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及所用設備、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對設備間互相擁有的電子數據進行交換處理的系統(tǒng),更特定的是涉及作為進行交換處理的兩設備能夠使其公平結束處理的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以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對稱數字用戶線)及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戶)為代表的高速網絡的普及,推出了將設備間互相所有的電子數據進行交換的P2P(Peer To Peer,對等網絡)型數據交換系統(tǒng)。
最初推出的P2P系統(tǒng)是僅由2臺設備構成的純粹的P2P型數據交換系統(tǒng)。例如,WinMX等相當于這種系統(tǒng)。在純粹的P2P型數據交換系統(tǒng)中,僅具有1)請求對方設備發(fā)送自己所希望數據的功能;2)發(fā)送對方設備所請求的數據的功能;3)接收來自對方設備的數據的功能;4)只有中斷向對方設備的數據發(fā)送的功能。因此,能進行相互數據的收發(fā)。但是,由于交換的數據大小不同,或雙方的數據收發(fā)速度不同,因此有可能發(fā)生一方的設備比另一方的設備更早結束數據接收的情況。因而,在純粹的P2P型數據交換系統(tǒng)中,有的情況下在自己已經結束數據接收的時刻,中斷向對方的數據發(fā)送,從而盡管自己結束了數據接收,卻不使對方結束數據接收,進行了這種不公平的行為。
因此,作為不進行上述不公平行為用的手段,提出了設置擔任數據交換處理中介任務的服務器的方法(例如參加美國專利第6061792號說明書、恩·阿索康、維克多·舒普及米切爾·維多納著(N·Asokan,Victar Shoup and MichaelWaidner),最佳公正交換的異步協(xié)議(“Asynchronus Protocols for OptimisticFair Exchange”)、研究報告RZ 2976(#93002)(Research Peport RZ2976(93022))、IBM研究(IBM Research)、1997年12月)。
在帶這樣的中介服務器的P2P型數據交換系統(tǒng)中,為了應對在設備之間正進行數據交換中發(fā)生某種問題而設備不能取得目標數據的事態(tài),在設備之間開始數據交換之前,首先將交換對象的數據上傳給中介服務器。在帶中介服務器的P2P型數據交換系統(tǒng)中,在設備之間進行數據交換中即使僅一方的終端處于不能取得目標數據的狀態(tài),由于中介服務器也保持著交換對象的數據,因此不能取得目標數據的設備也能從中介服務器接受補齊數據。
發(fā)明內容
在采用WinMx等那樣的純粹的P2P型數據交換系統(tǒng)時,將發(fā)生以下那樣的問題。在設備之間正進行數據交換中進行上述那樣的不公正的行為時,一方設備的用戶考慮想中止數據交換。例如,在設備A與設備B正進行數據交換時,設備A比設備B先取得目標數據、并切斷與設備B的通信的情況下,設備B的用戶對于自己不能從設備A取得數據感到不滿,考慮想要停止與設備A的數據交換,中止數據交換。但是,在成為這樣的狀況時,設備B對于已對設備A傳送完的數據不能夠不讓其使用或不能收回。這樣,在以往的純粹的P2P型數據交換系統(tǒng)中,在一方的設備已經先完全結束數據取得時,不能夠在途中制止一旦進行就決定了的數據交換。因此,即使進行不公平的交換,也僅一方能取得數據,而另一方發(fā)生不能取得數據而受到損失的狀況。
另外,在帶中介服務器的P2P型數據交換系統(tǒng)中,在數據暫時上傳給中介服務器后,在兩方的終端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在通信失敗時,由于中介服務器的數據向一方終端發(fā)送,因此兩方終端一定能夠取得數據。但是,由于首先必須將設備之間交換的數據上傳給中介服務器,因此通信成本及對中介服務器的負荷與該數據量將成正比地增大。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增大通信成本及服務器負擔并防止進行不公平交換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及使用它的終端、服務器及程序。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具有以下的特征。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是在通過通信媒體連接的設備間交換數據用的系統(tǒng),包括至少擁有一個能夠交換數據、并希望在與其他設備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的第一設備;擁有第一設備所希望的數據的第二設備;以及通過通信媒體與第一及第二設備連接、并在第一及第二設備在結束數據交換后對為了再現第一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和為了再現第二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包含僅在第一及第二設備都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將第一交換結束數據向第一設備發(fā)送和將第二交換結束數據向第二設備發(fā)送的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
最好第一設備包含生成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以及將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第二交換結束數據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發(fā)送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第二設備包含生成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以及將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發(fā)送的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還包含對從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發(fā)送來的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以便能夠確定發(fā)送源的設備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手段。
另外,第一設備還包含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通過使用第二交換結束數據首先變換為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第一數據交換手段、以及將從第二設備接收的數據使用第一交換結束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第一數據復原手段,第二設備還包含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通過使用第一交換結束數據首先變換為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第二數據變換手段。以及將從第一設備接收的數據使用第二交換結束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第二數據復原手段。
最好第一設備還包含對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的請求生成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生成請求手段,第二設備還包含對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請求生成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請求手段,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還包含根據來自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請求手段的請求生成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以及對利用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以便能夠確定請求對象的設備的交換電結束數據管理手段。
另外,第一及第二設備分別還包含將自己設備擁有的第一數據通過使用交換結束數據首先變換為能夠正常再現的第二數據的數據變換手段、以及將從數據交換對方的設備接收的數據使用從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發(fā)送來的交換結束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數據復原手段,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還包含通過使用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為了第二數據能正常再現而變換第一數據用的第一及第二變換處理數據、并將第一變換處理數據向第二設備發(fā)送和將第二變換處理數據向第一設備發(fā)送的變換處理數據生成發(fā)送手段,第一設備的數據變換手段使用來自變換處理數據發(fā)送手段的第二變換處理數據,將第一數據變換為第二數據,第二設備的數據變換手段使用來自變換處理數據發(fā)送手段的第一變換處理數據,將第一數據變換為第二數據。
例如,第一變換處理數據是第一加密密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是與第一加密密鑰對應的第一解密密鑰,第二交換處理數據是第二加密密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是與第二加密密鑰對應的第二解密密鑰。
最好第一及第二設備分別還包含在與數據交換對方的設備的通信結束時將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通知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的通信結果通知手段,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根據來自第一及第二設備的通信結果通知手段的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判斷第一及第二設備是否都已經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
最好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是表示是否已經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的信息,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在從第一及第二設備接受表示能夠正常接收意思的信息時,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
例如,第一交換結束數據是對第二設備提供給第一設備的數據進行解密用的解密密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是對第一設備提供給第二設備的數據進行解密用的解密密鑰。
最好第一及第二設備還包含在不能完全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對交換對方的設備請求數據重發(fā)的重發(fā)請求手段。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是在與擁有所希望的數據的其它設備之間將所希望的數據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進行交換的設備,包含生成為了再現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使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登錄在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管理裝置的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手段、以及若與其它設備的通信結束就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取得為了再現從其它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取得手段。
最好還包含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通過使用第一交換結束數據首先變換為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數據變換手段、以及使用交換結束數據取得手段取得的第二交換結束數據將從其它設備取得的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數據復原手段。
另外,還具有存儲與數據交換對方的設備的過去的交換履歷的交換履歷存儲手段,數據變換手段根據交換履歷,改變數據變換方法,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根據交換履歷,改變交換結束數據的生成方法。
另外,還包含在不能完全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對交換對方的設備請求數據重發(fā)的重放請求手段。
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是在與擁有所希望的數據的其它設備之間向將所希望的數據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進行交換的設備,包含向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請求生成為了再現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生成請求手段、以及若與其它設備的通信結束就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取得為了再現從其它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取得手段。
最好還包含為了通過使用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送來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能夠正常再現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而接收將擁有的數據進行變換用的變換處理數據的變換處理數據接收手段;使用變換處理數據接收手段接收的變換處理數據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進行變換的數據變換手段;以及使用交換結束數據取得手段取得的第二交換結束數據、將從其它設備取得的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復原手段。
