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銅模、鍍錫板及測試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路面灌縫膠的流動值測試用裝置及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美國標準《浙青及硅酸鹽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接縫與裂紋用熱鋪密封料和填充料的標準試驗方法》(ASTM D5329-2009)對路面灌縫膠流動值的測試方法的描述僅限于銅模和鍍錫板的簡單組合,并未給出銅模和鍍錫板的具體信息,在實驗操作中并未針對具體試驗儀器進行描述。這樣的現(xiàn)狀造成試驗人員根據(jù)此標準測試流動值時誤差很大。國內(nèi)標準《路面橡膠浙青灌縫膠》(JT/T 740-2009)中確定了鍍錫板的規(guī)格型號,銅模的內(nèi)尺寸等信息,但是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即銅模的位置無法具體確定,很難保證三個試件(試 驗時需要對三個試件進行測試)在試驗時具有統(tǒng)一的試驗條件。試驗時需要將三個試件放在烘箱內(nèi)加熱;以往三個試件在烘箱內(nèi)是無規(guī)律雜亂擺放的,由于烘箱內(nèi)部的溫度具有不均勻性,因此以往雜亂擺放試件的方式會造成實驗條件的差異,造成結(jié)果具有一定偏差?,F(xiàn)有銅模都是一體制成的,其缺陷一是在利用銅模做好試件后、將銅模取下來時很困難,并且很容易在取下銅模時造成試件邊緣的損傷,從而降低試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二是現(xiàn)有銅模在鍍錫板上做出的三個試件的位置是隨機的,不具有規(guī)律性,現(xiàn)有銅模無法解決上述雜亂擺放試件帶來的問題?,F(xiàn)有鍍錫板僅是平板結(jié)構,不能定位銅模的位置,現(xiàn)有銅模在鍍錫板上做出的三個試件的位置是隨機的,不具有規(guī)律性,因而現(xiàn)有鍍錫板無法解決上述雜亂擺放試件帶來的問題。標準規(guī)定在加熱試件時需要將設有三個試件的(標準規(guī)定需要同時對三個試件進行測試)鍍錫板與水平面呈75° ±1°角放入烘箱加熱?,F(xiàn)有的方法是將鍍錫板放置在一個斜邊與直角邊的夾角為75°的三角架上然后再放入烘箱。由于烘箱內(nèi)平面未必水平,因此很可能會造成鍍錫板與水平面的夾角不在75° ±1°的范圍之內(nèi)。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第一種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銅模。本發(fā)明第二種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定位銅模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鍍錫板。本發(fā)明的第三種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上述銅模和鍍錫板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方法。為實現(xiàn)上述第一種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銅模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在一起組成,各部分均包括豎條,豎條的內(nèi)側(cè)間隔設有窄橫條和寬橫條,豎條內(nèi)側(cè)設有與另一部分窄橫條相適配的第一臺階以及與另一部分寬橫條相適配的閉口槽;豎條的外側(cè)端部設有第二臺階,所述第一部分的窄橫條、所述第二部分的寬橫條以及兩部分的豎條之間圍成第一試件模槽,所述兩部分的寬橫條以及兩部分的豎條之間圍成第二試件模槽,所述第二部分的窄橫條、所述第一部分的寬橫條以及兩部分的豎條之間圍成第三試件模槽,所述第一至第三模槽的規(guī)格均為60mmX40mmX3· 2mm ;使用時鍍錫板上的左擋板卡住并定位第二臺階,小擋板的底邊與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的底邊相齊平。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狀相同,卡接在一起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呈中心對稱設置。