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442724閱讀:14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具有光學感測器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與無線通訊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廣泛的信息應用,許多信息產品的輸入元件已從傳統(tǒng)的鍵盤與鼠標改變成觸控面板以達到更具個人化的操作經驗。目前,觸控面板一般分為電阻式觸控面板、電容式觸控面板、表面聲波觸控面板(surface acousticwave, SAW)、電磁式觸控面板(electromagnetic touch panels)以及光學觸控面板等。以光學觸控面板為例,光學觸控面板可操作在反射感測模式或是陰影感測模式。在反射感測模式中,當使用者用其手指碰觸觸碰面,光學觸控面板表面上的光可被散射與反射。于是,位于觸碰點下的光感測器可接收到被反射與被散射的光以產生一感測信號。此光學觸控面板根據感測信號可判定在光學觸控面板上被碰觸位置。然而,除了碰觸位置所反射與散射的光,光感測器也可能接收到環(huán)境光。因此,當環(huán)境光太強時,此種光學觸控面板可能產生操作錯誤或是誤感測。此外,在陰影感測模式中,當使用者用其手指碰觸觸碰面,入射至光感測器上的光可被遮蔽。于是,位于碰觸點下的光感測器感測到陰影以產生一感測信號。此光學觸控面板可根據感測信號判定在光學觸控面板上的被碰觸位置。然而,當環(huán)境光太弱時,因為在黑暗的情況下,觸控感測器無法正確判定陰影,此種光學觸控面板可能產生操作錯誤。

發(fā)明內容
據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具有良好的觸控感測靈敏度(sensitivity)。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包括一觸控感測面板以及一觸控感測光源。觸控感測面板具有一顯示面且包括一像素陣列與配置于此像素陣列上的一顯示介質,其中上述像素陣列包括多個像素結構。至少其中一個像素結構包括一掃描線、一數(shù)據線、一有源兀件、一像素電極、一電容電極線、一讀取線與一感測器。掃描線與數(shù)據線彼此交錯。有源元件電性連接掃描線與數(shù)據線。像素電極電性連接有源元件。電容電極線電性耦合像素電極。讀取線與數(shù)據線平行配置。感測器電性連接掃描線以及讀取線,其中感測器連接到周邊的電容電極線且感測器的一感測面面向顯示面。觸控感測光源配置在觸控感測面板周圍并提供一觸控感測光以在顯示面形成一均勻光場。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觸控感測顯示裝置還包括一背光單元,此背光單元配置在觸控感測面板的相對于顯示面的一背面。在一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光源配置在背光單元中以朝顯示面發(fā)出觸控感測光。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顯示光的波長不同于前述觸控感測光的波長。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觸控感測光是一不可見光。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觸控感測光源配置在顯示面前,且朝顯示面發(fā)出觸控感測光以在顯示面形成一均勻光場。在一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光源包括至少兩個發(fā)光二極管位于觸控感測面板外圍。在另一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光源可包括一激光光源以及一透鏡,此透鏡位于激光光源前,且觸控感測光源能提供一幕狀的觸控感測光,此幕狀的觸控感測光實質上平行于顯示面。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觸控感測光源包括一發(fā)光源以及一導光板,發(fā)光源位于導光板旁并發(fā)出觸控感測光,且觸控感測光實質上通過導光板的全反射(total innerreflection)效應傳遞于導光板內以形成均勻光場。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觸控感測光源包括一發(fā)光源以及一光擴散片,發(fā)光源位于光擴散片旁并朝光擴散片發(fā)出觸控感測光,且觸控感測光實質上從光擴散片散射出去以形成均勻光場。在一實施例中,光擴散片具有多個擴散粒子分布于其中。