另外,還包含存儲與數據交換對方的設備的過去的交換履歷的交換履歷存儲手段、以及根據交換履歷將數據變換手段所用的變換方法通知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的變換方法通知手段,數據變換手段使用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送來的使用指定的變換方法的變換處理數據,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進行變換。
另外,還包含在不能完全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對交換對方的設備請求數據重發(fā)的重放請求手段。
本發(fā)明的第四發(fā)明是在通過通信媒體連接的設備間交換數據用的系統(tǒng)中使用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包含對為了再現在第一設備與第二設備之間交換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手段;以及僅在第一及第二設備都能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將為了再現第一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向第一設備發(fā)送并將為了再現第二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向第二設備發(fā)送的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
最好還包含根據來自第一及第二設備的請求生成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以及對利用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以便能夠確定請求對象的設備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手段。
另外,還包含生成為了使用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交換結束數據使得的第一及第二設備交換后的數據能夠正常再現的變換處理數據、并向第一及第二設備發(fā)送的變換處理數據生成發(fā)送手段。
最好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根據來自第一及第二設備的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判斷第一及第二設備是否都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
例如,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是表示是否已經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的信息,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在從第一及第二設備接收表示已經正常接收意思的信息時,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
最好還包含在滿足規(guī)定條件時刪除管理的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刪除手段。
例如,交換結束數據刪除手段在作為規(guī)定條件是在第一及第二設備正常接收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發(fā)送的交換結束數據時,刪除向第一及第二設備發(fā)送的交換結束數據。
例如,交換結束數據刪除手段在作為規(guī)定條件是從某一個設備接受了表示不能正常接收所希望數據意思的通知時,刪除利用第一及第二設備登錄的交換結束數據。
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是使計算機裝置在與擁有所希望的數據的其它計算機裝置之間將所希望的數據與自己擁有的數據進行交換用的程序,包含使計算機裝置生成為了再現自己擁有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步驟;使計算機裝置將生成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對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進行登錄的步驟;以及若與其它計算機裝置的通信結束則使計算機裝置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取得為了再現從其它計算機裝置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步驟。
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是使計算機裝置在與擁有所希望的數據的其它計算機裝置之間將所希望的數據與自己擁有的數據進行交換用的程序,包含使計算機裝置對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請求生成為了再現自己擁有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步驟;以及若與其它計算機裝置的通信結束、則使計算機裝置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取得為了再現從其它計算機裝置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步驟。
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是使通過通信媒體連接的計算機裝置之間交換數據用的系統(tǒng)中所用的計算機裝置具有下述功能用的程序,所述功能包含作為對為了再現在第一計算機裝置與第二計算機裝置之間交換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手段;以及作為僅在第一及第二計算機裝置都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將為了再現第一計算機裝置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向第一計算機裝置發(fā)送并將為了再現第二計算機裝置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向第二計算機裝置發(fā)送的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
以下說明本發(fā)明的效果。根據本發(fā)明,設備間交換的數據本身不上傳至起到中介作用的服務器(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而僅僅是數據交換結束所最低限度必需的數據(交換結束數據)上傳至服務器即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因而能夠減輕通信成本對中介服務器的負擔與設備間交換的數據量成正比地增大的問題。除此以外,根據本發(fā)明,由于僅在進行數據交換的兩臺設備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雙方設備能夠取得交換結束數據,因此在途中通信被切斷、對方不能正常接受所希望的數據等通信異常結束時,切斷通信一側的設備不能取得交換結束數據。因而由于雙方的設備不能再現所希望的數據,因此構筑了公平的數據交換系統(tǒng)。
再有,通過使設備生成交換結束數據,還進一步減輕中介任務的服務器的作用。另外,設備由于將擁有的數據變換為只要不使用交換結束數據就不能正常再現的數據,向對方一側的設備發(fā)送,因對方一側的設備只要不取得交換結束數據,就不能正常再現數據。
反之,通過服務器生成交換結束數據,由于在設備側不設置生成交換結束數據用的手段也可以。因此能夠減輕設備的負擔。
例如,設備將數據加密后向對方一側的設備發(fā)送,使用作為加密交換結束數據的解密密鑰,再現接收的數據,通過這樣移植使用一般的加密及解密軟件,就很容易能夠構筑本發(fā)明的系統(tǒng)。
另外,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由于根據從設備送來的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判斷進行交換的設備是否能夠正常接收數據,因此很容易能夠識別數據交換是否正常進行。
另外,各設備由于在直到最后不能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向對方一側的設備請求重發(fā),因此能夠直到最后接收所希望的數據。
另外,可以根據迄今為止的與交換數據的設備的交換履歷,生成交換結束數據,從而簡化在對方一側的設備的恢復處理。因而,能夠與可靠性高的對方快速進行交換,能夠提供使用方便的系統(tǒng)。再有,由于能夠根據迄今為止與交換數據的設備的交換履歷,使發(fā)送的數據的變換簡化,因此能夠更迅速地與信用高的對方進行數據交換。
另外,若規(guī)定的條件實現,則由于將交換結束數據從網絡上刪除,因此能夠防止因交換結束數據長時間保留而導致非法利用的情況。
通過向各計算機裝置配發(fā)本發(fā)明的程序,將構筑使用方便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促進內容的流通。
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形態(tài)的帶中介服務器的設備間數據交換Sa的整體構成方框圖。
圖2所示為設備11的內部功能型構成方框圖。
圖3所示為數據ID與公開用數據ID相關聯的數據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
圖4所示為與圖3的數據ID相對應數據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
圖5所示為與圖3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公開內容信息的數據結構圖。
圖6所示為數據變換部111的內部詳細功能性構成方框圖。
圖7所示為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內部功能性構成方框圖。
圖8所示為判斷表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
圖9所示為與圖8的交換結束數據ID相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
圖10所示為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的內部詳細功能性構成方框圖。
圖11所示為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內部功能性構成方框圖。
圖12所示為公開列表數據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
圖13所示為與圖12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內容信息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
圖14所示為將與設備11擁有的公開用數據有關的內容信息登錄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上時的設備11及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動作順序圖。
圖15所示為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接收公開用數據登錄消息時的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及設備11的動作順序圖。
圖16所示為取得設備ID時的設備11a的動作順序圖。
圖17所示為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接收登錄設備ID取得消息時的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及設備11a的動作順序圖。
圖18所示為設備11a對設備11b提出數據交換請求到接受其回答為止的設備11a及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
圖19所示為在設備11a從設備11b接收的ACK消息包含希望交換的公開用數據ID時、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請求中介處理到接受其回答為止的設備11a及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順序圖。
圖20所示為在設備11a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接收ACK消息到開始與設備11b進行數據交換為止的設備11a及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
圖21所示為設備11a與設備11b的通信結束之后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接收ACK消息為止的設備11a及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順序圖。
圖22所示為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接收ACK消息之后的設備11a的動作順序圖。
圖23所示為設備11b從設備11a接收數據交換消息時的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
圖24所示為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消息時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順序圖。
圖25所示為設備11b從設備11a接收交換開始消息時的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
圖26所示為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交換結束通知消息時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順序圖。
圖27所示為到刪除交換結束數據為止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流程圖。
圖28所示為設備11a對設備11b請求重發(fā)交換對象數據時的設備11a及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
圖29所示為設備11中存儲的交換履歷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
圖30所示為對設備11b請求數據交換時的設備11a的動作流程圖。