為實現(xiàn)上述第二種發(fā)明目的, 本發(fā)明的與所述銅模配合使用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鍍錫板包括板體,板體左側(cè)設有用于卡住并定位所述銅模上的第二臺階的左擋板,板體右側(cè)于左擋板同一水平位置處設有用于定位所述銅模上的豎條的右擋板;所述左擋板上方的板體上設有小擋板,使用時小擋板的底邊與銅模上各試件模槽的底邊相齊平。為實現(xiàn)上述第三種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使用所述銅模和所述鍍錫板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驟進行第一步驟是將銅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反放置,將第一部分的窄橫條卡在第二部分的第一臺階處,將第一部分的寬橫條卡入第二部分的閉口槽內(nèi),同時將第二部分的窄橫條卡在第一部分的第一臺階處,將第二部分的寬橫條卡入第一部分的閉口槽內(nèi),從而圍成第一試件模槽、第二試件模槽和第三試件模槽;第二步驟是將組合好的銅模放置在鍍錫板上,并使左擋板卡住第二臺階,右擋板定位豎條的另一端,此時鍍錫板上的小擋板的底邊與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的底邊相齊平;第三步驟是在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的槽壁上涂一層拌合均勻的甘油滑石粉隔離劑;第四步驟是將加熱至灌入溫度的路面灌縫膠分別灌入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內(nèi),然后在室溫中冷卻至少O. 5小時;第五步驟是用熱刮刀刮除高于銅模的路面灌縫膠,使路面灌縫膠表面與銅模表面齊平,然后在室溫中冷卻至少2小時;第六步驟是將銅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離后由鍍錫板上取下,將制作好的三個60mmX40mmX3. 2mm試件留在鍍錫板上;第七步驟是將帶有三個試件的鍍錫板放入烘箱,并使鍍錫板不帶有試件的一面與水平面的夾角保持在75° ±1°的范圍內(nèi),然后在烘箱內(nèi)加熱5小時,加熱溫度為60°C ± I°C,三個試件受熱向下流動,形成最長試件、較短試件和最短試件;第八步驟是從烘箱內(nèi)取出鍍錫板,然后將鍍錫板水平放置;使用直角標度尺測量試件的流動值;測量方法首先是保持直角標度尺的短直角邊靠在鍍錫板左擋板上,豎直移動直角標度尺,使其長直角邊的上沿剛好接觸到最長試件的最下端;其次是用游標卡尺量取鍍錫板上的小擋板的下沿和直角標度尺的短直角邊的上沿,所測長度即為最長試件的流動值;第九步驟是用鏟刀鏟除最長試件,按步驟八的測量方法測量較短試件的流動值,然后用鏟刀鏟除較短試件,按步驟八的測量方法測量最短試件的流動值。所述第七步驟中將鍍錫板放入烘箱時使用底座,所述底座包括長方形底板,底板上設有水準器和與鍍錫板相適配的卡槽,卡槽與底板之間的夾角為75°,底板下表面的四角處連接有四個腳底平衡螺母;在將鍍錫板放入烘箱時,先將帶有三個試件的鍍錫板插入所述卡槽內(nèi),將底座連同鍍錫板放入烘箱,然后調(diào)節(jié)各腳底平衡螺母,使水準器的氣泡飄到中心位置,從而確保鍍錫板與水平面間的夾角保持在75° ±1°的范圍內(nèi);所述第八步驟中從烘箱內(nèi)取出鍍錫板的具體操作是從烘箱內(nèi)取出帶有鍍錫板的底座,然后從卡槽內(nèi)取出鍍錫板。本發(fā)明的銅模結(jié)構簡單,使用方便。第二臺階的設置便于將銅模固定在鍍錫板的特定位置,能夠保證制作出來的三個試件在試驗時具有統(tǒng)一的試驗條件。制作試件時,將銅模依靠第二臺階卡在鍍錫板的左擋板上;利用銅模做好試件、取下銅模后,三個試件在鍍錫板上規(guī)律排列并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因而三個試件在烘箱內(nèi)加熱時受熱條件相同,避免以往在烘箱內(nèi)雜亂擺放試件帶來的試驗條件的差異,提高了試驗結(jié)果的準確度(率)。由于銅模由對稱設置的兩部分組成,因此在試件制作完成后,可以將兩部分向兩側(cè)分開并取下,因而取下銅模時不易損壞試件,與以往相比減少了取下銅模時對試件的損傷,進一步提高了試驗結(jié)果的準確度。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狀相同,也便于加工制造,同時在存放時也可減少銅模占用的空間,便于保存。本發(fā)明的鍍錫板的優(yōu)點在于
