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模塊及其彈片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散熱模塊,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有彈片的架散熱模塊。
背景技術:
針對筆記本計算機中的發(fā)熱源(如中央處理單元,CPU)的其中一種散熱固定件 的設計,散熱固定件包括一熱擴散板及一彈片架。彈片架可將熱擴散板放置于發(fā)熱源上,接 著,通過彈片架各末端可彈性形變的特性,將彈片架各末端彎曲并鎖固于發(fā)熱源所配置的 電路板。如此熱擴散板便可在經(jīng)彈片架的壓迫下緊貼于發(fā)熱源上。如此,通過彈片架的作 用,熱擴散板便可有效地與發(fā)熱源貼合用以增加接觸發(fā)熱源的表面積,進而提升傳導發(fā)熱 源熱能的效率。其中熱擴散板必須具有足夠的厚度,以避免熱擴散板的兩相對側(cè)在經(jīng)彈片架的壓 迫下導致其結(jié)構(gòu)彎曲變形。然而,由于筆記本計算機朝向短小輕薄的方向上發(fā)展,其內(nèi)部的容置空間在其厚 度(Z方向)上逐漸受到限縮。業(yè)者為了在有限的空間下取得散熱與機構(gòu)的平衡,會搭配增 大厚度的導熱管與減少厚度的熱擴散板,以求達到最佳的散熱效果。然而,由于減少厚度的熱擴散板將造成其結(jié)構(gòu)強度的不足,使得熱擴散板的兩相 對側(cè)經(jīng)彈片架的壓迫下,導致其結(jié)構(gòu)彎曲變形。如此一來,產(chǎn)生彎曲變形的熱擴散板便無法 有效地緊貼于發(fā)熱源上,進而導致散熱不佳的問題發(fā)生。有鑒于此,如何研發(fā)出一種解決方案,可解決上述問題與限制,便是此業(yè)界人士所 欲達成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散熱模塊及其彈片架,用以降低熱擴散板被彈片架 彎曲的機會,進而使熱擴散板有效地貼合于發(fā)熱源上,以保持散熱性能。為達成以上目的及其它目的,并改進先前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 一種散熱模塊,設置成固定至一電路板的一發(fā)熱源上。散熱模塊包含一熱擴散板、一彈片架 及一導熱管。熱擴散板具相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彈片架位于熱擴散板的第二面,其包含 一中央片體、二固定部及二觸壓部。固定部分別位于中央片體的兩相對側(cè),且固定于熱擴散 板的第二面。觸壓部分別連接于固定部與中央片體之間,經(jīng)彎折后朝熱擴散板的第二面突 出,且中央片體與觸壓部之間具有一容置空間。導熱管位于容置空間中,且被夾靠于中央片 體與熱擴散板的第二面之間。如此,當熱擴散板的第一面貼附至發(fā)熱源,且固定部鎖固至電路板上時,此些觸壓 部壓迫熱擴散板的第二面。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熱擴散板對應固定部的兩相對側(cè)分別具有一升起 部。升起部與熱擴散板不處于同一平面。在該同實施例中,各固定部包含一貼合部及至少一彈性翼。貼合部連接觸壓部的一側(cè),并貼附升起部上。貼合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孔,定位孔通過一栓體固定于升起部上。彈 性翼自貼合部朝外延伸,具有一鎖固孔,鎖固孔通過一螺栓固定于電路板上。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各固定部還包含一轉(zhuǎn)折部。轉(zhuǎn)折部連接于貼合部 與彈性翼之間。故通過轉(zhuǎn)折部,貼合部與彈性翼不處于同一平面。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中,觸壓部的截面積呈V字形,并與熱擴散板的第二 面為線接觸。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實施例中,觸壓部的截面積呈U字形,并與熱擴散板的第二 面為面接觸。在本實用新型的又再一實施例中,中央片體與觸壓部不具有破口。在本實用新型的更再一實施例中,彈片架還具有多個相互并列的破口。破口同時 形成于中央片體與觸壓部上,介于固定部之間。在本實用新型的更再一實施例中,熱擴散板還具有一定位部。定位部恰容置導熱
