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測力輪對連續(xù)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組測量電橋、第二組測量電橋、第三組測量電橋和第四組測量電橋;所述第一組測量電橋為測量輪對旋轉角度θ;第二組測量電橋、第三組測量電橋和第四組測量電橋均為測量輪軌作用的作用力和作用點位置;所述第一組測量電橋由一個關于軸對稱的、布置在軸上且輸出是正弦波的測量電橋和一個關于軸對稱的、布置在軸上且輸出是余弦波的測量電橋組成;所述第二組測量電橋為兩個關于軸對稱的、貼在輻板內側且輸出只包含了奇次諧波的測量電橋;所述第三組測量電橋和第四組測量電橋為貼在輻板內側且輸出只包含了奇次諧波的測量電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測力輪對連續(xù)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測量電橋在所述的測力輪對旋轉360°的周期內,分別輸出一個正弦波形和一個余弦波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測力輪對連續(xù)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測量電橋與所述測力輪對軸連接,用于對所述測力輪對的旋轉角度進行測量;第二組測量電橋、第三組測量電橋和第四組測量電橋與所述測力輪對輻板連接,用于對所述測力輪對的輪軌作用力和作用點位置進行測量;所述作用力包括橫向力和垂向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測力輪對連續(xù)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測量電橋包括測量半橋a和測量半橋b,所述測量半橋a和測量半橋b中均設有應變片,所述應變片均布置在所述測力輪對軸上的同一個圓周上;
所述應變片為電橋臂;所述測量半橋a中的應變片包括第一應變片和第二應變片;所述第一應變片和第二應變片之間夾角為180°,且第一應變片和第二應變片關于軸對稱;所述測量半橋b中的應變片包括第三應變片和第四應變片;第三應變片和第四應變片之間夾角為180°,且第三應變片和第四應變片關于軸對稱;所述第一應變片和第三應變片之間夾角為9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測力輪對連續(xù)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組測量電橋包括測量半橋a和測量半橋b,所述測量半橋a和測量半橋b中均設有應變片,所述應變片均布置在所述測力輪對軸輻板內側的同一個半徑圓周上;
所述應變片為電橋臂;所述測量半橋a中的應變片包括第五應變片和第六應變片;所述第五應變片和第六應變片之間夾角為180°,且第五應變片和第六應變片關于軸對稱;所述測量半橋b中的應變片包括第七應變片和第八應變片;第七應變片和第八應變片之間夾角為180°,且第七應變片和第八應變片關于軸對稱;所述第五應變片和第七應變片之間夾角為9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測力輪對連續(xù)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組測量電橋包括測量半橋a和測量半橋b,所述測量半橋a和測量半橋b中均設有應變片,所述應變片均布置在所述測力輪對軸輻板內側的同一個半徑圓周上;
所述應變片為電橋臂;所述測量半橋a中的應變片包括第九應變片和第十應變片;所述第九應變片和第十應變片之間夾角為180°,且第九應變片和第十應變片關于軸對稱;所述測量半橋b中的應變片包括第十一應變片和第十二應變片;所述第十一應變片和第十二應變片之間夾角為180°,且第十一應變片和第十二應變片關于軸對稱;所述第九應變片和第十二應變片之間夾角為9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測力輪對連續(xù)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組測量電橋包括測量半橋a和測量半橋b,所述測量半橋a和測量半橋b中均設有應變片,所述應變片均布置在所述測力輪對軸輻板內側的同一個半徑圓周上;
所述應變片為電橋臂;所述測量半橋a中的應變片包括第十三應變片和第十四應變片;所述第十三應變片和第十四應變片之間夾角為180°,且第十三應變片和第十四應變片關于軸對稱;所述測量半橋b中的應變片包括第十五應變片和第十六應變片;所述第十五應變片和第十六應變片之間夾角為180°,且第十五應變片和第十六應變片關于軸對稱;所述第十三應變片和第十六應變片之間夾角為90°。
8.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任意項所述測力輪對連續(xù)測量方法的解耦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測量電橋測出的測力輪對旋轉角度θ作為已知條件,并采用kalman濾波的方法建立計算輪軌作用力和作用點位置的觀測方程組并來計算輪軌作用力和輪軌作用點位置。來計算測力輪對旋轉角度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