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
如果以日新月異來形容計算機科技的發(fā)展速度應該是十分貼切傳神的,數(shù)年前INTEL公司開發(fā)的奔騰Pentium系列處理器,曾經(jīng)造成市場的熱烈回響,Pentium幾乎成為中央處理器的代名詞,并進一步地鞏固INTEL公司在中央處理器制造業(yè)中的龍頭地位。
然而曾經(jīng)獨領風騷的Pentium系列處理器,在INTEL公司新一代的Pentium II處理器上市之后,已成為昨日黃花,Pentium II處理器除在運行速度及影像處理功能大幅超前Pentium系列處理器外,在外觀形狀上亦完全摒棄常規(guī)Pentium系列處理器的矩陣針腳形式,取而代之的是結合快取內存的模塊化匣式構造。
隨著Pentium II處理器在外觀形狀上的徹底改變,散熱片及固定裝置等相關零件亦須隨之改變。事實上,對于散熱片固定裝置的制造業(yè)者而言,所開發(fā)產(chǎn)品除須符合基本的規(guī)格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操作的便利性與結合穩(wěn)定性,如圖7所示是一種用以將特定散熱片固定至Pentium II處理器表面的固定扣件,其包括有兩組概呈M字形的扣件5、兩分別穿設于扣件5相對兩垂直臂53的連動片6及一同時與兩連動片6一端結合的扳扣件7,其中該扣件5是于一水平壓制部51兩端分別以斜向延伸形成有彈性部52,又由彈性部52端部以垂直方向朝下延伸形成垂直臂53,垂直臂53自由端部并形成有扣部54;又兩垂直臂53及彈性部52上分別形成有長孔55,供連動片6穿過,而其中一垂直臂53的長孔55中央形成有橫肋56,供連動片6一端的勾部61勾掛。
該連動片6于相對勾部61的另端形成有一倒L形孔,供扳扣件7兩端對應穿置其間,又L形孔其包括相連的縱向孔621與橫向孔622。
該扳扣件7是于一形的水平部71兩端分別形成與水平部71互成九十度的樞接部72,而扳扣件7即以其樞接部72穿置于連動片6一端的縱向孔621內。
前述各元件經(jīng)組合后如圖8所示,其用于將散熱片固定至Pentium II處理器上時,是以兩扣件5分別跨設于散熱片兩端,兩扣件5的兩垂直臂53將對應插入Pentium II處理器表面缺省的長孔內,當扳扣件7以逆時針方向扳轉約90度時,其樞接部72由連動片6上的縱向孔621移至橫向孔622,由于樞接部72是寬度恒大于厚度的片狀體,當其生成前述的位移變化時,樞接部72將相對推移對應的垂直臂53,而透過連動片6的相對連接,扣件5的相對兩垂直臂53即相對收縮,而使其底端的扣部54扣固于Pentium II處理器表面的長孔孔緣。
以前述固定扣件設計雖可提供一“固定”功能,但在固定的緊密度上卻未盡理想,如熟悉此項技藝者所知,中央處理器的散熱設計是將表面熱能傳導至散熱片,利用散熱片較大的散熱面積予以迅速揮散,因此,Pentium II處理器與散熱片是否可緊密接觸即直接關系散熱效率,換言之,如前述固定扣件未能使散熱片底面與Pentium II處理器緊密接觸,勢必影響散熱效率,進而對中央處理器的正常運行形成負面影響。
至于前述固定扣件何以未能使散熱片與Pentium II處理器緊密結合,主要是因扣件5的兩垂直臂53相對內縮而由末端的扣部54扣合于Pentium II處理器的長孔孔緣時,只是將散熱片架設至Pentium II處理器的表面而已,并未生成顯著的推力或抵掣作用,使散熱片底面得以與Pentium II處理器表面緊密接觸,而扣件5中央的壓制部51雖與散熱片表面接觸,惟該僅有部位的接觸,并未能生成具體有效的壓緊力量,令散熱片底面與Pentium II處理器表面作全面式接觸,由此可見,以這種設計并無法在散熱片與Pentium II處理器間構成理想的導熱路徑,因而將影響其散熱效率,故有待進一步改進。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它不僅可將散熱片結合于Pentium II處理器的表面上,并可進一步使二者接合面緊密接觸,以構成理想的導熱路徑。