圖31所示為用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生成交換結束數據時的設備11a的動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形態(tài)第一實施形態(tài)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形態(tài)的帶中介服務器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Sa的整體構成方框圖。在圖1中,帶中介服務器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Sa具有多臺設備11、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及傳輸路徑41。另外,在圖1中,假設設備11a與設備11b交換數據。以下,在只要不特別限定交換對象的設備時,則記作設備11,在限定交換對象的設備進行說明時,則采用設備11a及設備11b。另外,設備11、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及傳輸路徑41的數量不限定于圖1所示的數量。
設備11是個人計算機、便攜通信終端或移動電話等具有通信功能的計算機裝置,交換者擁有。設備11在硬盤或存儲器等存儲裝置中擁有數據。設備11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內能夠交換的數據列表登錄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上,對外公開。操作設備11的用戶參照登錄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上的公開數據列表,設別擁有所希望的數據的其它設備11。在用戶希望與其它設備11進行數據交換時,設備11通過與其它設備11進行通信,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與其它設備擁有數據進行交換。設備11在數據交換時,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利用規(guī)定的變換方法變換為僅僅擁有該數據不能再現的數據,向其它設備11發(fā)送。設備11在與其它設備11交換數據時,在數據交換結束之后,生成為了正常再現該數據所必需的數據(以下稱為交換結束數據),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發(fā)送并請進行管理。設備11在與交換對方的設備11正常結束數據交換時,接收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送來的、交換對方的設備11生成的交換結束數據,利用它再現通過交換得到的數據。
這里,對交換結束數據進行說明。交換結束數據是為了正常再現利用數據交換得到的、來自其它設備11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典型的交換結束數據是解密密鑰。在將解密密鑰用作為交換結束數據時,設備11在與其它設備11交換數據時,作為上述規(guī)定的變換方法,是采用加密算法,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進行加密后發(fā)送。在數據交換正常結束之后,設備11接收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送來的、交換對方的設備11生成的解密密鑰,利用該解密密鑰來解讀數據。通過這樣,能夠正常再現取得的數據。以下,將規(guī)定的變換方法稱為數據變換方法。
另外,作為交換結束數據,除此以外還有電影的高潮部分的數據、或音樂的優(yōu)雅的部分的數據、或隨機地或有規(guī)則地從中抽出源數據的數據等。這樣,在將源數據的一部分用作為交換結束數據的情況下,設備11在再現交換的數據時,將取得的交換結束數據與交換的數據互相疊加,就得到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作為交換數據,所謂將源數據的一部分作為交換結束數據時的上述規(guī)定的變換方法,是將源數據的一部分從中抽去的方法。
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是服務器等計算機裝置,交換中介者擁有。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對各設備11生成的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在從進行數據交換的2臺設備11接受表示數據交換已正常結束意思的通知時,將管理的交換結束數據向雙方的設備11發(fā)送。
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是服務器等計算機裝置,公開數據管理者擁有。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將登錄為設備11的用戶可以交換的數據列表作為公開數據列表進行管理。
傳輸路徑41典型的是FTTH那樣的采用光纖的高速通信網,但不限定于此,只要是ADSL、因特網、衛(wèi)星廣播、無線通信網、區(qū)內LAN及無線LAN等能夠收發(fā)電子數據的通信媒體即可。
圖2所示為設備11的內部功能性構成方框圖。在圖2中,設備11包含數據變換部111、消息處理部112、存儲裝置控制部113、數據存儲裝置114、用戶輸入輸出部115及數據收發(fā)部116。
數據變換部111采用規(guī)定的數據變換方法,對從消息處理部112提供的數據按照指定的要求進行變換處理。數據變換部111可以利用由專用LSI等組成的硬件來實現,也可以利用由通用的CPU執(zhí)行的程序來實現。
消息處理部112與數據變換部111、存儲裝置控制部113、用戶輸入輸出部115及數據收發(fā)部116進行通信,對從他們分別提供的消息進行處理。消息處理部112可以利用由專用LSI等組成的硬件來實現,也可以利用由通用CPU執(zhí)行的程序來實現。
存儲裝置控制部113對數據存儲裝置114進行數據的輸出輸入處理。存儲裝置控制部113可以利用由專用LSI等組成的硬件來實現,也可以利用使通用的CPU執(zhí)行的數據存儲裝置114的設備驅動程序來實現。
數據存儲裝置114是記錄各種數據用的硬盤或存儲器等存儲裝置。數據存儲裝置114中存儲能夠公開的數據。對于能夠公開的數據,與該數據的數據ID相對應地和公開用數據ID相關聯。再有,與該公開用數據ID還對應附加具有說明該數據的實體內容用的信息(以下稱為內容信息)。
圖3所示為數據ID與公開用數據ID相關聯的數據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在圖3中,例如在欄目D401中,數據ID“DATA_ID-1111”與公開用數據ID“PUBLIC_DATA_ID-1111”相關聯。另外,在欄目D402中,數據ID“DATA_ID-2222”與公開用數據ID“PUBLIC_DATA_ID-2222”相關聯而記錄。
圖4所示為與圖3的數據ID相對應的數據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在圖4中,例如欄目D501是數據ID,欄目D502是與欄目D501的數據ID相對應的數據實體。所謂數據實體是例如電影或音樂等的數字數據。這樣,與數據ID相對應的數據實體存入數據存儲裝置114。
圖5所示為與圖3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公開內容信息的數據結構圖。欄目D601是公開用數據ID,欄目D602是欄目D601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公開內容信息。公開內容信息例如由內容名、及表示對該內容的權利還剩余多少程度的信息(剩余再現次數、有效期限)組成。另外,在圖5中,作為公開內容信息所示的例子是“內容名藍色之街”、“剩余再現次數7次”、“有限期限2003年3月31日“。
設備11將公開用數據ID與公開內容信息相對應的列表上傳給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該列表作為公開數據列表,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進行管理。
用戶輸入輸出部115是從操作設備11的用戶接受數據輸入用的鍵盤、鼠標器及按鈕開關等輸入裝置、以及用畫面顯示數據內容用的陰極射線管或液晶畫面等顯示裝置、將數據內容作為聲音輸出的揚聲器等聲音輸出裝置。用戶輸入輸出部115進行數據輸入處理及數據輸出處理。
數據收發(fā)部116是通過傳輸路徑41在與其它設備11、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及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之間進行數據收發(fā)用的線路終端裝置等的通信裝置。
圖6是數據變換部111的內部詳細功能性構成方框圖。在圖6中,數據變換部111具有變換前數據變換處理部1111、交換結束數據生成部1112、變換后數據變換處理部1113及請求判斷部1114。
變換前數據變換處理部1111根據規(guī)定的數據變換方法,將設備11擁有的數據進行變換。以下,將變換前的數據稱為變換前數據。將變換后的數據稱為變換后數據。變換前數據變換處理部1111將從交換結束數據生成部1112送來的交換結束數據及生成的變換后數據送往消息處理部112。
例如,在作為規(guī)定的數據變換方法是采用加密的方法時,變換前數據是加密前的數據,變換后數據是加密后的數據。另外,在作為規(guī)定的數據變換方法是采用提取電影的高潮部分的變換方法時,變換后的數據成為提取出該高潮部分的數據。對于提取優(yōu)雅的部分的變換方法也同樣。另外,通過預先由內容提供者指定高潮部分或低沉有力部分,則變換前數據變換處理部1111能夠識別該部分。在作為規(guī)定的數據變換方法是采用從中抽取數據的方法時,變換前數據變換處理部1111從變換前數據提取指定的從中抽取部分,生成變換后數據。
交換結束數據生成單元1112生成為為了從變換前數據變換為變換后數據所必需的變換處理數據、以及為了將變換后數據恢復成變換前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送往變換前數據變換處理部1111。在變換前數據變換處理部1111作為數據變換方法是采用加密的方法時,交換處理數據是將數據進行加密用的加密密鑰。另外,交換結束數據是將加密數據進行解密用的解密密鑰數據。
除此之外,在作為數據變換方法是采用提取數據的一部分的方法時,交換處理數據是指定提取部分的提取部分指定數據。另外,交換結束數據是提取部分的數據。另外,在作為數據變換方法是采用提取數據的一部分的方法時,在交換結束數據生成部1112與變換前數據變換處理部1111之間的處理流程關系與圖6所示的處理流程顛倒的關系。在以下的說明中,為了簡化起見,只要不特別預先通知,作為數據變換方法就決定采用加密的方法。但是,在采用其它的數據變換方法時,也是生成交換結束數據,通過采用交換結束數據,才開始能夠正常再現變換后數據,對這一點沒有本質的差異,經過處理流程的微小變化就很容易能實現。
變換后數據變換處理部1113將從其它設備11取得的變換后數據,采用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取得的交換結束數據變換為變換前數據,送往消息處理部112。具體來說,在交換結束數據是加密密鑰時,變換后數據變換處理部1113將加密的變換后數據采用交換結束數據進行解密,得到變換前數據。
請求判斷部1114判斷從消息處理部112提供的請求內容,執(zhí)行規(guī)定的處理。在提供的請求是為了將變換前數據變換為變換后數據的請求時,請求判斷部1114將該請求與接受的變換前數據一起送往交換結束數據變換生成部1112。在提供的請求是為了將變換后數據變換為變換前數據的請求時,請求判斷部1114將與該請求與一起接受的變換后數據及交換結束數據送往變換后數據變換處理部1113。
圖7所示為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內部功能性構成方框圖。在圖7中,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包含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消息處理部212、存儲裝置控制部213、數據存儲裝置214及數據收發(fā)部215。
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生成使設備ID與從設備11送來的交換結束數據相對應的判斷表,在該判定表中登錄從設備11是否有表示數據交換已正常結束意思的通知,并根據該登錄內容,判定是否向設備11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具體來說,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僅在從進行數據交換的兩臺設備11a及11b的雙方接受表示數據交換已正常結束意思的通知時,判定為可以將交換結束數據向兩臺設備11a及11b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可以利用由專用LSI等組成的硬件來實現,也可以利用由通用的CPU執(zhí)行的程序來實現。
消息處理部212與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存儲裝置控制部213及數據收發(fā)部215進行通信,對從它們分別提供的消息進行處理。消息處理部212可以利用由專用LSI等組成的硬件來實現,也可以利用由通用CPU執(zhí)行的程序來實現。
存儲裝置控制部213對數據存儲裝置214進行數據的輸出輸入處理。存儲裝置控制部213可以利用由專用LSI等組成的硬件來實現,也可以利用使通用CPIU執(zhí)行的數據存儲裝置214的設備驅動程序來實現。
數據存儲裝置214是記錄各種數據用的硬盤或存儲器等存儲裝置。從設備11送來的交換結束數據與用來判定是否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的判斷表一起存入數據存儲裝置214。判斷表由與該交換結束數據的ID(以下稱為交換結束數據ID)相對應的發(fā)送來該交換結束數據的設備11的ID(以下稱為設備ID)、以及表示從與設備ID相對應的設備11是否有表示數據交換已正常結束意思的通知的結束通知標記組成。
圖8所示為判斷表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在圖8中,例如在判斷表ID為“JUDGE_TABLE_ID-1111“的判斷表D901中,在欄目D902中設備ID”CLIENT_ID-1111”與交換結束數據ID“END-DATA-ID-1111”與結束通知標記“OFF”相關聯進行記錄,在欄目D903中設備ID“CLIENT-ID-2222”與交換結束數據ID”END-DATA-ID-2222”與結束通知標記“OFF”相關聯進行記錄。這里,在結束通知標記中,在從對方的設備有表示能夠正常接收結束交換對象的數據意思的通知時,設定為“ON”,在數據交換的途中發(fā)生某種異常、有表示不能接收結束交換對象的數據意思的通知時,設定為“OFF”。這樣,在判斷表中,用以對該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以便能夠確定發(fā)送來交換結束數據的發(fā)送源的設備。
圖9所示為與圖8的交換結束數據ID相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在圖9中,欄目D1001表示交換結束數據ID,欄目D1002表示與D1001的交換結束數據ID相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的實體。這里,所謂交換結束數據的實體,是從設備11送來的交換結束數據的內容。這樣,交換結束數據與判斷表一起存入數據存儲裝置214。
