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移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的門框式掃描車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特別是移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的掃描車。
現有技術中,自90年代初開始有拖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問世,如德國海曼公司和英國宇航公司生產的大型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它們是在一幢能屏蔽射線的檢測通道內,裝有固定不動的、能產生高能X射線的輻射源和能接收穿過集裝箱X射線的陣列探測器,用專用的拖動設備將裝有集裝箱的車輛拖過檢測通道,集裝箱在X射線束中通過時,透過集裝箱的X射線傳到探測器中,根據其強度變化,反映箱中所裝物體的密度分布,并將射線強度變換成圖像灰度,即可獲得箱內所裝物體的透視圖像。這種檢測系統(tǒng),其檢測通道長度至少需要60米,外部兩端占地長度至少各40米,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拖動系統(tǒng),占地面積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僅拖動系統(tǒng)和相關建筑物就須耗資1500多萬元。而且此種戶內外運行的系統(tǒng)容易出故障,每年維修費用就高達上百萬元。為此中國專利ZL95103044.2公開了一種名稱為《自掃描式大型物體輻射檢測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輻射源、準直塔、探測塔、軌道和掃描龍門。輻射源置于軌道上作往復運動,準直塔和探測塔置于另一組軌道上,并與輻射源一起,由伺服電機帶動作同步運動。被測大型物體置于準直塔軌道和探測塔軌道之間,來自輻射源的射線通過準直塔,透過集裝箱后進入探測塔的陣列探測器,探測器接收射線而輸出電荷,變換成數碼后傳輸到圖像工作站。這種檢測系統(tǒng)與上述的檢測系統(tǒng)相比,雖然具有占地面積較小、成本低、易維護的優(yōu)點。但由于檢測裝置中的探測器都是裝在固定的探測架或探測塔中,所以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占地空間大的問題。另外也不能實現異地移動隨機檢測。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海關檢測的、移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的門框式掃描車。使用它不僅可以做到異地移動隨機檢測、不占用固定的檢測空間,而且可以節(jié)省固定檢測場地的投資。
為了達到上述的發(fā)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如下方式實現移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的門框式掃描車,它包括裝有帶探測器的水平臂和垂直臂、輻射源及帶橫向行走輪的拖車架。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拖車架為左右兩部,各部拖車架上分別鋪設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底板內側端固定豎支架。右底板內側端連接固定垂直臂。垂直臂的上端內側固定水平臂,水平臂又由豎支架固定并向豎支架外側延伸為左橫梁。垂直臂上端外側固定右橫梁。由豎支架、水平臂和垂直臂形成的門框架可使被測集裝箱通過。左橫梁頂端與左底板處、右橫梁頂端與右底板處均置有可延伸的支腿,各支腿連接帶電機驅動裝置的縱向導向輪。輻射源置于掃描車上、其X射線正對帶探測器的水平臂和垂直臂。掃描車在公路上行駛時,靠外來牽引車牽引拖車架由橫向行走輪行駛。在現場檢測時,各支腿可使縱向導向輪落地并將掃描車車體頂起,靠電機驅動裝置使各縱向導向輪轉動而帶動掃描車縱向移動。由豎支架、水平臂、垂直臂形成的門框架跨過被測集裝箱,水平臂和垂直臂中的探測器接收來自輻射源穿過被測集裝箱的X射線,實現自動掃描、電信號輸出。
按照上述的技術方案,所述各可延伸的支腿,是在左橫梁頂端與左底板之間,右橫梁頂端與右底板之間放置兩個呈X狀排列的、可調整伸出長度的支腿,各支腿底端固定帶電機驅動裝置的縱向導向輪。
按照上述的技術方案,所述各可延伸的支腿,是在左橫梁頂端與左底板之間、右橫梁頂端與右底板之間放置兩個立柱,各立柱的底部通過螺栓固定帶電機驅動裝置的縱向導向輪,縱向導向輪置于所設軌道上。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結構連接形式,將原固定式的探測架或探測塔,安裝在分為左、右兩部的拖車架上,并在其內裝有探測器,形成可雙向行走的掃描車。因而對被測集裝箱可以做到隨機檢查,可以不占用固定的檢測空間。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易于維修、投資成本低。是海關檢測大型集裝箱的必備設備。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安裝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安裝示意圖;圖4是圖3的A-A向視圖。
實施例1,參看圖1和圖2,移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的門框式掃描車,包括裝有帶探測器的水平臂11和垂直臂10,用直線電子加速器或者同位素為輻射源4及帶橫向行走輪3的拖車架1。所述的托車架1為左右兩部,各部拖車架1上分別鋪設左底板2和右底板5。右底板2內側端連接固定豎支架12,右底板5內側端連接固定垂直臂10。垂直臂10的上端內側固定水平臂11,水平臂11又由豎支架12支撐固定并向豎支架12外側延伸為左橫梁13。垂直臂10上端外側固定右橫梁9。由豎支架12、水平臂11和垂直臂10形成的門框架可使被測集裝箱通過。左橫梁13頂端與左底板2之間,右橫梁9頂端與右底板5之間放置兩個呈X狀排列的、可調整伸出度的支腿7。各支腿7底端固定帶電機驅動裝置的縱向導向輪6。輻射源4置于掃描車上、其X射線正對帶探測器的水平臂11和垂直臂10。另外,拖車架1左部上面為前機房14,拖車架1右部上面為后機房8。
