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化分析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中心多通道免疫層析多重檢測板。
背景技術:
免疫層析技術是一種較為成熟的現(xiàn)場快速檢測技術。其原理是將特異的抗體先固定于硝酸纖維素膜的某一區(qū)帶,當該干燥的硝酸纖維素一端浸入樣品(尿液或血清)后,由于毛細管作用,樣品將沿著該膜向前移動,當移動至固定有抗體的區(qū)域時,樣品中相應的抗原即與該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若用免疫膠體金或免疫酶染色可使該區(qū)域顯示一定的顏色,從而實現(xiàn)特異性的免疫診斷。
免疫層析試紙條是結合免疫標記物與對應抗原(抗體)的反應特異性和層析技術而制成的。免疫層析測試條通常由加樣區(qū)、反應區(qū)和吸水區(qū)三部分組成。加樣區(qū)含有免疫標記物顆粒,通常由玻璃纖維將免疫膠體金顆粒吸附在該區(qū);反應區(qū)則噴涂兩條反應線,一條為檢測線,一條為質控線。檢測線用以檢測此處(抗原)物質與免疫標記物顆粒的包被抗原(抗體或抗體攜帶的抗原)的反應性;質控線則用以檢測免疫標記物顆粒上的包被蛋白質的活性及程度,免疫標記物由加樣區(qū)釋放后,經反應區(qū),部分繼續(xù)到吸附區(qū),完成層析,從而達到快速檢測的目的。目前采用的免疫層析裝置無法自動控制進入反應區(qū)的樣品量,無法自動實現(xiàn)準確定量和液體樣品的分配均勻。
專利申請文件201510807766.5公開的一種公開了一種可定量的免疫層析裝置,專利申請文件201310366481.3公開的一種一種高定量性的免疫層析用裝置;其檢測板操作簡單,均實現(xiàn)定量檢測,但是其每次加量僅可進行一個樣品的檢測,仍無法符合現(xiàn)今日益普及的“床前及時診斷”--定量、快速、靈敏的診斷方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設計一種單中心多通道免疫層析多重檢測板板,為微流控技術,讓每個樣品加樣相等;實現(xiàn)對一份樣品進行一次檢測確定多種目標檢測物的檢測模式,解決聯(lián)合檢測中存在的液體樣品分配不均,液體樣品流通過快造成溢流損失等問題,使得多項檢測可同時穩(wěn)定進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單中心多通道免疫層析多重檢測板板,包括檢測主板,所述檢測主板包括加樣承載臺和檢測區(qū),所述加樣承載臺由中心部和周沿部構成;
所述中心部設有中心加樣孔,以所述中心加樣孔為起點向周沿部外端延伸設有多個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包括位于所述中心部的第一通道和位于所述周沿部且與所述第一通道連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內底面設有若干級向上的臺階,所述檢測區(qū)自靠近第二通道通道口的位置向外延伸設有多個放置免疫層析膜片的試紙槽。
其中一個優(yōu)選的方案是,所述周沿部表面設有與第二通道垂直相通的第二加樣孔,可作為添加稀釋液的通道。
進一步的優(yōu)選方案為,所述試紙槽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二通道的通道底面,使放置的免疫層析膜片時更好的加樣;每個所述試紙槽的外側邊緣方向設有數(shù)值編號區(qū)。
進一步的,所述若干級臺階為自起點位置向周沿部端逐級上升的臺階。
進一步的,所述中心部高于周沿部,且中心部的中心加樣孔孔深為0.5-6cm。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為向上切斷中心部的構造,所述第二通道為設于所述周沿部底部的管道構造。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上設有可拆卸的插板,通過插入插板可將該通道入口阻擋,從而實現(xiàn)對使用通道的數(shù)量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檢測主板可以為各種規(guī)則的或不規(guī)格的構造,并根據(jù)在實際運用中,中心加樣孔設計為半圓形、圓形、橢圓形、矩形或菱形,或者一些不規(guī)則形狀,所述各通道的長度相等或不相等,以可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檢測目的為準。
更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板為一次性耗材,檢測板表面采用紙片或亞克力材料制備而成。