數據收發(fā)部215是通過傳輸路徑41在與設備11及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之間進行數據收發(fā)用的通信裝置。
圖10所示為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的內部詳細功能性構成方框圖。在10中,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具有判斷表參照部2111、判斷表生成部2112及請求判斷部2113。
請求判斷部2113判斷從消息處理部212提供的請求的內容,執(zhí)行規(guī)定的處理。在提供的請求是要求進行交換結束數據登錄用的請求時,請求判斷部2113將交換對象及交換源的設備ID、以及來自兩者的交換結束數據ID提供給判斷表生成部2112,請求生成判斷表。在提供的請求是要求根據從設備11通知的數據交換結束通知來判斷交換結束數據的發(fā)送的請求時,請求判斷部2113將發(fā)出了該結束通知的設備11的設備ID、與該設備ID相對應的判斷表ID、以及結束通知中包含的結束通知信息提供給判斷表參照部2111,請求判斷交換結束數據的發(fā)送。
判斷表生成部2112根據來自請求判斷部2113通知的數據,生成判斷表,存入數據存儲裝置214,將該判斷表的ID送往消息處理部212。另外,關于判斷表生成部2112將判斷表存入數據存儲裝置214用的路徑,則省略圖示。
判斷表參照部2111根據來自請求判斷部2113通知的數據,參照存入數據存儲裝置214的判斷表,判斷是否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具體來說,在判斷表中的結束通知標記都為“OK”時,即僅從進行數據交換的兩臺設備11都接受表示已正常結束數據交換意思的通知時,判斷表參照部2111判斷為可以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在判斷為可以發(fā)送時,判斷表參照部2111將發(fā)送對象的設備11的設備ID與交換結束數據ID送往消息處理部212。
圖11所示為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內部功能性構成方框圖。在圖11中,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包含消息處理部311、存儲裝置控制部312、數據存儲裝置313和數據收發(fā)部314。
消息處理部311與存儲裝置控制部312和數據收發(fā)部314進行通信,對從它們分別提供的消息進行處理。消息處理部311可以利用由專用LSI等組成的硬件來實現,也可以利用由通用CPU執(zhí)行的程序來實現。
存儲裝置控制部312對數據存儲裝置313進行數據的輸出輸入處理。存儲裝置控制部312可以利用由專用LSI等組成的硬件來實現,也可以利用使通用的CPU執(zhí)行的數據存儲裝置313的設備驅動程序來實現。
數據收發(fā)部314是通過傳輸路徑41在與設備11及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之間進行數據收發(fā)用的通信裝置。
數據存儲裝置313是記錄各種數據用的硬盤或存儲器等存儲裝置。數據存儲裝置313中存儲公開數據表。公開數據表由公開用數據ID及登錄它的設備11的設備ID(以下稱為登錄設備ID)構成,內容信息與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
圖12所示為公開表數據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在圖12中,例如在欄目D1201中登錄設備ID“CLIENT-ID-1111”與公開用數據ID“PUBLIC-DATA-1111”相關聯進行記錄,在欄目D1202中登錄設備ID“CLIENT-ID-2222”與公開用數據ID“PUBLIC-DATA-2222”相關聯進行記錄。
圖13所示為與圖12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內容信息的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在圖13中,欄目D1301表示公開用數據ID。欄目D1302表示與欄目D1301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內容信息。另外,在圖13中作為內容信息登錄了“內容名藍色之街”、“剩余再現次數7次”、“有效期限2003年3月31日”。
以下說明如上所述構成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Sa中的處理流程。本系統(tǒng)中的處理可以分類為三種場面。第一場面是設備11將擁有的公開用數據登錄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場面。第二場面是設備11a從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取得與用戶指定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設備ID的場面。第三場面是設備11a與設備11b及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之間交換互相數據的場面。以下,說明各場面的設備11、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及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動作。
(公開用數據的登錄場面的順序)首先,用圖14及圖15說明設備11將擁有的公開用數據登錄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場面的設備11及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動作。
圖14所示為將與設備11擁有的公開用數據有關的內容信息登錄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上時設備11及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動作順序圖。在圖14中,為了明確設備11內的動作主體、以及從功能框向功能框的交換數據或消息,用矩形白框包圍各步驟進行的時刻,將交換的數據等記在連接功能框之間的箭頭上。對于通過軟件實現的功能框,是利用按照這樣的順序圖所示的流程進行編程的函數來實現的。對于通過硬件實現的功能框,只要設計使其按照這樣的順序圖所示的流程而動作就能夠實現,關于圖14以后的順序圖也同樣。
首先設備11的用戶輸入輸出部115根據用戶的輸入操作,取得用戶希望登錄的數據的數據ID,將該數據ID通知消息處理部12,請求登錄公開用數據(步驟S1401)。
然后,消息處理部112根據公開用數據登錄請求,取得請求內包含的數據ID,將該數據ID通知存儲裝置控制部113,請求從數據存儲裝置114取得公開用數據(步驟S1402)。
然后,存儲裝置控制部113根據公開用數據取得請求,取得請求內包含的數據ID,從數據存儲裝置114取得與該數據ID相對應的公開用數據ID及該公開用數據的內容信息,將取得的公開用數據ID及內容信息向消息處理部兒2發(fā)送(步驟1403)。
然后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公開用數據ID及內容信息,則生成包含該公開用數據ID及該內容信息及自己設備的設備ID的公開用數據登錄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6發(fā)送(步驟S1404),數據收發(fā)部116若接收公開用數據登錄消息,則將該消息向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發(fā)送(步驟S1405)。
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若從設備11接收公開用數據登錄消息,則根據該消息中包含的公開用數據ID及設備ID,生成公開數據表,存儲對應的內容信息,將表示登錄數據的登錄處理結果的ACK消息向設備11發(fā)送(步驟S1406)。
數據收發(fā)部116若從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407)。
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內包含的登錄結果信息向用戶輸入輸出部115發(fā)送(步驟S1408)。與此相應,用戶輸入輸出部115將登錄結果信息利用畫面顯示等通知用戶(步驟S1409)。
圖15所示為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接收公開用數據登錄消息時的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及設備11的動作順序圖。在圖15中,對于與圖14中所示的動作相同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另外,圖15所示的順序圖是詳細表示圖14的步驟S1406中的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動作的順序圖。
首先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數據收發(fā)部314從設備11接收公開用數據登錄消息,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311發(fā)送(步驟S1501)。
然后,消息處理部311若接收公開用數據登錄消息,則抽取該消息內的公開用數據ID及內容信息及設備ID,將包含它們的公開用數據登錄請求向存儲裝置控制部312發(fā)送(步驟S1502)。
存儲裝置控制部312若接收公開用數據登錄請求,則將請求內的公開用數據ID與內容信息相對應,將該公開用數據ID與設備ID相對應,生成公開數據表,存入數據存儲裝置313內,將登錄結果向消息處理部311發(fā)送(步驟S1503)。
消息處理部311若接收登錄結果,則將包含該登錄結果信息的ACK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314發(fā)送(步驟S1504)。數據收發(fā)部314若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設備11發(fā)送(步驟S1505)。
(取得設備ID的場面的順序)下面,用圖16及圖17說明設備11從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取得與用戶指定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設備ID的場面的設備11a及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動作。
圖16所示為取得設備ID時的設備11a的動作順序圖。首先,設備11a的用戶輸入輸出部115取得用戶輸入的希望交換的數據的公開用數據ID,將包含該公開用數據ID的登錄設備ID取得請求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601)。這里,公開用數據ID假設是能夠從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公開的公開數據表等取得的。這里,設備11a假設取得設備11b登錄的公開用數據ID。
然后,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登錄設備ID取得請求,則取得該請求內的公開用數據ID,生成包含它們的登錄設備ID取得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6發(fā)送(步驟S1602)。
數據收發(fā)部116若接收登錄設備ID取得消息,則將該消息向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發(fā)送(步驟S1603)。
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若從設備11a接收登錄設備ID取得消息,則取得與該消息內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登錄設備ID(這里取得設備11b的設備ID),將包含該登錄設備ID的ACK消息向設備11a發(fā)送(步驟S1604)。
數據收發(fā)部116若從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605)。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ACK消息,則抽取該消息內的登錄設備ID,將該登錄設備ID向用戶輸入輸出部115發(fā)送(步驟S1606)。用戶輸入輸出部115將發(fā)送來的登錄設備ID用于確定進行數據交換時的通信對方設備。
圖17所示為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接收登錄設備ID取得消息時的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及設備11a的動作順序圖。在圖17中,對于與圖16中所示的動作相同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另外,圖17所示的順序圖是詳細表示圖16的步驟S1604中的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動作的順序圖。
首先,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的數據收發(fā)部314從設備11a接收登錄設備ID取得消息,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311發(fā)送(步驟S1701)。
消息處理部311若接收登錄設備ID取得消息,則抽取該消息內的公開用數據ID,將包含該ID的登錄設備ID取得請求向存儲裝置控制部312發(fā)送(步驟S1702)存儲裝置控制部312若接收登錄設備ID取得請求,則從數據存儲裝置313取得與請求內的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登錄設備ID,將該登錄設備ID向消息處理部311發(fā)送(步驟S1703)。
消息處理部311若接收登錄設備ID,則生成包含該登錄設備ID的ACK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314發(fā)送(步驟S1704)。
數據收發(fā)部314若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設備11a發(fā)送(步驟S1705)。
(數據交換場面的順序)接著,參照圖18~圖26說明交換結數據管理裝置21與二個設備11a、11b之間交換數據時的順序。
圖18所示為設備11a對設備11b提出數據交換請求到接受回答為止的設備兒a及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首先,設備11a的用戶輸入輸出部115取得用戶希望交換的數據的公開用數據ID、以及擁有該數據的設備ID(將公開用數據ID登錄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上的設備的設備ID),將包含該2個ID的數據交換請求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01)。關于公開用數據ID及設備ID的取得處理,已用圖16及圖17進行了說明。
