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隔熱管道技術檢驗領域,特別涉及隔熱管托強度過載測試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所有各種形態(tài)的隔熱管托只作輕質硬隔層小樣測試。都忽略了隔熱管托整體強度測試。為了保證產品的加工質量滿足工程的設計要求,只有對隔熱管托加工成品后,再按工程設計數據對整體產品做強度的綜合測試。才能真正地反映隔熱管托內在與外在的綜合質量。隔熱管托強度過載測試臺彌補了隔熱管托整體測試的空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隔熱管托強度過載測試裝置及方法,其裝置結構簡易、便于操作、能整體檢測隔熱管托的強度,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隔熱管托產品沒有強度檢測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隔熱管托整體位移強度過載測試裝置,包括四柱液壓臺1、油壓缸位移滾軸2、油壓缸3,馬鞍座4、管托支座6、牽引裝置7;所述四柱液壓臺1包括H鋼框5、頂板9、底板10和四根支撐柱11,所述H鋼框9和底板10之間通過四根支撐柱11連接,所述H鋼框9的底面安裝有頂板9,所述底板10上設置有馬鞍座4,所述馬鞍座4兩側的肩臺上各設置有一個油壓缸3,所述油壓缸3能夠上下伸縮,每個油壓缸3的頂部各安裝有一個油壓缸位移滾軸2,所述馬鞍座4與安裝管托支座6在被測管道上相輔反向作力,所述管托支座6環(huán)抱待測鋼管12,所述管托支座6的兩端分別通過鋼索各連接一個牽引裝置7。
進一步的,所述馬鞍座4的內壁抱緊與其規(guī)格相同的被測鋼管12。
進一步的,所述管托支座6環(huán)抱與其規(guī)格相同的待測鋼管12。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油壓缸3對稱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牽引裝置7分別設置于待測鋼管12軸向的兩端。
進一步的,所述頂板9為抗壓高強板;所述抗壓高強板的材質為40Cr合金板料。
進一步的,所述油壓缸3底部的油壓缸位移滾軸2抵住抗壓高強板,所述油壓缸位移滾軸2在牽引裝置7的驅動下在抗壓高強板上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四柱液壓臺1通過H鋼框9、底板10和四根支撐柱11形成一個六面體工作臺。
進一步的,所述牽引裝置7連接有操控臺8。
一種隔熱管托整體位移強度過載測試裝置的方法,將管托支座配于同規(guī)格的待測鋼管上支撐待測鋼管,再將規(guī)格相匹配的馬鞍座跨備于待測鋼管上背弧面上,在馬鞍座兩側的肩臺上各固定安裝油壓缸3,且兩個油壓缸3相互對稱設置,控制油壓缸對馬鞍施壓于被測管連帶管托支座施壓,達到設定承載力開始保壓,啟動牽引裝置7,牽引裝置7在管托支座兩端分別牽動管托支座,對管托支座作軸向位移牽動,觀察管托支座在設定承載力時,管托支座相對于頂板的位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將各種規(guī)格的管托支座配備相匹配的馬鞍座,再裝配于四柱液壓臺內,進而進行管托強度的檢測,確保隔熱管托的抗壓質量,生產管托后,對其進行強度檢測,有利于提高產品的質量,保障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管托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中管托支架的側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中四柱液壓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中四柱液壓臺的側視圖;
