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檢針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工件中斷針的檢測系統(tǒng)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檢針機在進行檢測時,探測區(qū)域存在固定強度的磁場,鐵質磁性物質進入該磁場時會改變該處的磁場強度,通過數(shù)據(jù)采集模塊能夠對磁場強度變化信號進行采集并發(fā)送給數(shù)據(jù)處理模塊,數(shù)據(jù)處理模塊能夠將其處理結果送入控制電路,從而完成檢測工作。基于上述的工作原理,當現(xiàn)有檢針機在對弱磁性金屬工件(如鋁合金鑄件等)進行檢測時,弱磁性金屬工件的本體在通過探測區(qū)域時內部會產生較大的渦流,該種渦流會造成探測區(qū)域磁場強度的較大波動,從而會導致檢針機檢測準確率的較大幅度降低。
比如,工業(yè)生產中,用磁力研磨機對手機壓鑄鋁合金中板進行拋光時,壓鑄件中會殘留斷針,斷針的長度一般在2mm-6mm,直徑0.5mm左右,如何將如此小的鋼針從壓鑄鋁合金中板中檢測出來一直是工業(yè)生產中的難題。由上述可知,基于現(xiàn)有檢針機的原理,現(xiàn)有檢針機在工作時是會受到金屬工件處因渦流而產生的干擾信號的干擾,從而是很難很精確的將斷針檢測出來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檢針機因渦流存在而不能夠較佳對金屬類工件進行檢測的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工件中斷針的檢測系統(tǒng),其摒棄了現(xiàn)有檢針機的檢測原理,通過對工件進行充磁再檢磁的方法,從而能夠較佳的消除渦流的影響。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工件中斷針的檢測系統(tǒng),其包括:
至少一個檢測單元,檢測單元包括用于對待檢工件充磁的充磁模塊和用于對充磁后待檢工件中是否具有較大剩磁進行檢測的檢磁模塊;以及
控制單元,其用于采集檢磁模塊處的檢測數(shù)據(jù)并執(zhí)行相應的處理操作以輸出對應的控制指令。
本發(fā)明中,檢測單元是具備相互獨立的充磁模塊和檢磁模塊的;這使得,工件能夠首先被充磁模塊充磁,由于工件為弱磁性材質因而充磁后衰減較快、斷針為強磁性材質因而充磁后衰減較慢;當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工件處僅具備較小剩磁而斷針處具備較大剩磁;從而使得當工件中存在斷針時,檢磁模塊能夠較佳的因斷針中存在較大剩磁而作出動作,從而能夠較佳的對斷針進行檢測。相較于傳統(tǒng)的檢針機,本發(fā)明中的檢測系統(tǒng)能夠完全避免因渦流而帶來的檢測干擾,從而能夠大大提升檢測精度。
作為優(yōu)選,任一檢測單元均包括一個或多個充磁模塊,所述一個或多個充磁模塊分別用于在一個或多個不同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
作為優(yōu)選,檢測單元的數(shù)量至少為2個,該至少2個檢測單元中的充磁模塊用于分別在不同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
本申請的發(fā)明人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對于工件中的斷針而言,由于磁各向異性的存在,單一充磁模塊對斷針進行充磁時會存在一個約20°的充磁盲區(qū),通過設置多個充磁模塊在多個方向上對斷針進行充磁,并使得通過該多個充磁模塊間的相互配合對充磁盲區(qū)進行覆蓋,即可保證任意隨機位置的斷針均能夠較佳的被充磁。
為了克服充磁盲區(qū)的問題,本發(fā)明給出的一種具體方案是,在檢測單元處設置多個分別用于在多個不同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的充磁模塊;本發(fā)明還給出了另一種具體的方案,設置至少2個檢測單元,采用該至少2個檢測單元中的充磁模塊分別在不同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另外,即使本發(fā)明均不采用上述的2個方案,也可以通過多次對工件進行檢測而達到相近的效果。
作為優(yōu)選,充磁模塊采用永磁體、電磁鐵或充磁機,檢磁模塊包括磁敏傳感器。
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揀料執(zhí)行單元,揀料執(zhí)行單元具有兩種輸出狀態(tài),控制單元根據(jù)檢磁模塊是否檢測到較大剩磁分別輸出用于使揀料執(zhí)行單元在所述兩種輸出狀態(tài)間進行切換的不同控制指令。從而使得,分揀機構能夠根據(jù)是否檢測出斷針而進行相應的動作,從而能夠較佳的將存在斷針的工件和不存在斷針的工件進行分離。
