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輸電線路地基基礎工程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巖石錨桿基礎是把錨固鋼筋直接固定于灌漿混凝土的巖石孔洞內(nèi),借助巖石本體、巖石與砼漿間、砼漿與錨筋間的粘結(jié)力來抵抗上部桿塔結(jié)構(gòu)傳來的外力,以保證對桿塔結(jié)構(gòu)的錨固穩(wěn)定。由于巖石錨桿基礎具有消耗材料量低、巖石開挖量小、邊坡保護距離小等優(yōu)點,所以巖石錨桿基礎在我國架空輸電線路工程中被廣泛采用。
當多個錨桿在基巖面的相對位置不同時,各錨桿之間的間距不同,則間距越小,群錨效應越明顯,即多個錨桿的總抗拔承載力小于單個錨桿的抗拔承載力和錨桿數(shù)量的乘積;間距越大,群錨效應越弱,即多個錨桿的總抗拔承載力接近于單個錨桿的抗拔承載力和錨桿數(shù)量的乘積。群錨效應直接影響錨桿基礎抗拔承載力的大小,是巖石錨桿基礎上拔穩(wěn)定性計算的關(guān)鍵因素,因此,需要準確地確定出群錨效應的臨界點,即確定出群錨效應的臨界點所對應的各錨桿之間的間距,而群錨效應的臨界點對應的各錨桿之間的間距是通過錨桿上拔試驗進行測試的。
在進行錨桿上拔試驗時,應先對單個錨桿進行上拔試驗,從而確定出在該地質(zhì)環(huán)境下單個錨桿的抗拔承載力,然后,再對多個錨桿進行上拔試驗。在對多個錨桿進行上拔試驗時,調(diào)節(jié)多個錨桿在基巖面的不同位置以使各錨桿之間具有不同的間距,對處于不同相對位置的多個錨桿進行上拔試驗,將測試出的處于不同位置的多個錨桿的總抗拔承載力與測試出的單個錨桿的抗拔承載力和錨桿數(shù)量的乘積進行對比,從而確定出錨桿處于某一位置處各錨桿之間的間距為群錨效應臨界點所對應的各錨桿之間的間距。
在對多個錨桿進行上拔試驗時,首先將多個錨桿固定于某一位置,然后通過千斤頂對多個錨桿同時施加上拔力,直至多個錨桿中有一個錨桿拉斷,這時千斤頂上顯示出的對各錨桿施加的作用力即為多個錨桿的總抗拔承載力,再換取多個新的錨桿,將多個新的錨桿固定于另一個位置,進行多個錨桿的上拔試驗,重復上述操作,直至分別測試出多個錨桿在各不同位置處的總抗拔承載力,即在各錨桿不同的間距下的總抗拔承載力。雖然該測試方法能夠更好地測試出多個錨桿在各不同位置處的總抗拔承載力,但是各錨桿均是通過連接件與上拔試驗裝置相連接,上拔試驗裝置通過連接件對各錨桿同時施加上拔力,當各錨桿在不同位置進行上拔試驗時,需要重新更換連接件以便更好地適應處于不同位置處的錨桿,這樣,就需要多個連接件,使得各錨桿之間的相對位置的定位不準確,進而降低了測試數(shù)據(jù)準確性,并且,使用不方便。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對處于不同位置的多個錨桿進行上拔試驗時需要多次更換連接件導致各錨桿之間相對位置的定位不準確進而降低測試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的問題。
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用于測試多個錨桿,該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機構(gòu)、加載裝置和連接機構(gòu);其中,加載裝置安裝于第一支撐機構(gòu),加載裝置與連接機構(gòu)相連接,各錨桿均位置可調(diào)地與連接機構(gòu)相連接,加載裝置用于對各錨桿施加上拔力。
進一步地,上述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連接機構(gòu)包括:連接體;其中,連接體開設有多個腰型孔;各錨桿與各腰型孔一一對應穿設且連接;加載裝置與連接體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各腰型孔呈圓周均勻設置,并且,各腰型孔長軸的軸線均沿圓周的徑向設置。
進一步地,上述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加載裝置包括:力施加裝置、第一加載板和第一螺桿;其中,力施加裝置設置于第一支撐機構(gòu),并且,力施加裝置的伸縮端與第一加載板相連接;第一螺桿可滑動地穿設于第一支撐機構(gòu),并且,第一螺桿的第一端與第一加載板相連接,第一螺桿的第二端與連接體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力施加裝置為千斤頂。
進一步地,上述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加載裝置還包括:第二加載板和第二螺桿;其中,第一螺桿的第二端通過第二加載板與第二螺桿的第一端相連接,第二螺桿的第二端與連接體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加載裝置還包括:第三加載板;其中,第三加載板墊設于力施加裝置與第一支撐機構(gòu)之間,并且,第一螺桿可滑動地穿設于第三加載板。
