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觸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各種電子設(shè)備的操作中所使用的觸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近年,在手機或汽車導航系統(tǒng)(car navigation system)等的各種電子設(shè)備中,在液晶等的顯示元件的前面安裝有光透過性的觸摸面板。通過觸摸面板,可對顯示元件上顯示的文字或標號進行視覺辨認或選擇。與此同時,利用手指或?qū)S霉P等對觸摸面板進行按壓操作。由此,可進行電子設(shè)備的各種功能的切換。所以,要求誤操作少、操作簡便的觸摸面板。
利用圖4說明這樣的現(xiàn)有觸摸面板。
圖4為表示現(xiàn)有觸摸面板的剖面圖。在圖4中,光透過性的上基板101為薄膜狀。光透過性的下基板102由玻璃等形成。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等的光透過性的上導電層103形成在上基板101的下面。氧化銦錫等的光透過性的下導電層104形成在下基板102的上面。
另外,在上導電層103和下導電層104之間的間隙中,形成有硅橡膠(silicone rubber)或聚氨酯橡膠(urethane rubber)等的光透過性的彈性層105。鎳或不銹鋼等的多個導線106以沿上下方向取向埋設(shè)在彈性層105內(nèi)的狀態(tài)形成。導線106的下端與下導電層104接觸。在導線106的上端和上導電層103之間設(shè)置了規(guī)定的間隙。
在上導電層103的兩端上,形成有一對上電極(無圖示)。在下導電層104的兩端上,形成有在與上電極正交的方向上設(shè)置的一對下電極(無圖示)。這樣構(gòu)成了觸摸面板100。
這樣構(gòu)成的觸摸面板100設(shè)置在液晶顯示元件(無圖示)等的前面而構(gòu)成電子設(shè)備(無圖示)。并且,各一對的上電極和下電極與電子設(shè)備的電路(無圖示)連接。
在以上的構(gòu)成中,對觸摸面板100背面的液晶顯示元件等的顯示進行視覺辨認的同時,用手指或筆等對上基板101上面沿箭頭X方向進行按壓操作。由此,上基板101和彈性層105彎曲,被按壓的地方的上導電層103和導線106上端接觸。當上基板101被按壓時,導線106彎曲,上導電層103和下導電層104經(jīng)由導線106電連接。
于是,從電路向上電極和下電極順次施加電壓。電路利用上電極的電壓比和下電極的電壓比檢測按壓的地方。由此,進行電子設(shè)備的各種功能的切換。
當施加在上基板101上的按壓力被解除時,通過上基板101和彈性層105的彈性回復力,使上基板101回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由此,上導電層103從導線106上端離開。
另外,如上所述的現(xiàn)有觸摸面板100,公開在例如特開昭59-188726號公報等中。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觸摸面板,其具有上基板、下基板、彈性層、多個導線以及凝膠體層,上基板的下面形成有上導電層,下基板的上面形成有與上導電層之間設(shè)置了間隙且相對的下導電層,下導電層的上面形成有彈性層,導線,其一部分埋設(shè)在彈性層,且與上導電層之間設(shè)置了間隙,沿上下方向地取向設(shè)置,凝膠體層形成在上導電層和彈性體之間。通過這樣的構(gòu)成,提供了一種不需要現(xiàn)有觸摸面板所必需的大的按壓力,誤操作少,可進行確實操作的觸摸面板。
本發(fā)明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具有準備上面形成有下導電層的下基板的步驟;將分散有導線的彈性層涂敷在下導電層的上面的步驟;在導電層形成磁場的步驟;利用磁場,在使導線上下方向直立取向的狀態(tài)下固化彈性層的步驟;通過該方法,實現(xiàn)了可進行確實操作的觸摸面板。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觸摸面板的剖面圖;圖2A是表示圖1中表示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圖;圖2B是表示圖1中表示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圖;圖2C是表示圖1中表示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圖;圖2D是表示圖1中表示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圖;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圖;圖4是現(xiàn)有觸摸面板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方式1)下面,利用圖1、圖2A~圖2D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觸摸面板的剖面圖。在圖1中,光透過性的上基板21利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碳酸酯等材料形成為薄膜狀。光透過性的下基板22利用玻璃或丙烯基、聚碳酸酯等的材料形成。利用氧化銦錫或氧化錫等的材料的光透過性的上導電層23形成在上基板21的下面21b上。利用了氧化銦錫或氧化錫等的材料的光透過性的下導電層24形成在下基板22的上面22a上。上導電層23和下導電層24通過濺射法等分別形成。上導電層23和下導電層24相對設(shè)置,并且100微米左右的間隙介于它們之間。
