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液體流量計量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體微小流量計量換向進油機構。
背景技術:
靜態(tài)稱重法液體流量標準裝置中稱重容器放置于天平或秤之上,稱重容器用于收集來自換向進油機構切換流入的液體,天平對流入液體前后的稱重容器進行稱重,兩者質量差即流入液體的標準質量,換向進油機構的功能相當于三通閥,將入口液體在旁通和稱重系統間快速切換,理想的換向稱重機構應該是液體連續(xù)均勻地全部進入稱重系統,要求換向系統無掛壁、無殘留、無內外泄露且應為連續(xù)流狀態(tài)?,F有液體流量標準裝置的換向稱重機構采用傳統開式或閉式換向器,口徑和腔體大,掛壁嚴重,易出現滴流(非連續(xù)流)現象,影響稱重精度無法滿足微小流量計量。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體微小流量計量換向進油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體微小流量計量換向進油機構,包括換向進油機構和稱重杯,所述稱重杯放置在天平上;所述換向進油機構包括帶驅動軸的機械換向閥、帶活塞桿的氣缸和與氣缸連通的電磁換向閥,所述機械換向閥為兩位三通閥,所述機械換向閥的上端的閥口連接進油管,所述機械換向閥的下端左、右兩個閥口分別連接旁通管和柔性的稱重油管,所述旁通管與油箱連通,所述稱重油管的下端連接有噴嘴,所述稱重油管和噴嘴之間連接有過渡接頭,所述稱重油管的直徑大于噴嘴的直徑,所述噴嘴的下端伸入稱重杯且靠近稱重杯的側壁,所述噴嘴的下端口高于液體油的液面,所述活塞桿和驅動軸通過接頭連接在一起,所述電磁換向閥為兩位五通閥,所述電磁換向閥的上端左右兩側兩個閥口分別通過左側氣管和右側氣管連接氣缸的左腔和右腔,所述電磁換向閥的下端左、中、右三個閥口分別連接引氣管、進氣管和大氣,所述引氣管為L形的金屬管,所述引氣管的進氣端與電磁換向閥連接、出氣端位于稱重油管的一側,所述引氣管的出氣端的端口為內收的錐形口,所述進氣管連接有壓縮氣源。
優(yōu)選的,所述接頭的上方設置有計時器,所述計時器上設有與計時開關連接的撥桿,所述撥桿與接頭接觸。
優(yōu)選的,所述活塞桿和驅動軸分別焊接在接頭的兩側。
優(yōu)選的,所述活塞桿的左端和驅動軸的右端分別設置有螺紋,所述接頭為與活塞桿和驅動軸上的螺紋配合的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液體微小流量計量換向進油機構,換向進油機構的稱重油管下方連接直徑較小的噴嘴,且在稱重油管和噴嘴之間設置過渡接頭,過渡接頭能夠儲蓄液體油,加大噴嘴處的流速,能夠實現連續(xù)流且減少掛壁的液體油;設置兩位五通的電磁換向閥,稱重油管進油結束后,使氣缸的左腔內的氣體通過引氣管排出,引氣管的出氣端內收成錐形且位于稱重油管的右側,能夠吹動稱重油管以及噴嘴,進而使噴嘴處余留的油滴下落或者粘附到稱重杯的內壁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
圖中:14.稱重杯、15.液體油、17.天平、18.噴嘴、19.過渡接頭、20.稱重油管、21.機械換向閥、22.旁通管、23.進油管、25.引氣管、26.電磁換向閥、27.進氣管、28.右側氣管、29.左側氣管、30.氣缸、31.活塞桿、32.驅動軸、33.接頭、34.計時觸發(fā)器、341.撥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
實施例一,一種液體微小流量計量換向進油機構,包括換向進油機構和稱重杯,所述稱重杯放置在天平上;所述換向進油機構包括帶驅動軸的機械換向閥、帶活塞桿的氣缸和與氣缸連通的電磁換向閥,所述機械換向閥為兩位三通閥,所述機械換向閥的上端的閥口連接進油管,所述機械換向閥的下端左、右兩個閥口分別連接旁通管和柔性的稱重油管,所述旁通管與油箱連通,所述稱重油管的下端連接有噴嘴,所述稱重油管和噴嘴之間連接有過渡接頭,所述稱重油管的直徑大于噴嘴的直徑,所述噴嘴的下端伸入稱重杯且靠近稱重杯的側壁,所述噴嘴的下端口高于液體油的液面,所述活塞桿和驅動軸通過接頭連接在一起,所述電磁換向閥為兩位五通閥,所述電磁換向閥的上端左右兩側兩個閥口分別通過左側氣管和右側氣管連接氣缸的左腔和右腔,所述電磁換向閥的下端左、中、右三個閥口分別連接引氣管、進氣管和大氣,所述引氣管為L形的金屬管,所述引氣管的進氣端與電磁換向閥連接、出氣端位于稱重油管的一側,所述引氣管的出氣端的端口為內收的錐形口,所述進氣管連接有壓縮氣源。
