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支撐裝置及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支撐裝置及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可用以使電子裝置呈現(xiàn)多種觀看角度的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科技的快速發(fā)展,目前平板計算機的使用已日漸普及,其雖有輕薄等優(yōu)點,惟在實際使用上,平板計算機的操作由于需用手持握才能保持其顯示面直立或傾斜而利于使用者視線能正視,因此較諸于過去可平放在桌面或膝上但仍可保持顯示面直立或斜立的傳統(tǒng)筆記本型計算機而言,并不符合傳統(tǒng)一般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及人體工學,并且在輸入界面上,雖然平板計算機已多有觸控式功能提供直覺式的觸控操作,惟在文字處理 的作業(yè)上,大多使用者還是習慣使用鍵盤,因此,為了讓使用者能夠在長時間使用時更輕松,各種配置有鍵盤或其他擴充組件的支撐座也因此相繼應運而生。目前現(xiàn)有應用于平板計算機的支撐座很多,有外接式、插槽式或者是固定式的,各種形式均有其優(yōu)點所在。以插槽式的支撐座為例,由于其使平板計算機插設于其所設的電連接器上,因此可提供平板計算機與支撐座之間穩(wěn)定溝通,避免因座體晃動而影響傳輸質量,惟該類支撐座由于插接固定于電連接器,因此所能觀看的角度大多固定,無法改變觀看角度,使得使用者在不同環(huán)境下使用時,無法有選擇觀看角度的自由,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支撐裝置及電子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呈現(xiàn)多種觀看角度的支撐裝置及具有該支撐裝置的電子裝置。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適用于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裝置、一支撐座及一傳輸組件,其中該支撐裝置用以支撐該顯示裝置,以使該顯示裝置可以一側倚靠于該支撐座而直立或斜立放置于該支撐座上,使得該顯示裝置與該支撐座之間形成一夾角,該顯示裝置通過該傳輸組件而與該支撐座電性連接,該支撐裝置包括一第一支撐件、一第二支撐件、多個第二軸桿、一第一連接件以及一第二連接件;該第一支撐件與該顯示裝置樞接,以使該第一支撐件可相對該顯示裝置旋轉,其中該第一支撐件包括一第一槽,該第一槽用以容置該傳輸組件;該第二支撐件與該支撐座樞接,以使該第二支撐件可相對該支撐座旋轉,其中該第二支撐件包括一第二槽,該第二槽用以容置該傳輸組件;該第一連接件的兩端通過該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至少兩個第二軸桿而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樞接,以使該第一連接件可分別相對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旋轉;該第二連接件的兩端通過該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另外至少兩個第二軸桿而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樞接,以使該第二連接件可分別相對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旋轉;藉此,該第一支撐件或該第二支撐件可藉由該第一連接件或該第二連接件的旋轉而移動,藉以調(diào)整該支撐裝置的長度而使該夾角改變。[0007]藉此,第一支撐件與第二支撐件可藉由第一連接件及第二連接件的旋轉而相互反向平行移動,藉以調(diào)整支撐裝置的長度而使夾角改變。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包括有顯示裝置、支撐座、傳輸組件及前述的支撐裝置。傳輸組件電性連接顯示裝置及支撐座,以使顯示裝置通過傳輸組件而與支撐座電性連接;支撐裝置用以支撐顯示裝置,以使顯示裝置可以一側倚靠于支撐座上而直立或斜立放置,使得顯示裝置與支撐座之間形成一夾角,并藉由調(diào)整支撐裝置的長度,以使該夾角改變。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裝置;一支撐座;一傳輸組件,該傳輸組件電性連接該顯示裝置及該支撐座,以使該顯示裝置通過該傳輸組件而與該支撐座電性連接;以及一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用以支撐該顯示裝置,以使該顯示裝置可以一側倚靠于該支撐座而直立或斜立放置于該支撐座上,使得該顯示裝置與該支撐座之間形成一夾角,該支撐裝置包括一第一支撐件,該第一支撐件與該顯示裝置樞接,以使該第一支撐件可相對該顯示裝置旋轉,其中該第一支撐件包括一第一槽,該第一槽用以容置該傳輸組件;一第二支撐件,該第二支撐件與該支撐座樞接,以使該第二支撐件可相對該支撐座旋轉,其中該第二支撐件包括一第二槽,該第二槽用以容置該傳輸組件;多個第二軸桿;一第一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的兩端通過該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至少兩個第二軸桿而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樞接,以使該第一連接件可分別相對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旋轉;以及一第二連接件,該第二連接件的兩端通過該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另外至少兩個第二軸桿而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樞接,以使該第二連接件可分別相對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旋轉;藉此,該第一支撐件或該第二支撐件可藉由該第一連接件或該第二連接件的旋轉而移動,藉以調(diào)整該支撐裝置的長度而使該夾角改變。