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摩天輪,包括安裝在支撐架上的輪軸,設置在輪軸外徑上的輪轂,設置在輪轂外徑上的輪盤,以及掛置在輪盤上的座艙。其中,輪轂包括輪條。為了保證摩天輪在運行期間乘客的安全,要定期對摩天輪進行維護。因此,要測量摩天輪的輪盤的徑向結構變形是否在安全范圍內(nèi),當摩天輪的徑向結構變形超出安全范圍時,要對摩天輪的徑向結構進行修正?,F(xiàn)有技術中,摩天輪的徑向結構測量裝置,一般采用全站儀或者三維激光掃描儀。 全站儀的缺點是容易受地形、工程條件和天氣的影響;三維激光掃描儀的缺點是測量費用較高,測量精度較低。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該測量裝置能夠測量摩天輪的輪盤的徑向是否產(chǎn)生結構變形,以及結構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 包括安裝在摩天輪的輪軸上或者安裝在所述輪軸近端的輪轂上的至少一個激光測距儀,以及安裝在摩天輪的輪盤上的、與所述激光測距儀一一對應的激光反射片;與所述所有激光測距儀電路連接有無線信號發(fā)射器;還包括與所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相匹配的無線信號接收器,以及與所述無線信號接收器電路連接的通信主機。進一步的,所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與所述無線信號接收器之間設置有中轉器。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利用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測量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判斷摩天輪的徑向結構是否產(chǎn)生變形;步驟2,如果所述步驟1中的摩天輪的徑向結構產(chǎn)生變形,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是否產(chǎn)生變形的步驟如下步驟11,設定初始安裝時,每個激光測距儀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的距離分為標準距離A米;步驟12,摩天輪運行后,激光測距儀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的實際測量距離為C米;步驟13,將所述步驟12的實際測量距離C米與所述步驟11的標準距離A米進行比較;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等于所述標準距離A米,則摩天輪的徑向結構未產(chǎn)生變形;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不等于所述標準距離A米,則摩天輪的徑向結構產(chǎn)生變形。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的步驟如下步驟21,設定初始安裝時,每個激光測距儀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的距離分為標準距離A米;步驟22,設定所述步驟21中的激光測距儀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光片的允許偏差距離范圍為士B米,則安全標準距離范圍為A士B米;步驟23,摩天輪運行后,激光測距儀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的實際測量距離為C米;步驟M,將所述步驟23的實際測量距離C米與所述步驟22中的安全標準距離范圍A士B米進行比較;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在所述安全標準距離范圍A士B米之內(nèi),則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未超出安全范圍;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在所述安全標準距離范圍A士B米之外,則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超出了安全范圍。由此可知,通過本發(fā)明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能夠準確測量摩天輪的輪盤的徑向是否產(chǎn)生結構變形,以及摩天輪的徑向結構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全站儀相比,本發(fā)明是通過激光測距儀測量激光測距儀與激光反射片之間的距離,而激光不受地形、工程條件和天氣的影響,因此,本發(fā)明不受地形、工程條件和天氣的影響。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三維激光掃描儀相比,本發(fā)明不用掃描摩天輪的三維結構尺寸, 因此,本發(fā)明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更加簡單,測量成本更低。
圖1是本發(fā)明激光測距儀、激光反光片、無線信號發(fā)射器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實施例1的系統(tǒng)結構及其控制原理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實施例2的系統(tǒng)結構及其控制原是示意圖。圖中所示101、激光測距儀,102、激光反射片,103、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4、無線信號接收器,105、通信主機,106、中轉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詳細描述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1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包括安裝在摩天輪的輪軸上或者安裝在所述輪軸近端的輪轂上的至少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安裝在摩天輪的輪盤上的、與所述激光測距儀101 —一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 ;與所述所有激光測距儀101 電路連接有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 ;還包括與所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相匹配的無線信號接收器104,以及與所述無線信號接收器104電路連接的通信主機105。其控制原理如下激光測距儀101啟動后,發(fā)出激光束打擊到激光反射片102上, 激光反射片102將激光束反射后送回給激光測距儀101上,則激光測距儀101就可以測量出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之間距離。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讀取激光測距儀101上距離數(shù)據(jù),并通過無線信號發(fā)送出去;則與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相匹配的無線信號接收器104就會接收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發(fā)出的距離數(shù)據(jù)信號,并傳送給與其電路連接的通信主機105。實施例2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2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其區(qū)別在于,所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與所述無線信號接收器104之間設置有中轉器106。本實施例2的控制原理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其區(qū)別在于無線信號的發(fā)射和接收是通過中轉器106處理的。即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讀取激光測距儀101上距離數(shù)據(jù),并將距離數(shù)據(jù)信號發(fā)送到中轉器106上,中轉器106將距離數(shù)據(jù)轉發(fā)出去,則無線信號接收器104 再從中轉器106上接收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發(fā)出的距離數(shù)據(jù)信號,并傳送給與其電路連接的通信主機105。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利用所述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測量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判斷摩天輪的徑向結構是否產(chǎn)生變形;步驟2,如果所述步驟1中的摩天輪的徑向結構產(chǎn)生變形,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所述步驟1中,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是否產(chǎn)生變形的步驟如下步驟11,設定初始安裝時,每個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距離分為標準距離A米;步驟12,摩天輪運行后,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實際測量距離為C米;步驟13,將所述步驟12的實際測量距離C米與所述步驟11的標準距離A米進行比較;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等于所述標準距離A米,則摩天輪的徑向結構未產(chǎn)生變形;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不等于所述標準距離A米,則摩天輪的徑向結構產(chǎn)生變形。