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終端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桌面圖標批量整理方法、一種桌面圖標批量整理裝置和一種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各大廠商以及第三方桌面批量整理圖標的方法通常都是將屏幕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區(qū)域用以顯示桌面頁,可以執(zhí)行選擇圖標、滑動桌面頁等操作;下半部分區(qū)域用以顯示已經(jīng)選擇的圖標,可以分別將一個或多個進行移動或者創(chuàng)建文件夾,具體地,可通過在桌面頁點擊圖標以選定待整理的圖標,并將已選定的待整理圖標移至下方暫緩區(qū),然后長按選擇單個或多個待整理的圖標進行移動、建文件夾或卸載,其中,針對待整理圖標的跨頁移動,可長按圖標移至屏幕邊緣跨頁移動,或也可一手按住圖標,一手滑動屏幕操作。
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桌面圖標的整理方法雖然能夠協(xié)助用戶實現(xiàn)對桌面圖標的整理,但還存在以下缺陷:
1、選擇圖標時,下方的暫放區(qū)占用Dock欄(即??繖?,是操作系統(tǒng)中的作為任務欄或快捷啟動欄的快捷窗口)位置,導致Dock欄的圖標不能參與批量整理。
2、選中圖標后,創(chuàng)建文件夾以及卸載操作不夠直觀,操作比較隱晦,用戶必須要嘗試或者有經(jīng)驗才會發(fā)現(xiàn)該功能,有理解難度且學習成本較高。
因此,如何能夠使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正是基于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種新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方案,采用懸浮窗設計使得終端上的圖標整理過程操作清晰指示性 強,能夠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提高整個圖標整理過程的整理效率,從而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桌面圖標批量整理方法,包括:根據(jù)接收到的模式開啟命令,觸發(fā)預設圖標整理模式,并開啟懸浮窗;在所述預設圖標整理模式下,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選擇命令,選擇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并將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放置在所述懸浮窗內;以及檢測是否接收到對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中的至少一個圖標的移動命令;當確定接收到所述移動命令時,根據(jù)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的目標位置為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執(zhí)行對應的整理功能。
其中,優(yōu)選地,所述目標位置包括: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新建文件夾選項和批量卸載選項。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根據(jù)接收到的模式開啟命令,觸發(fā)預設圖標整理模式,其中,該圖標整理模式支持用戶的點擊和/或長按等各種觸控操作,且用戶對于桌面圖標的各種觸控操作并不會觸發(fā)桌面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的開啟,從而避免了用戶在整理圖標過程中的誤操作的情況的發(fā)生。
在相關技術中,Dock欄即??繖?,是操作系統(tǒng)中的作為任務欄或快捷啟動欄的快捷窗口,在用戶進入整理模式后,在Dock欄的圖標位置處生成用以存放待整理桌面圖標的暫放區(qū),而導致Dock欄的圖標直接被暫放區(qū)覆蓋,使得用戶在選擇待整理桌面圖標時,Dock欄的圖標就不會在桌面頁顯示,進而導致用戶也無法選擇Dock欄的圖標的尷尬局面。
而通過本技術方案,設置了懸浮窗,用戶即可選擇終端的桌面頁面上的任一位置處的桌面圖標作為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并將選定的待整理的桌面圖標放置在懸浮窗內,同時可根據(jù)用戶的觸控操作,將該懸浮窗放置在終端桌面頁的任何位置,使得該懸浮窗不占用用戶操作過程中的觸控區(qū)域,從而滿足了Dock欄的圖標也能參與批量整理的需求。
另外,對于懸浮窗,該用戶可直接對懸浮窗內的待整理桌面圖標進行選擇操作,比如,用戶希望卸載指定應用程序,只需將懸浮窗內的待整理桌面圖標移動到懸浮窗旁的批量卸載選項就可以完成對該應用程序的卸載,整個圖標整理過程操作清晰指示性強,能夠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且不需要用戶浪費精力學習,提高整個圖標整理過程 的整理效率,而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需長按圖標移至屏幕上方垃圾桶進行卸載的隱晦操作,使得用戶必須嘗試或者有經(jīng)驗才能順利完成卸載。
此外,所述目標位置包括但不限于: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新建文件夾選項和批量卸載選項,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jù)用戶的實際需要來設計拓展該目標位置,以更好地優(yōu)化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選擇命令,選擇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包括:根據(j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選擇命令,在所述終端的所述多個桌面頁中選擇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其中,所述懸浮窗始終懸浮在所述終端的當前桌面頁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進行桌面圖標的過程中,用戶可根據(jù)需要一次性選擇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以實現(xiàn)對桌面圖標的批量整理,節(jié)約整個整理過程的時間,同時因懸浮窗的設計,也能滿足Dock欄的圖標也能參與批量整理的需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時,所述根據(jù)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的目標位置為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執(zhí)行對應的整理功能,包括: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二選擇命令,在所述多個桌面頁中選擇目標桌面頁;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目標桌面頁。