進一步地,上述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還包括:測試裝置,連接于錨桿,用于測試錨桿的形變。
進一步地,上述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測試裝置包括:第二支撐機構(gòu);位移傳感器,設置于第二支撐機構(gòu)且與錨桿相連接,用于檢測錨桿的形變;數(shù)據(jù)處理器,與位移傳感器相連接,用于接收并處理錨桿的形變,以及輸出處理結(jié)果。
本發(fā)明中,各錨桿均位置可調(diào)地與連接機構(gòu)相連接,這樣,當各錨桿處于不同位置時,該連接機構(gòu)均能夠與處于不同位置的各錨桿相連接,即各錨桿之間的相對位置不同,則各錨桿之間的間距不同,這樣無需更換連接機構(gòu),即可實現(xiàn)了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對處于不同間距的多個錨桿進行上拔試驗,能夠更好地對各錨桿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精準定位,使得各錨桿之間的間距能夠準確確定,提高了測試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并且,便于使用,擴大了使用范圍,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對處于不同位置的多個錨桿進行上拔試驗時需要多次更換連接件導致各錨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定位不準確進而降低測試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的問題,節(jié)約了成本;此外,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不僅適用于基巖裸露的場地,也適用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有土層的場地,尤其是對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有土層的場地,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能夠更好地模擬錨桿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場地,確保測試出的錨桿的總抗拔承載力更加準確。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文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yōu)點和益處對于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連接機構(gòu)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護壁套筒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中,護壁套筒的俯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xiàn)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qū)⒈竟_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jié)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參見圖1,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用于測試多個錨桿3,對多個錨桿3施加上拔力以確定多個錨桿3的總抗拔承載力,即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是測試群錨的總抗拔承載力。該裝置可以包括:第一支撐機構(gòu)1、加載裝置和連接機構(gòu)2。其中,加載裝置安裝于第一支撐機構(gòu)1,并且,加載裝置與連接機構(gòu)2相連接。各錨桿3均位置可調(diào)地與連接機構(gòu)2相連接,也就是說,各錨桿3均與連接機構(gòu)2相連接,并且各錨桿3可處于連接機構(gòu)2的不同位置。當各錨桿3處于連接機構(gòu)2的不同位置時,各錨桿3之間的相對位置不同,則各錨桿3之間的間距也不同。加載裝置用于施加上拔力,由于加載裝置通過連接機構(gòu)2與各錨桿3相連接,所以,加載裝置施加的上拔力通過連接機構(gòu)2傳遞給各錨桿3,使得加載裝置施加的上拔力作用于各錨桿3,以實現(xiàn)加載裝置對各錨桿3施加上拔力。又由于各錨桿3均位置可調(diào)地與連接機構(gòu)2相連接,所以加載裝置能夠?qū)μ幱诓煌恢玫母麇^桿3施加上拔力。
