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纜檢測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線纜檢測裝置,其包括用以放置線纜的壓制臺以及設置于所述壓制臺上方的檢測件,從而所述檢測件可對所述線纜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自動檢測,以防將所述線纜放反。
【專利說明】線纜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對線纜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自動檢測的線纜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使用線纜時可根據線纜外圍的絕緣體的顏色來區(qū)分線纜的正負,以防將線纜交叉放反而導致短路。而在現(xiàn)有的生產設備中還沒有能夠對線纜外圍的絕緣體的顏色進行自動檢測的檢測裝置。現(xiàn)有的檢測裝置大多是通過人工對線纜外圍的絕緣體的顏色進行分辨,進而核對線纜有沒有放反。這樣不僅浪費時間、浪費人力,同時還不能完全保證人工核對的正確率,生產效率較低。
[0003]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檢測裝置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線纜檢測裝置,該線纜檢測裝置能夠對線纜外圍的絕緣體的顏色進行自動檢測,以防將線纜交叉放反。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線纜檢測裝置,其包括用以放置線纜的壓制臺以及設置于所述壓制臺上方以對所述線纜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檢測的檢測件,以防將所述線纜放反。
[000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壓制臺上設置有用以收容所述線纜的第一收容槽。
[000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線纜包括兩根細線纜,且兩根所述細線纜的前端芯線均暴露于空氣中。
[000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前端分隔有用以分別收容兩根所述細線纜的兩個第二收容槽,且兩個所述第二收容槽均朝向正前方延伸。
[000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檢測件上、靠近所述壓制臺的一端向下突伸有兩個突伸部,且兩個所述突伸部分別對應兩個所述第二收容槽設置。
[0010]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兩個突伸部內均設置有傳感器,以對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內的所述細線纜后端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檢測。
[001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線纜檢測裝置通過設置有用以放置線纜的壓制臺以及設置于所述壓制臺上方的檢測件,從而所述檢測件可對所述線纜外圍的絕緣體的顏色進行自動檢測,以防將所述線纜交叉放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fā)明線纜對接裝置的部分立體圖。
[0013]圖2是圖1所示線纜對接裝置中線纜檢測裝置的立體圖。
[0014]圖3是圖1所示線纜對接裝置中線纜焊接裝置的立體圖。[0015]圖4是圖1所示線纜對接裝置中電極清潔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
[0017]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線纜對接裝置100用以將線纜(未圖示)內的兩根細線纜的前端芯線分別焊接到輪速傳感器(未圖示)上,且兩根細線纜的前端芯線已經過其他操作而暴露于空氣中了。
[0018]所述線纜對接裝置100包括用以放置線纜和輪速傳感器的壓制臺10、設置于所述壓制臺10上方以對所述細線纜的前端芯線向后部分(即下文的細線纜后端)的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檢測的線纜檢測裝置20以及用以將所述兩根細線纜的前端芯線分別焊接到輪速傳感器上的線纜焊接裝置30。
[0019]所述線纜對接裝置100還包括操作臺40、固定在所述操作臺40上的滑軌41以及活動安裝在所述滑軌41上的滑塊42。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滑軌41沿橫向方向固定在所述操作臺40上,所述壓制臺10沿垂直于所述滑軌41的方向固定安裝在所述滑塊42上,從而所述滑塊42在所述滑軌41上左右滑動時可帶動所述壓制臺10左右滑動。
[0020]所述壓制臺10的后半段設置有用以收容所述線纜的第一收容槽11,自所述壓制臺10前半段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有用以放置所述輪速傳感器的凹槽12。所述第一收容槽11的前端、靠近所述凹槽12處分隔有用以分別收容兩根所述細線纜的兩個第二收容槽(未圖示),且兩個所述第二收容槽均朝向正前方延伸。
[0021]所述滑塊42上、位于所述壓制臺10的一側還設置有安裝柱43。所述安裝柱43內設置有軸承44及用以推動所述軸承44轉動的第一氣缸(未圖示)。所述軸承44的頂端還安裝有可隨所述軸承44旋轉的壓桿45,所述壓桿45上開設有用以收容所述軸承44的孔洞451,且所述壓桿45旋轉至垂直于所述壓制臺10的方向時所述壓桿45的末端超出所述第一收容槽U。從而在將所述線纜放置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1后,可通過所述第一氣缸推動所述軸承44旋轉并帶動所述壓桿45轉動,進而將所述線纜緊固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內。
[0022]如圖2所示,所述線纜檢測裝置20包括設置于所述壓制臺10的上方并與所述壓制臺10垂直設置的檢測件21。所述檢測件21上、靠近所述壓制臺10的一端向下突伸有兩個突伸部22,所述兩個突伸部22平行設置且分別對應所述兩個第二收容槽設置。所述兩個突伸部22內均設置有傳感器(未圖示),以對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內的所述細線纜后端的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檢測,從而防止因所述細線纜交叉放反而導致短路。