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報警單元,控制單元在檢磁模塊檢測到較大剩磁時輸出用于使報警單元動作的控制指令。報警單元的設置使得使用者能夠及時知曉工件中是否存在斷針。
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顯示單元,顯示單元用于對控制單元處理的數(shù)據(jù)進行顯示。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檢針機因渦流存在而不能夠較佳對金屬類工件進行檢測的缺陷,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工件中斷針的檢測方法,其摒棄了現(xiàn)有檢針機的檢測原理,通過對工件進行充磁再檢磁的方法,從而能夠較佳的消除渦流的影響。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工件中斷針的檢測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一充磁模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
(2)采用一檢磁模塊對充磁后待檢工件中是否具有較大剩磁進行檢測;
(3)采用一控制單元對檢磁模塊處的檢測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并通過控制單元根據(jù)檢磁模塊是否檢測到較大剩磁而輸出對應的控制指令。
作為優(yōu)選,步驟(1)中,充磁模塊在多個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
作為優(yōu)選,采用多個充磁模塊分別在多個不同的特定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并采用多個檢磁模塊一一對應的在任一充磁模塊充磁后對待檢工件進行檢測。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的一種檢針機的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中的檢針機本體的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中的檢針機本體的豎剖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3中的進料機架的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3中的第一支架構件的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3中的第一軌道構件的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3中的傳送機架的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3中的第二支架構件的示意圖;
圖9為實施例3中的第二軌道構件的示意圖;
圖10為實施例5中的分揀機構的示意圖;
圖11為實施例5中的分揀機構的另一視角示意圖;
圖12為實施例6中的一種工件中斷針檢測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13為實施例8中的上檢磁單元本體的示意圖;
圖14為實施例8中的下檢磁單元本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詳細描述。應當理解的是,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進行解釋而并非限定。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檢針機,其能夠較佳的對工件中的斷針進行檢測,尤其是對弱磁性材質工件中的強磁性材質斷針進行檢測,能夠較佳的適用于對如手機背板等鋁合金鑄件中的斷針進行檢測。
如圖1所示,其包括檢針機本體110,檢針機本體110包括用于傳送待檢工件的輸送單元,輸送單元處設有至少一個檢測單元,檢測單元包括沿輸送單元傳送方向依次設置的充磁模塊和檢磁模塊。
本實施例中的檢針機的檢測單元是具備相互獨立的充磁模塊和檢磁模塊的;這使得,工件在輸送單元處運行時能夠首先被充磁模塊充磁,由于工件為弱磁性材質因而充磁后衰減較快、斷針為強磁性材質因而充磁后衰減較慢;當工件到達檢磁模塊處時,工件處僅具備較小剩磁、斷針處具備較大剩磁;從而使得當工件中存在斷針時,檢磁模塊能夠較佳的因斷針中存在較大剩磁而作出動作,從而能夠較佳的對斷針進行檢測。
