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的是紡織試驗機械相關的加工制造,具體涉及的是一種織物熱收縮率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熱收縮測定也叫干熱熨燙收縮率測定,其主要是從成品織物上裁剪取樣后,先待自然成型后量取試驗前的經(jīng)向和緯向尺寸以及面積,然后在經(jīng)過一定時間和溫度的高溫干熨后再次測量其經(jīng)向和緯向尺寸以及面積的變化情況即可計算出整體的熱收縮率,目前檢測熱收縮率的辦法還是依靠人工結合干熱熨燙熨斗來實現(xiàn)的,因此每個試樣上均存在這一些細小的人為差異,直接導致各個試樣試驗所產(chǎn)生的熱收縮率值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偏差較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織物熱收縮率試驗裝置,它能有效地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它包含機箱1,該機箱1的頂部及外側均設置有開口,所述機箱1的外側開口處設置有一個可以與其抽拉配合的熨燙架2,所述機箱1的頂部開口處設置有一個蓋板,所述機箱1的內(nèi)部設置有干燙熨斗3和驅動干燙熨斗3作往復運動的驅動機構;
所述的熨燙架2整體為一個頂部設置有開口的盒狀結構,其內(nèi)部設置有一個熨燙板4,所述熨燙架2的下底面處向下延伸出一個截面為梯形結構的導氣槽5,該導氣槽5的底部安裝有一個抽風機6,所述機箱1的底部開設有一個供導氣槽5間隙通過的槽。
所述的驅動機構包含一個驅動電機7,該驅動電機7嵌入安裝在電機座8上,所述電機座8的頂部通過活頁9與機箱1的側壁之間轉動連接配合,所述驅動電機7的活塞軸端通過連軸器與絲桿10相連,該絲桿10的端部與定位塊11間隙插接配合,所述的定位塊11固定安裝在機箱1的側壁上,該定位塊11的一側開設有一個供絲桿10間隙插入的u形槽,所述絲桿10的中部設置有一個與其螺旋配合的定位座13,該定位座13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出可貼合機箱1內(nèi)壁處間隙滑動配合的滑塊14,所述滑塊14的兩側處分別設置有與其間隙滑動配合的定位桿15,該定位桿15的端部固定在干燙熨斗3的上頂面處,所述的定位桿15上套設有彈簧16,該彈簧16的一端頂在滑塊14上,所述彈簧16的另一端頂在干燙熨斗3上。
所述的定位座13上安裝有磁感裝置,所述絲桿10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與磁感裝置相對應的磁鐵片12。
所述的熨燙板4為一個表面處開設有若干個貫通孔的多孔板。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整個試驗的批量均可在一個熨燙板上由干燙熨斗進行相關的熱收縮測定,整體的試驗效果較為理想,各個試樣之間的熱縮率可將人為的差異化將至最小,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也較為準確。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它包含機箱1,該機箱1的頂部及外側均設置有開口,所述機箱1的外側開口處設置有一個可以與其抽拉配合的熨燙架2,所述機箱1的頂部開口處設置有一個蓋板,所述機箱1的內(nèi)部設置有干燙熨斗3和驅動干燙熨斗3作往復運動的驅動機構;
所述的熨燙架2整體為一個頂部設置有開口的盒狀結構,其內(nèi)部設置有一個熨燙板4,所述熨燙架2的下底面處向下延伸出一個截面為梯形結構的導氣槽5,該導氣槽5的底部安裝有一個抽風機6,所述機箱1的底部開設有一個供導氣槽5間隙通過的槽。
所述的驅動機構包含一個驅動電機7,該驅動電機7嵌入安裝在電機座8上,所述電機座8的頂部通過活頁9與機箱1的側壁之間轉動連接配合,所述驅動電機7的活塞軸端通過連軸器與絲桿10相連,該絲桿10的端部與定位塊11間隙插接配合,所述的定位塊11固定安裝在機箱1的側壁上,該定位塊11的一側開設有一個供絲桿10間隙插入的u形槽,所述絲桿10的中部設置有一個與其螺旋配合的定位座13,該定位座13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出可貼合機箱1內(nèi)壁處間隙滑動配合的滑塊14,所述滑塊14的兩側處分別設置有與其間隙滑動配合的定位桿15,該定位桿15的端部固定在干燙熨斗3的上頂面處,所述的定位桿15上套設有彈簧16,該彈簧16的一端頂在滑塊14上,所述彈簧16的另一端頂在干燙熨斗3上。
所述的定位座13上安裝有磁感裝置,所述絲桿10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與磁感裝置相對應的磁鐵片12。
所述的熨燙板4為一個表面處開設有若干個貫通孔的多孔板。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技術方案部分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作進一步的闡述:
首先打開機箱1頂部的蓋板,接著握住絲桿10上提,活頁9在向上翻轉的過程中,絲桿10的端部逐漸越出定位塊11上的u形槽,同時干燙熨斗3也開始與熨燙板4脫離接觸,接著向外抽出熨燙架2,將裁剪好的織物試樣平鋪在熨燙板4上即可,接著將熨燙架2推回原位,然后啟動抽風機6,在抽風機6的作用下織物可以始終緊密的貼合在熨燙板4上同時還可以防止過燙問題的發(fā)生,接著將絲桿10的端部重新推入到定位塊11上的u形槽內(nèi),即可開啟驅動電機7使干燙熨斗3作往復運動,最后開啟干燙熨斗3即可,在開啟干燙熨斗3的同時計時開始。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