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提供一種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主要是利用一固定扣件將散熱片固定至中央處理器上,該固定扣件包括兩扣合件、兩穿置在前述扣合件間的連動桿和一連結于連動桿一端的制動件,其中該扣合件是于一水平壓制部兩端分別沿相對斜上方向延伸以構成彈性部,兩彈性部相對外側端分別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第二扣合部,該第一、第二扣合部分別于底端處形成有勾扣,其特征在于該制動件是以位于兩端且上下錯開的兩樞槽分別與兩連動桿一端及兩扣合件的第二扣合部構成樞接,藉制動件朝特定方向扳動,使兩扣合件的第一、第二扣合部相對縮小間距,并向外頂升構成反扣效果。
在這一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中,該扣合件的第一扣合部上端與同一端的彈性部上可形成有連續(xù)的穿槽,供連動桿穿置,第二扣合部上端與同一端的彈性部上可形成有連續(xù)的穿槽,供連動桿跨經(jīng),又第二扣合部于上端兩側分別延伸形成有片狀突出的樞部,供樞結該制動件,該連動桿可呈I字形的片狀體,其一端以特定方向穿過第一扣合部及同一端彈性部上的對應穿槽,并經(jīng)旋轉適當角度后得以反扣于第一扣合部上,又連動桿另端可則與制動件構成樞結,該制動件可于一讻形本體兩端分別延伸形成兩相對樞片,兩樞片與制動件間形成一適當?shù)南鄬π倍?,又兩樞片于外側邊的上端處分別可形成有一內斜方向的上樞槽,供樞跨于連動桿一端,再兩樞片于內側邊的下端處則可分別形成有內斜方向的下樞槽,供樞跨于第二扣合部兩側的樞部上。
在上述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中,該扣合件的第一扣合部可于兩側邊的對應穿槽處分別形成有一凹槽,該連動桿兩端可分別形成有橫向擋止部,其中一端的擋止部兩側分別延伸形成有凸部,供對應卡入前述凹槽內。
在上述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中,該第一扣合部可于穿槽下端形成有一內斜狀的片狀抵掣部。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非常明顯。由以上的技術方案可知,由于本實用新型利用扣合件的第一、第二扣合部將散熱片扣合于中央處理器表面,因此在扣合動作進行的同時,第一、第二扣合部上的抵掣部將同時對散熱片生成相對于中央處理器表面方向的壓力,由此,除可將散熱片切實地固定至中央處理器上外,并可確保二者保持緊密接觸,以構成理想的導熱路徑,并發(fā)揮其應有的散熱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特征及目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參考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外觀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平面暨組合動作示意圖之一;圖5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平面暨組合動作示意圖之二;圖6是本實用新型再一平面暨組合動作示意圖之三;圖7是傳統(tǒng)固定扣件的分解圖8是傳統(tǒng)固定扣件的組合外觀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仍是利用一組固定扣件將散熱片42固定于PentiumII處理器40表面,由固定扣件的特殊構造設計,使散熱片42不僅結合于PentiumII處理器40表面,同時更可進一步使散熱片42底面與PentiumII處理器40緊密接合,有關該固定扣件的組成元件及元件間的組合關系,詳見下述首先如圖2