本實用新型給使用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觀看角度。由于本實用新型構造新穎,能提供產(chǎn)業(yè)上利用,且確有增進功效,故依法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圖I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后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固定時的側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因未與支撐座固定而彈起時的側視圖。圖5是當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間的夾角為第一種角度時的側視圖。圖6是當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間的夾角為第二種角度時的側視圖。圖7是當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間的夾角為第三種角度時的側視圖。圖8是當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間的夾角為第四種角度時的側視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后視圖。、[0021]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支撐裝置I第一支撐件10
第一槽11第二支撐件20
第二槽21支撐部22
第一軸桿30a第二軸桿30b
第三軸桿30c第一連接件40
第二連接件50第一彈性組件60a
第二彈性組件60b第三彈性組件60c
電子裝置90顯示裝置91
扣孔911第一電連接器912
支撐座92滑槽921
凸軌922凹槽9221
容置槽923固定裝置924
卡鉤9241開關件9242
第二電連接器925鍵盤926
傳輸組件93連桿9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做詳細說明如下。以下請一并參考圖I及圖2關于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結構示意。其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后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如圖I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I用于電子裝置90,電子裝置90包括有一顯示裝置91、一支撐座92、一傳輸組件93、一對連桿94及一支撐裝置I。如圖I及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91包括有一對扣孔911及一第一電連接器912。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91為平板計算機,惟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支撐座92包括有一對滑槽921、一對凸軌922、一容置槽923、一對固定裝置924、一第二電連接器925及鍵盤926。一對滑槽921分別位于鍵盤926的對應左右兩側,其供予連桿94卡設于其中。凸軌922用以使顯示裝置91放置于其上而使顯示裝置91可藉由該凸軌922滑動,凸軌922包括有一凹槽9221,凹槽用以提供顯示裝置91倚靠。容置槽923用以當顯示裝置91平躺放置于支撐座92上并與支撐座92相互固定時,容置支撐裝置I。固定裝置924用以當顯示裝置91平躺放置于支撐座92上時,固定顯示裝置91,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各固定裝置924包括有一卡鉤9241及一開關件9242,其中開關件9242與卡鉤9241連接,其用以移動卡鉤9241,而卡鉤9241用以卡固于顯示裝置91的扣孔911中,藉以通過卡鉤9241以卡固顯示裝置91。[0028]傳輸組件93的兩端分別插接于第一電連接器912及第二電連接器925,以使顯示裝置91可通過傳輸組件93而與支撐座92電性連接。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傳輸組件93為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惟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各連桿94的一端連接顯示裝置91,而另一端則卡設于滑槽921內(nèi)而與支撐座92連接,且連桿94可在滑槽921內(nèi)移動,以使各連桿94在顯示裝置91被移動時,可隨之移動。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I包括有一第一支撐件10、一第二支撐件20、一第一軸桿30a、四個第二軸桿30b、一第三軸桿30c、一第一連接件40、一第二連接件50、兩個第一彈性組件60a、八個第二彈性組件60b及兩個第三彈性組件60c。第一支撐件10通過第三軸桿30c而與顯示裝置91樞接,以使第一支撐件10可相對顯示裝置91旋轉,其中第一支撐件10包括有一第一槽11,第一槽11用以容置傳輸組件 93。第二支撐件20通過第一軸桿30a而與支撐座92樞接,以使第二支撐件20可相對支撐座92旋轉,其中第二支撐件20包括有一第二槽21,第二槽21用以容置傳輸組件93。第一連接件40的兩端通過兩根第二軸桿30b而分別與第一支撐件10及第二支撐件20樞接,以使第一連接件40可分別相對第一支撐件10及第二支撐件20旋轉。第二連接件50的兩端通過另兩根第二軸桿30b而分別與第一支撐件10及第二支撐件20樞接,以使第二連接件50可分別相對第一支撐件10及第二支撐件20旋轉。