管的一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散熱模塊及其彈 片架可降低熱擴散板的結(jié)構(gòu)彎曲變形,進而使熱擴散板有效地貼合于發(fā)熱源上,進而保持 散熱性能。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將結(jié)合附圖對 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圖1是繪示本實用新型散熱模塊、電路板與發(fā)熱源于一實施例中的分解圖。圖2是繪示圖1中各組件的組合示意圖。圖3是繪示圖2中沿3-3剖面線的剖面圖。圖4是繪示本實用新型散熱模塊于另一實施例中的示意圖。圖5是繪示圖4中沿5-5剖面線的剖面圖。圖6是繪示本實用新型散熱模塊于又一實施例中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圖標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如熟悉此技術的人員在了 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后,當可由本實用新型所教示的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并不脫離 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圍。請參閱圖1所示,圖1是繪示本實用新型散熱模塊、電路板與發(fā)熱源于一實施例中 的分解圖。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散熱模塊100。散熱模塊100適用于固定至一電路板600 的一發(fā)熱源500上。散熱模塊100包含一熱擴散板200、一彈片架300及一導熱管400。彈 片架300可將熱擴散板200及導熱管400固定至發(fā)熱源500上,通過彈片架300各末端可 彈性形變的特性,將彈片架300各末端彎曲并鎖固于電路板600上,以便使熱擴散板200緊 貼于發(fā)熱源500上。由于熱擴散板200的兩相對側(cè)受到彈片架300的壓迫,可能對熱擴散 板200的兩相對側(cè)導致其結(jié)構(gòu)彎曲變形,為此,彈片架300另外壓迫熱擴散板200相對發(fā)熱 源500的一面。如此,藉此平衡彈片架300彎曲熱擴散板200兩相對側(cè)的力量。[0028]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圖2是繪示本實用新型散熱模塊于此實施方式下的組合 圖。圖3是繪示圖2中沿3-3剖面線的剖面圖。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熱擴散板200 具相對的第一面210及第二面220,本身具高傳導熱特性,例如由金屬、陶瓷等材料所制成。 熱擴散板200的第一面210平貼地緊靠于發(fā)熱源500上,用以傳導發(fā)熱源500的熱量;熱擴 散板200的第二面220可放置彈片架300及導熱管400。彈片架300大致位于熱擴散板200的第二面220,是由一金屬板體經(jīng)彎折處理而 成。彈片架300是一體成型地包含一中央片體310、二觸壓部320及二固定部330。中央片 體310呈平面狀。此二固定部330分別對稱地位于中央片體310的兩相對側(cè),可固定于熱擴 散板200的兩相對側(cè)。此二觸壓部320分別對稱地位于中央片體310與固定部330之間, 并實體連接固定部330與中央片體310。觸壓部320經(jīng)彎折處理后,朝熱擴散板200第二面 220的方向突出,并觸壓至熱擴散板200第二面220。此外,熱擴散板200、中央片體310與 各兩觸壓部320之間可構(gòu)成一容置空間350,而導熱管400位于容置空間350中,且被夾靠 于中央片體310與熱擴散板200的第二面220之間(如圖3所示)。如此,通過固定部330被鎖固于電路板600上,一方面,彈片架300的中央片體310 迫使導熱管400緊密地貼附至熱擴散板200的第二面220 ;另一方面,彈片架300的固定部 330迫使熱擴散板200的第一面210緊密地貼附至發(fā)熱源500上;再一方面,彈片架300的 此些觸壓部320分別壓迫熱擴散板200的第二面220相對發(fā)熱源500的位置,以便迫使熱 擴散板200的第一面210持續(xù)平貼地壓迫于發(fā)熱源500上。此實施例中,熱擴散板200亦非平面狀,可經(jīng)彎折處理而成。如此,熱擴散板200 的此兩相對側(cè)分別具有一升起部230。升起部230自熱擴散板200朝固定部330的方向突起。各固定部330包含一貼合部331及至少一彈性翼333。貼合部331連接至觸壓部 320的一側(cè),并貼附于升起部230。貼合部331上分別貫設有多個定位孔332,此些定位孔 332分別通過一栓體231而固定于升起部230上。彈性翼333自貼合部331之一側(cè)朝外延 伸。于本實施例中,各固定部330具有兩彈性翼333,這些彈性翼333呈L字形,其末端朝 相反方向延伸。這些彈性翼333的末端亦具有一鎖固孔334。這些鎖固孔334通過一螺栓 335而固定于電路板600上。再者,熱擴散板200還具有一定位部240,定位部240是在熱擴散板200分別朝容 置空間350所翻折的兩側(cè)板之間,此兩側(cè)板之間恰可容置導熱管400的一端。