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觸控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guān)于觸控技術(shù),且特別是有關(guān)于ー種觸控裝置。
背景技術(shù):
觸控面板已被廣泛用于家庭用品、通訊裝置及電子信息裝置的領(lǐng)域。目前,觸控面板可與顯示面板形成觸控顯示面板,其可允許使用者直接以手指或接觸筆選取面板上顯示的圖像,因其給用戶帶來便利而逐漸取代實體鍵盤作為各類電子產(chǎn)品之輸入接ロ,并提供有效率的操作系統(tǒng)。一般而言,觸控面板的感測電極層通常是設(shè)置在觸控面板的感應區(qū)上,感應區(qū)外圍設(shè)置有遮光層,其上則設(shè)置有各種電路,例如傳送感測電極層之訊號的信號線。在實際生產(chǎn)制程中,遮光層一般先于感測電極層而形成在觸控面板的基板上,之后,經(jīng)由濺鍍,蝕刻,高溫烘烤等制程形成感測電極層,但在其高溫烘烤的過程中,遮光層易揮發(fā)出如ニ氧化碳(C02),一氧化碳(CO),及水氣(H20)等雜質(zhì),其滲入至制作感測電極層的金屬氧化物中,導致其導電性能發(fā)生改變,影響其感應的靈敏度,不利于后續(xù)觸控檢測的精確度和精準度。因此需盡量減少遮光層產(chǎn)生的雜質(zhì),以穩(wěn)定感測電極層的性能。
發(fā)明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之ー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其周邊區(qū)的遮光層分大小兩部分形成且其感測電極層的形成順序是在這兩部分遮光層形成之間,因而其可減少大面積遮光層產(chǎn)生的雜質(zhì)對感測電極層影響,進而解決觸控裝置感測電極層因受遮光層雜質(zhì)的影響而導致導電性能不穩(wěn)定的問題。依據(jù)本實用新型之ー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其其包括一保護蓋板,該保護蓋板具有一感應區(qū)及圍繞此感應區(qū)之一周邊區(qū);一第一遮光層,其設(shè)置于圍繞該感應區(qū)的該周邊區(qū)中;一第二遮光層,圍繞該第一遮光層的而設(shè)置于該周邊區(qū)中,其中該第二遮光層的面積大于該第一遮光層的面積;以及ー感測電極層,其具有ー感測部分位于該感應區(qū)中及一延伸部分自該感測區(qū)延伸至該周邊區(qū)中,其中該延伸部分設(shè)置于該第一遮光層上。通過分步驟形成周邊區(qū)遮光部分的第一遮光層和第二遮光層且大面積的第二遮光層形成于感測電極之后,可減少遮光層產(chǎn)生的雜質(zhì),以穩(wěn)定感測電極層的性能。
圖I顯示依據(jù)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所繪示的觸控裝置的上視圖。圖2是沿著圖I的剖面線X-X’所繪示的觸控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3A至3E顯示依據(jù)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制造觸控裝置之中間階段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以下結(jié)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描述。參見圖I和圖2,圖I顯示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觸控裝置之上視圖,圖2是沿著圖I的剖面線X-X’所繪示的觸控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觸控裝置100,其包括保護蓋板102、感測電極層104、第一遮光層116A及第ニ遮光層116B。該保護蓋板102具有感應區(qū)100A及圍繞此感應區(qū)100A的周邊區(qū)100B。保護蓋板102可為設(shè)置其上的組件(如感測電極層104、第一遮光層116A及第ニ遮光層116B)提供保護及支撐作用。保護蓋板102可為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透明基板。保護蓋板102具有第一表面102A及第ニ表面102B,其中保護蓋板102的第一表面102A作為觸控裝置100的觸碰面,而第二表面102B為感測電極層104、第一遮光層116A及第ニ遮光層116B等組件的支撐面。觸控裝置100,例如可為ー電容式觸控裝置。感測電極層104包括感測部分104A及延伸部分104B。感測電極層104之感測部分104A設(shè)置于觸控裝置100之感應區(qū)100A 中。延伸部分104B自該感應區(qū)100A延伸至該周邊區(qū)100B中。