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低壓閥門試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試驗裝置,具體為一種低壓閥門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的閥門試驗裝置方法只能對同壓力、同規(guī)格的閥門進行實驗,操作復雜,不易學會,并且,浪費人力,使得成本提高,在工作過程中,一般閥門試驗裝置會直接升高水壓,容易造成危險,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工作的進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低壓閥門試驗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低壓閥門試驗裝置,包括試壓泵、壓力表、水箱、截止閥和緩沖罐組成,各個部件通過管道聯(lián)通,其特征在于,進水閥門通過管道連接到緩沖罐,緩沖罐通過管道連接到試壓泵,試壓泵通過管道連接到水箱,試壓泵和水箱之間連接有壓力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壓力表必須經(jīng)過校驗才能使用,且壓力表的量程不得低于試驗壓力的1.5倍。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緩沖罐由筒體、封頭、補強板和支腿組成,所述各部件連接處均采用焊接形式,且封頭與筒體的連接采用全焊透方式。本實用新型操作步驟具體如下1、將壓力試驗相同的閥門安裝在緩沖罐上,頂部閥門用臨時盲板密封。2、通過頂部閥門,將緩沖罐內(nèi)注滿水。3、關閉排水閥門,打開進水閥門,啟動試壓泵,壓力緩慢上升,當壓力達到試驗壓力后,關閉進水閥門進行穩(wěn)壓。4、試驗結(jié)束后打開排水閥門進行泄壓,為下次試驗做準備。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可以對同壓力、不同型號的閥門進行試驗,由于操作簡單,所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浪費,節(jié)約了施工成本。同時,本實用新型,在實驗過程中,使壓力緩慢升高,這就大大保證了試壓人員的人身安全,并且,本實用新型還可做氣壓實驗。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圖3為緩沖罐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jié)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見圖1為一種低壓閥門試驗裝置,包括試壓泵5、壓力表11、水箱6、進水閥門2、 頂部閥門3、排水閥門1和緩沖罐4組成,各個部件通過管道聯(lián)通,進水閥門2通過管道連接到緩沖罐4,緩沖罐4通過管道連接到試壓泵5,試壓泵5通過管道連接到水箱6,試壓泵5 和水箱6之間連接有壓力表1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壓力表11必須經(jīng)過校驗才能使用,且壓力表的量程不得低于試驗壓力的1.5倍。參見圖2和圖3,所述緩沖罐4由筒體7、封頭8、補強板10和支腿9組成,所述各部件連接處均采用焊接形式,且封頭8與筒體7的連接采用全焊透方式。本實用新型操作步驟如下1、將壓力試驗相同的閥門安裝在緩沖罐4上,頂部閥門3用臨時盲板密封。2、通過頂部閥門3,將緩沖罐4內(nèi)注滿水。3、關閉排水閥門1,打開進水閥門2,啟動試壓泵5,壓力緩慢上升,仔細關注壓力表11,當壓力達到試驗壓力后,關閉進水閥門2進行穩(wěn)壓。4、試驗結(jié)束后打開排水閥門1進行泄壓,為下次試驗做準備。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低壓閥門試驗裝置,包括試壓泵、壓力表、水箱、截止閥和緩沖罐組成,各個部件通過管道聯(lián)通,其特征在于,進水閥門通過管道連接到緩沖罐,緩沖罐通過管道連接到試壓泵,試壓泵通過管道連接到水箱,試壓泵和水箱之間連接有壓力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壓閥門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將壓力試驗相同的閥門安裝在緩沖罐上,頂部閥門用臨時盲板密封。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壓閥門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罐由筒體、封頭、補強板和支腿組成,所述各部件連接處均采用焊接形式,且封頭與筒體的連接采用全焊透方式。
專利摘要一種低壓閥門試驗裝置,包括試壓泵、水箱、截止閥和緩沖罐組成,各個部件通過管道聯(lián)通,在水箱與緩沖罐之間,連接有試壓泵和壓力表,所述緩沖罐由筒體、封頭、補強板和支腿組成。本實用新型實用性好、操作簡單,減少了人力資源浪費,節(jié)約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安全性高,大大保證了試壓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文檔編號G01M13/00GK202126354SQ201120232698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4日
發(fā)明者曹滿英, 李柏年, 楊春華, 林根杰, 熊玉山, 趙學究, 陳東海, 韋益現(xiàn) 申請人: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