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用戶進行目標頁面的選擇過程中,懸浮窗可實時呈現(xiàn)在用戶切換的任一桌面頁,在用戶選定目標頁面后,通過移動命令將在懸浮窗內選擇的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目標桌面頁,實現(xiàn)了對選定的待整理的桌面圖標跨頁整理,尤其是,在用戶要進行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的批量跨頁整理時,就可以一步到位,而不同與現(xiàn)有技術方案:在進行跨頁整理時,或長按圖標移至屏幕邊緣跨頁移動,或一手按住圖標,一手滑動屏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時,所述根據(jù)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的目標位置為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執(zhí)行對應的整理功能,包括: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在將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后,在當前桌面頁建立目標文件夾,并將所述至 少一個圖標放置在所述目標文件夾中。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待整理的圖標移動至新建文件夾選項后,在當前桌面頁建立目標文件夾,并將待整理的圖標放置在目標文件夾中,使得整個整理過程清晰明了,操作便捷,從而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批量卸載選項時,所述根據(jù)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的目標位置為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執(zhí)行對應的整理功能,包括: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批量卸載選項;判斷所述至少一個圖標中是否有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當判斷結果為是時,將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移動至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的原位置處,并卸載所述至少一個圖標中的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以外的其他桌面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當所述判斷結果為否時,卸載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懸浮窗內選擇的待整理圖標移動至批量卸載選項,就可以觸發(fā)批量卸載選項對應的功能完成對待整理圖標的卸載,使得整個整理過程清晰明了,操作便捷,而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需長按圖標移至屏幕上方垃圾桶進行卸載的隱晦操作;同時通過判斷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中是否有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并將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移回至原來位置,使得即便在圖標批量整理過程中有不可卸載應用程序的情況發(fā)生時也能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還提出了一種桌面圖標批量整理裝置,包括:觸發(fā)單元,根據(jù)接收到的模式開啟命令,觸發(fā)預設圖標整理模式,并開啟懸浮窗;選擇放置單元,在所述預設圖標整理模式下,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選擇命令,選擇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并將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放置在所述懸浮窗內;以及檢測單元,檢測是否接收到對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中的至少一個圖標的移動命令;執(zhí)行單元,當確定接收到所述移動命令時,根據(jù)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的目標位置為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執(zhí)行對應的整理功能。
其中,優(yōu)選地,所述目標位置包括: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新建文件夾選項和批量卸載選項。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根據(jù)接收到的模式開啟命令,觸發(fā)預設圖標整理模式,其中,該圖標整理模式支持用戶的點擊和/或長按等各種觸控操作,且用戶對于桌面圖標的各種觸控操作并不會觸發(fā)桌面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的開啟,從而避免了用戶在整理圖標過程中的誤操作的情況的發(fā)生。
在相關技術中,Dock欄即??繖冢遣僮飨到y(tǒng)中的作為任務欄或快捷啟動欄的快捷窗口,在用戶進入整理模式后,在Dock欄的圖標位置處生成用以存放待整理桌面圖標的暫放區(qū),而導致Dock欄的圖標直接被暫放區(qū)覆蓋,使得用戶在選擇待整理桌面圖標時,Dock欄的圖標就不會在桌面頁顯示,進而導致用戶也無法選擇Dock欄的圖標的尷尬局面。
而通過本技術方案,設置了懸浮窗,用戶即可選擇終端的桌面頁面上的任一位置處的桌面圖標作為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并將選定的待整理的桌面圖標放置在懸浮窗內,同時可根據(jù)用戶的觸控操作,將該懸浮窗放置在終端桌面頁的任何位置,使得該懸浮窗不占用用戶操作過程中的觸控區(qū)域,從而滿足了Dock欄的圖標也能參與批量整理的需求。