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觸控感測光源配置于顯示介質旁且朝顯示介質發(fā)出觸控感測光以形成均勻光場。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觸控感測面板還包括一濾光片層且顯示介質配置在濾光片層與像素陣列之間。具體而言,濾光片層可包括交替配置于像素電極上的一紅色濾光片、一綠色濾光片與一藍色濾光片,其中紅色濾光片、綠色濾光片與藍色濾光片至少一個可進一步位于各像素結構的感測器上。另外,濾光片層可包括適于遮擋可見光的一濾光片?;谏鲜觯鲇|控感測顯示裝置配置有一觸控感測光源以在顯示面形成一均勻光場。因此,無論所述觸控感測顯示裝置是使用在黑暗或明亮的環(huán)境之下,集成在觸控感測面板中的感測器可正確地感測使用者的碰觸且產生相對應的感測信號。也就是說,所述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具有良好的觸控感測靈敏度。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IA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IB為繪示于圖IA內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像素陣列的等效電路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的第六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7顯示由具有非晶硅通道的薄膜晶體管所構成的光感測元件的吸收率。圖8為本發(fā)明的第七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面板的示意圖。圖9A顯示紅色濾光片的光穿透率。圖9B顯示紅色濾光片配置于光感測元件之上時,光感測元件的吸收率。圖10為本發(fā)明的第八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面板的示意圖。圖IlA顯示紅色濾光片與藍色濾光片的迭層的光穿透率。圖IlB顯示紅色濾光片與藍色濾光片的迭層配置于光感測元件之上時,光感測元件的吸收率。圖12A顯示紅色濾光片與綠色濾光片的迭層的光穿透率。圖12B顯示紅色濾光片與綠色濾光片的迭層配置于光感測元件之上時,光感測元件的吸收率。圖13為本發(fā)明的第九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面板的示意圖。圖14A顯示紅色濾光片、綠色濾光片 與藍色濾光片的迭層的光穿透率。圖14B顯示紅色濾光片、綠色濾光片與藍色濾光片的迭層配置于光感測元件之上時,光感測元件的吸收率。[主要元件標號說明]10、20、30、40、50、60 :觸控感測顯示裝置100、102、104、106、108 :觸控感測面板100A、102C :像素陣列100B、102D :顯示介質100C、100D、102A、102B :基板 102E:對向電極102F、106F、108F :彩色濾光層104F,IOeF1UOeF2UOSF1UOSF2,108F3 :彩色濾光片200、210、220、230、240、250 :觸控感測光源222 :激光光源224 :透鏡232、242 :發(fā)光源234 :導光板244 :光擴散片246 :擴散粒子300 :背光單元SI :顯示面S2 :背面LI :觸控感測光L2 :被反射與散射的觸控感測光L3 :顯示光LF :光場Tl :有源元件T2:開關元件T3:光感測元件SR:感測器PE:像素電極Pn :像素結構F :手指W:穿透窗SL1'...、SLlri' SLn, SLn+1.:掃描線DL1' 、DLlri' DLn、DLn+1.:數(shù)據線CL1,. . . , CLm CLn、CLn+1.電容電極線RL1,. . . , RLm RLn、RLn+1.:讀取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將于以下與附圖做更詳細的描述。在可能的情況下,附圖里所使用的相同的參考號碼與其描述指的是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圖IA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而圖IB為繪示于圖IA內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像素陣列的等效電路示意圖。請參照圖IA與圖1B,觸控感測顯示裝置10至少包括一觸控感測面板100以及一觸控感測光源200。觸控感測面板100具有一顯示面SI且包括一像素陣列100A與配置于像素陣列100A上的一顯示介質100B。觸控感測光源200配置在觸控感測面板100周圍并提供一觸控感測光LI以在顯示面SI形成一均勻光場。