具體地,首先將多個錨桿3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設置于基巖層的第一位置,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對均處于第一位置的多個錨桿3進行上拔試驗。再將多個錨桿按照相同的排布方式設置于基巖層的第二位置,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對均處于第二位置的多個錨桿3進行上拔試驗。其中,排布方式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在本實施例中,該排布方式可以是多個錨桿3設置于以某點為圓心以任意半徑的圓周上。當按照相同的排布方式多個錨桿分別處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等不同位置時,各錨桿之間的間距是不同的,則根據(jù)間距的不同,測試群錨效應的臨界點所對應的各錨桿之間的間距。當多個錨桿3設置于基巖層的不同位置時,相對應的,各錨桿3在連接機構(gòu)2的位置也是不同,從而實現(xiàn)各錨桿3均位置可調(diào)地與連接機構(gòu)2相連接。具體實施時,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等不同位置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本實施例對此不做任何限制。
第一支撐機構(gòu)1設置于地面13,該第一支撐機構(gòu)1可以包括:第一承托體120和兩個第一支撐體110。其中,兩個第一支撐體110均設置于地面13,并且,兩個第一支撐體110之間具有預設距離。第一承托體120橫設于兩個第一支撐體110的上方(相對于圖1而言),加載裝置設置于第一承托體120。具體地,第一支撐體110可以為反力墩。第一承托體120可以為鋼梁,鋼梁可以設置有多個,各鋼梁均橫設于兩個第一支撐體110。具體實施時,該預設距離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本實施例對此不做任何限制。
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不僅可以適用于基巖裸露的場地,也可以適用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有土層的場地。對于基巖裸露的場地,第一支撐機構(gòu)1設置于基巖面,加載裝置對各錨桿3同時施加上拔力。對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有土層的場地,在地面13開挖基坑15以使基巖面裸露,再在裸露的基巖層進行錨桿上拔試驗,則基坑的深度是以開挖至基巖面為準。第一支撐機構(gòu)1設置于地面13,連接機構(gòu)2設置于基坑15內(nèi),加載裝置部分置于基坑15內(nèi),加載裝置對各錨桿3同時施加上拔力。這樣,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能夠?qū)鶐r層的上方覆蓋有土層的場地進行錨桿3的上拔試驗,更好地模擬錨桿3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場地,確保測試出的錨桿3的抗拔承載力更加準確。
參見圖1、圖3和圖4,優(yōu)選的,基坑15的內(nèi)壁設置有護壁套筒12,該護壁套筒12對開挖的基坑15進行支護。當基坑15為圓形時,護壁套筒12可以包括:多個半圓柱狀的鋼板。其中,靠近基巖面14的兩個半圓柱狀的鋼板均與基巖面14相固定,兩個鋼板相對接形成一個圓形套筒。其中,兩個鋼板相對接形成一個圓形套筒時,可以為兩個鋼板可拆卸連接,也可以為兩個鋼板相對接觸即可。圓形套筒在沿基坑15的深度方向依次逐層設置有多個,相鄰兩層之間的鋼板通過螺桿相連接。
試驗時,將多個錨桿3均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固定于基巖層的某一位置,第一支撐機構(gòu)1設置于地面13,加載裝置安裝于第一支撐機構(gòu)1,并且加載裝置通過連接機構(gòu)2與各錨桿3相連接,加載裝置對處于該位置的各錨桿3同時施加上拔力,直至多個錨桿3中的其中一個錨桿3被拉斷,這時加載裝置施加的上拔力即為各錨桿3在該位置的總抗拔承載力,即在該錨桿間距下多個錨桿的總抗拔承載力。再取新的未拉斷的多個錨桿3,將新的各錨桿3按照相同的排布方式固定于基巖面14的另一位置,加載裝置還是通過原來的連接機構(gòu)2與新的各錨桿3相連接,加載裝置對處于該位置的新的各錨桿3施加上拔力,直至新的多個錨桿3中的其中一個錨桿3被拉斷,這時加載裝置施加的上拔力即為新的各錨桿3在該位置的總抗拔承載力,即在該錨桿間距下多個錨桿的總抗拔承載力。重復上述操作,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無需更換,只需要將多個新的錨桿3按照相同的排布方式固定于基巖層的不同位置,即對各錨桿之間的間距進行調(diào)整。