利用了硅橡膠或聚氨酯橡膠等的人造橡膠(elastomer)等的材料的光透過性的彈性層25形成在下導電層24的上面24a上。彈性層25具有104~106dyne/cm2的彈性率。利用了硅橡膠或丙烯基橡膠(acrylic rubber)等的材料的光透過性的凝膠體(gel)層27形成在彈性層25和上導電層23之間。凝膠體層27具有102~103dyne/cm2的彈性率?;蛘哒f,凝膠體層27的彈性率比彈性層25的彈性率小。
利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鎳或不銹鋼等的材料的多個導線26形成為埋設(shè)在彈性層25和凝膠體層27中的狀態(tài)。埋設(shè)在彈性層25的導線26的下端26b與下導電層24接觸。埋設(shè)在凝膠體層27的導線26的上端26a和上導電層23具有規(guī)定的間隙且相對。導線26形成為在上導電層23和下導電層24之間的間隙內(nèi)向上下方向取向的狀態(tài)。導線26的取向的方向相對于上導電層23和下導電層24為大致直角方向。
利用銀或碳等的材料的一對上電極(無圖示)形成在上導線層23的兩端。利用了銀或碳等的材料的一對下電極(無圖示)相對于上電極正交設(shè)置,形成在下導電層24的兩端。這樣構(gòu)成了觸摸面板20。
另外,上基板21的外周(無圖示)和下基板22的外周(無圖示)粘合在一起,觸摸面板20被密封。通過熱壓合或接合,或者在上下面上涂敷粘合劑而形成的略額緣狀的襯墊(無圖示)等被用于上基板21和下基板22的粘合。
下面,參照圖2A~圖2D說明這樣構(gòu)成的觸摸面板20的制造方法。
首先,如圖2A所示,準備在上面22a上形成有下導電層24的下基板22。
然后,如圖2B所示,分散有多個導電層26的彈性層25涂敷在下導電層24的上面24a。圖2B所示的彈性層25為固化前的未固化狀態(tài)。分散在彈性層25的多個導線26為取向前的未取向狀態(tài),各導線26的朝向各種各樣。
之后,如圖2C所示,利用上磁鐵28和下磁鐵29,磁場40向彈性層25的上下方向形成。
且在圖2C中,上磁鐵28和下磁鐵29兩個磁鐵分別設(shè)置在彈性層25的上下。由此,磁場40形成在彈性層25上。但是,磁鐵不是必須設(shè)置在彈性層25的上下的。例如,若可形成垂直的平行磁場,也可以只利用上磁鐵28形成磁場40,或只用下磁鐵29形成磁場40。只要至少從彈性層25的上方或下方的一個方向形成磁場40就可以。
通過磁場40,分散在彈性層25內(nèi)的多個導線26沿上下方向直立取向(upright orientation)。并且,下端26b與下導電層24接觸。在導電層26直立取向的狀態(tài)下,彈性層25通過加熱或固化劑等的方法固化。
如圖2D所示,彈性層25固化后,在彈性層25的上面25a涂敷有凝膠體層27。凝膠體層27形成將導線26全部埋沒的程度。
接著,在下面21b形成有上導電層23的上基板21載置于在凝膠體層27上之后,通過加熱或固化劑等的方法使凝膠體層27固化。伴隨著該凝膠體層的固化,上導電層23和凝膠體27接合,上基板21形成在凝膠體層27上。然后,上基板21的外周和下基板22的外周通過熱壓接或接合等粘合在一起。這樣觸摸面板被密封。
在上導電層23的兩端上,形成有一對上電極(無圖示)。在下導電層24的兩端上,形成有相對于上電極在正交方向上設(shè)置的一對下電極(無圖示)。這樣,觸摸面板20被構(gòu)成。
這樣構(gòu)成的觸摸面板20設(shè)置在液晶顯示元件(無圖示)等的前面,而構(gòu)成電子設(shè)備(無圖示)。并且,各個一對的上電極和下電極連接在電子設(shè)備的電路(無圖示)上。
在以上構(gòu)成中,對觸摸面板20背面的液晶顯示元件等的顯示進行視覺辨認的同時,利用手指或筆等(無圖示)在箭頭Y方向上對上基板21的上面21a進行按壓操作。由此,上基板21和凝膠體層27彎曲,按壓的地方的上導電層23和導線26的上端26a接觸。當上基板21被按壓時導線26彎曲,按壓地方的上導電層23和下導電層24經(jīng)由導線26電連接。
于是,從電路向上電極和下電極順次施加電壓。電路利用上電極的電壓比和下電極的電壓比檢測按壓的地方。由此,進行電子設(shè)備的各種功能的切換。
當加在上基板21上的按壓力接觸后,通過上基板21和凝膠體層27的彈性回復力,上基板21回到原來狀態(tài)。由此,上導電層23從上端26a離開。
這樣,在上導電層23和彈性層25之間,形成了彈性率小的比較柔軟的凝膠體層27。因此,即使在觸摸面板20被操作時的按壓力也是輕的力,上基板21也容易彎曲。由此,上導電層23和導線26的接觸容易且切實地進行。也就是說,提供了誤操作少,可進行切實的操作,操作性被改善的觸摸面板20。
分散有導電層26的彈性層25涂敷在上面24a上后,至少從彈性層25的上方或下方的一方形成磁場40。在導線26沿上下方向直立取向的狀態(tài)下,彈性層25被固化。由此,形成彈性層25和凝膠體層27的內(nèi)部直立取向狀態(tài)的導線26。其結(jié)果,容易制作均勻且可進行確實操作的觸摸面板20。