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數據交換請求,則設備11a將從數據存儲裝置114取得登錄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上的全部公開用數據ID、以及與該公開用數據ID相對應的全部內容信息用的公開用數據取得請求向存儲裝置控制部113發(fā)送(步驟S1802)。
然后,存儲裝置控制部113若接收公開用數據取得請求,則設備11a從數據存儲裝置114取得登錄在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上的全部公開用數據ID及對應的內容信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03)。
然后,消息處理部112接收送來的公開用數據ID及內容信息,將包含它們及步驟S1801取得的設備ID及公開用數據ID的數據交換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b發(fā)送(步驟S1804)。
與此相應,數據收發(fā)部116將接收的數據交換消息向設備11b發(fā)送(步驟(S1805)。
設備11b若從設備11a接收數據交換消息,則按照后述的圖23所示的動作,從消息內選擇用戶希望交換的公開用數據ID,將包含選擇的公開用數據ID的ACK消息向設備11a發(fā)送(步驟S1806)。但是,在沒有用戶希望交換的數據時,則設備11b發(fā)送包含表示該意思的信息的ACK消息。
數據收發(fā)部116若從設備11b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07)。
圖19所示為在設備11a從設備11b接收的ACK消息包含希望交換的公開用數據ID時,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請求中介處理到接收其回答為止的設備11a及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順序圖。在圖19中,對于與圖18所示的動作相同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
消息處理部112接收ACK消息,判斷該ACK消息內是否包含交換用數據ID。在包含的情況下,消息處理部112將包含該交換數據ID的交換對象數據取得請求向存儲裝置控制部113發(fā)送(步驟S1808)。另一方面,在沒有包含的情況下,消息處理部112將表示該意思的信息向用戶輸入輸出部115發(fā)送。與此相應,用戶輸入輸出部115將拒絕與設備11b進行數據交換的意思通知用戶。
然后,存儲裝置控制部113若接收交換對象數據取得請求,則參照數據存儲裝置114,取得與請求內的交換用數據ID相對應的數據,取得與該數據ID對應的數據將取得的數據(以下稱為交換對象數據)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09)。
消息處理部112若接受交換對象數據,則將該交換對象數據向數據變換部111發(fā)送,提出變換為變換后數據用請求(以下稱為數據變換請求)(步驟S1810)。
數據變換部111若接收數據變換請求,則將該請求內的變換前數據進行變換處理。生成變換后數據及交換結束數據,將變換后數據及交換結束數據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11)。
然后,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變換后數據及交換結束數據,則生成包括該交換結束數據及設備ID的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6發(fā)送(步驟1812)。
數據收發(fā)部116若接收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消息,則將該消息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發(fā)送(S1813)。
另外,在這里雖省略說明,但設備11b也進行與設備11a同樣的處理,將交換結束數據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發(fā)送。
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若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消息,則按照后述的圖24所示的動作,生成判斷表,將接收的消息內包含的交換結束數據進行存儲后,將包含判斷表ID的ACK消息向設備11a及設備11b發(fā)送(步驟S1814)。
然后。設備11a的數據收發(fā)部116若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15)。
圖20是設備11a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接受ACK消息后與設備11b的開始數據交換為止的設備11a及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在圖20中,對于與圖19所示的動作同樣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
首先,設備11a的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ACK消息,則將交換開始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6發(fā)送(步驟S1816)。
然后,數據收發(fā)部116若接收交換開始消息,則將該消息向設備11b發(fā)送(步驟S1817)。
設備11b若從設備11a接收交換開始消息,則按照后述的圖25所示的動作,生成ACK消息,將該消息向設備11a發(fā)送(步驟S1818)。
設備11a的數據收發(fā)部116若從設備11b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19)。
然后在設備11a與設備11b之間開始數據交換(步驟S1820),關于數據交換時的通信方法,可采用分組通信等眾所周知的技術。
圖21所示為設備11a與設備11b的通信結束之后到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接收ACK消息為止的設備11a及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順序圖。在圖21中,對于與圖20所示的動作相同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
首先,消息處理部112在與設備11b的通信結束時,判斷是否能夠從設備11b正常取得目標交換對象數據(步驟S1821a),對于是否能夠正常取得的判斷,在設備11a與設備11b預先交換預定發(fā)送的數據大小、并在接收的數據的數據大小小于預定的數據大小時,就能夠通過分別判斷為不能正常接收交換對象數據來實現。
在能夠正常取得時,消息處理部112生成包含表示交換結束的信息(以下稱為OK信息)及判斷表ID的交換結束通知消息(步驟S1821b)。另一方面,在不能正常取得時,消息處理部112生成包含表示交換失敗的信息(以下稱為NG信息)及判斷表ID的交換結束通知消息(步驟S1821c)。然后,消息處理部112將生成的交換結束通知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6發(fā)送(步驟S1821d)。
數據收發(fā)部116若接收交換結束通知消息,則將該消息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發(fā)送(步驟S1822)。另外,在這里雖省略說明,但設備11b也進行與設備11a同樣的處理,將交換結束通知消息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發(fā)送。
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若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交換結束通知消息,則按照后述的圖26所示的動作,根據判斷表,判斷是否將設備11a及設備11b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向設備11a及設備11b發(fā)送。在判斷為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將包含交換結束數據的ACK消息向設備11a及設備11b發(fā)送。另一方面,在判斷為不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將不包含交換結束數據的ACK消息向設備11a及設備11b發(fā)送(步驟S1823)。關于判斷是否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的詳細情況,將用圖26在后面敘述。
數據收發(fā)部116將來自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ACK消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24a)。
圖22所示為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接收ACK消息之后的設備11a的動作順序圖。在圖22中,對于與圖21所示的動作相同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
首先,消息處理部112解析來自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ACK消息,判斷是否包含交換結束數據(步驟S1825a)。在沒有包含時,消息處理部112將表示該意思的信息向用戶輸入輸出部115發(fā)送。與此相應,消息處理部112由于不能取得交換結束數據,因此將不能再現交換對象數據的意思通知用戶(步驟S1825b)。
另一方面,在包含時,消息處理部112抽取交換結束數據,將包含該交換結束數據及從設備11b取得的變換后數據的數據變換請求向數據變換部111發(fā)送(步驟S1825c)。
數據變換部111若接收數據變換請求,則根據請求內的交換結束數據及變換后數據,生成變換前數據,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26)。
然后,消息處理部112若取得變換前數據,則將包含該變換前數據的數據登錄請求向存儲裝置控制部113發(fā)送(步驟S1827)。存儲裝置控制部113若接收數據登錄請求,則抽取該請求內的數據,重新分配數據ID,登錄在數據存儲裝置114中,并將表示登錄結果的信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828)。
然后,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表示登錄結果的信息,則將表示交換結束的信息向用戶輸入輸出部115發(fā)送(步驟S1829)。最后,用戶輸入輸輸出部115將表示數據交換結束的意思通知用戶。(步驟S1830)。
圖23所示為11b從設備11a接收數據交換消息時的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在圖23中,對于與圖18所示的動作相同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圖23所示的動作是詳細表示圖18的步驟S1806中的設備11b的動作。
設備11b的數據收發(fā)部116若從設備11a接收數據交換消息,則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901)。
然后,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數據交換消息,則抽取該消息內的全部公開用數據ID及對應的全部內容信息,將包含它們的數據選擇請求向用戶輸入輸出部115發(fā)送(步驟S1902)。
用戶輸入輸出部115若接收數據選擇請求,則將該請求內的全部公開用數據ID及對應的全部內容信息向用戶提示,使用戶選擇希望交換的數據。與此相應,用戶在提示的公開用數據中選擇希望交換的數據。另一方面,若沒有特別希望交換的數據,則用戶選擇表示該意思的信息,用戶輸入輸出部115將與用戶選擇的公開用數據相對應的公開用數據ID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1903)。另外,在沒有特別選擇的情況下,用戶輸入輸出部115將表示該意思的信息來代替公開用數據ID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
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公開用數據ID或表示無選擇的信息,則將包含它們的ACK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6發(fā)送(步驟S1904)。數據收發(fā)部116若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設備11a發(fā)送(步驟S1905)。
圖24所示為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消息時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順序圖。在圖24中,對于與圖19所述的動作相同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圖24所示的動作是詳細表示圖19的步驟S1814中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
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數據收發(fā)部215若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消息,則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212發(fā)送(步驟S2001)。
消息處理部212若接收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消息,則將包含該消息內的交換結束數據ID及設備ID的判斷表生成請求向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發(fā)送(步驟S2002)。
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若接收判斷表生成請求,則將該請求所包含的設備ID與交換結束數據ID相對應,生成判斷表,將該判斷表的判斷表ID向消息處理部212發(fā)送(步驟S2003)。
消息處理部212若接收判斷表ID,則抽取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的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消息內的交換結束數據及交換結束數據ID,將包含這些信息的交換結束數據登錄請求向存儲裝置控制部213發(fā)送(步驟S2004)。
然后,存儲裝置控制部213若接收交換結束數據登錄請求,則將該請求內的交換結束數據與交換結束數據ID相對應,存入數據存儲裝置214,將表示登錄結果的信息向消息處理部212發(fā)送(步驟S2005)。