另外,對于懸浮窗,該用戶可直接對懸浮窗內的待整理桌面圖標進行選擇操作,比如,用戶希望卸載指定應用程序,只需將懸浮窗內的待整理桌面圖標移動到懸浮窗旁的批量卸載選項就可以完成對該應用程序的卸載,整個圖標整理過程操作清晰指示性強,能夠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且不需要用戶浪費精力學習,提高整個圖標整理過程的整理效率,而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需長按圖標移至屏幕上方垃圾桶進行卸載的隱晦操作,使得用戶必須嘗試或者有經(jīng)驗才能順利完成卸載。
此外,所述目標位置包括但不限于: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新建文件夾選項和批量卸載選項,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jù)用戶的實際需要來設計拓展該目標位置,以更好地優(yōu)化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選擇放置單元用于:根據(j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選擇命令,在所述終端的所述多個桌面頁中選擇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其中,所述懸浮窗始終懸浮在所述終端的當前桌面頁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進行桌面圖標的過程中,用戶可根據(jù)需要一次性選擇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以實現(xiàn)對桌面圖標的批量整理,節(jié)約整個整理過程的時間,同時因懸浮窗的設計,也能滿足Dock欄的圖標也能參與 批量整理的需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執(zhí)行單元包括:桌面頁選擇單元,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時,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二選擇命令,在所述多個桌面頁中選擇目標桌面頁;第一移動單元,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目標桌面頁。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用戶進行目標頁面的選擇過程中,懸浮窗可實時呈現(xiàn)在用戶切換的任一桌面頁,在用戶選定目標頁面后,通過移動命令將在懸浮窗內選擇的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目標桌面頁,實現(xiàn)了對選定的待整理的桌面圖標跨頁整理,尤其是,在用戶要進行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的批量跨頁整理時,就可以一步到位,操作更便捷,而不同與現(xiàn)有技術方案:在進行跨頁整理時,或長按圖標移至屏幕邊緣跨頁移動,或一手按住圖標,一手滑動屏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執(zhí)行單元包括:第二移動單元,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時,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新建單元,在將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后,在當前桌面頁建立目標文件夾,并將所述至少一個圖標放置在所述目標文件夾中。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待整理的圖標移動至新建文件夾選項后,在當前桌面頁建立目標文件夾,并將待整理的圖標放置在目標文件夾中,使得整個整理過程清晰明了,操作便捷,從而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執(zhí)行單元包括:第三移動單元,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批量卸載選項時,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批量卸載選項;判斷單元,判斷所述至少一個圖標中是否有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卸載單元,當判斷結果為是時,將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移動至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的原位置處,并卸載所述至少一個圖標中的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以外的其他桌面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以及當所述判斷結果為否時,卸載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懸浮窗內選擇的待整理圖標移動至批量卸載選項,就可以觸發(fā)批量卸載選項對應的功能完成對待整理圖標的卸載,使得整個整理過程清晰明了,操作便捷,而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需長按圖標移至屏幕上方垃圾桶進行卸載的隱晦操作;同時通過判斷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中是否有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并將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移回至原來位置,使得即便在圖標批量整理過程中有不可卸載應用程序的情況發(fā)生時也能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還提出了一種終端,包括如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裝置。因此,該終端具有與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裝置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采用懸浮窗設計使得終端上的圖標整理過程操作清晰指示性強,能夠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提高整個圖標整理過程的整理效率,從而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裝置的示意框圖;