具體而言,顯示介質100B可被夾在兩基板100C與100D之間,且像素陣列100A配置于基板100C上以驅動顯示介質100B。在本實施例中,像素陣列100A包括多個像素結構Pn且至少其中一個像素結構Pn包括一掃描線SLn、一數(shù)據線DLn、一有源元件Tl、一像素電極PE、一電容電極線CLn、一讀取線RLn與一感測器SR。掃描線SLn與數(shù)據線DLn彼此交錯。有源元件Tl電性連接掃描線SLn以及數(shù)據線DLn。像素電極PE電性連接有源元件Tl。電容電極線CLn電性耦合像素電極PE以產生儲存電容。讀取線RLn與數(shù)據線DLn平行配置。感測器SR電性連接掃描線SLn以及讀取線RLn,其中感測器SR連接到電容電極線CLn并且感測器SR的一感測面(未繪示)實質上面向顯示面SI。更具體而言,像素陣列100A包括多條掃描線(SLp . .、SLn^SLnJLlrt...)、多條數(shù)據線(DL1、…、DLmDLpDLlrt. )、多條讀取線(RL1' 、RL^ RLn、RLn+1.)與多條電容
電極線(CL1.....CLlri、CLn、CLn+1...)。在此實施例中,各像素結構Pn具有一有源元件Tl、
一像素電極PE與一感測器SR。然而,本發(fā)明并不限縮于此實施例且不限制有源元件Tl、像素電極PE與感測器SR的數(shù)量。在另一實施例中(未繪示),各像素結構Pn可具有有源元件Tl以及像素電極PE,而感測器SR僅配置于部分像素結構Pn中。也就是說,不是每個像素結構Pn都具有感測器SR,是以感測器SR的數(shù)量可小于像素結構Pn的數(shù)量。除此之外,感測器SR可以是一光學感測器,感測器SR包括一開關元件T2以及一光感測元件T3。開關元件T2電性連接掃描線SLn+1以及讀取線RLn,而光感測元件T3電性連接開關元件T2且連接鄰近的一條電容電極線CLn。在像素結構Pn中感測器SR的開關元件T2連接鄰近的掃描線SLn+1,而不是連接像素結構Pn中與像素電極PE電性耦合的掃描線SLn。因此,當像素結構Pn的有源元件Tl被開啟,在像素結構Pn中的感測器SR并不被影響,因為感測器SR的開關元件T2不連接于所述的與像素電極PE電性耦合的掃描線SLn。如圖IA與圖IB所示,當使用者通過一物體,例如是使用者的手指F,碰觸觸控感測面板100的顯示面SI,觸控感測光LI被手指F散射與反射。在手指F碰觸位置下的感測器SR的光感測元件T3會因被反射與散射的觸控感測光L2而產生光電流。一旦開關元件T2被開啟,產生于光感測器T3中的光電流可以立即從光感測器T3傳輸且讀取線RLn可直接且立即讀取輸出的光電流。據此,感測器SR不具有任何用以儲存電荷的構件,例如是電容,而可提供簡單的感測設計。此外,由相同掃描線SLn+1所控制的感測器SR各自連接于不同的讀取線RLn、RLn+1...因此由相同掃描線SLn+1所控制的感測器SR所產生的感測信號被個別讀取,可避免由相同掃描線SLn+1所控制的感測器SR之間的信號干擾,藉以進一步提升感測器SR的靈敏度。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顯示介質100B可以是非自發(fā)光材料的液晶。因此,觸控感測顯示裝置10可還包括一背光單元300配置于觸控感測面板100的一背面S2,此背面S2相對于顯示面SI,且背光單元300適合發(fā)出通過顯示面SI的顯示光L3。除此之外,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光源200的數(shù)量可以是多個且觸控感測光源200被集成在背光單元300之中。舉例來說,觸控感測光源200可以是配置于背光單元300中的多個發(fā)光二極管且當背光單元300為直下式背光單元時這些發(fā)光二極管以陣列排列,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實施例中,當背光單元300為側發(fā)光式背光單元時,觸控感測光源200可以是排列成一直條且位于背光單元300的一側。當然,觸控感測光源200可以排列于背光單元300的光源之間。要注意的是,在觸控感測功能啟用期間,觸控感測光源200可穩(wěn)定地提供觸控感測光LI,因此無論環(huán)境光強或弱,感測器SR都可正常地運作。此外,為了達到良好的靈敏度,觸控感測光LI的波長可不同于顯示光L 3的波長且在感測器SR中的光感測元件T3可被設計為對觸控感測光LI具有較好的靈敏度。另外,觸控感測光LI可以是不可見光,例如是紅外光。然而,在本發(fā)明的范疇中,觸控感測光LI的波長不應受此局限。
