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處理設備、信息處理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問題】為了提供一種方法,所述方法能夠甚至通過小操作面增大操作變化的程度?!窘鉀Q方案】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設備,所述信息處理設備具有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執(zhí)行與在具有操作面的終端上執(zhí)行的操作對應的處理。所述處理單元從檢測操作主體已接近或觸摸所述操作面的第一檢測單元以及檢測所述終端的移動的第二檢測單元獲取檢測結(jié)果。所述處理單元執(zhí)行與關于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近或觸摸的已獲取的檢測結(jié)果以及關于所述終端的移動的已獲取的檢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專利說明】
信息處理設備、信息處理方法以及程序
技術領域
[0001 ] 本公開涉及一種信息處理設備、一種信息處理方法以及一種程序。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配備有作為輸入單元的觸控面板或觸控板(在下文中,稱為觸控面板)的電子裝置(諸如便攜式電話)逐漸普及。這種電子裝置檢測操作主體對觸控面板的操作面執(zhí)行觸摸操作的位置,作為指向位置。
[0003]專利文獻I公開了用于防止因在觸控面板等上的不當按壓而產(chǎn)生的輸入操作錯誤的技術。
[0004]引用列表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JP2012-27875A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技術問題
[0008]在電子裝置中,限制觸控面板的尺寸,以便確保便攜性等。在小觸控面板的情況下,限制待執(zhí)行的操作,遺憾的是,有效地實現(xiàn)電子裝置的功能是困難的。
[0009]因此,本公開提出了一種甚至在小操作面的情況下也增加操作的變化數(shù)量的方法。
[0010]問題的解決方案
[0011 ]根據(jù)本公開,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設備,所述信息處理設備包括:處理單元,其被配置成執(zhí)行與在具有操作面的終端上執(zhí)行的操作對應的處理。所述處理單元從第一感測單元和第二感測單元獲取感測結(jié)果,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操作主體與所述操作面的接觸或相鄰,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所述處理單元執(zhí)行與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0012]根據(jù)本公開,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信息處理方法包括:從第一感測單元和第二感測單元獲取感測結(jié)果,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操作主體與終端的操作面的接觸或相鄰,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由處理器執(zhí)行與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0013]根據(jù)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程序,所述程序促使計算機執(zhí)行:從第一感測單元和第二感測單元獲取感測結(jié)果,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操作主體與終端的操作面的接觸或相鄰,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執(zhí)行與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0014]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0015]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公開,能夠甚至在小操作面的情況下也增加操作的變化數(shù)量。
[0016]注意,未必限于以上效果,但除了以上效果或代替以上效果,可以實現(xiàn)在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任何效果或者可以從本說明書中掌握的另一個效果。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示出了根據(jù)本公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腕帶終端10的外部結(jié)構(gòu)的示例的原理圖。
[0018]圖2是示出了對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的觸摸操作的示圖。
[0019]圖3是示出了在手指觸摸操作面14的同時腕帶終端10朝著第一方向轉(zhuǎn)動的方式的示圖。
[0020]圖4是示出了在手指觸摸操作面14的同時腕帶終端10朝著第二方向轉(zhuǎn)動的方式的示圖。
[0021 ]圖5是示出了兩個手指對操作面14的觸摸操作的示圖。
[0022]圖6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功能和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0023]圖7是示出了在顯示單元13的顯示屏圖像中放大顯示的示例的原理圖。
[0024I圖8是示出了在顯示單元13的顯示屏圖像中縮小顯示的示例的原理圖。
[0025]圖9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0026]圖10是示出了操作面14的變化示例的原理圖。
[0027]圖11是示出了對智能電話30執(zhí)行觸摸操作的示例的示圖。
[0028]圖12是用于描述手指相對于操作面14移動時手指的接觸狀態(tài)的示例的原理圖。
[0029]圖13是用于描述電容式觸控面板中的接觸和非接觸確定方法的原理圖。
[0030]圖14是示出了手指相對于操作面14移動時在手指的移動量與手指的接觸位置的移動量之間的關系的原理圖。
[0031]圖15是示出了手指相對于操作面14移動時在手指的移動量與手指的接觸位置的移動量之間的關系的原理圖。
[0032]圖16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50的功能和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0033]圖17是示出了在操作面14的縱向的接觸位置與閾值之間的關系的圖示。
[0034]圖18是示出了在操作面14的縱向的接觸位置與滾動量之間的關系的圖示。
[0035]圖19是示出了在接觸區(qū)域的變化量與滾動量之間的關系的圖示。