由于導熱管 400被固定于定位部240中而不致左右移動,以及被固定于中央片體310與熱擴散板200的 第二面220中而不致上下移動,故導熱管400便不致因晃動而脫離原有位置。此實施例的一可選擇的變化中,各固定部330亦可包含轉(zhuǎn)折部340。轉(zhuǎn)折部340位 于貼合部331與彈性翼333之間,且實體連接貼合部331與彈性翼333。轉(zhuǎn)折部340自貼合 部331的一側(cè)朝電路板600的方向延伸。如此,彈性翼333與貼合部331不處于同一平面, 且彈性翼333較貼合部331更接近電路板600。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對于觸壓部320的外形并不加以局限, 只要能自彈片架300朝熱擴散板200突出,以便實施時對熱擴散板200的第二面220施以 壓迫力,皆可為本實用新型的觸壓部320。再請參閱圖3所示,此實施例的一可選擇的變化中,觸壓部320的截面積呈V字形。各觸壓部320分別與熱擴散板200的第二面220呈現(xiàn)出一線接觸,但本實用新型并不 僅局限于此。請參閱圖4至圖5所示,圖4是繪示本實用新型散熱模塊于另一實施例中的組合 圖。圖5是繪示圖4中沿5-5剖面線的剖面圖。此實施例的另一可選擇的變化中,觸壓部 320的截面積呈U字形。各觸壓部320分別與熱擴散板200的第二面220呈現(xiàn)出一面接觸, 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僅局限于此。再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中,彈片架300由金屬板體經(jīng)彎折處 理而成之前,并未經(jīng)過打孔處理。因此,金屬板體相對中央片體310與觸壓部320的部分并 不具有任何破口 360。如此,此兩觸壓部320便可提供更多的接觸面積于熱擴散板200的第 二面220上,進而加強彈片架300迫使熱擴散板200持續(xù)平貼地壓迫于發(fā)熱源500的力量。 另外,此實施例亦可搭配上述的實施例,使得觸壓部320的截面積呈V字形或U字形。請參閱圖6所示,圖6是繪示本實用新型散熱模塊于又一實施例中的示意圖。本 實用新型的再一實施例中,彈片架300由金屬板體經(jīng)彎折處理而成之前,可經(jīng)過打孔處理, 使得金屬板體相對中央片體310與觸壓部320的部分具有多個相互并列的破口 360。如此, 經(jīng)彎折處理后,彈片架300上便具有多個相互并列的破口 360(例如圖標的矩形開口)。這 些破口 360同時形成于中央片體310與觸壓部320上,介于固定部330之間。如此,這些破 口 360便可幫助熱擴散板200及導熱管400上的熱氣流的流通,加速導熱管400的散熱效 率。另外,此實施例亦可搭配上述的實施例,使得觸壓部320的截面積呈V字形或U字形。需定義的是,上述的發(fā)熱源500可為經(jīng)工作后會因此發(fā)出高熱的電子元件,例如, CPU、VGA或其它繪圖運算的芯片或發(fā)光單元(如LED元件)。此外,散熱模塊可應用于一電 子裝置中。電子裝置的類型包括可攜式產(chǎn)品(如手機、攝影機、照相機、筆記本計算機、游戲 機、手表、音樂播放器、電子信件收發(fā)器、地圖導航器、數(shù)字相片、或類似的產(chǎn)品)、影音產(chǎn)品 (如影音放映器或類似的產(chǎn)品、屏幕、電視、看板、投影機)等。綜上所述,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散熱模塊及其彈片架可降低熱擴散板 的結(jié)構(gòu)彎曲變形,進而使熱擴散板有效地貼合于發(fā)熱源上,進而保持散熱性能。上述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 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可作出各種等同的改變或替換,皆可被保護于本實用新型中。因此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的本申請權利要求范圍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彈片架,設置成固定一熱擴散板于一發(fā)熱源上,其特征在于該彈片架一體成型 地包含一中央片體;二固定部,分別位于該中央片體的兩相對側(cè),用以固定于該熱擴散板上;以及 二觸壓部,分別連接于所述這些固定部其中之一與該中央片體之間,經(jīng)彎折后朝該熱 擴散板的方向突出,用以分別觸壓該熱擴散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這些固定部的每一個包含 一貼合部,連接該觸壓部的一側(cè),用以平貼及固定于該熱擴散板上;以及至少一彈性翼,自該貼合部朝外延伸并具有一鎖固孔,該鎖固孔用以固定于一物體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這些固定部的每一個還包含 一轉(zhuǎn)折部,連接于該貼合部與該至少一彈性翼之間,通過該轉(zhuǎn)折部,該貼合部與該至少一彈性翼不處于同一平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片架,其特征在于,該觸壓部的截面積呈V字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片架,其特征在于,該觸壓部的截面積呈U字形。