I.由于左擋板和右擋板能夠完成卡住并準確定位銅模的功能,使利用銅模和鍍錫板制作出來的三個試件位于鍍錫板上同一水平位置,消除以往雜亂擺放試件帶來的不利影響。2.小擋板的底邊與銅模上各試件模槽的底邊相齊平,小擋板底邊所在位置即試件加熱前底端所在位置,這樣在加熱后測量試件流動值時,可以用游標卡尺卡住小擋板,以 小擋板來指示試件加熱前底端的位置。因此小擋板的設置給測量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不僅加快了測量速度,也提高了測量精度。本發(fā)明的測量方法除具有上述銅模和鍍錫板的優(yōu)點外,還具有如下優(yōu)點
I.游標卡尺不僅可以向上卡住鍍錫板的小擋板,同時也可以向下卡住直角標度尺的長直角邊(由于長直角邊的上沿剛好接觸到最長試件的最下端,因此長直角邊的上沿與最長試件的最下端相齊平,可以用來指示最長試件最下端的位置),這樣就進一步方便了使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加快了測量速度,也避免以往依靠操作者的眼力對準最長試件最下端和加熱前試件底端(即各試件模槽的底邊)帶來的測量誤差。2.使用了底座,可以調(diào)節(jié)各腳底平衡螺母,使水準器的氣泡飄到中心位置,從而保證底板處于水平狀態(tài),進而保證鍍錫板與水平面的夾角在75° ±1°的范圍內(nèi)??傊?,使用底座后能夠保證鍍錫板的角度符合標準的要求,消除以往烘箱內(nèi)平面不夠水平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圖I是銅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結(jié)構示意 圖2是銅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前的結(jié)構示意 圖3是銅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后的俯視 圖4是鍍錫板的結(jié)構示意 圖5是鍍錫板的俯視結(jié)構示意 圖6是鍍錫板的左視結(jié)構示意 圖7是銅模與鍍錫板組合狀態(tài)下的俯視 圖8是本發(fā)明中底座與鍍錫板組合狀態(tài)下的結(jié)構示意 圖9是直角標度尺的結(jié)構示意 圖10是使用游標卡尺測量最長試件的流動值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2、圖3以及圖7所示,本發(fā)明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銅模由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卡接在一起組成,各部分均包括豎條15,豎條15的內(nèi)側(cè)間隔設有窄橫條11和寬橫條13,豎條15內(nèi)側(cè)設有與另一部分窄橫條11相適配的第一臺階14以及與另一部分寬橫條13相適配的閉口槽12 ;豎條15的外側(cè)端部設有第二臺階16,所述第一部分52的窄橫條11、所述第二部分53的寬橫條13以及兩部分的豎條15之間圍成第一試件模槽54,所述兩部分的寬橫條13以及兩部分的豎條15之間圍成第二試件模槽55,所述第二部分53的窄橫條11、所述第一部分52的寬橫條13以及兩部分的豎條15之間圍成第三試件模槽56,所述第一至第三模槽54、55、56的規(guī)格均為60mmX40mmX3· 2mm。使用時鍍錫板上的左擋板卡住并定位第二臺階16,小擋板的底邊與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54、55、56的底邊相齊平。所述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形狀相同,卡接在一起時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呈中心對稱設置。如圖4、圖5、圖6以及圖7所示,本發(fā)明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鍍錫板包括板體57,板體57左側(cè)設有用于卡住并定位所述銅模上的第二臺階16的左擋板21,板體57右側(cè)于左擋板21同一水平位置處設有用于定位所述銅模上的豎條15的右擋板22 ;所述左擋板21上方的板體57上設有小擋板23,使用時小擋板23的底邊與銅模上各試件模槽的底邊相齊平。 如圖I至圖8所示,本發(fā)明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驟是將銅模的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相反放置,將第一部分52的窄橫條11