圖2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2,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的組成構件實質上與第一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10的組成構件相似。觸控感測顯示裝置10與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的差別主要在于觸控感測光源的配置而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的其它組成構件可參照在第一實施例中的說明。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的觸控感測光源210配置于觸控感測面板100的顯示面SI的前面。觸控感測光源210可以是二或多個位于觸控感測面板100周邊的發(fā)光二極管。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光源210位于顯示面SI之前且朝顯示面SI發(fā)出觸控感測光LI以在顯示面SI形成均勻光場LF。當使用者的手指F碰觸到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觸控感測光LI在碰觸位置可被遮蔽而均勻光場LF被干擾。于此,集成在觸控感測面板100中的感測器(未繪示于圖2,但可參照圖1B)可感測到在碰觸位置的一陰影并產生相對應的觸控信號。也就是說,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可具有陰影感測模式觸控感測功能。圖3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3,觸控感測顯示裝置30實質上與第二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相似。觸控感測顯示裝置30與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的差別主要在于觸控感測光源的種類,而觸控感測顯示裝置30的其它組成構件可以參照在第一與第二實施例里的說明。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顯示裝置30的觸控感測光源220配置于觸控感測面板100的顯示面SI之前且位于觸控感測面板100旁。于此,觸控感測光源220包括一激光光源222以及在激光光源222前的一透鏡224。另外,觸控感測光源220可包括至少一個發(fā)光二極管(LED)。觸控感測光源220能提供一幕狀的觸控感測光LI,此幕狀的觸控感測光LI實質上平行于顯示面SI。在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的手指F碰觸到觸控感測顯示裝置30,在碰觸位置的觸控感測光LI可被散射與反射。于此,集成在觸控感測面板100中的感測器(未繪示于圖3,但可參照圖1B)可在碰觸位置感測到被反射與散射的觸控感測光L2并產生相對應的觸控信號。也就是說,觸控感測顯示裝置30可具有反射感測模式觸控感測功能。圖4為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觸控感測顯示裝置40實質上與第二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相似。觸控感測顯示裝置40與觸控感測顯示裝置20的差別主要在于觸控感測光源的配置而觸控感測顯示裝置40的其它組成構件可以參照在第一與第二實施例里的說明。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顯示裝置40的觸控感測光源230包括一發(fā)光源232以及一導光板234,此導光板234位于觸控感測面板100上。發(fā)光源232位于導光板234旁并發(fā)出觸控感測光LI,且觸控感測光LI實質上通過導光板234的全反射效應傳遞于導光板234內以在觸控感測面板100的顯示面SI形成均勻光場。也就是說,導光板234具有特定折射率以致于觸控感測光LI可在導光板234中受到全反射效應。
在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的手指F碰觸到觸控感測顯示裝置40,觸控感測光LI于導光板234的TIR效應可被干擾,而觸控感測光LI因此在碰觸位置可從導光板234被向外散射與發(fā)射。此外,向外射出的觸控感測光LI可被手指F散射與反射。于此,集成在觸控感測面板100中的感測器(未繪示于圖4,但可參照圖1B)可在碰觸位置感測到被反射與散射的觸控感測光L2,并產生相對應的觸控信號。也就是說,觸控感測顯示裝置40可具有反射感測模式觸控感測功能。圖5為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觸控感測顯示裝置50實質上與第四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40相似。觸控感測顯示裝置50與觸控感測顯示裝置40的差別主要在于觸控感測光源的配置而觸控感測顯示裝置50的其它組成構件可以參照在第一、第二與第四實施例里的說明。