加載裝置施加上拔力使得錨桿3拉斷即可測試出多個錨桿3在不同位置下的總抗拔承載力,也就是說測試出多個錨桿3在不同間距下的的總抗拔承載力。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各錨桿3均位置可調(diào)地與連接機構(gòu)2相連接,這樣,當各錨桿3處于不同位置時,該連接機構(gòu)2均能夠與處于不同位置的各錨桿3相連接,即各錨桿3之間的相對位置不同,則各錨桿3之間的間距不同,這樣無需更換連接機構(gòu)2,即可實現(xiàn)了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對處于不同間距的多個錨桿3進行上拔試驗,能夠更好地對各錨桿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精準定位,使得各錨桿之間的間距能夠準確確定,提高了測試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并且,便于使用,擴大了使用范圍,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對處于不同位置的多個錨桿進行上拔試驗時需要多次更換連接件導致各錨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定位不準確進而降低測試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的問題,節(jié)約了成本;此外,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不僅適用于基巖裸露的場地,也適用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有土層的場地,尤其是對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有土層的場地,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能夠更好地模擬錨桿3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場地,確保測試出的錨桿3的總抗拔承載力更加準確。
參見圖1和圖2,上述實施例中,連接機構(gòu)2可以包括:連接體21。其中,連接體21開設有多個腰型孔22。各錨桿3與各腰型孔22一一對應穿設且連接,具體地,每個錨桿3均對應地穿設于其中一個腰型孔22,并且每個錨桿3均與連接體21相連接。具體實施時,每個錨桿3的第一端(圖1所示的下端)均設置于基巖層,每個錨桿3的第二端(圖1所示的上端)均通過螺母與連接體21相連接。加載裝置與連接體21相連接,從而實現(xiàn)加載裝置通過連接體21與錨桿3相連接。
在進行錨桿3上拔試驗時,各錨桿3在基巖層上設置的位置與腰型孔22相匹配的,也就是說,各錨桿3在基巖層上調(diào)整不同的位置均是調(diào)整各錨桿3在各腰型孔22內(nèi)的位置。多個錨桿3在各腰型孔22內(nèi)的位置是統(tǒng)一的,例如,當一個錨桿3處于相應的腰型孔22的其中一端時,則其余錨桿3也均處于腰型孔22的相應的端部;當一個錨桿3處于相應的腰型孔22的中間位置時,則其余錨桿3也均處于腰型孔22的中間位置。
參見圖2,具體實施時,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能夠?qū)蝹€錨桿進行上拔試驗,并且,在測試群錨效應的臨界點所對應的各錨桿之間的間距時,應首先測試該基巖層上單個錨桿的抗拔承載力。因此,在連接體開設有供單個錨桿穿設的穿設孔。為了使連接體的受力均勻,因而該穿設孔設置于連接體的中心位置處。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每個腰型孔22均能夠使得置于該腰型孔內(nèi)的錨桿3處于連接體21的不同位置,即多個錨桿3能夠在基巖層處于不同位置,這樣,無需更換連接機構(gòu)2,增加了連接機構(gòu)2的使用范圍,并且,結(jié)構(gòu)簡單,便于施工。
參見圖2,上述實施例中,各腰型孔22呈圓周均勻設置,并且各腰型孔22長軸的軸線均沿圓周的徑向設置。具體地,連接體21的形狀可以為長方形、圓形、橢圓形等。在連接體21上任選一點,以該點為圓心、任意長度為半徑可以畫出多個圓,各腰型孔22在各圓的圓周方向均勻設置,并且,各腰型孔22長軸的軸線與各圓的半徑相重合。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各腰型孔22呈圓周均勻設置,實現(xiàn)了對多個錨桿3同時進行上拔試驗,簡單方便。
參見圖1,上述各實施例中,加載裝置可以包括:力施加裝置4、第一加載板5和第一螺桿6。其中,力施加裝置4設置于第一支撐機構(gòu)1,并且力施加裝置4的伸縮端(圖1所示的上端)與第一加載板5相連接。具體地,力施加裝置4設置于第一支撐機構(gòu)1中的第一承托體120的上方(相對于圖1而言)。力施加裝置4可以為千斤頂,千斤頂?shù)纳炜s端(圖1所示的上端)與第一加載板5相連接。