各第一彈性組件60a均裝設于第一軸桿30a上,其用以提供彈力,藉以當顯示裝置91未與支撐座92相互固定時,通過第一彈性組件60a所提供的彈力,以使第二支撐件20可相對支撐座92旋轉而升起。各第二彈性組件60b以兩兩一對的方式而分別裝設于各第二軸桿30b上,其用以提供彈力,以支撐第一支撐件10及顯示裝置91。各第三彈性組件60c均裝設于第三軸桿30c上,其用以提供彈力,以支撐顯示裝置91,而使其與第一支撐件10之間可保持一張開角度。請繼續(xù)參考圖I及圖2,并請一并參考圖3至圖8。其中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固定時的側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因未與支撐座固定而彈起時的側視圖;圖5是當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間的夾角為第一種角度時的側視圖;圖6是當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間的夾角為第二種角度時的側視圖;圖7是當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間的夾角為第三種角度時的側視圖;圖8是當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的顯示裝置與支撐座間的夾角為第四種角度時的側視圖。如圖I、圖2及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當顯示裝置91以如圖3所示的方式而平躺放置于支撐座92上時,支撐裝置I會容置于支撐座92的容置槽923內(nèi),并且支撐座92的卡鉤9241可卡固于顯示裝置91的扣孔911中,以使顯示裝置91固定于支撐座92上,此時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90即可被當作一平板計算機來使用。而當使用者將開關件9242朝圖3箭頭指示的方向移動時,開關件9242會控制卡鉤9241移動,而使卡鉤9241退出扣孔911,一旦卡鉤9241退出扣孔911后,支撐裝置I的第二支撐件20便可藉由第一彈性組件60a所供予的彈力而相對支撐座92旋轉升起,使得顯示裝置91在支撐裝置I的舉撐下,可自動微幅移動至預設位置(即如圖4所示),藉以使使用者可在解除顯示裝置91與支撐座92間的固定狀態(tài)后,直接對顯示裝置91做進一步的滑動或移動,而無需再以手動的方式將顯示裝置91與支撐座92分開。如圖I、圖4及圖5所示,當顯示裝置91藉由支撐裝置I而被舉撐至預設位置后,使用者便可將顯示裝置91向后(即圖4箭頭Fl所指方向)推移,以使顯示裝置91可在凸軌922上向后滑動,并且顯示裝置91會在滑動過程中逐漸地向上(即圖4箭頭F2所指方向)升起,最后當連接顯示裝置91的連桿94移動至滑槽921的最后端時,顯示裝置91可藉由支撐裝置I的支撐而以一側倚靠于支撐座92上而被斜立放置,此時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90即可作為筆記本型計算機來使用。如圖2、圖5及圖6所示,當使用者將顯示裝置91向下(即圖5箭頭指示的方向)按壓時,支撐裝置I的第一支撐件10會朝按壓方向而向下位移,此時由于支撐裝置I的長度被改變,因此顯示裝置91與支撐座92間的夾角亦隨之改變,使得電子裝置90可呈現(xiàn)如 圖6所示的狀態(tài),而提供使用者不同的觀看角度。如圖2及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裝置90的使用也可將其顯示裝置91往前移動,并藉由凸軌922的凹槽9221而使顯示裝置91可倚靠于支撐座92上的不同位置,以使電子裝置90可藉由顯示裝置91倚靠位置的改變而呈現(xiàn)更多元的觀看角度,并且當顯示裝置91倚靠于支撐座92上的任一位置時,均可再藉由改變支撐裝置I的長度而使電子裝置90呈現(xiàn)不同的觀看角度(如圖8所示);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91與支撐座92間的夾角,除可藉由移動顯示裝置91倚靠的位置而改變外,更可藉由調(diào)整支撐裝置I的長度來改變,從而,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觀看角度。在此需注意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中,各凸軌922雖僅各設有一凹槽9221,惟本實用新型的凹槽9221并不以此為限,也可于凸軌922上的不同位置設有更多凹槽9221,以提供顯示裝置91能有更多倚靠的固定位置,使得顯示裝置91能藉由更多倚靠位置的改變,而使其與支撐座92間的夾角呈現(xiàn)更多元化的變化。另需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I雖以各彈性組件(第一彈性組件60a,第二彈性組件60b,第三彈性組件60c)施予的彈力作為支撐力的來源,惟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也可使用高摩擦系數(shù)的軸桿,而通過軸桿本身與各支撐件或連接件間的摩擦力以作為支撐力的來源,且當各連接件可通過軸桿而相對各支撐件為多重角度的旋轉時,支撐裝置I的長度可在其所能延伸的最大長度范圍內(nèi)做調(diào)整,以使顯示裝置91與支撐座92間的夾角能在顯示裝置91位于支撐座92上的同一位置時,有更多元的變化。最后請一并參考圖2、圖6及圖9,其中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后視圖。