所述步驟2中,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的步驟如下步驟21,設定初始安裝時,每個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距離分為標準距離A米;步驟22,設定所述步驟21中的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光片的允許偏差距離范圍為士B米,則安全標準距離范圍為A士B米;步驟23,摩天輪運行后,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實際測量距離為C米;步驟M,將所述步驟23的實際測量距離C米與所述步驟22中的安全標準距離范圍A士B米進行比較;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在所述安全標準距離范圍A士B米之內(nèi),則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未超出安全范圍;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在所述安全標準距離范圍A士B米之外,則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超出了安全范圍。由于實際安裝誤差的原因,其中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 102的標準距離與另外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標準距離可能會不相等。為描述方便,下面以三個激光測距儀101和相對應的三個激光反射片102為例作詳細說明。設定第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標準距離為Al米; 第二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標準距離為A2米,第三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標準距離為A3米;設定第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允許偏差距離范圍為Bl ;第二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允許偏差距離范圍為B2 ;第三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允許偏差距離范圍為B3 ;使第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全標準距離范圍為 Al士Bl米;第二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全標準距離范圍為 A2士B2米;第三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全標準距離范圍為 A3 士 B3 米;并且設定(Al士Bi) = (A2士B2) = (A3士B3)。此時,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是否產(chǎn)生變形時,采用逐個對比原則。即將第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實際測量距離Cl米與第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標準距離為Al米相比較;將第二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實際測量距離C2米與第二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標準距離為A2米相比較;將第三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實際測量距離C3米與第三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標準距離為A3米相比較。此時,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時,也采用逐個對比原則。即將第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實際測量距離Cl米與第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裝標準距離范圍Al 士Bl米相比較;將第二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實際測量距離Cl米與第二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裝標準距離范圍A2士B2米相比較;將第三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實際測量距離Cl米與第三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裝標準距離范圍A3士B3米相比較。
由此可知,通過本發(fā)明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能夠準確測量摩天輪的輪盤的徑向是否產(chǎn)生結構變形,以及摩天輪的徑向結構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全站儀相比,本發(fā)明是通過激光測距儀測量激光測距儀與激光反射片之間的距離,而激光不受地形、工程條件和天氣的影響,因此,本發(fā)明不受地形、工程條件和天氣的影響。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三維激光掃描儀相比,本發(fā)明不用掃描摩天輪的三維結構尺寸, 因此,測量方法更加簡單,成本更低。
權利要求
1.一種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摩天輪的輪軸上或者安裝在所述輪軸近端的輪轂上的至少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安裝在摩天輪的輪盤上的、 與所述激光測距儀(101) —一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 ;與所述所有激光測距儀(101)電路連接有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還包括與所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相匹配的無線信號接收器(104),以及與所述無線信號接收器(104)電路連接的通信主機(10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與所述無線信號接收器(104)之間設置有中轉器(106)。
3.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測量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判斷摩天輪的徑向結構是否產(chǎn)生變形;步驟2,如果所述步驟1中的摩天輪的徑向結構產(chǎn)生變形,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測量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是否產(chǎn)生變形的步驟如下步驟11,設定初始安裝時,每個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距離分為標準距離A米;步驟12,摩天輪運行后,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 的實際測量距離為C米;步驟13,將所述步驟12的實際測量距離C米與所述步驟11的標準距離A米進行比較;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等于所述標準距離A米,則摩天輪的徑向結構未產(chǎn)生變形;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不等于所述標準距離A米,則摩天輪的徑向結構產(chǎn)生變形。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測量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的步驟如下步驟21,設定初始安裝時,每個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的距離分為標準距離A米;步驟22,設定所述步驟21中的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光片的允許偏差距離范圍為士B米,則安全標準距離范圍為A士B米;步驟23,摩天輪運行后,激光測距儀(101)和與其相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 的實際測量距離為C米;步驟對,將所述步驟23的實際測量距離C米與所述步驟22中的安全標準距離范圍 A士B米進行比較;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在所述安全標準距離范圍A士B米之內(nèi),則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未超出安全范圍;如果所述實際測量距離C米在所述安全標準距離范圍A士B米之外,則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超出了安全范圍。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摩天輪徑向結構的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包括安裝在摩天輪的輪軸或輪軸近端的輪轂上的至少一個激光測距儀(101),以及安裝在摩天輪的輪盤上的、與激光測距儀(101)一一對應的激光反射片(102);所有激光測距儀(101)電路連接有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與無線信號發(fā)射器(103)相匹配的無線信號接收器(104),以及與無線信號接收器(104)電路連接的通信主機(105)。測量方法,包括步驟1,判斷摩天輪的徑向結構是否產(chǎn)生變形;步驟2,如果摩天輪的徑向結構產(chǎn)生變形,判斷摩天輪徑向結構產(chǎn)生的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本發(fā)明能夠測量摩天輪是否產(chǎn)生結構變形,以及結構變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圍。
文檔編號G01B11/16GK102519386SQ20111045709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fā)明者嚴再春, 伍小平, 宋勝錄, 高健 申請人: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