所示,該固定扣件包括有兩相同構造型態(tài)的扣合件1;兩分別穿置在前述扣合件1間的連動桿20;一連結于前述兩連動桿20一端的制動件3;其中該扣合件1是于一呈水平方向的壓制部10兩端分別沿相對斜上方向延伸而構成彈性部13、14,兩彈性部13、14于相對外側端分別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第二扣合部11、12,其中該壓制部10于相對兩側邊上分別形成有連續(xù)的凸齒101,并于中央處形成有一凸片102,當扣合件1跨設于散熱片42兩端的通道420間,壓制部10上的凸齒101及凸片102將對應卡掣突伸于散熱片42的相鄰鰭柱間,令扣合件1與散熱片42作初步結合。
該第一、第二扣合部11、12分別于底端處形成有勾扣110、120,其中第一扣合部11于接近下端處沖出一抵掣部15;該抵掣部15呈片狀,沿內斜方向突出于第一扣合部11的內壁面。
又第一扣合部11上端與同一端的彈性部13上形成有連續(xù)的穿槽111,供連動桿20穿置其間;再第一扣合部11兩側邊于對應其上穿槽111處分別形成有一凹槽112;該第二扣合部12上端與同一端的彈性部14上形成有連續(xù)的穿槽121,供連動桿20跨設其間,又第二扣合部12于上端兩側分別延伸形成有片狀突出的樞部122,供樞結前述制動件3;該連動桿20是呈I字形的片狀體,其兩端分別形成有橫向擋止部21、22,其第一端的擋止部21兩側分別向內延伸形成凸部210,以此對應扣合于第一扣合部11上的凹槽112。
又連動桿20是以第二端的擋止部22與制動件3構成樞結;該制動件3是于一讻形本體的兩端分別延伸形成兩相對樞片30,又兩兩成對的樞片30與制動件3間形成一適當?shù)南鄬π倍龋磺页蓪衅?0將分別對應位于扣合件1的第二扣合部12兩側。
又成對樞片30于外側邊的上端處分別形成有一內斜方向的上樞槽31,供樞跨連動桿20第二端上的擋止部22;再成對樞片30于內側邊的下端處則分別形成有內斜方向的下樞槽32,供樞跨于前述第二扣合部12兩側的樞部122上。
而制動件3即由其樞片30上的上、下樞槽31、32與扣合件1及連動桿20構成兩點樞接,當制動件3朝特定方向扳動時,將由前述的兩樞接處依次構成支點,以控制扣合件1第二扣合部12的位移,并反向將Pentium II處理器40表面拉向散熱片42底面,以構成緊密接觸。
由上述說明可看出該固定扣件的各主要組成元件及其相對關系,至于其組合方式詳見下述首先是令連動桿20的一端以圖2所示方向依次穿過扣合件1的彈性部13及第一扣合部11,并于旋轉九十度后,令連動桿20第一端上的擋止部21擋止于第一扣合部11外,該擋止部21的凸部210并將對應卡入第一扣合部11兩側邊上的凹槽112內。
又連動桿20第二端則跨入第二扣合部12上的穿槽121內,隨后令制動件3以其成對樞片30上的下樞槽32樞扣于第二扣合部12的樞部122上,成對樞片30的上樞槽31則供連動桿20第二端的擋止部22樞跨,其經(jīng)組合后即如圖3所示。
有關前述固定扣件與散熱片42、Pentium II處理器40間的結合方式,首先請參閱圖1、4所示,該固定扣件是以兩扣合件1分別橫跨于散熱片42上,并使每一扣合件1的第一、第二扣合部11、12分別伸入Pentium II處理器40的對應長孔41內,此時第一扣合部11上的抵掣部15將對應位于散熱片42表面略上方位置。
如圖4所示,當制動件3未扳動前,其成對樞片30的上、下樞槽31、32水平距離較短,意即制動件3并未牽引連動桿20生成位移。
俟制動件3以逆時針方向扳轉,此時成對樞片30即以下樞槽32為支點,沿逆時針方向拉動連動桿20,作水平位移,當成對樞片30上、下樞槽31、32在水平方向上呈一直線時(如圖5所示),因連動桿20被大幅拉出,扣合件1的第一、第二扣合部11、12間距縮小,此時第一、第二扣合部11、12將緊密的靠向Pentium II處理器40的長孔41孔緣,惟其底端的勾扣110、120未與長孔41孔緣接觸,而存在一小間隙。