感測電極層104包括復數(shù)個排列成行的第一感測電極104AX及復數(shù)個排列成列的第二感測電極104AY。這些排列成行的兩相鄰第一感測電極104AX是通過連接線114相互連接,而排列成列的第二感測電極104AY是相互分開,并藉由跨接線113電性連接同一列中的兩相鄰第二感測電極104AY。連接線114及跨接線113之間設(shè)置有絕緣層112,藉由此絕緣層112可將第一感測電極104AX及第ニ感測電極104AY彼此電性隔離。以上形成如圖I所示之排列,但感測電極層的圖案并不限于此,感測電極層可以是單層單軸或是雙層雙軸的圖案,凡在本實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圍內(nèi),作任意之更動與潤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之保護范圍。當操作者的手指或觸控筆觸碰保護蓋板102之第一表面102A的感應區(qū)100A吋,操作者的手指或觸控筆與感測電極層104之感測部分104A之間會產(chǎn)生感應電容。該感應電容轉(zhuǎn)換為電信號傳遞至外部電路以計算觸控裝置100被觸碰的位置。第一遮光層116A及第ニ遮光層116B設(shè)置于觸控裝置100之周邊區(qū)100B中。第一遮光層116A圍繞感應區(qū)100A中的感測部分104A,且位于保護蓋板102與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之間。第二遮光層116B圍繞第一遮光層116A,且其覆蓋除第一遮光層116A覆蓋外的周邊區(qū)100B。第二遮光層116B的面積大于第一遮光層116A的面積。因此,第一遮光層116A相對一次性形成一大面積的遮蔽層的觸控裝置而言,面積可以相對較小,而較大區(qū)域的遮光層,如第二遮光層116B可在第一遮光層116A形成之后形成。由于在制造感測電極層104之前,只有小面積的第一遮光層116A形成于保護蓋板102上,因此可以減少遮光層產(chǎn)生的雜質(zhì),進而減少對感測電極層104的影響。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控制該第一遮光層116A占保護蓋板102的尺寸大小,使其占總保護蓋板102面積的大致O. 1% _5%,以減少第一遮光層116A在制作感測電極層104時產(chǎn)生如C02、CO及水氣(H20)等雜質(zhì),確保感測電極層104的感應能力。第一感測電極104AX及第ニ感測電極104AY可更延伸至第一遮光層116A上而形成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此第一遮光層116A的面積可大于或等于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的面積。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遮光層116A恰好覆蓋該感測電極層104之該延伸部分104B的表面,因此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可與第一遮光層116A有實質(zhì)上相同的圖案。例如,延伸部分104B為復數(shù)個分開的矩形、半圓形、三角形或其他任意的多邊形,則第一遮光層116A也可為為復數(shù)個分開的矩形、半圓形、三角形或其他任意的多邊形。但并不限于此,第一遮光層116A的圖案可與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不相同,例如,第一遮光層116A可以是圍繞感應區(qū)100A呈ー邊框形狀,而延伸部分104B可以是覆蓋其上的復數(shù)個分開的矩形、半圓形、三角形或其他任意的多邊形。更具體而言,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自感應區(qū)100A的邊緣延伸至第一遮光層116A上。該第 一遮光層104具有一斜坡面1163及一鄰接該斜坡面1163的平坦面1164,該感測電極層104之該延伸部分104B是沿著該第一遮光層116A的斜坡面1163而延伸至該第一遮光層116A的平坦面1164上而形成的。第一遮光層116A的傾斜度例如大致為20度至40度,以避免感測電極層104之感測部分104A在其與第一遮光層的界面處發(fā)生破裂。在一實施例中,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之末端可與第二遮光層116B之一側(cè)壁直接接觸。此外,第一遮光層116A與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之總厚度可實質(zhì)上等同于第二遮光層116B之厚度。更具體而言,該第二遮光層116B具有一上表面1161和一下表面1162,且該感測電極層104之該延伸部分104B具有一與該第一遮光層相對的上表面1041及一下表面1042,其中,該感測電極層104之該延伸部分104B的下表面1042與該第二遮光層116B之下表面1162基本齊平。