其中:1-四柱液壓臺,2-油壓缸位移滾軸,3-油壓缸,4-馬鞍座,5-H鋼框,6-管托支座,7-牽引裝置,8-操控臺,9-頂板,10-底板,11-支撐柱,12-待測鋼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6所示,一種隔熱管托整體位移強度過載測試裝置,包括四柱液壓臺1、油壓缸位移滾軸2、油壓缸3,馬鞍座4、管托支座6、牽引裝置7;所述四柱液壓臺1包括H鋼框5、頂板9、底板10和四根支撐柱11,所述H鋼框9和底板10之間通過四根支撐柱11連接,所述H鋼框9的底面安裝有頂板9,所述底板10上設置有馬鞍座4,所述馬鞍座4兩側的肩臺上各設置有一個移動油壓缸3,所述油壓缸3能夠上下伸縮,所述油壓缸3屬于現有技術,其能夠實現上下伸縮的功能,每個油壓缸3的頂部各安裝有一個油壓缸位移滾軸2,所述馬鞍座4的內壁抱緊同規(guī)格的被測鋼管12,所述管托支座6環(huán)抱待測鋼管12,所述管托支座6的兩端分別通過鋼索各連接一個牽引裝置7,所述油壓缸3設計為移動式等。
所述馬鞍座4的內壁抱緊其規(guī)格被測鋼管12,連帶相同的管托支座6,所述管托支座6環(huán)抱與其規(guī)格相同的待測鋼管12,所述馬鞍座4環(huán)抱待測鋼管聯帶管托支座6相互牽制得到受力區(qū)間。
所述兩個油壓缸3對稱設置,所述四柱液壓臺1通過H鋼框9、底板10和四根支撐柱11形成一個六面體工作臺為不規(guī)則的管托支座測試奠定了基礎。馬鞍座肩臺上固放一對移動油壓缸,達到由上而下施壓授力效果。選擇型號相匹配的鋼管與隔熱管托裝配成運行管道的形式,在隔熱管托支撐管外徑上跨備馬鞍座。使液壓柱底部固定于馬鞍座臺階上,形成了管道徑向面與抗壓高強板間的受力區(qū)踞。
所述兩個牽引裝置7分別設置于待測鋼管12軸向的兩端,在四柱液壓臺1在固定待測鋼管的管托支座軸向兩端安裝牽引裝置,當隔熱管托徑向受力保壓后,軸向在牽引裝置的驅動下開始做軸向位移。測試時可從壓力表與牽引力表中得到工程設計的管托承受力。
所述頂板9為抗壓高強板;所述抗壓高強板的材質為40Cr合金板料,熱處理后HRC50,表面粗糙度▽1.6,兩個液壓缸上端各安裝一個油壓缸位移滾軸2分別與抗壓高強板相觸,40Cr合金板料能夠有效地減少受壓后摩擦系數。
所述油壓缸3底部的油壓缸位移滾軸2抵住抗壓高強板,所述油壓缸位移滾軸2在牽引裝置7的驅動下在抗壓高強板上滑動。
所述牽引裝置7連接有操控臺8,牽引裝置7通過控制臺8控制其牽引力和開關屬于現有技術,所述牽引裝置7在操控臺8的動力作用下,受壓管托支座6作軸向位移。達到管托整體位移強度過載測試目的。
一種隔熱管托整體位移強度過載測試裝置的方法,將管托支座配于同規(guī)格的待測鋼管上支撐待測鋼管,再將規(guī)格相匹配的馬鞍座跨備于被測鋼管上背面,在馬鞍座兩側的肩臺上各固定安裝油壓缸3,且兩個油壓缸3相互對稱設置,控制油壓缸對管托支座施壓,達到設定承載力開始保壓,啟動牽引裝置7,牽引裝置7在管托支座兩端分別牽動管托支座,對管托支座作軸向位移牽動,觀察管托支座在設定承載力時,管托支座相對于頂板的位移。
本發(fā)明將澆注成品管托支座安裝于四柱液壓臺中,做軸向和徑向兩個方向的運動過載測試,其中徑向做承力測試、軸向做位移牽力測試。在過載測試過程中觀察位移變化。
測試過程中還需有配置馬鞍座,馬鞍座起到穩(wěn)定徑向力的走向,可使管托支座得到對稱的下壓力,保證測試的準確性。測試過程中還需帶有一對滾軸2與移動油壓缸3相配合的滾壓系統(tǒng)、抗壓高強板9三位一體互為做功。液壓缸位移滾軸2在管托支座徑向受過載力時與抗壓高強板相觸,能為管托支座做軸向運行時,減小摩擦,得到最小的摩擦系數,確保位移過載測試。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