卡在第二部分53的第一臺階14處,將第一部分52的寬橫條13卡入第二部分53的閉口槽12內(nèi),同時將第二部分53的窄橫條11卡在第一部分52的第一臺階14處,將第二部分53的寬橫條13卡入第一部分52的閉口槽12內(nèi),從而使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牢固地連接在一起并圍成第一試件模槽54、第二試件模槽55和第三試件模槽56。第二步驟是將組合好的銅模放置在鍍錫板上,并使左擋板21卡住第二臺階16,右擋板22定位豎條15的另一端,從而使銅模不會從鍍錫板上滑落,并使銅模得以固定在鍍錫板上的固定位置。此時鍍錫板上的小擋板23的下邊沿(底邊)與銅模第二部分53豎條15的內(nèi)側(cè)面相齊平,即鍍錫板上的小擋板23的底邊與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56的底邊相齊平。第三步驟是在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54、55、56的槽壁上涂一層拌合均勻的甘油滑石粉隔離劑,以使拆模時能夠順利地將銅模的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與制作好的試件相分離。第四步驟是將加熱至灌入溫度的路面灌縫膠分別灌入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內(nèi),然后在室溫中冷卻至少O. 5小時。第五步驟是用熱刮刀刮除高于銅模的路面灌縫膠,使路面灌縫膠表面與銅模表面齊平,然后在室溫中冷卻至少2小時。第六步驟是將銅模的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分離后由鍍錫板上取下,將制作好的三個60mmX40mmX3· 2mm試件留在鍍錫板上。第七步驟是將帶有三個試件的鍍錫板放入烘箱,此時需要使用底座。所述底座包括長方形底板4,底板4上設有水準器42和與鍍錫板相適配的卡槽44,卡槽44與底板4之間的夾角為75°,底板4下表面的四角處連接有四個腳底平衡螺母61。如圖8所示,在將鍍錫板放入烘箱時,先將帶有三個試件的鍍錫板43插入所述卡槽44內(nèi),將底座連同鍍錫板放入烘箱,然后調(diào)節(jié)各腳底平衡螺母61,使水準器42的氣泡飄到中心位置,從而確保鍍錫板與水平面間的夾角保持在75° ±1°的范圍內(nèi)。底座、鍍錫板以及鍍錫板上的三個試件放入烘箱后,在烘箱內(nèi)加熱5小時,加熱溫度為60°C ±1°C,三個試件受熱向下流動,形成最長試件、較短試件和最短試件。第八步驟是從烘箱內(nèi)取出帶有鍍錫板的底座,再從卡槽44內(nèi)取出鍍錫板,再將鍍錫板水平放置,然后使用直角標度尺3測量試件的流動值。直角標度尺包括相互垂直設置的短直角邊31和長直角邊32。測量方法首先是保持直角標度尺3的短直角邊31靠在鍍錫板左擋板21上,豎直移動直角標度尺3,使其長直角邊32的上沿剛好接觸到最長試件的最下端;其次是用游標卡尺58量取鍍錫板2上的小擋板23的下沿和直角標度尺3的短直角邊31的上沿,所測長度即為最長試件的流動值。第九步驟是用鏟刀輕輕鏟除最長試件,按步驟八的測量方法測量較短試件的流動值,然后用鏟刀輕輕鏟除較短試件,按步驟八的測量方法測量最短試件的流動值。
測量完畢即可按標準分析誤差,用以評價浙青路面灌縫膠的高溫性能,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撰寫試驗報告。
權利要求
1.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銅模,其特征在于該銅模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在一起組成,各部分均包括豎條,豎條的內(nèi)側(cè)間隔設有窄橫條和寬橫條,豎條內(nèi)側(cè)設有與另一部分窄橫條相適配的第一臺階以及與另一部分寬橫條相適配的閉口槽;豎條的外側(cè)端部設有第二臺階,所述第一部分的窄橫條、所述第二部分的寬橫條以及兩部分的豎條之間圍成第一試件模槽,所述兩部分的寬橫條以及兩部分的豎條之間圍成第二試件模槽,所述第二部分的窄橫條、所述第一部分的寬橫條以及兩部分的豎條之間圍成第三試件模槽,所述第一至第三模槽的規(guī)格均為60mmX40mmX3. 2mm ;使用時鍍錫板上的左擋板卡住并定位第二臺階,小擋板的底邊與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的底邊相齊平。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狀相同,卡接在一起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呈中心對稱設置。
