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去除散熱器灰塵的方法、電子設備及散熱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去除散熱器灰塵的方法、電子設備及散熱器。
【背景技術】
[0002]電子設備的散熱器一般包含風扇和散熱片,當電子設備的處理器達到一定溫度時,風扇就開始轉動,將熱量從散熱片之間的縫隙吹出電子設備外。但是,當電子設備使用的時間較長后,或在環(huán)境衛(wèi)生比較差的情況下,散熱器的散熱片上會積累一層由纖維,細毛,軟發(fā)等組成的絮狀物,阻塞散熱片之間的縫隙,并會越積累越多,又由于散熱片自身的加熱,使得絮狀物凝結,直到形成類似毛氈的東西完全阻塞出風口,使得風扇不停的吹,既費電,又難以將熱量排出。
[0003]現(xiàn)有的去除散熱器的灰塵的方法一般是將電子設備拆開,取出散熱器進行人工除
/1、土。
[0004]但是,現(xiàn)有的人工除塵的方法既繁瑣,又容易損壞電子設備,而且,因為多數(shù)人對電子設備的結構不熟悉,可能需要專業(yè)人士的幫助才能進行人工除塵。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去除散熱器灰塵的方法及電子設備,實現(xiàn)簡便的自動除塵。
[0006]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去除散熱器灰塵的方法,應用于一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散熱器,其中,所述散熱器包括風扇,第一部分散熱片,第二部分散熱片,與所述第一部分散熱片對應的第一出口,與所述第二部分散熱片對應的第二出口 ;所述方法包括:
[0007]控制所述散熱器的風扇向第一方向轉動,將所述第一部分散熱片上的灰塵吸入所述散熱器內的風道,并從所述第二出口吹出所述散熱器;
[0008]在所述散熱器的風扇向第一方向轉動后,控制所述散熱器的風扇向第二方向轉動,將所述第二部分散熱片上的灰塵吸入所述散熱器內的風道,并從所述第一出口吹出所述散熱器。
[0009]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包括接收單元,處理器,以及散熱器,其中,所述散熱器包括風扇,第一部分散熱片,第二部分散熱片,與所述第一部分散熱片對應的第一出口,與所述第二部分散熱片對應的第二出口 ;
[0010]所述處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散熱器的風扇向第一方向轉動,將所述第一部分散熱片上的灰塵吸入所述散熱器內的風道,并從所述第二出口吹出所述散熱器;
[0011]以及,在所述散熱器的風扇向第一方向轉動后,控制所述散熱器的風扇向第二方向轉動,將所述第二部分散熱片上的灰塵吸入所述散熱器內的風道,并從所述第一出口吹出所述散熱器。
[0012]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風扇,第一部分散熱片,第二部分散熱片,與所述第一部分散熱片對應的第一出口,與所述第二部分散熱片對應的第二出口 ;
[0013]其中,所述風扇用于向第一方向轉動,將所述第一部分散熱片上的灰塵吸入所述散熱器內的風道,并從所述第二出口吹出所述散熱器;
[0014]以及,向第二方向轉動,將所述第二部分散熱片上的灰塵吸入所述散熱器內的風道,并從所述第一出口吹出所述散熱器。
[0015]由上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去除散熱器灰塵的方法、電子設備及散熱器,通過控制散熱器的風扇向第一方向轉動,將第一部分散熱片上的灰塵吸入散熱器內的風道,并從第二出口吹出所述散熱器;在所述散熱器的風扇向第一方向轉動后,控制散熱器的風扇向第二方向轉動,將第二部分散熱片上的灰塵吸入散熱器內的風道,并從第一出口吹出所述散熱器,從而實現(xiàn)簡便的自動去除散熱器的灰塵,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手動去除散熱器灰塵的方法既繁瑣,又容易損壞電子設備的缺陷。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裝置結構圖;
[0018]圖2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散熱器的裝置結構圖;
[0019]圖3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散熱器的裝置結構圖;
[0020]圖4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另一種散熱器的裝置結構圖;
[0021]圖5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另一種散熱器的裝置結構圖;
[0022]圖6為圖5中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的A向視圖及A-A’剖面圖;