在又一個方案中,所述檢測主板的邊沿設有凸起,所述檢測板還包括蓋體,所述蓋體側壁恰好扣在凸起外側進行蓋合。上蓋深度較大,以能將檢測板整體蓋住為宜。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單中心多通道免疫層析多重檢測板板,為微流控技術,實現(xiàn)每個樣品加樣相等,“一對多”檢測模式,適用于免疫層析檢測。在通道內設置的臺階,使得中心加樣孔可盛裝較多的血漿樣本;血漿樣本超過臺階高度時,平均分配到各個通道,從而實現(xiàn)平均分配加樣量;而第二加樣孔的容量則與試紙槽容積相關,使用中將試紙槽容積設置成若干個規(guī)格,并根據(jù)使用情況選擇固定規(guī)格即可。如此解決檢測中存在的液體樣品分配難以控制,液體樣品流通過快造成溢流損失等問題,使得多項檢測可同時穩(wěn)定進行。本實用新型的檢測裝置可通過機械讀取顏色變化而獲得檢測結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檢測板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部位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檢測板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檢測板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檢測板的第四種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檢測板的第四種實施方式的主視圖;
圖7為圖6部位B-B的剖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檢測板蓋上蓋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單中心多通道免疫層析多重檢測板,包括檢測主板1,所述檢測主板1包括加樣承載臺10和檢測區(qū)20,所述加樣承載臺10由中心部11和周沿部12構成。圖1-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檢測板的第一種實施方式。
所述中心部11設有中心加樣孔13,以所述中心加樣孔13為起點向周沿部12外端延伸設有多個引流通道3,所述引流通道3包括位于所述中心部11的第一通道31和位于所述周沿部12且與所述第一通道31連通的第二通道32;所述第一通道31內底面設有若干級向上的臺階4,使得第二通道32內底面始終低于第一通道31內底面,所述檢測區(qū)20自靠近第二通道32通道口的位置向外延伸設有多個放置免疫層析膜片的試紙槽6,所述試紙槽6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二通道32的通道底面。
其中所述若干級臺階4為自起點位置向周沿部12端逐級上升的臺階,使得中心加樣孔13可盛裝較多的血漿樣本;血漿樣本超過臺階高度時,平均分配到各個通道,從而實現(xiàn)平均分配加樣量。所述中心部11高于周沿部12,且中心部11的中心加樣孔13孔深為0.5-6cm。
本實用新型的檢測主板1可以為各種規(guī)則的或不規(guī)格的構造,并根據(jù)在實際運用中,中心加樣孔13設計為半圓形、圓形、橢圓形、矩形或菱形,或者一些不規(guī)則形狀,所述各通道的長度相等或不相等,以可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檢測目的為準。如圖3-4為檢測板的第二種和第三種實施方式。
在又一個實施方案中,圖5-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檢測板的第四種實施方式,所述檢測主板1為半圓形構造,所述中心加樣孔13為圓形,所述檢測主板1的直徑端還連接有預留板8。所述周沿部12表面設有與第二通道32垂直相通的第二加樣孔5,具體的,所述第二加樣孔5設于所述周沿部12的內沿側端,同時與第一通道31相通;每個所述試紙槽6的外側邊緣方向設有數(shù)值編號區(qū)7。
該實施方式中,第一通道31為向上切斷中心部11的構造,所述第二通道32為設于所述周沿部12底部的管道構造。第一通道31上設有可拆卸的插板(圖中未示出),根據(jù)實際使用情況,通過插入插板可將該通道3入口阻擋,從而實現(xiàn)對使用通道3的數(shù)量控制。
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為一次性耗材,所述檢測板1表面采用紙片或亞克力材料制備而成。
圖8所示,所述檢測主板1的邊沿設有凸起90,所述檢測板還包括蓋體9,所述蓋體9側壁恰好扣在凸起90外側進行蓋合;蓋體9深度較大,以能將檢測板整體蓋住為宜。
本實用新型使用的免疫層析試紙條為現(xiàn)有技術的試紙條,該免疫層析測試條由加樣區(qū)、反應區(qū)和吸水區(qū)三部分組成。其加樣區(qū)放置在檢測區(qū)20的內側,剛好接收第二通道32流入的加樣液。
使用方法:本實用新型的單中心多通道免疫層析多重檢測板的檢測方法的步驟為:1、預先準備待測血液樣本或血細胞分離后的血漿樣本;2、將血液樣本或血漿樣本加入中心加樣孔13,待其加樣量通過第一通道31,且高于臺階時均勻溢出;3、通過第二加樣孔5加入稀釋液,稀釋液與液體樣本混合進入第二通道32,隨后進入免疫層析膜片;4:樣本中的待測抗體與預包被在膜上測試區(qū)(T)的的重組抗原-結合物反應;然后,混合物隨之在毛細血管作用向前層析,在質控區(qū)(C)的相應抗體反應。如果血液中含有待測抗體,在測試區(qū)內(T)會出現(xiàn)一條紅色條帶,表明是陽性結果。如果在測試區(qū)內(T)沒有出現(xiàn)紅色條帶,則血液中不含有待測抗體,表明是陰性結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