[0023]如圖3所示,所述線纜焊接裝置30包括位于所述壓制臺10 —側且上下對應設置的上下電極31、32、用以帶動所述上電極31上下運動的壓機(未圖示)以及用以控制所述滑塊42帶動所述壓制臺10在所述滑軌41上左右移動的第二氣缸。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下電極32固定安裝在所述操作臺40上,且在對所述細線纜進行焊接時,所述上下電極31、32對應設置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上下方,從而可通過所述上下電極31、32通電對接后產生的電流將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中的兩根所述細線纜的前端芯線分別焊接到所述輪速傳感器上。
[0024]所述第二氣缸包括安裝在所述操作臺40的下方以推動所述滑塊42并帶動所述壓制臺10在所述滑軌41上左右滑動的下氣缸33以及位于所述操作臺40上所述滑軌41末端的上氣缸34。從而所述下氣缸33先推動所述滑塊42并帶動所述壓制臺10在所述滑軌41上朝向所述上下電極31、32滑動,在左邊第二收容槽滑動至對應所述上下電極31、32的位置處時,所述滑塊42的最左端正好與所述上氣缸34的最右端相抵頂,接著所述上下電極31,32對左邊第二收容槽內的細線纜進行焊接并在焊接完成后,所述上氣缸34后退一定距離,所述下氣缸33緊跟著后退相應距離,從而所述上下電極31、32可再對右邊第二收容槽內的細線纜進行焊接。本實施方式中,左邊第二收容槽和所述上下電極31、32之間的距離與所述滑塊42在所述滑軌41上第一次滑動的距離相等,所述上氣缸34后退的距離與左右兩邊第二收容槽之間的距離相等,且這些距離都是事先設定好的,以保證將兩根所述細線纜精確焊接到所述輪速傳感器上。
[0025]如圖4所示,所述線纜對接裝置100還包括在所述上下電極31、32完成焊接后用以對所述上下電極31、32進行清潔的電極清潔裝置50。所述電極清潔裝置50包括所述上下電極31、32、設置于所述上下電極31、32—側的刷子51以及用以帶動所述刷子51朝向所述上下電極31、32移動的大氣缸52和用以控制所述刷子51對所述上下電極31、32進行刷洗的小氣缸53。
[0026]所述大氣缸52與所述刷子51固定連接且所述刷子51設置在所述大氣缸52和所述上下電極31、32之間。所述操作臺40上還設置有一滑道(未標號),所述大氣缸52的末端與所述滑道之間連接有可在所述滑道上滑動的支撐桿54。所述支撐桿54呈L型設置,且所述支撐桿54用以支撐并將所述大氣缸52抬高一段距離。所述小氣缸53豎直穿插在所述大氣缸52與所述刷子51之間,以控制所述刷子51旋轉并對所述上下電極31、32進行刷洗。
[0027]所述刷子51包括用以對所述上電極31進行刷洗的第一刷子511和用以對所述下電極32進行刷洗的第二刷子512。所述第一刷子511和所述第二刷子512上下對應排列,且所述第一刷子511對應所述上電極31設置、所述第二刷子512對應所述下電極32設置。從而所述大氣缸52推動所述支撐桿54并帶動所述刷子51在所述滑道上朝向所述上下電極31、32滑動,在滑動至所述上下電極31、32的位置處后,所述小氣缸53推動所述第一刷子511和所述第二刷子512旋轉以分別對所述上電極31和所述下電極32進行清潔。
[0028]在使用本發(fā)明的線纜對接裝置100時,先將所述線纜放置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1、對應的兩根所述細線纜放置入所述第二收容槽中,然后通過所述第一氣缸推動所述軸承44并帶動所述壓桿45轉動以緊固所述線纜;接著所述檢測件21上的所述突伸部22內的傳感器對所述細線纜后端的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檢測,以防止兩根所述細線纜交叉放反;最后,所述下氣缸33先推動所述滑塊42并帶動所述壓制臺10在所述滑軌41上朝向所述上下電極31、32滑動,在左邊第二收容槽滑動至對應所述上下電極31、32的位置處時,所述上下電極31、32先對左邊第二收容槽內的細線纜進行焊接并在焊接完成后,所述上氣缸34后退一定距離,所述下氣缸33緊跟著后退相應距離,從而所述上下電極31、32再對右邊第二收容槽內的細線纜進行焊接。
[0029]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線纜對接裝置100通過設置有用以放置線纜和輪速傳感器的壓制臺10、設置于所述壓制臺10上方以對所述細線纜后端的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檢測的檢測件21以及位于所述壓制臺10—側以對兩根細線纜的前端芯線分別進行焊接的上下電極31、32,從而可通過所述上下電極31、32通電對接后產生的電流將所述兩根細線纜的前端芯線分別焊接到所述輪速傳感器上,簡單、易操作且安全性較好。
[0030]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線纜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檢測裝置包括用以放置線纜的壓制臺以及設置于所述壓制臺上方以對所述線纜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檢測的檢測件,以防將所述線纜放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制臺上設置有用以收容所述線纜的第一收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纜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包括兩根細線纜,且兩根所述細線纜的前端芯線均暴露于空氣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纜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前端分隔有用以分別收容兩根所述細線纜的兩個第二收容槽,且兩個所述第二收容槽均朝向正前方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線纜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件上、靠近所述壓制臺的一端向下突伸有兩個突伸部,且兩個所述突伸部分別對應兩個所述第二收容槽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纜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突伸部內均設置有傳感器,以對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內的所述細線纜后端外圍絕緣體的顏色進行檢測。
【文檔編號】G01R31/02GK103852678SQ201210514722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5日
【發(fā)明者】李佳 申請人: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