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之一表面(相對遠離保護蓋板之表面)可與第二遮光層116B之一表面(相對遠離保護蓋板之表面)基本齊平。第一遮光層116A及第ニ遮光層116B可由相同材料形成,例如,有色光阻、油墨。且無論第一遮光層116A本身、第二遮光層116B本身及第一遮光層116A與第二遮光層116B之間均不包含開ロ,以使周邊區(qū)100B中的所有區(qū)域的遮光效果均能夠相同。因此,即便用戶在操作觸控裝置100時的可視區(qū)域包含觸控裝置100之周邊區(qū)100B,周邊區(qū)100B中的所有區(qū)域皆不會有色差產(chǎn)生。在進ー步實施例中,觸控裝置100更包括,一信號傳送線120形成于第二遮光層116B上,并從第二遮光層116B延伸至感應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上,以電性連接感應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及外部電路(未繪示),并將感應電極層104之感測部分104A感應得到的電容變化傳送至觸控裝置100之信號處理器(未繪示)以進行觸控信號的計算。由于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之下表面1042與第二遮光層之下表面1162基本齊平,因此信號傳送線120是平坦的,進而保證信號傳送線120的阻值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避免因線路的彎曲造成阻值波動的現(xiàn)象。在一實施例中,保護層124可全面性地覆蓋設(shè)置于保護蓋板102之第二表面上102B的所有組件(例如感測電極層104之感測部分104A、延伸部分104B、第一遮光層116A、第二遮光層116B),以保護這些組件及提供一平坦表面供顯示面板140貼附。接著,請參閱圖3A至3E,其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制造觸控裝置之中間階段的剖面示意圖。首先,如圖3A所示,提供保護蓋板102。此保護蓋板102具有第一表面102A及與其相対的第二表面102B,此第一表面102A是作為觸控面。在保護蓋板102之第二表面102B上形成第一遮光層116A。第一遮光層116A是設(shè)置在周邊區(qū)100B中。第一遮光層116A例如為有色光阻、油墨或其他不透光材料,其形成方式有多種,例如,由沉積制程形成,并藉由微影制程作圖案化,或通過網(wǎng)板印刷而成。至于第一遮光層116A的其他特性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在此就不在贅述。接著,如圖3B所示,形成感測電極層104覆蓋于保護蓋板102之第二表面102B及第一遮光層116A上。感測電極層104包括感測部分104A及延伸部分104B。感測電極層104之位于感應區(qū)100A中的感測部分104A可藉由光刻或印刷制程將其圖案化為如圖I所示之排列成行及列的第一感測電極104AX及第ニ感測電極104AY。延伸部分104B自該感測區(qū)100A延伸至該周邊區(qū)100B,且該延伸部分104B設(shè)置于該第一遮光層116A上。更具體而言,如圖I所示,兩相鄰第一感測電極104AX通過ー連接線114互相連接,而該些第二感測電極104AY互相分開,另外,感測電極層104的其他特征與上述實施相同,在此不在贅述。接著,如圖3C所不,待感應區(qū)100A中的感測組件皆已形成后,在周邊區(qū)100B中的剩余部分形成第二遮光層116B,且該第二遮光層116B的面積大于第一遮光層116A的面積。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遮光層116B可與第一遮光層116A由相同的制程及材料形成,且厚度較第一遮光層116A厚。第二遮光層116B可由一平坦化制程,例如化學機械研磨,移除過厚的部分,直至其一表面與感測電極層之延伸部分之一表面基本齊平。接著,參見圖3D,形成信號傳送線120于第二遮光層116B及感測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上以電性連接感應電極層104之延伸部分104B及外部電路(未繪示),并將感應電極層104之感測部分104A感應得到的電容變化傳送至觸控裝置100之信號處理器(未繪示)以進行觸控信號的計算。此信號傳送線120可以是金屬材料,可藉由微影蝕刻或印刷制程作圖案化,以使其具有對應于如圖I所示之第一感測電極104AX及第ニ感測電極104AY之圖案。此外,如圖I和圖2所示的絕緣層112形成于連接線114上以電絕緣相應的第一感測電極104AX及第ニ感測電極104AY,絕緣層112可在感測電極層104、第二遮光層116B或信號傳送線120形成之后形成。為了簡化附圖,絕緣層112并未在圖3B至3E中示出。