消息處理部212若接收表示登錄結果的信息,則將包含判斷表ID的ACK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215發(fā)送(步驟S2006)。數據收發(fā)部215若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設備11a及設備11b發(fā)送(步驟S2007)。
圖25所示為設備11b從設備11a接收交換開始消息時的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在圖25中,對于與圖20所示的動作相同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圖25所示的動作是詳細表示圖20的步驟S1818中的設備11的動作。
設備11b的數據收發(fā)部116若從設備11a接收交換開始消息,則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112發(fā)送(步驟S2101)。消息處理部112若接收交換開始消息,則確認交換內容,將ACK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6發(fā)送(步驟S2102)。數據收發(fā)部116若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向設備11a發(fā)送(步驟S2103)。
圖26所示為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交換結束通知消息時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順序圖。在圖26中,對于與圖21所示的動作相同的動作,附加同一步驟編號,并省略說明。圖26所示的動作是詳細表示圖21的步驟S1823中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
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數據收發(fā)部215若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交換結束通知消息,則將該消息向消息處理部212發(fā)送(步驟S2201)。
消息處理部212若從設備11a及設備11b接收交換結束通知消息,則抽取它們的消息內的判斷表ID及交換結束信息(是表示交換結束的OK信息還是交換失敗的NG信息)及設備ID,登錄在判斷表中,指定該判斷表ID,請求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判斷是否可以將交換結束數據向設備11a及設備11b發(fā)送(步驟S2202)。
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若接收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請求,則參照與該請求內的判斷表ID相對應的判斷表,判斷設備11a及設備11b的雙方設備ID的結束通知標記中是否登錄了OK信息(步驟S2203a)。在雙方都登錄了OK信息時,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為了將與設備11b的設備ID相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向設備11a發(fā)送,以及將與設備11a的設備ID相對應的交換接結束數據向設備11b發(fā)送,而將與設備ID相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ID向消息處理部212發(fā)送并提出請求(步驟S2203b)。另一方面,在判斷表中的某一方登錄了NG信息時,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判斷部211將表示不可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的信息向消息處理部212發(fā)送,與此相應,消息處理部212對設備11a及設備11b發(fā)送表示不能取得交換結束數據的意思的ACK消息(步驟S2203c及2203d)。
消息處理部212若接收設備ID及交換結束數據ID,則將交換結束數據ID向存儲裝置控制部213發(fā)送,請求存儲裝置控制部213,使其從數據存儲裝置214取得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以下稱為交換結束數據取得請求)(步驟S2204)。
存儲裝置控制部213若接收交換結束數據取得請求,則從數據存儲裝置214取得與該請求內的交換結束數據ID相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將取得的交換結束數據向消息處理部212發(fā)送(步驟S2205)。
消息處理部212若接收交換結束數據,則將ACK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215發(fā)送,該ACK消息包含將與設備11b的設備ID相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向設備11a發(fā)送、以及將與設備11a的設備ID相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向設備11b發(fā)送那樣的該交換結束數據(步驟S2206)。數據收發(fā)部215若接收ACK消息,則將該消息按照發(fā)送對象的指定那樣向設備11a及設備11b發(fā)送(步驟S2207)。
這樣,在第一實施形態(tài)中,設備間交換的數據本身不上傳至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而僅僅是數據交換結束所最低限度必需的數據(交換結束數據)上傳至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因而,能夠減輕通信成本及對中介服務器的負擔與設備間交換的數據量成正比地增大的問題。除此之外,由于僅在進行數據交換的兩臺設備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雙方設備能夠取得交換結束數據,因此在途中通信被切斷、對方不能正常接受所希望的數據等通信異常結束時,切斷一側的設備不能取得交換結束的數據,因而,由于雙方設備不能再現所希望的數據,因此構筑了公平的數據交換系統(tǒng)。
再有,通過使設備生成交換結束數據,還進一步減輕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的任務。另外,設備由于將擁有的數據變換為只要不使用交換結束數據就不能正常再現的數據,向對方一側的設備發(fā)送,因此對方一側的設備只要不取得交換結束數據,就不能正常再現數據。
例如,設備將數據加密后向對方一側的設備發(fā)送,使用作為加密交換結束數據的解密密鑰,再現接收的數據,通過這樣移植時一般的加密及解密軟件,就很容易能夠構筑本發(fā)明的系統(tǒng)。
另外,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由于根據從設備送來的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判斷進行交換的設備是否能夠正常接收數據,因此很容易能夠識別數據交換是否正常進行。
另外,通過向各計算機裝置發(fā)送本發(fā)明的程序,將構筑使用方便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促進內容的流通。
另外,第一實施形態(tài)中所示的設備11、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及公開數據管理裝置31也可以利用使通用計算機裝置執(zhí)行上述動作用的程序來實現。這樣的程序存入硬盤、光盤、CD-ROM或存儲器等記錄介質中,用CPU等執(zhí)行。
另外,在第一實施形態(tài)中,是使各設備生成交換結束數據后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發(fā)送的,但也可以使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生成交換結束數據以下關于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生成交換結束數據系統(tǒng)進行說明。例如,在作為交換結束數據是采用解密密鑰的情況下,在各設備想要與其它設備進行交換時,對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請求生成解密密鑰。與此相應,交換結束數據管裝置生成解密密鑰及與之相對應的加密密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為了能夠確定提出生成請求的請求源的設備,將生成的解密密鑰登錄在判斷表中進行管理。然后,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將生成的加密密鑰向提出請求的設備發(fā)送。一旦送來加密密鑰,則設備就用該加密密鑰,對交換對象的數據進行加密,生成變換后數據。該變換后數據若用登錄在交換結束數據的解密密鑰,就能夠解讀。設備將加密的變換后數據向交換對方的設備發(fā)送,從交換對方的設備取得所希望的數據。然后,與上述實施形態(tài)相同,設備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取得解密密鑰,將從交換對方的設備取得的變換后數據進行復原,進行再現。這樣,在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生成解密密鑰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也同時生成與生成的解密密鑰相對應的加密密鑰,向請求生成解密密鑰的設備回送。加密密鑰可以說是為了能夠利用解密密鑰正常再現變換后數據而將變換前數據進行變換用的數據(以下稱為變換處理數據)。另外,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交換結束數據也可以是解密密鑰以外的數據。另外,作為變換處理數據也可以是加密密鑰以外的數據。再有,管理裝置生成交換結束數據的系統(tǒng)中的設備及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也可以利用使計算機裝置執(zhí)行上述那樣的動作程序來實現。這樣,通過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生成交換結束數據,由于在設備側也可以不設置生成交換結束數據用的手段,因此能夠減輕設備的負擔。這在采用處理能力低的設備時是有效的。
另外,在第一實施形態(tài)中,是預先在設備間交換預定發(fā)送的數據的大小,在接收的數據的數據大小小于預定的數據大小時,設備判斷為不能正常接收交換對象數據,但是否能夠正常接收交換對象數據的判斷方法并不限于此。例如,各設備求出變換后數據的散列值,將該散列值與交換結束數據一起預先登錄在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中,然后,各設備在與對方設備的通信結束時,求出接收的數據的散列值,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發(fā)送。與此相應,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將登錄的散列值與接收的散列值進行比較,若散列值一致,則判斷為正常進行了數據交換,若散列值不一致,則判斷為沒有正常進行數據交換。這樣,通過使用散列值,在由于交換對象數據在傳輸路徑上丟失一部分,而得到雖然不到預定的數據大小但能夠再現那樣的交換對象數據時,也能夠判斷為正常進行數據交換,這是有用的。當然,作為交換結束數據管理部能夠判斷是否正常進行數據交換的信息,只要是從設備送來的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則不限定于上述方法。
另外,在第一實施形態(tài)中,在不能正常接收交換對象數據時,是設備將NG信息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發(fā)送,但若僅在從兩臺設備接收OK信息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部才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則也可以不發(fā)送NG信息。
這里,說明刪除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存儲的交換結束數據的順序。圖27所示為到刪除交換結束數據為止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動作流程圖。圖27所示的動作是在圖26中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發(fā)送ACK消息后進行的。
首先,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參照判斷表,判斷進行數據交換的兩臺設備11a、11b是否都送來OK信息(步驟S2701)。在都送來OK信息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判斷是否從雙方的設備11a及11b接收表示能夠正常取得交換結束數據意思的ACK消息(步驟S2702)。
在接收時,由于交換結束數據表示雙方的設備11a、11b已正常取得,因此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刪除存儲的交換結束數據及與其對應的判斷表(步驟S2703)。結束處理。另一方面,在沒有接收時,由于因通信異常等,交換結束數據沒有正常送到設備,因此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對發(fā)送來表示不能正常取得交換結束數據意思的ACK消息的設備,重發(fā)交換結束數據(步驟S2704),并返回步驟S2702的動作。
在步驟S2701中,在都沒有送來OK信息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判斷是否某一方送來NG信息(步驟S2705)。在某一方送來NG信息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刪除存儲的交換結束數據及與其對應的判斷表(步驟S2703),結束處理。
另一方面,在某一方雖然沒有送來NG信息、但至少從某一方也沒有任何的回答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判斷是否經過了規(guī)定時間(步驟S2706)。在沒有經過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返回步驟S2701的動作。另一方面,在經過時,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刪除存儲的交換結束數據及與其對應的判斷表(步驟S2703),結束處理。
這樣,若規(guī)定的條件實現,則由于將交換結束數據從網絡上刪除,因此能夠防止因交換結束數據長時間保留而導致非法利用的情況。
第二實施形態(tài)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形態(tài)中,說明從其它設備一直到中途雖能接收交換對象數據但到最后不能接收時、設備能夠取得不能接收的剩余數據的系統(tǒng)。由于在第二實施形態(tài)中的整個系統(tǒng)構成也與第一實施形態(tài)相同,因此引用圖1。
圖28所示為設備11a對設備11b請求重發(fā)交換對象數據時的設備11a及設備11b的動作順序圖。首先,設備11a的消息處理部112在與設備11b的通信結束時,判斷接收的數據大小是否小于預先從設備11b送來的交換對象數據的全部大小(步驟S2801)。