如圖2及圖6所示,當支撐裝置I以如圖6所示的狀態(tài)支撐顯示裝置91時,由于顯示裝置91僅藉由各彈性組件(第一彈性組件60a,第二彈性組件60b,第三彈性組件60c)的彈力而被支撐,因此當使用者按壓顯示裝置91的力道大于彈性組件(第一彈性組件60a,第二彈性組件60b,第三彈性組件60c)所供予的彈力時,顯示裝置91便會往后(即圖6所示的箭頭F4的方向)移動,致使顯示裝置91無法被穩(wěn)固地操作;為改善此一缺失,如圖6及圖9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支撐裝置I的第二支撐件20的兩側延伸形成兩支撐部22 ( —側因視角關系未顯示),如此一來,當支撐裝置I以如圖6所示的狀態(tài)支撐顯示裝置91時,支撐部22將可用以支撐顯示裝置91,以使顯示裝置91在受有向后的外力時,除可藉由各彈性組件(第一彈性組件60a,第二彈性組件60b,第三彈性組件60c)施予的彈力來支撐外,更可藉由支撐部22提供的反作用力以支撐顯示裝置91,因此可使顯示裝置91在此一狀態(tài)下依然可被穩(wěn)固地操作,改善前述問題的產(chǎn)生。需注意的是,上述各實施方式僅示例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避免贅述,并未詳加記載所有可能的變化組合。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可以理解,上述各組件未必皆為必要。且為實施本實用新型,亦可能包含其他較細節(jié)的公知組件。各組件皆可能視需求加以省略或修改,且任兩組件間未必不存在其他組件。舉例而言,當顯示裝置91或支撐座92設有軸桿時,支撐裝置I的第一軸桿30a或第三軸桿30c即可被省略。綜上所陳,本實用新型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處處均顯示其迥異于公知技術的 特征。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僅是為了便于說明而舉例而已,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權利范圍自然應當以權利要求書的范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于上述實施例。
權利要求1.一種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適用于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裝置、一支撐座及一傳輸組件,其中該支撐裝置用以支撐該顯示裝置,以使該顯示裝置可以一側倚靠于該支撐座而直立或斜立放置于該支撐座上,使得該顯示裝置與該支撐座之間形成一夾角,該顯示裝置通過該傳輸組件而與該支撐座電性連接,該支撐裝置包括 一第一支撐件,該第一支撐件與該顯示裝置樞接,以使該第一支撐件可相對該顯示裝置旋轉,其中該第一支撐件包括一第一槽,該第一槽用以容置該傳輸組件; 一第二支撐件,該第二支撐件與該支撐座樞接,以使該第二支撐件可相對該支撐座旋轉,其中該第二支撐件包括一第二槽,該第二槽用以容置該傳輸組件; 多個第二軸桿; 一第一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的兩端通過該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至少兩個第二軸桿而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樞接,以使該第一連接件可分別相對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旋轉;以及 一第二連接件,該第二連接件的兩端通過該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另外至少兩個第二軸桿而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樞接,以使該第二連接件可分別相對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旋轉;藉此,該第一支撐件或該第二支撐件可藉由該第一連接件或該第二連接件的旋轉而移動,藉以調(diào)整該支撐裝置的長度而使該夾角改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第一彈性組件,當該顯示裝置以平行對應該支撐座的平躺形態(tài)放置于該支撐座上而該顯示裝置并未與該支撐座固定時,通過該至少一第一彈性組件提供的彈力以使該第二支撐件可相對該支撐座旋轉而升起。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一第一軸桿,而該第二支撐件通過該第一軸桿而與該支撐座樞接,且該第一彈性組件裝設于該第一軸桿上。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第二彈性組件,該至少一第二彈性組件裝設于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至少一第二軸桿上,藉以通過該至少一第二彈性組件提供的彈力以支撐該第一支撐件及該顯示裝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多個第二軸桿的數(shù)量為四個,而該至少一第二彈性組件的數(shù)量為八個,該八個第二彈性組件是以兩兩一對的方式而配置裝設于各該第二軸桿上。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第三彈性組件,藉以通過該至少一第三彈性組件提供的彈力以使該顯示裝置與該第一支撐件之間保持一張開角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一第三軸桿,而該第一支撐件通過該第三軸桿而與該顯示裝置樞接,且該至少一第三彈性組件裝設于該第三軸桿上。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支撐件包括至少一支撐部,該至少一支撐部由該第二支撐件的一側向外延伸而形成。
