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工業(yè)相機鏡頭光學投影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工業(yè)相機鏡頭光學投影檢測分辨率板。
背景技術(shù):
隨著工業(yè)相機分辨率的不斷提高,現(xiàn)有工廠采用的鏡頭光學投影分辨率檢測板已經(jīng)不能滿足要求。請參照圖1,現(xiàn)有的光學投影檢測分辨率板的分辨率圖案的構(gòu)成。分辨率板主體為7個同心圓即七個視場,視場直徑從小到大依次為Φ1mm、Φ1.9mm、Φ3.15mm、Φ4mm、Φ6mm、Φ8mm、Φ11mm。作為輔助圖框看板的五個矩形中心重合且重合于同心圓圓心,五個矩形的長寬比例均為4:3,五個矩形面積從小到大依次為1.62X2.16mm2、2.7X3.6mm2、4.8X3.6mm2、6.4X4.8mm2、8.8X6.6mm2。兩條直線分別通過五個矩形對角,每條直線與同心圓具有14個交點,另兩條直線過矩形中心并垂直于矩形邊,每條直線與同心圓也有14個交點,四條直線與七個同心圓共有56個交點,這56個交點加上中心點共設置53個分辨率觀察點(最內(nèi)圈直徑為Φ1mm的同心圓的8個點中只有4個是分辨率觀察點)。分辨率圖形位于前述的53個分辨率觀察點處,根據(jù)圖2所示,每個分辨率觀察點出的分辨率圖形包括9組分辨率標志,分辨率所標示的分辨率分別為32、40、50、63、80、100、125、160、200(線對/mm)。每組分辨率標志分別由兩組互相垂直的線對組組成,每組線對由三條線對組成,每條線對寬長比為1:5,線對間距為2個線寬。
不過,現(xiàn)有的光學投影檢測分辨率板一般是用于檢測數(shù)碼相機鏡頭,也是基于此專門設計的,其光學視場同心圓最小直徑為Φ1mm,分辨率圖形分別為32、40、50、63、80、100、125、160、200(線對/mm),由于分辨率圖形最小為200線對/mm,這種分辨率適用于低分辨率手機照相鏡頭,對分辨率高于200線對/mm的光學鏡頭并不適用,造成分辨率在200線對/mm以上的光學鏡頭難以評價鏡頭成像質(zhì)量。而現(xiàn)在工業(yè)相機鏡頭的分辨率越來越高,現(xiàn)有的這種分辨率檢測板難以滿足使用要求,這是現(xiàn)有光學分辨率檢測板的局限之一。其二,光學生產(chǎn)車間在投影檢測分辨率時對于有軸外像差存在的鏡頭只能觀察到拖影現(xiàn)象,往往不能判斷出具體的脫影方向和偏心方向,不便進一步指導裝配工藝。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業(yè)相機鏡頭光學投影檢測分辨率板,兼顧了中心成像質(zhì)量與邊緣成像質(zhì)量的差異,且針對存在偏心像差的鏡頭檢測時,可判斷出鏡頭的偏心方向,有利于指導工藝裝調(diào)。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一種工業(yè)相機鏡頭光學投影檢測分辨率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上設置有分辨率圖案;所述分辨率圖案包括七個同心圓、五個中心重合于同心圓圓心的矩形與四條直線,所述四條直線包括兩條過矩形對角的第一直線和兩條過矩形中心且垂直于矩形邊的第二直線;所述四條直線與外側(cè)六個同心圓的相交處設置有第一分辨率圖形,所述第二直線與最內(nèi)側(cè)圓的相交處與矩形中心處設置有第二分辨率圖形;所述矩形中心處的第二分辨率圖形設置有十字叉絲。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分辨率圖形包括8組分辨率標志,分辨率分別為50線對/mm、63線對/mm、80線對/mm、100線對/mm、125線對/mm、160線對/mm、200線對/mm、250線對/mm。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分辨率圖形包括10組分辨率標志,分辨率分別為63線對/mm、80線對/mm、100線對/mm、125線對/mm、160線對/mm、200線對/mm、250線對/mm、300線對/mm、350線對/mm、400線對/mm。
進一步的,所述分辨率標志包括按順時針旋轉(zhuǎn)排布的四組線對組,每組線對組由三條線對構(gòu)成,每條線對寬長比為1:5,線對組呈方形。
進一步的,所述七個同心圓的直徑從小到大依次為Φ1mm、Φ1.9mm、Φ3.15mm、Φ4.5mm、Φ6mm、Φ8mm、Φ11mm。
進一步的,所述五個矩形的長寬比為4:3,從小到大依次為1.62×2.16mm2、2.7×3.6mm2、4.8×3.6mm2、6.4×4.8mm2、8.8×6.6mm2。
進一步的,所述十字叉絲的寬度為450線對/mm。