圖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的結構示意框圖;
圖4A至圖4I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的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如圖1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方法,包括:步驟102,根據(jù)接收到的模式開啟命令,觸發(fā)預設圖標整理模式,并開啟懸浮窗;步驟104,在所述預設圖標整理模式下,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選擇命令,選擇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并將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放置在所述懸浮窗內;步驟106,以及檢測是否接收到對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中的至少一個圖標的移動命令;步驟108,當確定接收到所述移動命令時,根據(jù)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的目標位置為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執(zhí)行對應的整理功能。
其中,優(yōu)選地,所述目標位置包括: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新建文件夾選項和批量卸載選項。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根據(jù)接收到的模式開啟命令,觸發(fā)預設圖標整理模式,其中,該圖標整理模式支持用戶的點擊和/或長按等各種觸控操作,且用戶對于桌面圖標的各種觸控操作并不會觸發(fā)桌面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的開啟,從而避免了用戶在整理圖標過程中的誤操作的情況的發(fā)生。
在相關技術中,Dock欄即??繖?,是操作系統(tǒng)中的作為任務欄或快捷啟動欄的快捷窗口,在用戶進入整理模式后,在Dock欄的圖標位置處生成用以存放待整理桌面圖標的暫放區(qū),而導致Dock欄的圖標直接被暫放區(qū)覆蓋,使得用戶在選擇待整理桌面圖標時,Dock欄的圖標就不會在桌面頁顯示,進而導致用戶也無法選擇Dock欄的圖標的尷尬局面。
而通過本技術方案,設置了懸浮窗,用戶即可選擇終端的桌面頁面上的任一位置處的桌面圖標作為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并將選定的待整理的桌面圖標放置在懸浮窗內,同時可根據(jù)用戶的觸控操作,將該懸浮窗放置在終端桌面頁的任何位置,使得該懸浮窗不占用用戶操作過程中的觸控區(qū)域,從而滿足了Dock欄的圖標也能參與批量整理的需求。
另外,對于懸浮窗,該用戶可直接對懸浮窗內的待整理桌面圖標進行選擇操作,比如,用戶希望卸載指定應用程序,只需將懸浮窗內的待整理桌面圖標移動到懸浮窗旁的批量卸載選項就可以完成對該應用程序的卸載,整個圖標整理過程操作清晰指示性強,能夠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 對桌面圖標的整理,且不需要用戶浪費精力學習,提高整個圖標整理過程的整理效率,而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需長按圖標移至屏幕上方垃圾桶進行卸載的隱晦操作,使得用戶必須嘗試或者有經(jīng)驗才能順利完成卸載。
此外,所述目標位置包括但不限于: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新建文件夾選項和批量卸載選項,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jù)用戶的實際需要來設計拓展該目標位置,以更好地優(yōu)化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104包括:根據(j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選擇命令,在所述終端的所述多個桌面頁中選擇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其中,所述懸浮窗始終懸浮在所述終端的當前桌面頁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進行桌面圖標的過程中,用戶可根據(jù)需要一次性選擇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以實現(xiàn)對桌面圖標的批量整理,節(jié)約整個整理過程的時間,同時因懸浮窗的設計,也能滿足Dock欄的圖標也能參與批量整理的需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時,所述步驟108包括: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二選擇命令,在所述多個桌面頁中選擇目標桌面頁;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目標桌面頁。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用戶進行目標頁面的選擇過程中,懸浮窗可實時呈現(xiàn)在用戶切換的任一桌面頁,在用戶選定目標頁面后,通過移動命令將在懸浮窗內選擇的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目標桌面頁,實現(xiàn)了對選定的待整理的桌面圖標跨頁整理,尤其是,在用戶要進行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的批量跨頁整理時,就可以一步到位,而不同與現(xiàn)有技術方案:在進行跨頁整理時,或長按圖標移至屏幕邊緣跨頁移動,或一手按住圖標,一手滑動屏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時,所述步驟108包括: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在將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后,在當前桌面頁建立目標文件夾,并將所述至少一個圖標放置在所述目標文件夾中。