第一螺桿6可滑動地穿設于第一支撐機構(gòu)1,并且,第一螺桿6的第一端與第一加載板5相連接,第一螺桿6的第二端與連接體21相連接。具體地,第一承托體120開設有通孔,第一螺桿6穿設于該通孔,并且第一螺桿6在該通孔內(nèi)可上下(相對于圖1而言)滑動。第一加載板5上可以開設有通孔,第一螺桿6可滑動地穿設該通孔,并且第一螺桿6在第一加載板5的上方(相對于圖1而言)與螺母相連接。連接體21可以開設有安裝孔23,第一螺桿6可滑動地穿設該安裝孔23,并且第一螺桿6在連接體21的下方(相對于圖1而言)與螺母相連接。第一螺桿6可以設置有多個,各第一螺桿6呈圓周均勻設置。
具體實施時,千斤頂設置于第一承托體120的上方,第一加載板5設置于千斤頂?shù)纳戏?,并且千斤頂?shù)纳炜s端與第一加載板5接觸。第一螺桿6的第一端置于第一加載板5的上方且與螺母相連接,第一螺桿6依次可滑動地穿設第一加載板5、第一承托體120和連接體21,第一螺桿6的第二端置于連接體21的下方且與螺母相連接。
試驗時,由于千斤頂設置在第一承托體120上,第一支撐體110設置于地面13,所以當啟動千斤頂時,第一承托體120對千斤頂起到抵靠的作用,阻止千斤頂向下移動,則千斤頂?shù)纳炜s端向上升起,使得第一加載板5向上運動。又由于第一螺桿6可滑動地穿設第一加載板5、第一承托體120和連接體21,并且第一螺桿6的第一端與第一加載板5相連接,第一螺桿6的第二端與連接體21相連接,所以,第一加載板5的向上運動,使得第一螺桿6向上運動,進而帶動與連接體21相連接的各錨桿3向上運動,實現(xiàn)了對各錨桿3施加上拔力。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加載裝置通過第一螺桿6將第一加載板5與連接體21相連接,力施加裝置4依次通過第一加載板5、第一螺桿6和連接體21將力施加給各錨桿3,結(jié)構(gòu)簡單,易于操作。
繼續(xù)參見圖1,上述實施例中,加載裝置還可以包括:第二加載板7和第二螺桿8。其中,第一螺桿6的第二端通過第二加載板7與第二螺桿8的第一端相連接,第二螺桿8的第二端與連接體21相連接。具體地,第一螺桿6穿設于第二加載板7,并且,第一螺桿6的第二端置于第二加載板7的下方(相對于圖1而言)且與螺母相連接。第二螺桿8的第一端置于第二加載板7的上方(相對于圖1而言)且與螺母相連接,第二螺桿8依次可滑動地穿設于第二加載板7和連接體21的安裝孔23,第二螺桿8的第二端置于連接體21的下方(相對于圖1而言)且與螺母相連接。第二螺桿8可以設置有多個,各第二螺桿8呈圓周均勻設置,并且各第一螺桿6與第二螺桿8為交錯設置。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第二加載板7和第二螺桿8,延長了加載裝置與連接體21之間的距離,尤其對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的土層較厚的場地,基坑15的深度相應增加,若加載裝置通過第一螺桿6與連接體21相連接,則第一螺桿6的長度相應的增加,這樣大大減弱了第一螺桿6的強度,容易使得第一螺桿6折斷,這時通過設置第二加載板7和第二螺桿8,能夠適用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的土層較厚的場地,確保了第一螺桿6的強度,避免了第一螺桿6的折斷。
繼續(xù)參見圖1,上述各實施例中,加載裝置還可以包括:第三加載板9。其中,第三加載板9墊設于力施加裝置4與第一支撐機構(gòu)1之間,并且,第一螺桿6可滑動地穿設于第三加載板9。具體地,第三加載板9墊設于力施加裝置4與第一承托體120之間。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通過在力施加裝置4與第一支撐機構(gòu)1之間設置第三加載板9,第三加載板9對力施加裝置4作用于第一支撐機構(gòu)1的作用力起到了緩沖作用,能夠使得第一支撐機構(gòu)1受力均勻,保護了第一支撐機構(gòu)1。
繼續(xù)參見圖1,上述各實施例中,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還可以包括:測試裝置。其中,測試裝置連接于錨桿3,當力施加裝置4對錨桿3施加上拔力時,該測試裝置測試錨桿3的形變。具體地,測試時是將多個錨桿看做一個整體,因此,測試裝置可以只對其中一個錨桿3進行測試,也可以對其中某些錨桿進行測試,還可以是對每個錨桿進行測試。具體實施時,本實施例對測試裝置測試的錨桿的數(shù)量不做限制。當測試裝置對其中某些錨桿或者對每個錨桿進行測試時,將測試出的每個錨桿的形變?nèi)∑骄导礊樵摱鄠€錨桿的形變。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通過測試裝置測試錨桿3的形變,能夠更好地監(jiān)測錨桿3進行上拔試驗時錨桿3的形變,進而獲得加載裝置施加的上拔力與錨桿形變之間的關(guān)系,進而獲得上拔力與位移之間的響應規(guī)律,便于分析錨桿的變形特征。
