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檢測領域,特別是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壓力測量領域,經(jīng)常會使用到壓力表,壓力表內的彈性元件一般一端焊接悶頭進行封閉,另一端穿設于接頭上并用于被測介質的進出。目前對于加工后的彈性元件、悶頭以及接頭之間的氣密性都是通過水壓法進行檢測,即將彈性元件、悶頭以及接頭浸入水中,通入一定壓強的氣體,水中出現(xiàn)氣泡,則說明存在漏氣,氣密性不達標,沒有氣泡產(chǎn)生,則說明不存在漏氣情況,氣密性達標。然而采用這種氣密性檢測方式,對于微漏狀況,尤其是在接頭與彈性元件的連接處以及悶頭與彈性元件的連接處存在密封性問題時,即便有氣泡產(chǎn)生,氣泡也很容易附在接頭或者悶頭表面,肉眼很難清楚的看出氣泡,從而影響了氣密性的判斷,最終對壓力表的檢測精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用于加工后的彈性元件、悶頭以及接頭的氣密性檢測。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設計的一種壓力檢測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有固定機構、傳動機構以及指示機構;
所述固定機構包括接頭固定座與悶頭連接桿,所述接頭固定座位于悶頭連接桿的右側,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連接桿、傳動板以及移動塊,所述傳動連接桿包括從左向右依次連接的連接部、傳動部以及阻擋部,所述連接部與悶頭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板上固設有一對前后相對設置的傳動塊,所述一對傳動塊之間形成傳動區(qū)域,所述傳動部橫向穿過傳動區(qū)域,且所述一對傳動塊均位于傳動部的移動軌跡上,所述傳動板固設于移動塊上方;
所述指示機構包括固定座、指示表盤、轉動指針以及中心轉軸,所述固定座位于接頭接頭固定座右側,所述固定座上設有中心支撐軸,所述中心支撐軸上端與指示表盤的中心相固定,所述中心轉軸套設在中心支撐軸上并向上延伸形成轉軸套,所述轉軸套上端與轉動指針相連,所述轉動指針轉動設置于指示表盤上,所述中心轉軸下方設有與其彈性抵接的扭簧,所述扭簧與固定座彈性抵接,所述中心轉軸與移動塊相抵接,所述中心轉軸為螺線輪;
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悶頭連接桿的左側并固定連接有連接片,所述連接片高于工作臺,所述移動塊一端為固定端,并與連接片固定連接,另一端為傳動端,并位于固定座上與中心轉軸相抵接,從而使移動塊與工作臺之間具有一定的間距。
進一步,所述固定座上還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端與指示表盤相抵接,所述支撐架與移動塊的傳動端分別位于中心轉軸前后兩側,且支撐架通過拉簧與移動塊傳動端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固定座上還設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與固定座之間形成限位槽,所述移動塊傳動端部分位于限位槽內并可以沿著限位槽靠近或遠離中心支撐軸。
進一步,所述移動塊傳動端靠近中心支撐軸一側設有側板,所述側板與移動塊垂直連接,上述限位架位于側板的移動軌跡上。
進一步,所述側板到限位架的距離小于限位槽的長度。
進一步,所述悶頭連接桿位于連接部的正上方,所述連接部呈弧形設置,所述悶頭連接桿與連接部之間間距自其兩者的連接端向連接部與傳動部的連接端逐漸增大。
進一步,所述傳動部靠近接頭固定座一側設有彈性擋片,與彈性擋片相對的傳動塊上設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與彈性擋片相對。
進一步,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一對前后相對設置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之間形成限位區(qū)域,所述阻擋部橫向穿過限位區(qū)域,所述限位區(qū)域內還設有一對上下錯開分布的對接彈片,該對對接彈片的投影呈交叉設置,所述對接彈片一端與阻擋部相固接,另一端與其中一個限位座相固接。
進一步,所述傳動連接桿還包括過渡部,所述過渡部分別與傳動部、阻擋部垂直連接。