[0023]圖7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交互體示意圖;
[0024]圖8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去除散熱器灰塵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26]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1,該電子設備1可以為筆記本電腦,臺式機電腦等。參見圖1,所述電子設備1包括:包括接收單元11,處理器12,以及散熱器13,其中,參見圖2,所述散熱器13包括風扇10,第一部分散熱片20,第二部分散熱片30,與所述第一部分散熱片20對應的第一出口 40,與所述第二部分散熱片30對應的第二出口 50 ;
[0027]所述處理器12用于,控制所述散熱器13的風扇10向第一方向轉動,將第一部分散熱片上20的灰塵吸入所述散熱器13內的風道,并從所述第二出口 50吹出所述散熱器
13;
[0028]以及,在所述散熱器13的風扇10向第一方向轉動后,控制所述散熱器13的風扇10向第二方向,用于將第二部分散熱片30上的灰塵吸入所述散熱器13內的風道,并從所述第一出口 50吹出所述散熱器13。
[0029]優(yōu)選的,所述處理器12可以先控制所述散熱器的風扇10以第一速率向第一方向轉動第一預設時長;然后再控制所述散熱器的風扇10以第二速率向第二方向轉動第二預設時長。
[0030]其中,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分別為預設的速率,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進行限定,通常情況下,將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設置為接近所述風扇的最大速率。
[0031]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為相反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可以為順時針方向,第二方向為逆時針方向,或者,第一方向可以為逆時針方向,第二方向為順時針方向,本實施例對此不進行限制。參見圖2,在此僅以第一方向為順時針方向為例進行說明。
[0032]所述第一預設時長和所述第二預設時長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通常情況下,所述第一預設時長和所述第二預設時長為5-20秒,優(yōu)選為5秒。
[0033]參見圖2,處理器12控制散熱器的風扇10向第一方向以接近最大速率的轉速轉動。當風扇10向第一方向(順時針)以接近最大速率的轉速轉動時,散熱器內風的流向為圖2所示箭頭方向,即從第一部分散熱片20流向散熱器的腔體內部,然后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到第二部分散熱片30遠離第二出口 50的一端,然后經過第二部分散熱片30之間的縫隙到達第二出口 50,最后從第二出口 50流出。所以,風扇10順時針方向轉動時,相當于對第一部分散熱片20內的灰塵形成向散熱器腔體內的吸力,因為風扇10的轉速接近最大速率,所以,對第一部分散熱片20內的灰塵形成較大吸力,使得第一部分散熱片20內的灰塵脫離第一部分散熱片20進入風道,然后沿風的流向從第二出口 50吹出散熱器,從而對第一部分散熱片20達到除塵的效果。
[0034]同理,處理器12控制散熱器的風扇10以接近最大速率的轉速向第二方向(逆時針)轉動時,散熱器內風的流向為圖3所示箭頭方向,即為從第二部分散熱片30流向散熱器的腔體內部,然后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到第一部分散熱片20遠離第一出口 40的一端,然后經過第一部分散熱片20之間的縫隙到達第一出口 40,最后從第一出口 40流出。所以,風扇10逆時針方向轉動時,相當于對第二部分散熱片30內的灰塵形成向散熱器腔體內的吸力,因為風扇10的轉速接近最大速率,所以,對第二部分散熱片30內的灰塵形成較大吸力,使得第二部分散熱片30內的灰塵脫離第二部分散熱片30進入風道,然后沿風的流向從第一出口 40吹出散熱器,從而對第二部分散熱片30達到除塵的效果。
[0035]優(yōu)選的,參見圖4,所述第一部分散熱片20和所述第二部分散熱片30之間可以設置有第一擋板60,所述第一擋板6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出口 40和第二出口 50側,另一端位于所述散熱片與風扇10之間,所述第一擋板60用于防止散熱片的灰塵回流到所述散熱片的縫隙中。
[0036]例如,散熱器采用圖4所示的結構,當進行除塵時,可以有效對灰塵進行隔離,提高除塵效率。
[0037]優(yōu)選的,參見圖5,所述第一擋板60的另一端還可以與第二擋板70連接,所述第二擋板70用于防止散熱片的灰塵回流到所述散熱片的縫隙中。
[0038]參見圖6中6 (a)及6 (b),為圖5中第一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