相較于傳統(tǒng)的檢針機,本實施例中的檢針機能夠完全避免因渦流而帶來的檢測干擾,從而能夠大大提升檢測精度。
另一方面,由于斷針在工件處的分布是隨機的,由于磁各向異性的存在,使得單一的充磁模塊并不能夠很好的對可能存在的多種分布方式的斷針進行充磁,這就涉及到一個如何降低漏檢率的問題。
為了克服由磁各向異性而帶來的漏檢問題,本實施例中的檢測單元采用如下方式。
結合圖2、3,檢測單元數(shù)量為2個,分別為在輸送單元傳送方向上間隔設置的第一檢測單元和第二檢測單元。該2個檢測單元中的充磁模塊用于分別在不同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
具體而言,第一檢測單元包括第一充磁模塊111a和第一檢磁模塊111b,第二檢測單元包括第二充磁模塊310和第二檢磁模塊112,第一充磁模塊111a和第二充磁模塊310的磁感應線均近似水平的穿過輸送單元上方且相互成45°夾角。
本申請的發(fā)明人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對于工件中的斷針而言,單一充磁模塊對斷針進行充磁時會存在一個約20°的充磁盲區(qū),通過設置多個充磁模塊在多個方向上對斷針進行充磁,并使得通過該多個充磁模塊間的相互配合對充磁盲區(qū)進行覆蓋,即可保證任意隨機位置的斷針均能夠較佳的被充磁。本實施例中,給出的第一充磁模塊111a和第二充磁模塊310的磁感應線偏轉角度為45°,其僅僅給出一個具體的數(shù)值,實際上當該偏轉角度在30°~60°之間是均能夠產生較佳的效果,本申請中不在一一列舉。
另外,設置多個充磁模塊的具體方式也并不局限于本實施例中的方式,也可以為如在一個檢測單元處設置多個充磁單元,只要對充磁盲區(qū)進行覆蓋即可。總之,本實施例僅給出了其中一種具體的設置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jù)本申請的精神在不作出任何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而進行的任何簡單的變形都應當落入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另外,本實施例中檢測單元的數(shù)量為2個,在實際運用中,檢測單元的數(shù)量是能夠為包括1在內的任意數(shù)值的;而且可以預見的是,檢測單元的數(shù)量越多,檢測的精度也就越高。但是,為了同時達到較佳的檢測精度和較低的成本,檢測單元的數(shù)量在2~4之間較為合適,本申請中不再一一枚舉。
本實施例中,輸送單元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料道121和傳送道131,進料道121在高度方向上形成落差,傳送道131水平設置。實際上,輸送單元的作用僅在于運輸工件使并使之經(jīng)過檢測單元,其可以采用任意能夠實現(xiàn)該種功能的傳送方式,本實施例中僅給出了其中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輸送單元的該種實施方式中,進料道121的存在,使得工件能夠較佳的進行上料。
本實施例中,輸送單元下料端還設有一分揀機構140,分揀機構140具有用于分別與檢測單元檢測出斷針和未檢測出斷針相對應的兩個輸出工位。從而使得,分揀機構140能夠根據(jù)是否檢測出斷針而進行相應的動作,從而能夠較佳的將存在斷針的工件和不存在斷針的工件進行分離。
本申請中,充磁模塊的作用僅在于提供一個磁場,其能夠采用多種形式,如永磁體、電磁鐵、充磁機等;本實施例中,為了兼顧制造成本、運行成本以及檢針機整體的簡潔,充磁模塊采用的是永磁體。
本申請中,檢磁模塊只需能夠在檢測到較大剩磁時進行動作即可,因此其也能夠采用多種形式。本實施例中,檢磁模塊主要由磁敏傳感器構成,其在檢測到較大剩磁時,能夠產生可以直接被上位設備接收并處理的電信號。
本實施例中,檢針機本體110處還設有與其內部檢測系統(tǒng)連接的用于實現(xiàn)報警功能的報警裝置150,另外與檢針機本體110相配合的還設有用于對其內部檢測系統(tǒng)進行管理控制的控制柜160。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也提供了一種檢針機,其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本實施例中,為克服磁各向異性,給出了充磁模塊的另一種設置方式;其中,任一檢測單元均包括多個充磁模塊,該多個充磁模塊分別用于在多個不同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
本實施例中,設于任一檢測單元處的多個充磁模塊,在數(shù)量和空間位置間的關系,應當符合實施例1中的分析結論,即需要對充磁盲區(qū)進行覆蓋。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或2的基礎上,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體式機架結構。