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待整理的圖標移動至新建文件夾選項后,在 當前桌面頁建立目標文件夾,并將待整理的圖標放置在目標文件夾中,使得整個整理過程清晰明了,操作便捷,從而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批量卸載選項時,所述步驟108包括: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批量卸載選項;判斷所述至少一個圖標中是否有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當判斷結果為是時,將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移動至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的原位置處,并卸載所述至少一個圖標中的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以外的其他桌面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當所述判斷結果為否時,卸載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懸浮窗內選擇的待整理圖標移動至批量卸載選項,就可以觸發(fā)批量卸載選項對應的功能完成對待整理圖標的卸載,使得整個整理過程清晰明了,操作便捷,而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需長按圖標移至屏幕上方垃圾桶進行卸載的隱晦操作;同時通過判斷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中是否有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并將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移回至原來位置,使得即便在圖標批量整理過程中有不可卸載應用程序的情況發(fā)生時也能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裝置的示意框圖。
如圖2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裝置200,包括:觸發(fā)單元202,根據(jù)接收到的模式開啟命令,觸發(fā)預設圖標整理模式,并開啟懸浮窗;選擇放置單元204,在所述預設圖標整理模式下,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選擇命令,選擇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并將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放置在所述懸浮窗內;以及檢測單元206,檢測是否接收到對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中的至少一個圖標的移動命令;執(zhí)行單元208,當確定接收到所述移動命令時,根據(jù)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的目標位置為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執(zhí)行對應的整理功能。
其中,優(yōu)選地,所述目標位置包括: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新建文件夾選項和批量卸載選項。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根據(jù)接收到的模式開啟命令,觸發(fā)預設圖標整 理模式,其中,該圖標整理模式支持用戶的點擊和/或長按等各種觸控操作,且用戶對于桌面圖標的各種觸控操作并不會觸發(fā)桌面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的開啟,從而避免了用戶在整理圖標過程中的誤操作的情況的發(fā)生。
在相關技術中,Dock欄即??繖冢遣僮飨到y(tǒng)中的作為任務欄或快捷啟動欄的快捷窗口,在用戶進入整理模式后,在Dock欄的圖標位置處生成用以存放待整理桌面圖標的暫放區(qū),而導致Dock欄的圖標直接被暫放區(qū)覆蓋,使得用戶在選擇待整理桌面圖標時,Dock欄的圖標就不會在桌面頁顯示,進而導致用戶也無法選擇Dock欄的圖標的尷尬局面。
而通過本技術方案,設置了懸浮窗,用戶即可選擇終端的桌面頁面上的任一位置處的桌面圖標作為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并將選定的待整理的桌面圖標放置在懸浮窗內,同時可根據(jù)用戶的觸控操作,將該懸浮窗放置在終端桌面頁的任何位置,使得該懸浮窗不占用用戶操作過程中的觸控區(qū)域,從而滿足了Dock欄的圖標也能參與批量整理的需求。
另外,對于懸浮窗,該用戶可直接對懸浮窗內的待整理桌面圖標進行選擇操作,比如,用戶希望卸載指定應用程序,只需將懸浮窗內的待整理桌面圖標移動到懸浮窗旁的批量卸載選項就可以完成對該應用程序的卸載,整個圖標整理過程操作清晰指示性強,能夠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且不需要用戶浪費精力學習,提高整個圖標整理過程的整理效率,而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需長按圖標移至屏幕上方垃圾桶進行卸載的隱晦操作,使得用戶必須嘗試或者有經(jīng)驗才能順利完成卸載。
此外,所述目標位置包括但不限于: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新建文件夾選項和批量卸載選項,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jù)用戶的實際需要來設計拓展該目標位置,以更好地優(yōu)化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選擇放置單元204用于:根據(j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選擇命令,在所述終端的所述多個桌面頁中選擇所述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其中,所述懸浮窗始終懸浮在所述終端的當前桌面頁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進行桌面圖標的過程中,用戶可根據(jù)需要一次性選擇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以實現(xiàn)對桌面圖標的批量整理,節(jié)約整個整理過程的時間,同時因懸浮窗的設計,也能滿足Dock欄的圖標也能參與 批量整理的需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執(zhí)行單元208包括:桌面頁選擇單元2082,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終端的多個桌面頁中的任一桌面頁時,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二選擇命令,在所述多個桌面頁中選擇目標桌面頁;第一移動單元2084,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目標桌面頁。