進一步,所述傳動板包括本體以及自本體左側向左延伸形成的一對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設有一個橫向設置的固定長孔,所述固定長孔內滑設有螺釘并通過螺釘與移動塊相固接,從而使傳動板固設于移動塊上,所述一對傳動塊位于本體上。
將加工好的彈性元件、悶頭以及接頭固定在固定機構上,然后彈性元件的介質入口與供氣設備相連通,并從彈性元件的介質入口通入一定壓力的氣體,通過彈性元件的形變帶動傳動機構將形變傳動到指示機構上,并通過指示機構顯示出來,然后關閉氣體供應,當指針出現(xiàn)回落,即說明氣密性存在問題,當指針沒有出現(xiàn)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得到的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其有益效果是:1、通過該檢測裝置,可以對加工后的悶頭、彈性元件以及接頭進行氣密性檢測,尤其是存在微漏情況,氣密性檢測效果好;2、通過該檢測裝置,還可以對加工后的悶頭、彈性元件以及接頭進行壓力檢測,從而判斷其檢測精度;3、移動塊的固定端固定連接在連接片上,傳動端位于固定座上,從而使移動塊高于工作臺一定的間距,可以減少工作臺對移動塊的移動影響,減少了移動塊傳動彈性元件形變的影響因素,使其傳動精度更高;4、通過拉簧與對接彈片,可以使移動塊在失去作用力的情況下,快速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并且拉簧的存在,可以使中心轉軸可以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而不會造成轉動指針無法回零的情況;5、通過限位架、限位槽以及側板的設置,使移動塊沿著限位槽移動,保護其使用,不會由于充入的其他壓力過大,導致設備的損壞;6、在傳動部設置彈性擋片,并在傳動塊上設置與彈性擋片相對的限位柱,保護傳動連接桿的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指示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工作臺4,所述工作臺上設有固定機構、傳動機構、限位機構以及指示機構,固定機構位于指示機構左側并通過傳動機構與指示機構相連,所述限位機構位于指示機構與固定機構之間。
所述固定機構包括接頭固定座5與悶頭連接桿6,所述接頭固定座靠近工作臺的邊沿位置,并位于該邊沿中心偏左處,接頭固定座上端設有一對固定孔,用于螺釘穿過接頭1與固定孔固定連接,所述悶頭連接桿位于接頭固定座的左側并靠近工作臺的左端,本實施例中,悶頭連接桿為一前后設置的平面桿,并與工作臺平行設置,該悶頭連接桿通過螺釘與悶頭固定連接。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連接桿7、傳動板8以及移動塊9,所述傳動連接桿包括從左向右依次連接的連接部71、傳動部72、過渡部73以及阻擋部74,為了提高傳動連接桿的傳動精度,所述傳動連接桿一體成型,所述傳動部與阻擋部橫向設置,過渡部為前后設置且其兩端分別與傳動部、阻擋部垂直連接,所述阻擋部比傳動部沿前后垂直方向上更靠近接頭固定座,所述連接部71與悶頭連接桿6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板包括本體81以及自本體左側向左延伸形成的一對固定臂82,本實施例中,固定臂兩側與本體弧形過渡,且固定臂與本體一體成型,所述固定臂上設有一個橫向設置的固定長孔83,所述固定長孔內滑設有螺釘10并通過螺釘與移動塊相固接,從而使傳動板可調節(jié)的固設于移動塊上,所述本體上固設有一對前后相對設置的傳動塊84,所述一對傳動塊之間形成傳動區(qū)域85,所述傳動部橫向穿過傳動區(qū)域,且所述一對傳動塊均位于傳動部的移動軌跡上。
所述指示機構包括固定座11、指示表盤12、轉動指針13以及中心轉軸14,所述固定座位于接頭固定座右側并靠近工作臺右端,所述固定座上設有中心支撐軸15,所述中心支撐軸上端與指示表盤的中心相固定,所述中心轉軸套設在中心支撐軸上并向上延伸形成轉軸套16,所述轉軸套上端與轉動指針相連,所述轉動指針轉動設置于指示表盤上,所述中心轉軸下方設有與其彈性抵接的扭簧(圖中未標出),所述扭簧與固定座彈性抵接,所述中心轉軸與移動塊相抵接,所述中心轉軸為螺線輪。
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設于工作臺上一對前后相對設置的限位座17,所述限位座之間形成限位區(qū)域18,所述阻擋部橫向穿過限位區(qū)域,所述限位區(qū)域內還設有一對上下錯開分布的對接彈片19,該對對接彈片的投影呈交叉設置,所述對接彈片一端與阻擋部相固接,另一端與其中一個限位座相固接。本實施例中,所述一對對接彈片位于阻擋片以及遠離接頭固定座的限位座之間。