參見圖1、2或3,本實施例中的分體式機架結構包括相互獨立的進料機架120和傳送機架130,進料機架120處設有進料道121,傳送機架130處設有傳送道131;進料道121在高度方向上形成落差,傳送道131水平設置,進料道121下端與傳送道131逐漸平齊且伸入傳送道131上方。
如圖4所示,進料機架120包括第一支架構件122和第一軌道構件123,第一軌道構件123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連接板211和第二連接板212,第一連接板211和第二連接板212之間傾斜的設有進料軌道板,進料軌道板的上表面形成進料道121。
如圖5所示,第一支架構件122包括均豎直設置的第一立桿511和第二立桿512,第一立桿511和第二立桿512在同一高度處分別同側的垂直設有第一垂直桿521和第二垂直桿522,第一垂直桿521和第二垂直桿522的外端上方處分別垂直設有第一過渡桿531和第二過渡桿532。第一過渡桿531和第二過渡桿532間水平設有第一安裝桿541,第一立桿511與第二立桿512間自上而下依次的水平設有第二安裝桿542和第三安裝桿543,并且使得第二安裝桿542與第一安裝桿541在同一高度上。第一連接板211以及第二連接板212均通過第一安裝桿541、第二安裝桿542和第三安裝桿543設置在第一支架構件122上,具體安裝時,在第一連接板211以及第二連接板212與第一安裝桿541、第二安裝桿542和第三安裝桿543相對應的位置處均設有通孔,從而將第一安裝桿541、第二安裝桿542和第三安裝桿543分別穿過第一連接板211以及第二連接板212即可實現(xiàn)快速安裝。
另外,第一立桿511和第二立桿512間在下部還設有加固桿550,第一垂直桿521和第二垂直桿522的外端處還設有用于與傳送機架130配合的連接塊410。
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架構件122通過上述的構造,能夠通過采用較少的材料而實現(xiàn)較佳的穩(wěn)定性能和安裝功能,從而結構輕便、利于施行。
如圖6所示,第一軌道構件123中,第一連接板211和第二連接板212均構造成近似于直角三角形狀,第一連接板211和第二連接板212直角頂點部用于與第三安裝桿543配合,第一連接板211和第二連接板212其余2個頂點部用于分別與第一安裝桿541和第二安裝桿542進行配合。進料軌道板沿著第一連接板211和第二連接板212的斜邊部設于第一連接板211和第二連接板212之間,進料軌道板的兩側還均垂直的設有第一擋邊板125,第一擋邊板125與進料軌道板的對應處構造成方形的第一擋料部125a,第一擋邊板125下方構造成用于伸入傳送道131內的第一過渡部125b。
本實施例中,第一充磁模塊111a是設于進料軌道板下方的,第一充磁模塊111a的兩端分別搭接在第一連接板211和第二連接板212的斜邊處。
本實施例中,第一立桿511和第二立桿512的下方均設有第一可調支撐腳124,從而能夠較佳的對第一支架構件122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
如圖7所示,傳送機架130包括第二支架構件132和第二軌道構件133,第二軌道構件133包括輸送帶,輸送帶的工作面形成傳送道131??梢岳斫獾氖?,第二支架構件132主要是為了實現(xiàn)一個支撐的功能,因此其具體的形式能夠為多種;第二軌道構件133主要是為了對工件進行運輸使得其能夠經(jīng)過檢測單元,因此第二軌道構件133能夠在不影響檢測單元實現(xiàn)檢測(包括充磁和檢磁)功能的情況下采用多種形式。
如圖8所示,第二支架構件132包括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下方設有支撐件,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上方設有一安裝面板820。安裝面板820位于傳送道131的下方,安裝面板820能夠用于設置充磁模塊或檢磁模塊。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一端(圖8中左端)用于與連接塊410連接,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另一端(圖8中右端)用于設置分揀機構140。