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用戶進行目標頁面的選擇過程中,懸浮窗可實時呈現(xiàn)在用戶切換的任一桌面頁,在用戶選定目標頁面后,通過移動命令將在懸浮窗內選擇的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目標桌面頁,實現(xiàn)了對選定的待整理的桌面圖標跨頁整理,尤其是,在用戶要進行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的批量跨頁整理時,就可以一步到位,操作更便捷,而不同與現(xiàn)有技術方案:在進行跨頁整理時,或長按圖標移至屏幕邊緣跨頁移動,或一手按住圖標,一手滑動屏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執(zhí)行單元208包括:第二移動單元2086,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時,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新建單元2088,在將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新建文件夾選項后,在當前桌面頁建立目標文件夾,并將所述至少一個圖標放置在所述目標文件夾中。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待整理的圖標移動至新建文件夾選項后,在當前桌面頁建立目標文件夾,并將待整理的圖標放置在目標文件夾中,使得整個整理過程清晰明了,操作便捷,從而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執(zhí)行單元208包括:第三移動單元20810,當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批量卸載選項時,根據(jù)所述移動命令,將在所述懸浮窗內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圖標移動至所述批量卸載選項;判斷單元20812,判斷所述至少一個圖標中是否有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卸載單元,當判斷結果為是時,將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移動至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的原位置處,并卸載所述至少一個圖標中的所述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以外的其他桌面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以及當所述判斷結果為否 時,卸載所述至少一個圖標對應的應用程序。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懸浮窗內選擇的待整理圖標移動至批量卸載選項,就可以觸發(fā)批量卸載選項對應的功能完成對待整理圖標的卸載,使得整個整理過程清晰明了,操作便捷,而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需長按圖標移至屏幕上方垃圾桶進行卸載的隱晦操作;同時通過判斷多個待整理的桌面圖標中是否有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并將無法卸載的桌面圖標移回至原來位置,使得即便在圖標批量整理過程中有不可卸載應用程序的情況發(fā)生時也能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圖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的結構示意框圖。
如圖3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300,包括如圖2所示桌面圖標批量整理裝置200。因此,終端300具有與圖2所示桌面圖標批量整理裝置200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下面結合圖4A至圖4I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考慮遵循用戶整理圖標的操作流程,進行有序地引導以及設計操作入口、文字圖標提示等,使得清晰明確地幫助用戶完成交互。
具體地,如圖4A所示,通過手勢或者切換入口使得桌面進入一種狀態(tài),并同時打開浮窗層,打開懸浮窗的方式可以為雙指上滑、三指捏合、雙指旋轉或者長按桌面圖標原位釋放等方式。其中,該狀態(tài)下僅可對圖標(包括Dock欄圖標)執(zhí)行點擊或長按操作,在點擊圖標時,圖標呈現(xiàn)明顯的選中狀態(tài)變化,如放大浮起或伴隨動畫等,使得用戶明顯感知到已選擇哪些圖標,沒有選的圖標文件夾中圖標是否可選;同時,在點擊圖標時,圖標跳進浮窗層并實時顯示提示文字“收集選中圖標(3)”。其中,浮窗層的結構分為圖標欄、操作按鈕和狀態(tài)指示,操作按鈕包括“創(chuàng)建文件夾”按鈕和“卸載”按鈕。
如圖4B所示,滑動桌面頁,浮窗層會呈現(xiàn)半透明狀態(tài),點擊浮窗層再恢復原狀態(tài)。
如圖4C所示,長按浮窗層可移動其在桌面的位置。另外,當點擊或雙擊桌面空白處,浮窗層消失。
如圖4D所示,在將待整理圖標移至目標桌面頁時,可以先點擊選擇 要移動的目標桌面頁,再點擊如圖4E所示的圖標欄的圖標添加,另外,也可以分批次選擇圖標欄的圖標,長按移至桌面頁,釋放響應添加。
如圖4F所示,點擊“創(chuàng)建文件夾”,在當前桌面頁空位第一位創(chuàng)建文件夾,圖標欄中的圖標即可全部收進如圖4G所示的新建文件夾402內。
如圖4H所示,點擊“卸載”,彈出確認如圖4I所示的卸載界面,可點擊“確認”按鈕,響應將圖標欄中圖標全部卸載,若其中有不可卸載的圖標,不可卸載的圖標會返回到桌面頁。
上述過程中,在確定對圖標整理完成之后,可自動退出該狀態(tài)回到桌面,或按返回鍵、主頁鍵退出。
通過本實施例,完成選擇圖標、批量圖標跨頁移動以及批量卸載的操作,利用浮窗層的結構,使得不必占用界面空間,滿足Dock圖標也可被整理的需求,同時浮窗層形式更加靈活,可不斷延展其他操作在此浮窗層內,使得可拓展性強,另外浮窗層周圍關聯(lián)操作,操作目的清晰,能夠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
在本發(fā)明中,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了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提出了一種新的桌面圖標批量整理方案,采用懸浮窗設計使得終端上的圖標整理過程操作清晰指示性強,能夠引導用戶有序流暢地完成對桌面圖標的整理,提高整個圖標整理過程的整理效率,從而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