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顯示裝置50的觸控感測光源240包括一發(fā)光源242以及一光擴散片244。光擴散片244位于觸控感測面板100的顯不面SI上方。發(fā)光源242位于光擴散片244旁并朝光擴散片244發(fā)出觸控感測光LI,且觸控感測光LI實質上從光擴散片244散射出去以在觸控感測面板100的顯示面SI形成均勻光場。在一實施例中,光擴散片244可具有多個擴散粒子246分布于其中,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的手指F碰觸到觸控感測顯示裝置50,從觸控感測面板100放射出去的觸控感測光LI可被散射與反射。因此,朝觸控感測面板100放射且照射集成在觸控感測面板100中的感測器(未繪示于圖5,但可參照圖1B)的觸控感測光LI的強度可被提升。據此,感測器依據接收到的觸控感測光LI的提升強度,產生相對應的觸控信號以執(zhí)行觸控感測活動。也就是說,觸控感測顯示裝置50可具有反射感測模式觸控感測功倉泛。圖6為本發(fā)明的第六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6,觸控感測顯示裝置60包括觸控感測面板102以及觸控感測光源250。觸控感測面板102包括兩基板102A以及102B、一像素陣列102C、一顯示介質102D、一對向電極102E以及一彩色濾光層102F。顯示介質102D配置在基板102A以及102B之間,且可以為,但不限制,一液晶層。像素陣列102C配置在基板102B上以驅動顯示介質102D。對向電極102E配置在基板102A上且相對于像素陣列102C,而彩色濾光層102F位于對向電極102E與基板102A之間。于此,像素陣列102C實質上相似于第一實施例中像素陣列100A且像素陣列102C的組成構件可以參照像素陣列100A的組成構件,而圖6僅示意地表示出感測器SR的開關元件T2以及光感測元件T3。要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光源250位于顯示介質102D旁且朝顯示介質102D發(fā)出觸控感測光LI。于此,包含多個組成構件的像素陣列102C具有不均勻的厚度以致于傳遞在顯示介質102D中的觸控感測光LI可被像素陣列102C反射與散射以在觸控感測面板102的顯示面SI形成均勻光場。一旦使用者的手指F碰觸到顯示面SI,觸控感測光LI可被手指F反射與散射,且因此集成在觸控感測面板102中的感測器(未繪示于圖6,但可參照圖1B)可接收到被反射與散射的觸控感測光L2以判定碰觸位置。—般而言,為了使被反射與散射的觸控感測光L2照射在光感測元件T3上,彩色濾光層102F可在光感測元件T3上具有一穿透窗W。據此,被反射與散射的觸控感測光L2可直接穿透過基板102A且照射在光感測元件T3上,以提升被光感測元件T3接收的被反射與散射的觸控感測光L2強度。然而,環(huán)境光亦可穿透過基板102A并照射在光感測元件T3上,而可能基于以下的原因造成感測錯誤。圖7表示由具有非晶硅通道的薄膜晶體管所構成的光感測元件的光吸收率。根據圖7,具有非晶硅通道的薄膜晶體管所構成的光感測元件在不同波長下具有不同的光吸收率。具體而言,此種光感測元件在波長從500納米到700納米之間的光吸收率較為顯著。光感測元件在紅外光下的靈敏度比在波長從500納米到700納米之間的靈敏度低很多。在這種情況下,若觸控感測光被設計成紅外光,則波長從500納米到700納米之間的環(huán)境光照射在光感測元件上亦可引發(fā)在光感測元件中的光電流,而被誤判為碰觸信號。如此,感測錯誤就會發(fā)生。為了改善靈 敏度,觸控感測面板102可示例性地設計為接下來的實施例。要說明的是,接下來的實施例不應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范疇。圖8為本發(fā)明的第七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面板的示意圖。請參照圖8,觸控感測面板104實質上與圖6中所示的觸控感測面板102相似,且相似的元件不再此贅述。在此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面板104的彩色濾光層102F包括一紅色濾光片、一綠色濾光片與一藍色濾光片交替配置于像素陣列102C上,且至少一彩色濾光片104F位于感測器SR的光感測元件T3上。也就是說,在圖6中繪示的穿透窗W中配置有彩色濾光片104F。在本實施例中,彩色濾光片104F可以是一紅色濾光片,而此彩色濾光片104F的光穿透率繪示于圖9A中,而當紅色濾光片配置于光感測元件之上時,光感測元件的光吸收率繪示于圖9B中。要說明的是,在配置紅色濾光片于光感測元件上之后,光感測元件在波長小于570納米的光吸收率顯著地減少。因此,光感測元件T3的靈敏度被提升且不輕易地被波長小于570納米的環(huán)境光影響。據此,感測器SR可具有良好的靈敏度。