如圖9所示,第二軌道構件133包括傳送帶910,傳送帶910通過設于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上方兩端的主動帶輪920和從動帶輪930實現(xiàn)運轉,傳送帶910位于主動帶輪920和從動帶輪930間的上表面構成傳送道131。主動帶輪920由一傳動電機940帶動,傳動電機940通過一電機支架座950設于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處。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在主動帶輪920上方處設有第一端頭護蓋961,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在從動帶輪930上方處設有第二端頭護蓋962。傳送帶910的中部還設有支撐輪970,傳送帶910近主動帶輪920處在相對的兩側處還設有一對調節(jié)輪980。
本實施例中,傳送道131的兩側均設有第二擋邊板134,第二擋邊板134不僅能夠較佳的防止工件從傳送道131處的脫落,而且使得充磁模塊和/或檢磁模塊也能夠較佳的通過第二擋邊板134設于傳送道131處。
另外,一方面磁場在空間中的衰減是非常明顯的(與距離的3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斷針在工件表面的分布位置也是隨機的;這就是使得,為了保證較高的檢測精度,就需要保證充磁模塊和檢磁模塊與工件中可能在任意位置處存在的斷針都要保持一個較近的距離(以能夠達到較佳充磁效果和檢磁效果為準)。由此,本實施例中的傳送帶910的材質選用不會造成磁場干擾的材料。這就使得,不僅能夠通過第二擋邊板134將充磁模塊和/或檢磁模塊設于傳送道131上方,而且還能夠通過安裝面板820將充磁模塊和/或檢磁模塊設于傳送道131下方;從而能夠較佳的從多方位進行充磁和/或檢磁,進而能夠有效的提升檢測精度。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第二軌道構件133的具體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本實施例中所給出的方式,充磁模塊和/或檢磁模塊也并不是必須需要設置在傳送道131的下方。比如,如果充磁模塊和檢磁模塊均僅設于傳送道131上方,那么第二軌道構件133就可以采用任意能夠實現(xiàn)工件傳送功能的結構形式,雖然只進行一次檢測的檢測精度會劣于本實施例中所給出的結構,但是可以通過對工件進行多次檢測而達到相近的效果。
實施例4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種用于檢針機機架的行走支撐機構。
參找圖2、3、7或8,其包括傳送機架130,傳送機架130下方設有第二可調支撐腳135和行走輪136。
本實施例中,傳送機架130包括第二支架構件132,第二可調支撐腳135和行走輪136均設于第二支架構件132下方。第二可調支撐腳135包括墊片和螺桿,螺桿上段與傳送機架130螺紋配合,螺桿下端與墊片連接。
本實施例中,就第二可調支撐腳135而言,墊片與傳送機架130的距離能夠通過螺桿進行調節(jié),這使得在傳送機架130安裝時,能夠通過對每個第二可調支撐腳135進行調節(jié),而使得傳送機架130能夠較平穩(wěn)的設置于多種工況的地面處。另外,行走輪136的設置使得,通過使第二可調支撐腳135遠離地面即可較佳的搬移傳送機架130。
本實施例中,行走輪136采用萬向輪,行走輪136設于第二可調支撐腳135的內側。行走輪136設于第二可調支撐腳135的內側的好處在于,由于第二可調支撐腳135是會需要進行調整的,其設于外側能夠便于調整。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中的行走支撐機構所要實現(xiàn)的功能而言,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毫無疑義的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可調支撐腳135的上行至最大位置處時應當向上方收縮于第二可調支撐腳135,第二可調支撐腳135的下行至最大位置處時應當向下方突出于第二可調支撐腳135。
實施例5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檢針機的分揀機構,該分揀機構140用于設于檢針機本體110輸送單元的下料端處,其能夠較佳的運用于實施例1或2或3中。
如圖10、11所示,該分揀機構140包括用于沿輸送單元運行方向設置的分料板142,分料板142背部與一垂直于輸送單元運行方向的轉動軸1010連接,轉動軸1010可轉動的設于檢針機本體110處;轉動軸1010一端通過一動力機構141與檢針機本體110連接,動力機構141用于帶動轉動軸1010轉動。
本實施例中,轉動軸1010兩端均與一軸承座1020軸承連接,軸承座1020設于檢針機本體110處。動力機構141包括氣缸,氣缸的輸出端通過一連桿機構與轉動軸1010所述一端連接。連桿機構包括沿軸向與氣缸輸出端連接的第一連桿1030和沿徑向與轉動軸1010所述一端連接的第二連桿1040,第一連桿1030與第二連桿1040鉸接連接。分料板142兩側均向上折起構造成導向擋邊142a。