繼續(xù)參見圖1,上述實施例中,該測試裝置可以包括:第二支撐機構(gòu)10、位移傳感器11和數(shù)據(jù)處理器。其中,第二支撐機構(gòu)10設置于地面13。位移傳感器11設置于第二支撐機構(gòu)10,并且,位移傳感器11與錨桿3相連接,該位移傳感器11用于檢測錨桿3的形變。數(shù)據(jù)處理器與位移傳感器11相連接,該數(shù)據(jù)處理器用于接收并處理位移傳感器11發(fā)送的錨桿3的形變,以及輸出處理結(jié)果。具體地,位移傳感器11可以設置為一個、兩個或者多個,每個位移傳感器11均與其中一個錨桿3相連接。當然,位移傳感器11設置的數(shù)量也可以與錨桿3的數(shù)量相同,這樣,各錨桿3與各位移傳感器11均為一一對應設置,使得測試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
具體實施時,該第二支撐機構(gòu)10可以包括:第二承托體102、兩個第二支撐體101和至少一個連接桿103。其中,兩個第二支撐體101均設置于地面13,并且兩個第二支撐體101之間具有預設距離。第二承托體102橫設于兩個第二支撐體101的上方(相對于圖1而言),各連接桿103的第一端(圖1所示的上端)均與第二承托體102相連接,各連接桿103的第二端(圖1所示的下端)懸空設置。每個連接桿103可以至少設置一個位移傳感器11,每個位移傳感器11的磁性表座均與連接桿103相連接,每個位移傳感器11的測試端均與一個錨桿3相接觸。數(shù)據(jù)處理器可以設置于地面13。具體實施時,兩個第二支撐體101之間的預設距離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本實施例對此不做任何限制。連接桿103設置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本實施例對此不做任何限制。例如,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桿103設置為兩個。
具體實施時,每個位移傳感器11與錨桿3相接觸的位置是可以為任意的,也就是說,每個位移傳感器11可以位于錨桿3的頂端(圖1所示的上端),也可以位于錨桿3的底端(圖1所示的下端),還可以位于錨桿3的中間位置。
試驗時,當力施加裝置4對多個錨桿3施加上拔力時,各錨桿3均向上運動,位移傳感器11檢測錨桿3的形變,并將該形變發(fā)送給數(shù)據(jù)處理器。數(shù)據(jù)處理器接收該形變,并對該形變進行處理,以及輸出處理結(jié)果。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通過位移傳感器11對與之相接觸的錨桿3的形變進行檢測,數(shù)據(jù)處理器對錨桿3的形變進行處理,能夠準確地獲得加載裝置施加的上拔力與錨桿形變之間的關(guān)系,進而獲得上拔力與位移響應規(guī)律。并且,位移傳感器11設置于第二支撐機構(gòu)10,第二支撐機構(gòu)10設置于地面13,這樣,當力施加裝置4對多個錨桿3同時施加上拔力時,位移傳感器11不受錨桿3位置移動的影響,從而更好地檢測錨桿3的形變,提高了形變檢測的準確度。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中,各錨桿3均位置可調(diào)地與連接機構(gòu)2相連接,這樣無需更換連接機構(gòu)2,即可實現(xiàn)了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對處于不同間距的多個錨桿3進行上拔試驗,能夠更好地對各錨桿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精準定位,使得各錨桿之間的間距能夠準確確定,提高了測試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并且,便于使用,擴大了使用范圍,節(jié)約了成本;此外,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不僅適用于基巖裸露的場地,也適用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有土層的場地,尤其是對于基巖層的上方覆蓋有土層的場地,該巖石錨桿上拔測試裝置能夠更好地模擬錨桿3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場地,確保測試出的錨桿3的總抗拔承載力更加準確。
顯然,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quán)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shù)的范圍之內(nèi),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