實施例2,參看圖3和圖4,移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的門框式掃描車的另一種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技術特征相同部分省略敘述。所不同的是,所述各可延伸的支腿7,是在左橫梁13頂端與左底板2之間、右橫梁9頂端與右底板5之間放置兩個立柱,各立柱的底部通過螺栓固定帶電機驅動裝置的縱向導向輪6??v向導向輪6置于預設的軌道15上。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當掃描車在公路上行駛時,靠牽引車牽引拖車架1由橫向行走輪3行駛。在檢測現場檢測時,各支腿7可使縱向導向輪6落地并將掃描車車體頂起,靠電機驅動裝置使各縱向導向輪6轉動而帶動掃描車縱向移動。也就是說,按照實施例1的實施方式,當掃描車在公路上行駛時,由可調整伸出長度的支腿7將縱向導向輪6抬起。當檢測時,支腿7伸出使縱向導輪6落地。按照實施例2的實施方式,當掃描車在公路上行駛時,將由立柱形成的支腿7底部固定的帶電機驅動裝置的縱向導向輪6部分卸下,在檢測時,再將其安裝上并使導向輪6置于所預設的軌道15上。由豎支架12、水平臂11、垂直臂10形成的門框架跨過被測集裝箱,水平臂11和垂直臂10中的探測器接收來自輻射源4穿過集裝箱的X射線,實現自動掃描、電信號輸出。上述的前機房14和后機房8中置有遠程控制接收機、掃描控制模塊及圖像獲取模塊等。由另設的遠程控制裝置來控制本實用新型的全部運行。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于海關檢測的、移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的門框式掃描車結構,它包括裝有探測器的水平臂(11)和垂直臂(10)、輻射源(4)及帶橫向行走輪(3)的拖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車架(1)為左右兩部,各部拖車架(1)上分別鋪設左底板(2)和右底板(5),左底板(2)內側端連接固定豎支架(12),右底板(5)內側端連接固定垂直臂(10),垂直臂(10)的上端內側固定水平臂(11),水平臂(11)又由豎支架(12)支撐固定并向豎支架(12)外側延伸為左橫梁(13),垂直臂(10)上端外側固定右橫梁(9),由豎支架(12)、水平臂(11)和垂直臂(10)形成的門框架可使被測集裝箱通過,左橫梁(13)頂端與左底板(2)處、右橫梁(9)頂端與右底板(5)處均置有可延伸的支腿(7),各支腿(7)連接帶電機驅動裝置的縱向導向輪(6),輻射源(4)置于掃描車上、其X射線正對帶探測器的水平臂(11)和垂直臂(10);掃描車在公路上行駛時,靠牽引車牽引拖車架(1)由橫向行走輪(3)行駛,在現場檢測時,各支腿(7)可使縱向導向輪(6)落地并將掃描車車體頂起,靠電機驅動裝置使各縱向導向輪(6)轉動而帶動掃描車縱向移動,由豎支架(12)、水平臂(11)、垂直臂(10)形成的門框架跨過被測集裝箱,水平臂(11)和垂直臂(10)中的探測器接收來自輻射源(4)穿過被測集裝箱的X射線,實現自動掃描、電信號輸出。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框式掃描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可延伸的支腿(7),是在左橫梁(13)頂端與左底板(2)之間、右橫梁(9)頂端與右底板(5)之間放置兩個呈X狀排列的、可調整伸出長度的支腿,各支腿底端固定帶電機驅動裝置的縱向導向輪(6)。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框式掃描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可延伸的支腿(7),是在左橫梁(13)頂端與左底板(2)之間、右橫梁(9)頂端與右底板(5)之間放置兩個立柱,各立柱的底部通過螺栓固定帶電機驅動裝置的縱向導向輪(6),縱向導向輪(6)置于預設軌道(15)上。
4.按照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門框式掃描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車架(1)左部上面為前機房(14);所述拖車架(1)右部上面為后機房(8)。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門框式掃描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輻射源(4)采用直線電子加速器或者同位素。
專利摘要移動式集裝箱檢測系統(tǒng)的門框式掃描車結構,包括輻射源及可橫向行走的拖車架,其特點是,拖車架分為左右兩部,其上安裝由豎支架、裝有探測器的水平臂和垂直臂組成的門框架,各部拖車架上另設有可延伸的縱向導向輪。掃描車在公路行駛時,由牽引車帶動橫向行駛。檢測時,靠縱向導向輪帶動掃描車縱向移動,門框架跨過被測集裝箱自動掃描。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易于維修、成本低、可實現異地移動隨機檢測。
文檔編號G01N23/02GK2403022SQ9925684
公開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12月17日
發(fā)明者高文煥, 吳萬龍, 陳志強, 李薦民, 李元景, 劉以農, 李君利, 程建平 申請人: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