參照圖8,本實施例中的分揀機構用于實施例3中時,轉動軸1010兩端的軸承座1020分別通過一軸承座安裝板830設于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的右端處,同時氣缸也設于第二支架構件本體810相應處。
實施例6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工件中斷針的檢測系統(tǒng)及方法,其能夠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實施例1或2中的具體結構加以實現(xiàn)。
參照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檢測系統(tǒng)包括:至少一個檢測單元,檢測單元包括用于對待檢工件充磁的充磁模塊和用于對充磁后待檢工件中是否具有較大剩磁進行檢測的檢磁模塊;以及控制單元,其用于采集檢磁模塊處的檢測數(shù)據(jù)并執(zhí)行相應的處理操作以輸出對應的控制指令。
參照實施例1中的分析,為了克服因磁各項異性而導致的單一充磁模塊不能夠較全面的對任意位置的斷針均進行較佳充磁的缺陷,能夠將任一檢測單元處設置多個充磁方向不同的充磁模塊,或者即使每個檢測單元處僅設置一個充磁模塊也能夠通過設置多個檢測單元加以克服,或者通過對工件在多個方位上進行多次檢測而克服。
另外,充磁模塊能夠為包括永磁體、電磁鐵或充磁機在內的多種能夠提供穩(wěn)定磁場的單元或裝置,檢磁模塊能夠采用如磁敏傳感器。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揀料執(zhí)行單元,揀料執(zhí)行單元具有兩種輸出狀態(tài),控制單元能夠根據(jù)檢磁模塊是否檢測到較大剩磁分別輸出用于使揀料執(zhí)行單元在所述兩種輸出狀態(tài)間進行切換的不同控制指令。
當本實施例中的系統(tǒng)采用實施例1中的具體結構加以實現(xiàn)時,檢測單元能夠以實施例1中的方式設于輸送單元處。
當本實施例中的系統(tǒng)采用實施例2中的具體結構加以實現(xiàn)時,檢測單元能夠以實施例2中的方式設于輸送單元處。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報警單元和顯示單元,控制單元在檢磁模塊檢測到較大剩磁時輸出用于使報警單元動作的控制指令,顯示單元用于對控制單元處理的數(shù)據(jù)進行顯示。本實施例的系統(tǒng)采用實施例1或2中的機構加以實現(xiàn)時,控制單元、顯示單元等能夠設于控制柜160處,報警單元能夠設于報警裝置150處。
基于本實施例中的檢測系統(tǒng),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工件中斷針的檢測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一充磁模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
2、采用一檢磁模塊對充磁后待檢工件中是否具有較大剩磁進行檢測;
3、采用一控制單元對檢磁模塊處的檢測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并通過控制單元根據(jù)檢磁模塊是否檢測到較大剩磁而輸出對應的控制指令。
其中,步驟1中:能夠采用單一充磁模塊在多個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也能夠采用多個充磁模塊分別在多個不同的特定方向上對待檢工件進行充磁。應當理解的是,當采用單一充磁模塊在多個方向上對工件充磁時能夠,具體實現(xiàn)時能夠采用多次對工件進行檢測的方式實現(xiàn);當采用多個充磁模塊時,能夠采用設置多個檢測單元的方式或在檢測單元處設置多個充磁模塊的方式實現(xiàn)。
實施例7
為了較佳的克服因磁各向異性而可能帶來的漏檢,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提高檢針機檢測精度的充磁裝置及方法,其能夠較佳的運用于實施例1或2或6中。
本實施例中的充磁裝置包括在檢針機本體110輸送單元處沿其運行方向依次設置的至少2個充磁模塊,所述至少2個充磁模塊的磁感應線均近似水平的穿過輸送單元上方且互不平行。
本實施例中,任意相鄰兩個充磁模塊的磁感應線所成夾角能夠為30°~60°間的任一值,充磁模塊采用如永磁體、電磁鐵或充磁機。
參考圖3,本實施例中的充磁裝置運用于實施例1中的檢針機中時,充磁模塊的數(shù)量為2個,分別為第一充磁模塊111a和第二充磁模塊310,第一充磁模塊111a和第二充磁模塊310的磁感應線成45°夾角。
基于本實施例中的充磁裝置,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提高檢針機檢測精度的充磁方法,其包括:沿著檢針機本體110輸送單元的運行方向在輸送單元處設置至少2個充磁模塊,并使所述至少2個充磁模塊的磁感應線均近似水平的穿過輸送單元上方且互不平行。