3.與權利要求2中所述銅模配合使用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鍍錫板,包括板體,其特征在于板體左側(cè)設有用于卡住并定位所述銅模上的第二臺階的左擋板,板體右側(cè)于左擋板同一水平位置處設有用于定位所述銅模上的豎條的右擋板;所述左擋板上方的板體上設有小擋板,使用時小擋板的底邊與銅模上各試件模槽的底邊相齊平。
4.使用權利要求2中所述銅模和權利要求3中所述鍍錫板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驟是將銅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反放置,將第一部分的窄橫條卡在第二部分的第一臺階處,將第一部分的寬橫條卡入第二部分的閉口槽內(nèi),同時將第二部分的窄橫條卡在第一部分的第一臺階處,將第二部分的寬橫條卡入第一部分的閉口槽內(nèi),從而圍成第一試件模槽、第二試件模槽和第三試件模槽; 第二步驟是將組合好的銅模放置在鍍錫板上,并使左擋板卡住第二臺階,右擋板定位豎條的另一端,此時鍍錫板上的小擋板的底邊與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的底邊相齊平;第三步驟是在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的槽壁上涂一層拌合均勻的甘油滑石粉隔離劑;第四步驟是將加熱至灌入溫度的路面灌縫膠分別灌入第一至第三試件模槽內(nèi),然后在室溫中冷卻至少O. 5小時; 第五步驟是用熱刮刀刮除高于銅模的路面灌縫膠,使路面灌縫膠表面與銅模表面齊平,然后在室溫中冷卻至少2小時; 第六步驟是將銅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離后由鍍錫板上取下,將制作好的三個60mmX40mmX3. 2mm試件留在鍍錫板上; 第七步驟是將帶有三個試件的鍍錫板放入烘箱,并使鍍錫板不帶有試件的一面與水平面的夾角保持在75° ±1°的范圍內(nèi),然后在烘箱內(nèi)加熱5小時,加熱溫度為60°C ±1°C,三個試件受熱向下流動,形成最長試件、較短試件和最短試件; 第八步驟是從烘箱內(nèi)取出鍍錫板,然后將鍍錫板水平放置;使用直角標度尺測量試件的流動值;測量方法首先是保持直角標度尺的短直角邊靠在鍍錫板左擋板上,豎直移動直角標度尺,使其長直角邊的上沿剛好接觸到最長試件的最下端;其次是用游標卡尺量取鍍錫板上的小擋板的下沿和直角標度尺的短直角邊的上沿,所測長度即為最長試件的流動值; 第九步驟是用鏟刀鏟除最長試件,按步驟八的測量方法測量較短試件的流動值,然后用鏟刀鏟除較短試件,按步驟八的測量方法測量最短試件的流動值。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七步驟中將鍍錫板放入烘箱時使用底座,所述底座包括長方形底板,底板上設有水準器和與鍍錫板相適配的卡槽,卡槽與底板之間的夾角為75°,底板下表面的四角處連接有四個腳底平衡螺母; 在將鍍錫板放入烘箱時,先將帶有三個試件的鍍錫板插入所述卡槽內(nèi),將底座連同鍍錫板放入烘箱,然后調(diào)節(jié)各腳底平衡螺母,使水準器的氣泡飄到中心位置,從而確保鍍錫板與水平面間的夾角保持在75° ±1°的范圍內(nèi); 所述第八步驟中從烘箱內(nèi)取出鍍錫板的具體操作是從烘箱內(nèi)取出帶有鍍錫板的底座,然后從卡槽內(nèi)取出鍍錫板。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用銅模,該銅模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在一起組成,各部分均包括豎條,豎條的內(nèi)側(cè)間隔設有窄橫條和寬橫條,豎條內(nèi)側(cè)設有與另一部分窄橫條相適配的第一臺階以及與另一部分寬橫條相適配的閉口槽;豎條的外側(cè)端部設有第二臺階。本發(fā)明還公開了與該銅模配合使用的鍍錫板以及使用所述銅模和鍍錫板的路面灌縫膠流動值測試方法。本發(fā)明能夠保證制作出來的三個試件在試驗時具有統(tǒng)一的試驗條件,提高了試驗結(jié)果的準確度。銅模由兩部分組成,取下銅模時不易損壞試件。本發(fā)明的測試方法可加快使用游標卡尺的測量速度并提高測量精度,消除以往烘箱內(nèi)平面不夠水平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文檔編號G01N11/00GK102818751SQ20121031184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汪德才, 孟旭, 孟麗豐, 韓勁草 申請人:河南省交通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