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用于醫(yī)療檢測儀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熒光免疫分析儀中轉杯推進機構。
背景技術:
干式熒光檢測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快速醫(yī)療檢測技術,該技術具有特異性強、敏感性高、速度快、選擇性強、需樣品量少和方法簡單等優(yōu)點,在醫(yī)療檢測中的應用較廣泛。該技術實現(xiàn)的一種方案是將待測物用一定比例的緩沖液在中轉杯(實現(xiàn)待測物與緩沖稀釋液混合的容器)內稀釋后,將其放入帶熒光標記物的試劑卡中,然后通過測量光路,分析待測物中的熒光值來進行快速醫(yī)療檢測的一種檢測技術。
市面上現(xiàn)有的全自動干式熒光免疫分析儀的中轉杯推進機構多是用步進電機、同步帶、同步帶輪、止回器、滑塊、導桿等零件組成。原理如下:步進電機帶動同步帶輪轉動,同步帶隨同步帶輪運動,同步帶上固定一個止回器用于將中轉杯推出。
這種結構有一個缺點:止回器在推出中轉杯后,退回中轉杯盒下方時,通過中轉杯自身的重力將止回撥片壓入止回器內部,當中轉杯盒內的中轉杯數(shù)量較少時,因重力不足以壓入止回器撥片時,會有將中轉杯撥倒的情況,導致中轉杯無法正常推出,造成卡死現(xiàn)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熒光免疫分析儀中轉杯推進機構,中轉杯推在推出時,撥片保持在工作狀態(tài),止回器在退回中轉杯盒時,撥片通過擺桿、扭簧、壓片等結構,將撥片自動壓入止回器內,避免將中轉杯撥倒。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熒光免疫分析儀中轉杯推進機構,包括底板、導向支撐座、滑塊、撥片、擺桿和滑塊驅動機構,所述導向支撐座上設有引導中轉杯滑出的上導向面和可與擺桿配合的下導向面,撥片通過第一轉軸安裝在滑塊上,滑塊上設有第一限位塊和可驅動撥片逆時針抵住第一限位塊而使撥片處于撥動位置的第一復位件,擺桿通過第二轉軸安裝在撥片上,撥片上設有第二限位塊和可驅動擺桿順時針抵住第二限位塊的第二復位件,滑塊驅動機構可驅動滑塊前、后往復運動,滑塊向前運動時,處于撥動位置的撥片將上導向面上的中轉杯逐個推出;滑塊向后運動時,擺桿與下導向面配合并使撥片順時針轉動而避開上導向面上的中轉杯。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導向支撐座在下導向面設有壓片,壓片的兩端設有可引導擺桿滑入壓片下側的圓弧段。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撥片與第一轉軸間設有軸承。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復位件包括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與滑塊連接,另一端與撥片連接。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二復位件包括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與撥片連接,另一端與擺桿連接。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滑塊驅動機構包括設在底板上的電機、設在底板前端的第一換向輪以及設在底板后端的第二換向輪,電機的輸出端設有同步輪,同步輪、第一換向輪和第二換向輪通過同步帶傳動,所述滑塊固定在同步帶上。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還包括沿前后方向設置的導桿,所述導桿通過兩端的導桿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滑塊上設有導向孔,滑塊通過導向孔套裝在導桿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撥片上增設擺桿,中轉杯在推出時,撥片抵住第一限位塊保持在撥動位置,處于工作狀態(tài),滑塊退回過程中,擺桿滑入下導向面下側,擺桿通過第二限位塊下壓撥片,使撥片繞第一轉軸順時針轉動,從而避開上導向面上的中轉杯,避免將中轉杯撥倒,保證中轉杯正常推出,防止卡死現(xiàn)象發(fā)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滑塊分別處于退回中、推出和退回后工作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滑塊、撥片和擺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以下將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各元件的結構特點,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時,是以圖1所示的結構為參考描述,而如果有描述到順時針和逆時針時,是以圖2所示的結構為參考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際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熒光免疫分析儀中轉杯推進機構,包括底板1、導向支撐座2、滑塊3、撥片4、擺桿5和滑塊驅動機構6,所述導向支撐座2上設有引導中轉杯8滑出的上導向面21和可與擺桿5配合的下導向面,導向支撐座2在下導向面設有壓片7,壓片7的兩端設有可引導擺桿5滑入壓片7下側的圓弧段。撥片4通過第一轉軸安裝在滑塊3上,所述撥片4與第一轉軸間設有軸承。滑塊3上設有第一限位塊31和可驅動撥片4逆時針抵住第一限位塊31而使撥片4處于撥動位置的第一復位件32,所述第一復位件32包括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與滑塊3連接,另一端與撥片4連接。擺桿5通過第二轉軸安裝在撥片4上,撥片4上設有第二限位塊41和可驅動擺桿5順時針抵住第二限位塊41的第二復位件42,所述第二復位件42包括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與撥片4連接,另一端與擺桿5連接?;瑝K驅動機構6可驅動滑塊3前、后往復運動,滑塊3向前運動時,處于撥動位置的撥片4將上導向面21上的中轉杯8逐個推出;滑塊3向后運動時,擺桿5與下導向面上的壓片7配合并使撥片4順時針轉動而避開上導向面21上的中轉杯8。
其中,所述滑塊驅動機構6包括設在底板1上的步進電機61、設在底板1前端的第一換向輪62以及設在底板1后端的第二換向輪63,第一換向輪62和第二換向輪63均采用包膠軸承,包膠軸承通過塞打螺絲固定在底板1上,步進電機61的輸出端設有同步輪64,同步輪64、第一換向輪62和第二換向輪63通過同步帶65傳動,所述滑塊3固定在同步帶65的某一位置。還包括沿前后方向設置的導桿66,所述導桿66通過兩端的導桿座67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滑塊3上設有導向孔,滑塊3通過導向孔套裝在導桿66上,滑塊3可沿導桿66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滑塊3向前運動推出中轉杯8時,步進電機61轉動,通過同步輪64、同步帶65帶動滑塊3做直線運動。撥片4在接觸中轉杯8時,擺桿5接觸到壓片7,擺桿5將被壓片7阻擋,從而被迫做逆時針轉動,撥片4保持原狀態(tài)繼續(xù)前進。當撥片4將中轉杯8推出后,擺桿5也同時脫離壓片7,在第二扭簧作用下恢復到初始位置。
在滑塊3退回過程中,在初始狀態(tài)的擺桿5接觸到壓片7,因擺桿5只能做逆時候轉動,不可以做順時針轉動,在壓片7的作用下,擺桿5連同撥片4將被壓下,即撥片4做順時針轉動,從而在退回狀態(tài)下,避開了與中轉杯8的接觸,避免了將中轉杯8撥倒、撥亂等情況。當滑塊3回到初始位置時,擺桿5脫離壓片7,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上,撥片4恢復到初始位置。
當然,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