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盲孔深度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對于孔深度的檢測,特別是盲孔深度檢測,通常使用游標卡尺、深度尺等。盲孔內底部不平整,使用深度尺等工具,容易造成工具沒有深入至最大深度即開始測量,不僅效率低,而且測量精度不高,誤差大,測量時間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盲孔深度檢測裝置,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用于對盲孔深度進行測量,不僅提高了零件的檢測效率,而且測量精度高,誤差小,保證了零件后續(xù)裝配要求。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盲孔深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支架,其設于所述基座上;固定裝置,其設于所述支架兩側,用于固定一待檢測工件;檢測裝置,其包括設于中心位置的第一測距傳感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測距傳感器兩側的第二測距傳感器和第三測距傳感器,所述檢測裝置設于所述支架上方的導軌上,用于所述待檢測工件的盲孔深度檢測,所述檢測裝置與驅動裝置連接;控制顯示裝置,其包括與所述檢測裝置相連的單片機,與所述單片機相連的顯示模塊和控制模塊。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盲孔深度檢測裝置,其中,所述固定裝置剖面為凹形。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盲孔深度檢測裝置,其中,所述固定裝置上端設有一鎖緊螺釘。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盲孔深度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測距傳感器水平設置,所述第二測距傳感器,所述第三測距傳感器與水平方向的角度為5-30度。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盲孔深度檢測裝置,其中,所述測距傳感器為激光測距傳感器,包括激光發(fā)射裝置,激光接收裝置,分析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支架上設置固定裝置和檢測裝置,通過固定裝置將待檢測工件固定,通過檢測裝置實現(xiàn)待檢測工件的盲孔深度檢測;本實用新型設置第一測距傳感器,第二測距傳感器和第三測距傳感器,可以實現(xiàn)對內部不平整的盲孔深度進行測量,同時得到盲孔最大深度、最小深度,不僅提高了零件的檢測效率,而且測量精度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盲孔深度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
其中,1-基座;2-支架;3-固定裝置;4-檢測裝置;5-驅動裝置;6-控制顯示裝置;41-第一測距傳感器;42-第二測距傳感器;43-第三測距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一種盲孔深度檢測裝置,請參閱附圖1,包括:
基座1;
支架2,其設于所述基座1上;
固定裝置3,其設于所述支架2兩側,用于固定一待檢測工件,所述固定裝置3上端設有一鎖緊螺釘,所述固定裝置3剖面為凹形,將所述待檢測工件兩端分別放入所述固定裝置3中并用鎖緊螺釘固定;
檢測裝置4,其包括設于中心位置的第一測距傳感器4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測距傳感器兩側的第二測距傳感器42和第三測距傳感器43,所述檢測裝置4設于所述支架2上方的導軌上,用于所述待檢測工件的盲孔深度檢測,所述第一測距傳感器41,所述第二測距傳感器42和所述第三測距傳感器43分別對盲孔底部不同位置進行測量,由于底部可能不平整,多點檢測可以得到盲孔最大深度、最小深度;所述檢測裝置4在驅動裝置5帶動下沿著所述導軌移動,便于調整所述檢測裝置4的位置;
控制顯示裝置6,其包括與所述檢測裝置4相連的單片機,與所述單片機相連的顯示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顯示模塊用于顯示所述檢測裝置4測量結果,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測距傳感器41,所述第二測距傳感器42和所述第三測距傳感器43工作狀態(tài)。
進一步的,所述的盲孔深度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測距傳感器41水平設置,所述第二測距傳感器42,所述第三測距傳感器43與水平方向的角度為5-30度。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測距傳感器為激光測距傳感器,包括激光發(fā)射裝置,激光接收裝置,分析裝置。
下面簡單介紹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盲孔深度檢測裝置的工作過程:
通過固定裝置3將待檢測工件固定,檢測裝置4通過驅動裝置5調整位置后,對所述待檢測工件的盲孔深度進行檢測,控制顯示裝置6控制第一測距傳感器41,第二測距傳感器42和第三測距傳感器43工作狀態(tài),并顯示測量結果,實現(xiàn)盲孔深度多點檢測。
上述實施例用于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將本實用新型局限于這些具體實施方式。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理解為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