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發(fā)動機氣密檢測,具體涉及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
背景技術:
1、汽車的發(fā)動機總成由機體及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組成,為了保證發(fā)動機質量,在發(fā)動機裝配完成后,對發(fā)動機內部的泄漏檢測是裝配生產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然而目前的檢測設備一般都是分別封住發(fā)動機的多個氣口對內部進行泄漏檢測,在對其油腔封住進行檢測,向腔體內注入氣壓,觀察發(fā)動缸體是否漏氣,需要多臺設備,制造成本高,沒有實現自動化。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它能夠一次進行檢測,不需要多臺設備,減少制造成本高。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包括支撐架、第一驅動氣缸、第二驅動氣缸、第三驅動氣缸、第一油腔堵頭、多個第一氣道堵頭和多個第二氣道堵頭,所述第一驅動氣缸、第二驅動氣缸和第三驅動氣缸均安裝在支撐架上,所述第一油腔堵頭安裝在第一驅動氣缸的輸出端上,且第一油腔堵頭上連通設有第一進氣口,多個所述第一氣道堵頭均安裝在第二驅動氣缸的輸出端上,且每一第一氣道堵頭上均連通設有第二進氣口,多個所述第二氣道堵頭安裝在第三驅動氣缸的輸出端上。
3、所述第一氣道堵頭包括第一安裝座、第一滑動桿和第一封堵頭,所述第一滑動桿的一端滑動在第一安裝座上,所述第一滑動桿的另一端與第一封堵頭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動桿上套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位于第一安裝座與第一封堵頭之間,所述第一封堵頭與發(fā)動機的貼合面設有第一出氣口,所述第一進氣口安裝在第一封堵頭上,并與第一出氣口連通。
4、所述第一封堵頭與發(fā)動機的貼合面設有第一密封圈。
5、所述第二驅動氣缸的輸出端安裝有與多個第一氣道堵頭固定連接的第一安裝板。
6、所述第二氣道堵頭包括第二安裝座、第二滑動桿和第二封堵頭,所述第二滑動桿的一端滑動在第二安裝座上,所述第二滑動桿的另一端與第二封堵頭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滑動桿上套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位于第二安裝座與第二封堵頭之間,所述第二封堵頭與發(fā)動機的貼合面設有第二密封圈。
7、所述第三驅動氣缸的輸出端安裝有與多個第二氣道堵頭固定連接的第二安裝板。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實用新型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在進行使用時,通過將發(fā)動機置于支撐架的下方,然后通過第一驅動氣缸、第二驅動氣缸和第三驅動氣缸分別驅動第一油腔堵頭、多個第一氣道堵頭和多個第二氣道堵頭向著發(fā)動機移動,從而封堵住發(fā)動機的油口和氣口,然后通過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向腔體內注入氣壓,觀察發(fā)動缸體是否漏氣,實現一次進行檢測,不需要多臺設備,減少制造成本高。
1.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第一驅動氣缸、第二驅動氣缸、第三驅動氣缸、第一油腔堵頭、多個第一氣道堵頭和多個第二氣道堵頭,所述第一驅動氣缸、第二驅動氣缸和第三驅動氣缸均安裝在支撐架上,所述第一油腔堵頭安裝在第一驅動氣缸的輸出端上,且第一油腔堵頭上連通設有第一進氣口,多個所述第一氣道堵頭均安裝在第二驅動氣缸的輸出端上,且每一第一氣道堵頭上均連通設有第二進氣口,多個所述第二氣道堵頭安裝在第三驅動氣缸的輸出端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道堵頭包括第一安裝座、第一滑動桿和第一封堵頭,所述第一滑動桿的一端滑動在第一安裝座上,所述第一滑動桿的另一端與第一封堵頭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動桿上套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位于第一安裝座與第一封堵頭之間,所述第一封堵頭與發(fā)動機的貼合面設有第一出氣口,所述第一進氣口安裝在第一封堵頭上,并與第一出氣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頭與發(fā)動機的貼合面設有第一密封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氣缸的輸出端安裝有與多個第一氣道堵頭固定連接的第一安裝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氣道堵頭包括第二安裝座、第二滑動桿和第二封堵頭,所述第二滑動桿的一端滑動在第二安裝座上,所述第二滑動桿的另一端與第二封堵頭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滑動桿上套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位于第二安裝座與第二封堵頭之間,所述第二封堵頭與發(fā)動機的貼合面設有第二密封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fā)動機氣密試漏檢查封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驅動氣缸的輸出端安裝有與多個第二氣道堵頭固定連接的第二安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