9.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電子裝置包括 一顯示裝置; 一支撐座;一傳輸組件,該傳輸組件電性連接該顯示裝置及該支撐座,以使該顯示裝置通過該傳輸組件而與該支撐座電性連接;以及 一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用以支撐該顯示裝置,以使該顯示裝置可以一側倚靠于該支撐座而直立或斜立放置于該支撐座上,使得該顯示裝置與該支撐座之間形成一夾角,該支撐裝置包括 一第一支撐件,該第一支撐件與該顯示裝置樞接,以使該第一支撐件可相對該顯示裝置旋轉,其中該第一支撐件包括一第一槽,該第一槽用以容置該傳輸組件; 一第二支撐件,該第二支撐件與該支撐座樞接,以使該第二支撐件可相對該支撐座旋轉,其中該第二支撐件包括一第二槽,該第二槽用以容置該傳輸組件; 多個第二軸桿; 一第一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的兩端通過該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至少兩個第二軸桿而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樞接,以使該第一連接件可分別相對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旋轉;以及 一第二連接件,該第二連接件的兩端通過該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另外至少兩個第二軸桿而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樞接,以使該第二連接件可分別相對該第一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旋轉;藉此,該第一支撐件或該第二支撐件可藉由該第一連接件或該第二連接件的旋轉而移動,藉以調(diào)整該支撐裝置的長度而使該夾角改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第一彈性組件,當該顯示裝置以平行對應該支撐座的平躺形態(tài)放置于該支撐座上而該顯示裝置并未與該支撐座固定時,通過該至少一第一彈性組件提供的彈力以使該第二支撐件可自動相對該支撐座旋轉而升起。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一第一軸桿,而該第二支撐件通過該第一軸桿而與該支撐座樞接,且該第一彈性組件裝設于該第一軸桿上。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第二彈性組件,該至少一第二彈性組件裝設于多個第二軸桿中的其中至少一第二軸桿上,藉以通過該至少一第二彈性組件提供的彈力以支撐該第一支撐件及該顯示裝置。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多個第二軸桿的數(shù)量為四個,而該至少一第二彈性組件的數(shù)量為八個,該八個第二彈性組件是以兩兩一對的方式而配置裝設于各該第二軸桿上。
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第三彈性組件,藉以通過該至少一第三彈性組件提供的彈力以使該顯示裝置與該第一支撐件之間保持一張開角度。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還包括一第三軸桿,而該第一支撐件通過該第三軸桿而與該顯示裝置樞接,且該至少一第三彈性組件裝設于該第三軸桿上。
16.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支撐件包括至少一支撐部,該至少一支撐部由該第二支撐件的一側向外延伸而形成。
17.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電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連桿,而該支撐座還包括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凸軌,其中該至少一連桿的一端連接該顯示裝置,而其另一端卡設于該至少一滑槽內(nèi)而與該支撐座連接,并且該至少一連桿可在該至少一滑槽內(nèi)移動。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凸軌包括一凹槽,該凹槽用以提供該顯示裝置倚靠。
19.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座還包括一容置槽,該容置槽用以當該顯示裝置以平行對應該支撐座的平躺形態(tài)而放置于該支撐座上時,容置該支撐裝置。
2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座包括一固定裝置,該固定裝置用以當該顯示裝置以平行對應該支撐座的平躺形態(tài)而放置于該支撐座上時,固定該顯示>J-U裝直。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固定裝置包括一卡鉤,而該顯示裝置上包括一扣孔,該卡鉤用以卡固于該扣孔中,藉以固定該顯示裝置于該支撐座上。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固定裝置還包括一開關件,該開關件與該卡鉤連接,該開關件用以移動該卡鉤。
專利摘要一種支撐裝置及電子裝置。支撐裝置用于包括顯示裝置、支撐座及傳輸組件的電子裝置,顯示裝置可以一側倚靠于支撐座,使顯示裝置與支撐座之間形成夾角,顯示裝置通過傳輸組件與支撐座電性連接,支撐裝置包括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多個第二軸桿、第一連接件及第二連接件;第一支撐件樞接顯示裝置并包括第一槽;第二支撐件樞接支撐座并包括第二槽;第一連接件的兩端通過至少兩第二軸桿而分別與第一支撐件及第二支撐件樞接;第二連接件的兩端通過另外至少兩第二軸桿而分別與第一支撐件及第二支撐件樞接;藉此,第一支撐件或第二支撐件可藉由第一連接件或第二連接件的旋轉而移動以調(diào)整支撐裝置的長度而使夾角改變。本實用新型提供多元化觀看角度。
文檔編號G06F1/16GK202512479SQ20122013016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13日
發(fā)明者李正嵐, 林天祥, 武文欽, 江素真, 洪明華, 潘彥廷 申請人:緯創(chuàng)資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