在絕緣層112形成之后,如圖I和圖2所示的跨接線113形成于絕緣層112上以電連接兩相鄰的第二感測電極104AY。在一實施例中,跨接線113與信號傳送線120在同一制程中形成。為了簡化附圖,跨接線113并未在圖3D中示出。如此按圖3A-3D所示的步驟形成圖I所示各組件的排布,但感測電極層104的圖案形狀并不限于此,根據(jù)感測電極層104的不同形狀,絕緣層112、跨接線113也可以是非必需的組件,例如感測電極層可以是單層單軸或是雙層雙軸的圖案,凡在本實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圍內(nèi),作任意之更動與潤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之保護范圍。最后,參見圖3E,形成一保護層124覆蓋第二表面102B上的所有組件,并提供一基本平坦的表面,包含感測電極層之感測部分104A、延伸部分104B、第一遮光層116A及第ニ遮光層116B。完成觸控面板之制作。隨后,貼附顯示面板140于保護層124上,形成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之觸控裝置10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護蓋板,其具有一感應區(qū)及一圍繞該感應區(qū)的周邊區(qū); 一第一遮光層,其設(shè)置于圍繞該感應區(qū)的該周邊區(qū)中; 一第二遮光層,圍繞該第一遮光層而設(shè)置于該周邊區(qū)中,其中該第二遮光層的面積大于該第一遮光層的面積;以及 ー感測電極層,其具有ー感測部分位于該感應區(qū)中及一延伸部分自該感測區(qū)延伸至該周邊區(qū)中,其中該延伸部分設(shè)置于該第一遮光層上。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裝置,其特征在干,該觸控裝置更包括一信號傳送線,形成于該第二遮光層上及形成于該感測電極層之該延伸部分上,而與該感測電極層之該延伸部分電連接。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遮光層占該保護蓋板總面積的 O. 1% -5%。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遮光層恰好覆蓋該感測電極層之該延伸部分的表面。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遮光層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且該感測電極層之該延伸部分具有一與該第一遮光層相對的上表面及一下表面,其中,該感測電極層之該延伸部分的下表面與該第二遮光層之下表面基本齊平。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遮光層具有一斜坡面及ー鄰接該斜坡面的平坦面,該感測電極層之該延伸部分是沿著該第一遮光層的斜坡面而延伸至該第一遮光層的平坦面上而形成的。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裝置,其特征在干,該感測電極層之該感測部分包括復數(shù)個排列成行的第一感測電極及復數(shù)個排列成列的第二感測電極,且兩相鄰的第一感測電極通過一連接線互相連接,而該些第二感測電極互相分開。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跨接線,電性連接對應兩相鄰的該些第二感測電極 '及 一絕緣層,設(shè)置于該連接線與該跨接線之間,以電絕緣第一感測電極與第二感測電扱。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及該第二遮光層包含有色光阻或油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其包括一保護蓋板,該保護蓋板具有一感應區(qū)及圍繞此感應區(qū)之一周邊區(qū);一第一遮光層,其設(shè)置于圍繞該感應區(qū)的該周邊區(qū)中;一第二遮光層,圍繞該第一遮光層的而設(shè)置于該周邊區(qū)中,其中該第二遮光層的面積大于該第一遮光層的面積;以及一感測電極層,其具有一感測部分位于該感應區(qū)中及一延伸部分自該感測區(qū)延伸至該周邊區(qū)中,其中該延伸部分設(shè)置于該第一遮光層上。由于上述觸控裝置的周邊遮光層是分大小兩部分形成,因此,可減少遮光層在制程中所產(chǎn)生的雜質(zhì)對感測電極層的影響,進而提高該觸控裝置的感測性能。
文檔編號G06F3/041GK202422064SQ20112057942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2月29日
發(fā)明者何寬鑫, 俞壽生, 廖茂林, 張 浩 申請人: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