進一步的,所述十字叉絲的中心點設置有星點檢測的衍射環(huán)空間范圍。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采用在中心和邊緣出采用不同的分辨率圖形,兼顧了中心成像質(zhì)量和邊緣成像質(zhì)量的差異;另外中心處設置的十字叉絲用于檢測鏡頭的像散;本發(fā)明的分辨率圖形還增加了兩個方向的線對,有利于在針對偏心像差的鏡頭檢測時,通過觀察光學投影出的拖影方向判斷出鏡頭的偏心方向,進一步指導工藝裝調(diào)。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的光學投影檢測分辨率板圖案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任一分辨率圖形放大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分辨率圖案示意圖。
圖4是圖3的矩形中點處的第二分辨率圖形的放大圖。
圖5是圖3的其余第一分辨率圖形的放大圖。
圖6是圖3的第一分辨率圖形的放大圖。
圖7是本發(fā)明預留星點檢測的衍射空間范圍的十字叉絲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請參照圖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工業(yè)相機鏡頭光學投影檢測分辨率板,包括一玻璃基板,該玻璃基片單面鍍有專用的光學氧化鉻以增加光線透過率,基片單面刻制專用的反向、投影負片的分辨率圖案以投影在接收面板上觀察像質(zhì)。
所述分辨率圖案包括七個直徑不同的同心圓(即七個視場)、五個中心重合于同心圓圓心的矩形與四條直線,所述四條直線包括兩條過矩形對角的第一直線和兩條過矩形中心且垂直于矩形邊的第二直線;所述四條直線與外側(cè)六個同心圓的相交處設置有第一分辨率圖形,所述第二直線與最內(nèi)側(cè)圓的相交處與矩形中心處設置有區(qū)別于第一分辨率圖形的第二分辨率圖形,客觀兼顧了中心成像質(zhì)量與邊緣成像質(zhì)量的差異,利于對中心點像質(zhì)量和邊緣像質(zhì)量進行分別評判;請參照圖4,所述矩形中心處的第二分辨率圖形設置有十字叉絲,檢測鏡頭的像散。
請參照圖6,所述第一分辨率圖形包括8組分辨率標志,分辨率分別為50線對/mm、63線對/mm、80線對/mm、100線對/mm、125線對/mm、160線對/mm、200線對/mm、250線對/mm。
請參照圖4和圖5,所述第二分辨率圖形包括10組分辨率標志,分辨率分別為63線對/mm、80線對/mm、100線對/mm、125線對/mm、160線對/mm、200線對/mm、250線對/mm、300線對/mm、350線對/mm、400線對/mm,其中圖4所示中心點處的第二分辨率圖形處增加了十字叉絲,檢測鏡頭的像散。
請參照圖圖4至圖7,所述分辨率標志包括按順時針旋轉(zhuǎn)排布的四組線對組,且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旋轉(zhuǎn)45°。每組線對組由三條線對構(gòu)成,每條線對寬長比為1:5,線對組呈方形。與現(xiàn)有的分辨率標志相比,增加了兩個方向的線對,有利于針對在針對偏心像差的鏡頭檢測時,通過觀察光學投影出的拖影方向判斷出鏡頭的偏心方向,進一步指導工藝裝調(diào)。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七個同心圓的直徑從小到大依次為Φ1mm、Φ1.9mm、Φ3.15mm、Φ4.5mm、Φ6mm、Φ8mm、Φ11mm。
于本實施例中,所述五個矩形的長寬比為4:3,從小到大依次為1.62×2.16mm2、2.7×3.6mm2、4.8×3.6mm2、6.4×4.8mm2、8.8×6.6mm2。對應CCD的型號為1/7"、1/4"、1/3"、1/2"、1"。
進一步的,所述十字叉絲的寬度為450線對/mm。
光源發(fā)出的光線均勻地照射到光學投影檢測分辨率板上,分辨率板置于被檢測鏡頭的焦平面處,分辨率板由被檢測鏡頭逆向投影到屏幕上,根據(jù)被檢測鏡頭的放大倍數(shù)、視場等,在屏幕上得到正向黑白分明的像面大小不同的光學線對像。由于被檢測鏡頭的分辨率不同,投影成像后鏡頭中心與周邊成像可分辨的線對數(shù)也不同,從而檢測處鏡頭的分辨率能力大小,達到檢測目的。針對存在像差的鏡頭檢測,可根據(jù)投影出的拖影方向判斷出鏡頭的偏心方向。
于另一實施例中,在工藝加工允許的情況下,在光學投影中心的分辨率圖案可進一步擴展,如圖7所示,在十字叉絲中心點預留出星點檢測的衍射環(huán)空間范圍。根據(jù)星點檢測原理和艾里斑分布,點光源通過光學系統(tǒng)成像后,在像面及像面前后不同的截面上形成一定大小和形狀的彌散斑??蓾M足當前市場一般被測鏡頭1.8的相對孔徑,白光波長為0.56um的星點檢驗。此法不僅利于根據(jù)星點像的大小和能量分布評定該被檢測鏡頭的成像質(zhì)量,也利于通過CCD采集星點衍射圖進行圖像處理得到成像質(zhì)量的定量分析。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