(實施方式2)下面利用圖3說明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
圖3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圖。實施方式2與實施方式1的不同點在于磁場的形成方法。實施方式2中,對于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結(jié)構(gòu)付與了相同的標號,省略了詳細的說明。
如圖3所示,在分散有導線26的彈性層25涂敷在上面24a上后,通過上磁鐵28和下磁鐵30,在彈性層25上形成磁場40a。在下磁鐵30的表面30c上,形成多個規(guī)則的凸部30a和凹部30b。利用下磁鐵30形成的磁場40a具有對應(yīng)于凸部30a和凹部30b的位置的磁力分布。分散在未固化的狀態(tài)的彈性層25上的導線26以對應(yīng)于具有磁力分布的磁場40a的狀態(tài)而取向。也就是說,導線26集中取向在對應(yīng)于凸部30a的位置。這樣,當以導線26集中取向的狀態(tài)彈性層25被固化時,導線26以凹凸部的間隔排列。
并且,通過根據(jù)需要選擇凸部30a和凹部30b,形成具有預先設(shè)定分布的導線26。在凸部30a和凹部30b等間隔地形成的情況下,導線26以等間隔分布的狀態(tài)形成。
如上所述,在分散有導線26的彈性層25涂敷在上面24a上后,從彈性層25的上方或下方的至少一方形成磁場40a。磁場40a利用具有凸部30a和凹部30b的下磁鐵30形成。由此,磁場40a形成的磁力具有分布。在導線26沿上下方向直立取向的狀態(tài)下,彈性層25被固化。由此,直立取向狀態(tài)的導線26形成在彈性層25和凝膠體層27的內(nèi)部。導線26以預先決定的分布狀態(tài)形成。其結(jié)果,根據(jù)觸摸面板的用途,自由選擇導線26的密度分布,可容易制作出能夠切實操作的觸摸面板。
在圖3中,說明設(shè)置在彈性層25的下方的下磁鐵30具有凸部30a和凹部30b的結(jié)構(gòu)。但是,除了設(shè)置在彈性層25的上方的上磁鐵28之外,也可以利用具有凸部和凹部的磁鐵,形成具有磁力分布的磁場40a。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觸摸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上基板,其下面形成有上導電層;下基板,其上面形成有與上述上導電層之間設(shè)置了間隙且相對的下導電層;彈性層,其形成在上述下導電層的上面;多個導線,它們一部分埋設(shè)在上述彈性層,且與上述上導電層之間設(shè)置了間隙,沿上下方向取向設(shè)置;凝膠體層,其形成在上述上導電層和上述彈性體之間。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凝膠體層,其彈性率比上述彈性層的彈性率小。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凝膠體層具有102~103dyne/cm2的彈性率。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線具有預先決定的分布而設(shè)置。
5.一種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驟準備上面形成有下導電層的下基板的步驟;將分散有導線的彈性層涂敷在上述下導電層的上面的步驟;在上述導電層形成磁場的步驟;利用上述磁場,在使上述導線沿上下方向直立取向的狀態(tài)下固化上述彈性層的步驟。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具有以下步驟在上述彈性層上形成凝膠體層的步驟;在上述凝膠體層上,形成下面形成有上導電層的上基板的步驟。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凝膠體層,其彈性率比上述彈性層的彈性率小。
8.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凝膠體層具有102~103dyne/cm2的彈性率。
9.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觸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表面具有凹部和凸部的磁鐵在上述彈性層形成磁場。
全文摘要
一種觸摸面板,其具有上基板、下基板、彈性層、多個導線以及凝膠體層,上基板的下面形成有上導電層,下基板的上面形成有與上導電層之間設(shè)置了間隙且相對的下導電層,下導電層的上面形成有彈性層,導線,一部分埋設(shè)在彈性層且與上導電層之間設(shè)置了間隙,沿上下方向取向設(shè)置,凝膠體層形成在上導電層與彈性體之間。通過這樣的構(gòu)成,可得到一種誤操作少,可進行確實操作的觸摸面板。
文檔編號G06F3/041GK1885250SQ20061009385
公開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6月20日
發(fā)明者田邊功二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