在小于時,消息處理部112將包含已經接收的數據大小的重發(fā)請求使數據收發(fā)部116向設備11b的地址發(fā)送(步驟S2802)。與此相應,設備11b的消息處理部112根據接收的數據大小,識別剩余的數據,使存儲裝置控制部113從數據存儲裝置114取得剩余的數據,使數據收發(fā)部116將剩余的數據向設備11a的地址發(fā)送(步驟S2803)。設備11a接收從設備11b發(fā)送來的剩余的數據,與已經接收了的數據合為一體進行存儲,返回步驟S2801的動作。
另一方面,在不小于時,即接收的大小與全部大小相同時,消息處理部112將表示正常接收意思的交換結束通知消息使數據收發(fā)部116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地址發(fā)送(步驟S2805),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接收交換結束數據(步驟S2806),結束處理。另外,對于從設備11b將跟設備11a提出重發(fā)請求的情況,設備11b只要進行同樣動作即可。
這樣,各設備在到最后為止不能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由于向對方一側的設備提出重發(fā)請求,因此能夠直到最后為止接收所希望的數據。
另外,在上述中,是設備11b根據重發(fā)請求,來發(fā)送剩余的數據,但在設備11b不能通信時,設備11a由于不能正常接收剩余的數據,因此將表示不能正常接收意思的交換結束通知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
另外,在交換結束數據裝置21生成交換結束數據的實施形態(tài)的情況下,在設備11b根據來自設備11b的重發(fā)請求將交換對象數據進行重發(fā)時,也可以預先從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取得變換處理數據及交換結束數據,生成變換后數據。在這種情況下,設備11b只要從最初發(fā)送變換后數據即可。另外,從最初送來變換后數據的設備11a只要刪除已經接收了的數據即可。
第三實施形態(tài)在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形態(tài)中,說明根據交換對方的用戶來簡化數據交換的系統(tǒng)。由于在第三實施形態(tài)中的整個系統(tǒng)構成也與第一實施形態(tài)相同,因此引用圖1。
在第三實施形態(tài)中,對設備11在數據存儲裝置114中存儲了迄今為止與進行數據交換的對方的設備的交換履歷。圖29所示為設備11中存儲的交換履歷數據結構的一個例子。如圖29所示,交換履歷由與交換對方的設備的設備ID相對應的迄今為止的交換次數、迄今為止的交換成功次數、根據迄今為止的交換次數及成功次數得出的成功率、最終數據交換的數據接收比例、以及最終接收的數據的存儲位置(以下稱為最終數據存儲位置)組成。設備11在與其它設備11進行數據交換時,將數據交換的結果作為交換履歷登錄在存儲裝置114中。
圖30所示為對設備11b請求數據交換時的設備11a的動作流程圖。首先,設備11a的消息處理部112生成對設備11b的數據交換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6發(fā)送(步驟S3001)。然后設備11a從設備11b接收ACK消息,識別選擇的設備11a擁有的公開用數據(步驟S3002)。
然后設備11a參照交換履歷,決定交換結束數據的生成方法(步驟3003)。關于交換結束數據的生成方法,可以考慮有各種各樣發(fā)方法。例如,考慮有“在交換次數為5次及以上、成功率為95%時,設備11a不進行加密等數據變換,按照原樣向設備11b發(fā)送”;“在交換次數為5次及以上、成功次數在80%及以上而不到95%時,采用密鑰長為128位(bit)的加密密鑰將數據進行加密,將與該加密密鑰相對應的解密密鑰作為交換結束數據”;“在交換次數為5次及以上、成功次數不到80%時,采用密鑰長為1024位的加密密鑰將數據進行加密。將與該加密密鑰相對應的解密密鑰作為交換結束數據”;“在交換次數不到5次時,采用密鑰長為512位的加密密鑰將數據進行加密,將與該加密密鑰相對應的解密密鑰作為交換結束數據”等方法。即,數據成功率越高,使加密密鑰的密鑰長越短,通過這樣對于有可信賴的對方的設備,使其節(jié)省解密所需要的處理時間及精力。例如,在圖29的例子中,對于設備ID“C0001”的設備,不進行數據加密。對于設備ID“C0002”的設備,采用512位密鑰長的加密密鑰進行加密。對于設備ID“C0003”的設備,采用1024位密鑰長的加密密鑰進行加密。另外,對于交換結束數據的生成方法不限定于上述的方法。
然后,設備11a采用在步驟S3003中決定的生成方法,生成變換后數據及交換結束數據(步驟S3004),將生成的交換結束數據向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的地址發(fā)送(步驟S3005),開始數據交換(步驟S3006)結束處理。
這樣能夠根據迄今為止的與交換數據的設備的交換履歷,生成交換結束數據,從而簡化在對方一側的設備的復原處理。因而能夠與可靠性高的對方迅速進行交換,能夠提供使用方便的系統(tǒng)。再有,由于能夠根據迄今為止與交換數據的設備的交換履歷,能夠簡化發(fā)送數據的變換因此能夠更迅速地與可靠性高的對方進行數據交換。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是對于在設備內生成交換結束數據時的動作進行了說明。下面對于用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生成交換結束數據時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31所示為用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生成交換結束數據時的設備11a的動作流程圖。設備11a的消息處理部112生成對設備11b的數據交換消息,向數據收發(fā)部116發(fā)送(步驟S3101)。然后,設備11a從設備11b接收ACK消息,識別選擇的設備11a擁有的公開用數據(步驟S3102)。
然后,設備11a參照交換履歷,決定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中的交換處理方法(步驟S3103)。這里,所謂交換處理方法是在設備11a將數據進行變換時的方法。例如,在設備11a參照交換履歷,作為變換處理將數據進行加密時,決定采用多長的加密密鑰來進行加密。在這種情況下,設備11a對于交換成功率高的設備,則決定采用短的加密密鑰。
然后,設備11a將表示決定的交換處理方法的信息通知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步驟S3104)。根據該通知,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生成指定的變換處理方法中所用的交換處理數據(例如加密密鑰)。再現成與該交換處理數據相對應的交換結束數據(例如解密密鑰)。然后,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存儲生成的交換結束數據,將交換結束數據向設備11a發(fā)送。
與此相應,設備11a接收交換處理數據(步驟S3105),采用該交換處理數據,生成變換后數據(步驟S3106)開始與設備11b的數據交換。
另外,如圖29所示,交換履歷中登錄的數據接收比例及最終數據存儲位置,在不能正常接收數據時,設備11a對設備11b請求重發(fā)的情況下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假設數據交換開始時預先在雙方的設備之間交換從這里發(fā)送的數據大小。設備11a根據數據的接收比例將關于表示數據能夠正常接收到什么地方的通信結果的信息通知設備11b。與此相應,設備11b識別不能正常發(fā)送的剩余部分,向設備11a重發(fā)。設備11a將重發(fā)來的數據進行存儲,使得在最終數據存儲位置存儲的數據的一部分與再現來的數據的剩余部分連接起來。
另外,也可以在數據交換開始時預先在雙方的設備之間交換今后發(fā)送的數據的散列值。在這種情況下,希望數據交換的設備求出能夠接收的數據的散列值,判斷一直到最后是否能夠接收數據。在一直到最后不能接收時,希望數據交換的設備將能夠接收的一部分數據的散列值向對方一側的設備發(fā)送。與此相應,對方一側的設備將根據散列值識別的剩余的數據重發(fā)。這樣,通過采用散列值,即使傳輸路徑中數據的大小改變,也能夠識別是否能夠接收所希望的數據。
工業(yè)上的實用性本發(fā)明的有關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及它所使用的設備、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及程序能夠不增加通信成本及服務器的負擔,防止進行不公平的交換,可用于進行內容等電子數據的交換用的系統(tǒng)等。
權利要求
1.一種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是在通過通信媒體連接的設備間交換數據用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擁有一個能夠交換的數據,并希望在與其它設備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的第一設備;擁有所述第一設備所希望的數據的第二設備;以及通過所述通信媒體與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連接,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設備結束數據交換后對為了再現所述第一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一交換結束數據和為了再現所述第二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包含僅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都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將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向所述第一設備發(fā)送,并將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向所述第二設備發(fā)送的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設備包含生成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以及將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向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發(fā)送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所述第二設備包含生成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以及將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向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發(fā)送的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還包含對從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發(fā)送來的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以便能夠確定發(fā)送源的設備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手段。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設備還包含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通過使用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首先變換為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第一數據變換手段,以及將從所述第二設備接收的數據使用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第一數據恢復原手段,所述第二設備還包含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通過使用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首先變換為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第二數據變換手段,以及將從所述第一設備接收的數據使用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第二數據恢復手段。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設備還包含對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請求生成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生成請求手段,所述第二設備還包含對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請求生成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請求手段,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還包含根據來自所述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請求手段的請求生成所述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以及對利用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所述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以便能夠確定請求對象的設備。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分別還包含,將自己設備擁有的第一數據通過使用交換結束數據首先變換為能夠正常再現的第二數據的數據變換手段,以及將從數據交換對方的設備接收的數據使用從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發(fā)送來的交換結束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數據復原手段,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還包含,通過使用第一及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生成為了所述第二數據能夠正常再現而變換所述第一數據用的第一及第二變換處理數據、并將所述第一變換處理數據向所述第二設備發(fā)送和將所述第二變換數據向所述第一設備發(fā)送的變換處理數據生成發(fā)送手段,所述第一設備的所述數據變換手段使用來自所述變換處理數據發(fā)送手段的所述第二變換處理數據,將第一數據變換為第二數據,所述第二設備的所述數據變換手段使用來自所述變換處理數據發(fā)送手段的所述第一變換處理數據,將第一數據變換為第二數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變換處理數據是第一加密密鑰,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是與所述第一加密密鑰對應的第一解密密鑰,所述第二交換處理數據是第二加密密鑰,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是與所述第二加密密鑰對應的第二解密密鑰。