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片架,其特征在于,該中央片體與該觸壓部不具有破口。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片架,其特征在于,該彈片架還具有多個相互并列的破口, 所述這些破口同時形成于該中央片體與該觸壓部上,介于所述這些固定部之間。
8.一種散熱模塊,設置成固定至一電路板的一發(fā)熱源上,其特征在于,該散熱模塊包含一熱擴散板,具相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 一彈片架,位于該熱擴散板的該第二面,包含 一中央片體;二固定部,分別位于該中央片體的兩相對側(cè),且固定于該熱擴散板的兩相對側(cè);以及 二觸壓部,分別連接于所述這些固定部其中之一與該中央片體之間,經(jīng)彎折后朝該熱 擴散板的該第二面突出,其中該中央片體與所述這些觸壓部之間具有一容置空間;以及 一導熱管,位于該容置空間中,其中當所述這些固定部被鎖固至該電路板上,所述這些固定部迫使該熱擴散板的該第 一面緊密地貼附至該發(fā)熱源、該中央片體迫使該導熱管貼附至該熱擴散板的該第二面,以 及所述這些觸壓部分別壓迫該熱擴散板的該第二面相對該發(fā)熱源的位置,迫使該熱擴散板 的該第一面持續(xù)平貼于該發(fā)熱源上。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熱擴散板的所述這些相對側(cè)分別 具有一升起部,該升起部自該熱擴散板朝該固定部的方向突起。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這些固定部的每一個包含 一貼合部,連接該觸壓部的一側(cè),并貼附該升起部,其中該貼合部具有至少一定位孔,該定位孔通過一栓體固定于該升起部上;以及至少一彈性翼,自該貼合部朝外延伸并具有一鎖固孔,該鎖固孔通過一螺栓固定于該 電路板上。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散熱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這些固定部的每一個還包含 一轉(zhuǎn)折部,連接于該貼合部與該至少一彈性翼之間,該轉(zhuǎn)折部自該貼合部的一側(cè)朝該電路板的方向延伸,其中該至少一彈性翼較該貼合部接近該電路板。
12.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模塊,其特征在于,該觸壓部的截面積呈V字形,并與該 熱擴散板的該第二面為線接觸。
13.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模塊,其特征在于,該觸壓部的截面積呈U字形,并與該 熱擴散板的該第二面為面接觸。
14.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中央片體與該觸壓部不具有破
15.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彈片架還具有多個相互并列的破 口,所述這些破口同時形成于該中央片體與該觸壓部上,介于所述這些固定部之間。
16.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散熱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熱擴散板還具有一定位部,該定 位部恰容置該導熱管的一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散熱模塊及其彈片架,彈片架設置成使一熱擴散板的一面平貼地壓迫一發(fā)熱源以及使一導熱管夾靠于熱擴散板的另一面。彈片架包含一中央片體、二固定部及二觸壓部。中央片體可夾靠導熱管于熱擴散板上。固定部分別位于中央片體的兩相對側(cè),可固定彈片架于熱擴散板上。觸壓部分別連接于固定部與中央片體之間,經(jīng)彎折后朝熱擴散板的方向突出,用以觸壓熱擴散板。
文檔編號G06F1/20GK201789709SQ201020500738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16日
發(fā)明者張孝凡, 楊奇學 申請人: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