圖10為本發(fā)明的第八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面板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0,觸控感測面板106實質上與圖8中所示的觸控感測面板104相似,且相似的元件不再此贅述。在此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面板106的彩色濾光層106F包括一紅色濾光片、一綠色濾光片與一藍色濾光片交替配置于像素陣列102C之上,且兩種彩色濾光片IOeF1與106&相互堆棧,且位于感測器SR的光感測元件T3之上。在本實施例中,彩色濾光片IOeF1與彩色濾光片106F2可以分別是一紅色濾光片與一藍色濾光片,而此迭層的彩色濾光片IOGF1與彩色濾光片106F2的光穿透率繪不于圖IlA中,而當此紅色濾光片與藍色濾光片配置于光感測元件之上時,光感測元件T3的光吸收率繪示于圖IlB中。要說明的是,在配置彩色濾光片IOeF1與彩色濾光片106F2的迭層于光感測元件T3上后,光感測元件T3在波長小于750納米的光吸收率顯著地減少。因此,光感測元件T3的靈敏度被提升且不輕易地被波長小于750納米的環(huán)境光影響。此外,若彩色濾光片IOGF1與彩色濾光片106F2各為一紅色濾光片與一綠色濾光片,此迭層的彩色濾光片IOeF1與彩色濾光片106F2的光穿透率繪示于圖12A中,而光感測元件T3的光吸收率繪示于圖12B中。要說明的是,在配置彩色濾光片106匕與彩色濾光片106F2的迭層于光感測元件T3上后,光感測元件T3在波長小于570納米以及在650奈米附近的光吸收率顯著地減少。因此,光感測元件T3的靈敏度被提升且不輕易地被波長小于750奈米以及在650奈米附近的環(huán)境光影響。圖13為本發(fā)明的第九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面板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3,觸控感測面板108實質上與圖8中所示的觸控感測面板104相似,且其間相似的元件不再此贅述。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面板108的彩色濾光層108F包括一紅色濾光片、一綠色濾光片與一藍色濾光片交替配置于像素陣列102C的上方。三種彩色濾光片IOSF1、108F2與108F3互相堆棧,且位于感測器SR的光感測元件T3之上。在本實施例中,彩色濾光片108FP108F2與108F3可以分別是一紅色濾光片、一綠色濾光片與一藍色濾光片,而此迭層的彩色濾光片IOSfiUOSf2與IOSF3的光穿透率繪示于圖14A中,而此時,光感測元件T3的光吸收率繪示于圖14B中。要說明的是,在配置彩色濾光片IOSfiUOSf2與108F3的迭層于光感測元件T3上之后,光感測元件T3在波長小于750奈米的光吸收率顯著地減少。因此,光感測元件T3的靈敏度被提升且不輕易地被波長小于750奈米的環(huán)境光影響。要注意的是,上述位于光感測元件T3之上的彩色濾光片僅為舉例,并不意圖限縮本發(fā)明的范圍。在一實施例中,位于光感測元件T3之上的濾光片可由一擋光材料形成,此擋光材料可阻擋的光線所具有的波長不同于觸控感測光源所發(fā)出的觸控感測光的波長。在又一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面板可包括一黑矩陣,此黑矩陣可以位于顯示元件T3的顯示面上方,且黑矩陣可只讓近紅外光通過。也就是說,位于光感測元件T3上的濾光片不限于一彩色濾光片。綜上所述,觸控感測光源配置于觸控感測面板外圍以提供所需的觸控感測光,因而感測器所接收到的光可避免被環(huán)境光影響。也就是說,無論環(huán)境光的強弱,感測器可具有良好的靈敏度。此外,觸控感測面板可具有特定的濾光片,將此濾光片配置于感測器上可進一步提升感測器的靈敏度,并有利于避免感測錯誤。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包括 一觸控感測面板,具有一顯示面以及包括一像素陣列與配置于該像素陣列上的一顯示介質,其中該像素陣列具有多個像素結構,且至少一該像素結構包括 一掃描線與一數(shù)據線,彼此交錯; 一有源元件,電性連接該掃描線以及該數(shù)據線; 一像素電極,電性連接該有源元件; 一電容電極線,電性耦合該像素電極; 一讀取線,平行配置于該數(shù)據線; 一感測器,電性連接該掃描線以及該讀取線,其中該感測器連接至該電容電極線且該感測器的一感側面面向該顯示面;以及 至少一觸控感測光源配置于該觸控感測面板周圍并提供一觸控感測光以在該顯示面形成一均勻光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還包括一背光單元,配置在該觸控感測面板相對于該顯示面的一背面,且該背光單元朝該顯示面發(fā)出一顯示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光源配置于該背光單元內以朝該顯示面發(fā)出該觸控感測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光的波長不相同于該觸控感測光的波長。