本實施例中,能夠使任一充磁模塊的磁感應線均相對于,其在輸送單元運行方向后方的,相鄰充磁模塊的磁感應線在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上偏轉30°~60°。
本實施例中的充磁方法采用實施例1中的結構加以實現(xiàn)時,參照圖3,在輸送單元處設置2個充磁模塊,并使所述2個充磁模塊的磁感應線夾角為45°。
實施例8
一方面由于磁場在空間的衰減速度較快,另一方面由于斷針在工件表面的分布是隨機的,這都會對檢磁的精度產生較大影響。為了較佳的克服上述缺陷,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提升檢針機檢測精度的檢磁裝置及方法,其能夠較佳的運用于實施例1或2或6中。
本實施例中的用于提升檢針機檢測精度的檢磁裝置,其包括設于檢針機本體110輸送單元處的檢磁模塊,檢磁模塊包括上檢磁單元和下檢磁單元,上檢磁單元位于輸送單元上方且檢測面朝向輸送單元,下檢磁單元位于輸送單元下方且檢測面朝向輸送單元。
本實施例中,上檢磁單元包括沿輸送單元寬度方向設置的多個相互獨立的磁敏傳感器,所述多個磁敏傳感器的檢測范圍在輸送單元寬度方向上依次重疊。
本實施例中,下檢磁單元包括沿輸送單元寬度方向設置的另外多個相互獨立的磁敏傳感器,所述另外多個磁敏傳感器的檢測范圍在輸送單元寬度方向上依次重疊。
本實施例中,上檢磁單元與下檢磁單元分別連接不同的數(shù)據(jù)采集單元,上檢磁單元與對應的數(shù)據(jù)采集單元間與同一獨立的供電單元連接,下檢磁單元與對應的數(shù)據(jù)采集單元間與另外同一獨立的供電單元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同一獨立的供電單元和所述另外同一獨立的供電單元分別采用單獨的接地端。
本實施例中的檢磁裝置用于實施例3中的機架機構時,如圖13所示,上檢磁單元包括上檢磁單元本體1300;如圖14所示,下檢磁單元包括下檢磁單元本體1400;其中,上檢磁單元本體1300通過第二擋邊板134設于輸送單元上方,下檢磁單元通過安裝面板820設于輸送單元下方。
上檢磁單元本體1300包括兩端用于分別與輸送單元兩側的第二擋邊板134進行連接的上檢磁單元支架1310,上檢磁單元支架1310上方設有上檢磁單元蓋板1320;上檢磁單元支架1310下方設有用于設置所述多個磁敏傳感器的上檢磁單元電路板1330,上檢磁單元電路板1330下方設有一個第一電路板固定板1340;第一電路板固定板1340用于較佳的將上檢磁單元電路板1330固定于上檢磁單元支架1310處,并且第一電路板固定板1340處設有用于所述多個磁敏傳感器的檢測面露出的第一檢測孔1341。
下檢磁單元本體1400包括下檢磁單元安裝板1410,安裝面板820處設有用于與下檢磁單元安裝板1410配合的安裝孔,下檢磁單元安裝板1410上方設有用于設置所述另外多個磁敏傳感器的下檢磁單元電路板1420,下檢磁單元電路板1420上方設有第二電路板固定板1430;第二電路板固定板1430用于較佳的將下檢磁單元電路板1420固定于下檢磁單元安裝板1410處,第二電路板固定板1430處設有用于所述另外多個磁敏傳感器的檢測面露出的第二檢測孔1431。
基于本實施例中的檢磁裝置,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提升檢針機檢測精度的檢磁方法,其包括:在檢針機本體110輸送單元處設置檢磁模塊,檢磁模塊包括上檢磁單元和下檢磁單元;將上檢磁單元設于輸送單元上方并使得上檢磁單元的檢測面朝向輸送單元,將下檢磁單元設于輸送單元下方并使得下檢磁單元的檢測面朝向輸送單元。
本實施例中,上檢磁單元采用多個相互獨立的磁敏傳感器,將該多個磁敏傳感器沿輸送單元的寬度方向進行陣列,并使得該多個磁敏傳感器的檢測范圍在輸送單元寬度方向上依次重疊。
本實施例中,下檢磁單元采用另外多個相互獨立的磁敏傳感器,將該另外多個磁敏傳感器沿輸送單元的寬度方向進行陣列,并使得該另外多個磁敏傳感器的檢測范圍在輸送單元寬度方向上依次重疊。
本實施例中,將上檢磁單元與下檢磁單元分別與不同的數(shù)據(jù)采集單元進行連接。
本實施例中,將上檢磁單元與對應的數(shù)據(jù)采集單元與同一獨立的供電單元進行連接,將下檢磁單元與對應的數(shù)據(jù)采集單元與另外同一獨立的供電單元進行連接,并將所述同一獨立的供電單元和所述另外同一獨立的供電單元的接地端分別單獨設置。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發(fā)明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jīng)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