁具 有與第五半環(huán)形板對應的第六半環(huán)形板,所述第五半環(huán)形板和第六半環(huán)形板組成第三隔 板,第三隔板兩側的管壁上均具有檢測孔。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體與第二半管體沿軸線 方向的一個側面通過合頁連接,另一個側面通過扣鎖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體和第二半管體均為一 體成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體和第二半管體的內壁 上沿圓周開有安裝槽,所述第一半環(huán)形板至第四半環(huán)形板分別安裝在對應的安裝槽內。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氣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壓裝置,所述加壓裝置包括管體,管體的一端封閉,管體的另一端開口 ;封隔器,設于管體上,包括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其中,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間的管體上開有連通管體內外的透氣孔。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集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分別包 括套于管體上的活塞式滑套、封隔膠筒和并帽,其中并帽與管體螺紋連接;活塞式滑套與管體滑動密封連接,活塞式滑套與管體之間形成壓力腔,管體上具有連 通壓力腔和管體內部的傳壓孔,活塞式滑套受壓力腔內的介質作用軸向滑動而擠壓封隔膠 筒;封隔膠筒設于并帽與活塞式滑套之間,并受活塞式滑套擠壓膨脹坐封。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集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由多段連接而成,包括第一滑 套桿、中心管和第二滑套桿,中心管的一端與第一滑套桿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滑套桿連接, 第一封隔器設于第一滑套桿上,第二封隔器設于第二滑套桿上,所述中心管內至少有兩個 軸向的通孔,其中一個軸向的通孔的兩端分別設置一壓力控制單向閥,兩個壓力控制單向 閥的導通方向相反,透氣孔設于兩壓力控制單向閥之間的管體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集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氣孔為兩個,每個透氣孔上均 設有壓力控制單向閥,所述壓力控制單向閥的導通方向相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集氣套,包括第一半管體,內壁具有第一半環(huán)形板和第二半環(huán)形板;第二半管體,內壁具有與第一半環(huán)形板對應的第三半環(huán)形板和與第二半環(huán)形板對應的第四半環(huán)形板;其中第一半管體和第二半管體中的至少一個的管壁上具有檢測孔。本實用新型的集氣套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體積較小、攜帶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G01M3/02GK201867284SQ20102054580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王立志, 陳蔚鴻, 馬懷兵 申請人:安東石油技術(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