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光是一不可見光。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光源配置在該顯示面前,且朝該顯示面發(fā)出該觸控感測光以在該顯示面形成該均勻光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光源包括至少兩個發(fā)光二極管位于該觸控感測面板外圍。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光源包括一激光光源以及在該激光光源前的一透鏡,且該觸控感測光源能提供實質上平行于該顯示面的幕狀觸控感測光。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光源包括一發(fā)光源以及一導光板,該發(fā)光源位于該導光板旁并朝向該導光板發(fā)出該觸控感測光,且該觸控感測光實質上通過該導光板的全反射效應于該導光板內傳遞以形成該均勻光場。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光源包括一發(fā)光源以及一光擴散片,該發(fā)光源位于該光擴散片旁并朝該光擴散片發(fā)出該觸控感測光,且該觸控感測光實質上從該光擴散片散射出去以形成該均勻光場。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光擴散片具有多個擴散粒子分布于其中。
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光源配置于該顯示介質旁且朝該顯示介質發(fā)出該觸控感測光以形成該均勻光場。
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面板還包括一濾光片層且該顯示介質配置于該濾光片層與該像素陣列之間。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濾光片層包括一紅色濾光片、一綠色濾光片與一藍色濾光片交替配置于該像素陣列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紅色濾光片、該綠色濾光片與該藍色濾光片至少一者進一步位于該感測器上方。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濾光片層包括一適于阻擋該可見光的濾光片,該濾光片位于該感測器的感測面上方。
1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面板還包括一黑矩陣,位于該感測器的感測面上方。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其中該黑矩陣可只讓近紅外光通過。
全文摘要
一種觸控感測顯示裝置,包括一觸控感測面板及其周圍的一觸控感測光源。觸控感測面板具有一顯示面并包括一像素陣列,此像素陣列包括多個像素結構與配置于像素陣列的一顯示介質。其中一個像素結構包括一掃描線、交錯于掃描線的一數(shù)據線、電性連接掃描線以及數(shù)據線的一有源元件、電性連接有源元件的一像素電極、電性耦合像素電極的一電容電極線、平行于數(shù)據線的一讀取線與電性連接掃描線以及讀取線的一感測器,且感測器具有面向顯示面的一感測面。觸控感測光源提供一觸控感測光以在顯示面形成一均勻光場。且至少一濾光片層在感測器上。
文檔編號G06F3/042GK102662527SQ20111043603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22日
發(fā)明者廖勝泰, 袁治明, 黃乃杰 申請人:劍揚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阿拉善左旗| 定陶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南京市| 东海县| 潼南县| 罗甸县| 方山县| 永清县| 荔浦县| 昂仁县| 桐柏县| 白玉县| 西昌市| 灯塔市| 义乌市| 根河市| 山东省| 高清| 嘉鱼县| 红安县| 滕州市| 江都市| 德兴市| 遵义市| 朝阳县| 九江县| 南投市| 绍兴市| 苗栗县| 左云县| 开鲁县| 错那县| 十堰市| 阿尔山市| 元江| 萨迦县| 宁德市| 西丰县| 南和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