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固定架20,所述固定架位于工作臺的左端并固定連接有連接片21,所述連接片橫向設置并具有一定的柔軟性,可以產(chǎn)生微小幅度的彎折,所述連接片高于工作臺,所述移動塊9一端為固定端91,并與連接片固定連接,另一端為傳動端92,并位于固定座上與中心轉軸相抵接,從而使移動塊與工作臺之間具有一定的間距,并且移動塊從限位區(qū)域18下方穿過。
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還設有支撐架22,所述支撐架上端與指示表盤相抵接,所述支撐架與移動塊的傳動端分別位于中心轉軸前后兩側,且支撐架通過拉簧23與移動塊傳動端相連接,拉簧可以使彈性元件內不存在壓力時,移動塊可以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
所述固定座上還設有限位架24,所述限位架與固定座之間形成限位槽25,所述移動塊傳動端部分位于限位槽內并可以沿著限位槽靠近或遠離中心支撐軸。
所述移動塊傳動端靠近中心支撐軸一側設有側板26,所述側板與移動塊垂直連接,上述限位架位于側板的移動軌跡上。本實施例中,所述中心轉軸與側板相抵接,所述側板到限位架的距離小于限位槽的長度,一般只相差幾毫米,拉簧連接側板與支撐架。通過限位架、限位槽以及側板,固定移動塊的移動軌跡以及移動距離,保護彈性元件在檢測之后可以正常使用。
本實施例中,所述悶頭連接桿位于連接部的正上方,所述連接部呈弧形設置,所述悶頭連接桿與連接部之間間距自其兩者的連接端向連接部與傳動部的連接端逐漸增大。
所述傳動部靠近接頭固定座一側設有彈性擋片27,與彈性擋片相對的傳動塊上設有限位柱86,所述限位柱與彈性擋片相對,本實施例中,限位柱設置在靠近接頭固定座的傳動塊上并位于傳動區(qū)域內。在彈性元件失去壓力后,傳動部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時,彈性擋片與限位柱之間產(chǎn)生一個緩沖,保護傳動部的正常使用。
先將加工好的彈性元件、悶頭3以及接頭1固定到固定機構上,本實施例中,彈性元件為彈簧管2,即通過螺釘將接頭固定在接頭固定座5上,悶頭與悶頭連接桿6固定連接,此時,彈性擋片與限位柱相抵接,轉動指針位于零處,中心轉軸壓緊扭簧。露于接頭外的彈簧管介質入口28與供氣設備相連,并從介質入口持續(xù)通入具有一定氣壓的氣體,氣體使彈簧管發(fā)生形變,從而帶動悶頭連接桿移動,悶頭連接桿帶動傳動部移動,傳動部向遠離限位柱方向移動,靠近遠離接頭固定座的傳動塊并與其相抵接,使其作用于該傳動塊,從而通過該傳動塊帶動移動塊移動,移動塊的傳動端沿著限位槽遠離中心支撐軸,中心轉軸隨著傳動端的移動從而轉動,中心轉軸帶動轉動指針轉動,從而在指示表盤上顯示出氣體壓力,此時,阻擋部向遠離接頭固定座的限位座移動從而壓縮一對對接彈片。由于中心轉軸是螺線輪,并且通入介質入口的氣體壓力緩慢提高,氣體壓力越大時,中心轉軸的轉角越大。
當持續(xù)通入一定氣壓的氣體時,指示表盤上的轉動指針指示的數(shù)值不會發(fā)生變動,由于通入氣體的壓力是可控的,當指針指示的數(shù)值與通入氣體的壓力不對等時,一般都是小于通入氣體的壓力,要么是加工后的悶頭、彈簧管以及接頭的組合中存在氣密性問題,要么是加工過程中,彈簧管有所損壞。然后關閉氣體供應,彈簧管內保留有相應壓力的氣體,當轉動指針出現(xiàn)回落時,則說明存在氣密性問題;當轉動指針沒有變化,并轉動指針所指出的數(shù)值與氣體壓力相比較是在允差范圍以內時,則說明是不存在氣密性問題,然后供應多次不同壓力的氣體,根據(jù)每次氣體壓力,測量出加工后的彈簧管、悶頭以及接頭的測量精度;當轉動指針沒有變化,但轉動指針所指出的數(shù)值不在允差范圍以內時,則說明加工后的彈簧管、悶頭以及接頭不存在氣密性問題,但存在測量精度的問題,不能使用。
最后斷開供氣設備,使彈簧管內的氣體從介質入口流出,使其恢復原狀,在對接彈片的回復力作用下,傳動部向限位柱一端移動并使彈簧擋片與限位柱相抵接,移動塊失去作用力,從而在拉簧的作用下,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并帶動中心轉軸轉動,從而繼續(xù)壓緊扭簧,取下加工好的彈簧管組件,進行下一個氣密性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