實施例二,一種液體微小流量計量換向進油機構,包括換向進油機構和稱重杯,所述稱重杯放置在天平上;所述換向進油機構包括帶驅動軸的機械換向閥、帶活塞桿的氣缸和與氣缸連通的電磁換向閥,所述機械換向閥為兩位三通閥,所述機械換向閥的上端的閥口連接進油管,所述機械換向閥的下端左、右兩個閥口分別連接旁通管和柔性的稱重油管,所述旁通管與油箱連通,所述稱重油管的下端連接有噴嘴,所述稱重油管和噴嘴之間連接有過渡接頭,所述稱重油管的直徑大于噴嘴的直徑,所述噴嘴的下端伸入稱重杯且靠近稱重杯的側壁,所述噴嘴的下端口高于液體油的液面,所述活塞桿和驅動軸通過接頭連接在一起,所述電磁換向閥為兩位五通閥,所述電磁換向閥的上端左右兩側兩個閥口分別通過左側氣管和右側氣管連接氣缸的左腔和右腔,所述電磁換向閥的下端左、中、右三個閥口分別連接引氣管、進氣管和大氣,所述引氣管為L形的金屬管,所述引氣管的進氣端與電磁換向閥連接、出氣端位于稱重油管的一側,所述引氣管的出氣端的端口為內收的錐形口,所述進氣管連接有壓縮氣源;所述接頭的上方設置有計時器,所述計時器上設有與計時開關連接的撥桿,所述撥桿與接頭接觸。
實施例三,此處內容與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相同,不再贅述,所述活塞桿和驅動軸分別焊接在接頭的兩側。
實施例四,此處內容與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相同,不再贅述,所述活塞桿的左端和驅動軸的右端分別設置有螺紋,所述接頭為與活塞桿和驅動軸上的螺紋配合的螺母。
工作原理:
初始狀態(tài):稱重杯內沒有液體油,電磁換向閥斷電且處于左位,活塞桿向左伸出,機械換向閥處于左位,進油管通過機械換向閥與旁通管連通,旁通管直接與油箱連接。
稱重,在稱重杯內部沒有液體油時,讀出此時天平的示數并記錄。
進油時,電磁換向閥通電且切換至右位,壓縮氣源中的氣體通過進氣管、電磁換向閥和左側氣管進入氣缸的左腔,活塞桿向右縮入,氣缸的右腔內的氣體通過右側氣管和電磁換向閥排入大氣,機械換向閥切換至右位,進油管通過機械換向閥與稱重油管連通,稱重油管中的油進入過渡接頭,然后通過噴嘴注入稱重杯。
進油結束后,電磁換向閥斷電且切換至左位,壓縮氣源中的氣體通過進氣管、電磁換向閥和右側氣管進入氣缸的右腔,活塞桿向左伸出,機械換向閥切換至左位,進油管通過機械換向閥與旁通管連通,旁通管直接與油箱連接,氣缸的左腔內的氣體經過左側氣管和電磁換向閥進入引氣管吹動稱重油管,進而使噴嘴處余留的油滴下落或者粘附到稱重杯的內壁上,此時,電磁換向閥和機械換向閥均回到初始狀態(tài)。
稱重,噴嘴處的油滴完全進入稱重杯后,讀出天平示數,減去進油前天平的示數,得出進入到稱重杯內液體油的質量。
當接頭的上方設置有計時器時,進油過程中,電磁換向閥通電且切換至右位,壓縮氣源中的氣體通過進氣管、電磁換向閥和左側氣管進入氣缸的左腔,活塞桿向右縮入,接頭觸動撥桿,撥桿觸發(fā)計時開關,計時器開始計時,氣缸的右腔內的氣體通過右側氣管和電磁換向閥排入大氣,機械換向閥切換至右位,進油管通過機械換向閥與稱重油管連通,稱重油管中的油進入過渡接頭,然后通過噴嘴注入稱重杯;進油結束后,電磁換向閥斷電且切換至左位,壓縮氣源中的氣體通過進氣管、電磁換向閥和右側氣管進入氣缸的右腔,活塞桿向左伸出,機械換向閥切換至左位,進油管通過機械換向閥與旁通管連通,接頭反向觸動撥桿,撥桿關閉計時開關,計時器停止計時,旁通管直接與油箱連接,氣缸的左腔內的氣體經過左側氣管和電磁換向閥進入引氣管吹動稱重油管,進而使噴嘴處余留的油滴下落或者粘附到稱重杯的內壁上;從計時器上讀出進油過程中用的時間,進油的質量除以時間得出標準質量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