當制動件3持續(xù)沿逆時針方向扳轉,其上樞槽31將逐漸低于下樞槽32,此時,連動桿20的位移已達最大極限,遂制動件3旋即改以上樞槽31為支點,利用杠桿原理將扣合件1的第二扣合部12向上提,故第二扣合部12底端的勾扣120將扣向Pentium II處理器40的長孔41孔緣(如圖6所示),由于扣合件1的第一、第二扣合部11、12是透過連動桿20呈連動狀態(tài),當?shù)诙酆喜?2被向上提時,其將透過連動桿20使第一扣合部11亦向上提,換言之,當制動件3扳轉到底時,第一、第二扣合部11、12將改變其與彈性部13、14的相對夾角而同時向上提,使其勾扣110、120向上頂撐Pentium II處理器40的長孔41孔緣,而對PentiumII處理器40表面生成一向外拉的力量。
又在扣合件1對Pentium II處理器40表面生成一外拉力量時,由于第一、第二扣合部11、12與彈性部13、14間的夾角變化,亦同時造成彈性部13、14與壓制部10的相對角度變化,即壓制部10亦同時對散熱片42生成一向內壓力,其配合第一扣合部11上所設抵掣部15對散熱片42的壓制,適可與前述勾扣110、120的反扣力量對Pentium II處理器40及散熱片42生成一相對夾持力量,令其接合面得以緊密接觸。
權利要求1.一種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主要是利用一固定扣件將散熱片固定至中央處理器上,該固定扣件包括兩扣合件、兩穿置在所述扣合件間的連動桿、一連結于連動桿一端的制動件,其中該扣合件是于一水平壓制部兩端分別沿相對斜上方向延伸以構成彈性部,兩彈性部相對外側端分別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第二扣合部,該第一、第二扣合部分別于底端處形成有勾扣,其特征在于該制動件是以位于兩端且上下錯開的兩樞槽分別與兩連動桿一端及兩扣合件的第二扣合部構成樞接,藉制動件朝特定方向扳動,使兩扣合件的第一、第二扣合部相對縮小間距,并向外頂升構成反扣效果。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扣合件的第一扣合部上端與同一端的彈性部上形成有連續(xù)的穿槽,供連動桿穿置,第二扣合部上端與同一端的彈性部上形成有連續(xù)的穿槽,供連動桿跨經(jīng),又第二扣合部于上端兩側分別延伸形成有片狀突出的樞部,供樞結該制動件,該連動桿是呈I字形的片狀體,其一端以特定方向穿過第一扣合部及同一端彈性部上的對應穿槽,并經(jīng)旋轉適當角度后得以反扣于第一扣合部上,又連動桿另端則與制動件構成樞結,該制動件是于一讻形本體兩端分別延伸形成兩相對樞片,兩樞片與制動件間形成一適當?shù)南鄬π倍?,又兩樞片于外側邊的上端處分別形成有一內斜方向的上樞槽,供樞跨于連動桿一端,再兩樞片于內側邊的下端處則分別形成有內斜方向的下樞槽,供樞跨于第二扣合部兩側的樞部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扣合件的第一扣合部于兩側邊的對應穿槽處分別形成有一凹槽,該連動桿兩端分別形成有橫向擋止部,其中一端的擋止部兩側分別延伸形成有凸部,供對應卡入前述凹槽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扣合部于穿槽下端形成有一內斜狀的片狀抵掣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央處理器散熱片扣合裝置,其包括有兩扣合件、兩分別穿置在前述扣合件間的連動桿及一連結前述兩連動桿一端的制動件,其中扣合件相對兩臂跨置于散熱片上,并對正鉤扣于中央處理器上缺省的扣孔內,又兩扣合件于兩臂底端處分別形成有勾扣部,當兩扣合件由制動件透過連動桿使兩臂相對扣緊時,由制動件與每一連動桿的兩點樞接關系,可使扣合件的勾扣部逆向頂升而使中央處理器表面與散熱片緊密接觸。
文檔編號G06F1/20GK2354172SQ9821996
公開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何志龍 申請人:全人興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