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分別還包含,在與數據交換對方的設備的通信結束時將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通知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的通信結果通知手段,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根據來自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的所述通信結果通知手段的表示所述通信結果的信息,判斷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是否都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通信結果的信息是表示是否能夠正常接收所述所希望的數據的信息,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在從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接收表示能正常接收意思的信息時,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是對所述第二設備提供給所述第一設備的數據進行解密用的解密密鑰,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是對所述第一設備提供給所述第二設備的數據進行解密用的解密密鑰。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還包含在不能完全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對交換對方的設備請求數據重發(fā)的重發(fā)請求手段。
11.一種設備,是在與擁有所希望的數據的其它設備間將所述所希望的數據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進行交換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含生成為了再現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使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登錄在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的交換結束數據登錄手段、以及若與所述其它設備的通信結束,就從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取得為了再現從所述其它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取得手段。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通過使用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首先變換為能正常再現的數據的數據變換手段,以及使用所述交換結束數據取得手段取得的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將從所述其它設備取得的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數據恢復手段。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存儲與數據交換對方的設備的過去的交換履歷的交換履歷存儲手段,所述數據變換手段根據所述交換履歷,改變數據的變換方法,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根據所述交換履歷,改變交換結束數據的生成方法。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在不能完全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對交換對方的設備請求數據重發(fā)的重發(fā)請求手段。
15.一種設備,是在與擁有所希望的數據的其它設備之間將所述所希望的數據與自己的設備擁有的數據進行交換的設備,包含向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管理裝置請求生成為了再現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生成請求手段、以及若與所述其它設備的通信結束,就從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取得為了再現從所述其它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取得手段。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含為了通過使用從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送來的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能夠正常再現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而接收將所述擁有的數據進行變換用的變換處理數據的變換處理數據接收手段;使用所述變換處理數據接收手段接收的變換處理數據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進行變換的數據變換手段;以及使用所述交換結束數據取得手段取得的所述第二交換結束數據,將從所述其它設備取得的數據恢復成能夠正常再現的數據的數據恢復手段。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存儲與數據交換對方的設備的過去的交換履歷的交換履歷存儲手段,以及根據所述交換履歷將所述數據變換手段所用的變換方法通知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的變換方法通知手段,所述數據變換手段使用從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送來的使用指定的所述變換方法的變換處理數據,將自己設備擁有的數據進行變換。
1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在不能完全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對交換對方的設備請求數據重發(fā)的重發(fā)請求手段。
19.一種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是在通過通信媒體連接的設備間交換數據用的系統(tǒng)中使用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對為了再現在第一設備與第二設備之間交換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手段;以及僅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都能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將為了再現所述第一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向所述第一設備發(fā)送,并將為了再現所述第二設備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向所述第二設備發(fā)送的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根據來自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的請求生成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以及對利用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所述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以便能夠確定請求對象的設備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手段。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生成為了使用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生成手段生成的所述交換結束數據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交換后的數據能夠正常再現的變換處理數據、并向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發(fā)送的變換處理數據生成發(fā)送手段。
22.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根據來自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的表示通信結果的信息,判斷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是否都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通信結果的信息是表示是否已能正常接收所述所希望的數據的信息,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在從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接受表示已正常接收意思的信息時,發(fā)送交換結束數據。
24.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在滿足規(guī)定條件時刪除管理的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刪除手段。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交換結束數據刪除手段在作為所述規(guī)定條件是用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正常接收由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發(fā)送的交換結束數據時,刪除向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發(fā)送的所述交換結束數據。
26.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交換結束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換結束數據刪除手段在作為所述規(guī)定條件是從某一個設備接受表示不能正常接收所述所希望數據意思的通知時,刪除利用所述第一及第二設備登錄的所述交換結束數據。
27.一種程序,是使計算機裝置在與擁有所希望的數據的其它計算機裝置之間將所述所希望的數據與自己擁有的數據進行交換用的程序,包含使所述計算機裝置生成為了再現自己擁有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步驟;使所述計算機裝置將生成的所述第一交換結束數據、對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進行登錄的步驟;以及若與所述其它計算機裝置的通信結束,則使所述計算機裝置從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取得為了再現從所述其它計算機裝置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步驟。
28.一種程序,是使計算機裝置在與擁有所希望的數據的其它計算機裝置之間將所述所希望的數據與自己擁有的數據進行交換用的程序,包含使所述計算機裝置對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請求生成為了再現自己擁有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一交換結束數據的步驟;以及若與所述其它計算機裝置的通信結束,則使所述計算機裝置從所述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取得為了再現從所述其它計算機裝置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第二交換結束數據的步驟。
29.一種程序,是使在通過通信媒體連接的計算機裝置之間交換數據用的系統(tǒng)中所用的計算機裝置具有作為下述手段起作用的功能用的程序,所述手段包含對為了再現在第一計算機裝置與第二計算裝置之間交換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的交換結束數據管理手段;以及僅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計算機裝置都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將為了再現所述第一計算機裝置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向所述第一計算機裝置發(fā)送,并將為了再現所述第二計算機裝置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交換結束數據向所述第二計算機裝置發(fā)送的交換結束數據發(fā)送手段。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增加通信費用及服務器的負擔并防止進行不公平交換的設備間數據交換系統(tǒng)。設備(11a)在與設備(11b)之間交換數據。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21)在結束數據交換后,對為了再現各自取得的數據所必需的數據即交換結束數據進行管理。交換結束數據管理裝置僅在設備(11a)及設備(11b)都能夠正常接收所希望的數據時,對設備(11a)發(fā)送從設備(11b)取得的交換結束數據,對設備(11b)發(fā)送從設備(11a)取得的交換結束數據。
文檔編號G06F12/14GK1692338SQ200380100259
公開日2005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0月30日
發(fā)明者大穗雅博, 東吾紀男, 井上光啟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