[0036]圖20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接觸確定閾值的控制時信息處理設備150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0037]圖21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滾動量的增益控制時信息處理設備150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0038]圖22是示出了根據(jù)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示例性硬件配置的解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注意,在該說明書和附圖中,利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具有實質(zhì)上相同功能和結(jié)構(gòu)的結(jié)構(gòu)元件,并省略這些結(jié)構(gòu)元件的重復解釋。
[0040]注意,將按照以下順序進行說明。
[0041 ] 1、第一實施方式
[0042]1-1、腕帶終端的配置
[0043]1-2、腕帶終端的示例性操作
[0044]1-3、信息處理設備的功能和配置
[0045]1-4、信息處理設備的操作
[0046]1-5、結(jié)論
[0047]2、第二實施方式
[0048]2-1、在彎曲表面的操作面中發(fā)生的問題
[0049]2-2、信息處理設備的功能和配置
[0050]2-3、信息處理設備的操作
[0051]2-4、結(jié)論
[0052]3、硬件配置
[0053]〈1、第一實施方式〉
[0054](1-1、腕帶終端的配置)
[0055]參考圖1,將對配備有根據(jù)本公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的腕帶終端的配置的示例進行描述。
[0056]圖1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腕帶終端10的外部結(jié)構(gòu)的示例的原理圖。腕帶終端10是戴在例如用戶的手臂或手腕的一部分上的可穿戴終端。該腕帶終端10允許用戶快速操作并且確認在顯示屏上顯示的信息,無需從袋子或口袋中拿出腕帶終端10。
[0057]如圖1所示,腕帶終端10具有觸控面板顯示器(簡稱為觸控面板)12,該觸控面板顯示器具有顯示單元和操作單元的功能。在腕帶終端10的整個圓周的一部分區(qū)域,設置有觸控面板12,以例如允許用戶容易執(zhí)行觸摸操作。注意,觸控面板12不限于此,但可以被設置在腕帶終端10的整個圓周上。
[0058]顯示單元13(圖6)在顯示屏上顯示文本、圖像以及其他信息。由稍后描述的處理單元120(圖6)控制顯示單元13顯示文本、圖像以及其他信息。顯示單元13是例如液晶顯示器或有機EL顯示器等。
[0059]操作面14是操作單元并且被疊加在顯示單元13上。操作面14沿著用戶的手臂的外部圓周方向具有彎曲表面。操作面14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曲率的多個部件。用戶在看著顯示單元13的顯示屏的同時在操作面14上執(zhí)行觸摸操作。觸摸操作表示手指與操作面14接觸時決定輸入的操作或者手指與操作面14接觸并且脫離操作面14(稱為輕拍)時決定輸入的操作。
[0060]通常,為了在腕帶終端中實現(xiàn)各種功能,觸控面板12的區(qū)域可取地大。然而,如果設置從用戶的手臂寬度突出的大觸控面板,則手腕終端的耐磨性和可操作性退化。并且,如果沿著用戶的手臂的縱向設置觸控面板,則觸控面板可能隱藏在衣服下面。因此,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觸控面板12具有圍繞手腕延伸的形狀,具有彎曲表面和短寬度(參考圖2)。
[0061 ] (1-2,腕帶終端1的示例性操作)
[0062]與此同時,由于觸控面板的形狀和尺寸的限制,所以腕帶終端使得難以通過所謂的智能電話等執(zhí)行常見的觸摸操作。并且,如果人們試圖利用兩個手指操作觸控面板,則由兩個手指隱藏顯示屏的大部分,這使得難以在看著顯示屏圖像的內(nèi)容的同時操作。
[0063]與此相反,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腕帶終端10通過在對觸控面板12的操作面14執(zhí)行觸摸操作的同時轉(zhuǎn)動腕帶終端10,來實現(xiàn)操作的各種變化。在下文中,將參考圖2到圖4,對腕帶終端10中的示例性操作進行描述。
[0064]圖2是示出了對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的觸摸操作的示圖。在圖2中,如狀態(tài)801所示,右臂的食指Fl觸摸戴在左臂上的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隨后,如狀態(tài)802所示,食指Fl在觸摸操作面14的同時在縱向(圖1的Y方向)移動。例如,該操作滾動顯示屏圖像。
[0065]圖3是示出了在手指觸摸操作面14的同時腕帶終端10朝著第一方向轉(zhuǎn)動的方式的示圖。在圖3中,如狀態(tài)811所示,右臂的食指FI觸摸戴在左臂上的腕帶終端1的操作面14。隨后,如狀態(tài)812所示,相對于在軸C的中心,在方向Dl (第一方向)旋轉(zhuǎn)佩戴腕帶終端10的左臂,而食指Fl在幾乎固定的狀態(tài)中觸摸操作面14。例如,該操作放大顯示屏圖像。
[0066]圖4是示出了在手指觸摸操作面14的同時腕帶終端10朝著第二方向轉(zhuǎn)動的方式的示圖。同樣在圖4中,如狀態(tài)821所示,右臂的食指Fl觸摸戴在左臂上的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
14。隨后,如狀態(tài)822所示,相對于在軸C的中心,在方向D2(第二方向)旋轉(zhuǎn)佩戴腕帶終端10的左臂,而食指Fl在幾乎固定的狀態(tài)中觸摸操作面14。即,在與圖3相反的方向旋轉(zhuǎn)左臂。例如,該操作縮小顯示屏圖像。
[0067]在圖3和圖4所描述的示例性操作中,旋轉(zhuǎn)腕帶終端10,而不移動食指Fl,以實現(xiàn)具體操作。因此,甚至在食指Fl在其上執(zhí)行觸摸操作的操作面14的區(qū)域小的情況下,也實現(xiàn)各種操作。
[0068]在上文中,在如圖3所示在方向Dl旋轉(zhuǎn)左臂的情況下,放大顯示屏圖像,并且在如圖4所示在方向D2旋轉(zhuǎn)左臂的情況下,縮小顯示屏圖像,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在如圖3所示在方向Dl旋轉(zhuǎn)左臂的情況下,網(wǎng)絡瀏覽器可以返回前一頁,并且在方向D2旋轉(zhuǎn)左臂的情況下,網(wǎng)絡瀏覽器可以繼續(xù)進入下一頁。并且,在如圖3所示在方向Dl旋轉(zhuǎn)左臂的情況下,網(wǎng)絡瀏覽器可以將頁面顯示為書簽,并且在方向D2旋轉(zhuǎn)左臂的情況下,網(wǎng)絡瀏覽器可以返回頁面的頂部。
[0069]雖然在上文中,在方向Dl或方向D2旋轉(zhuǎn)左臂,而食指Fl在幾乎固定的狀態(tài)中觸摸操作面14,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方向Dl或方向D2旋轉(zhuǎn)左臂,而食指Fl觸摸操作面14并且移動。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如圖2所述,該操作僅僅使用食指Fl,所以滾動量可以是屏幕圖像的滾動量的例如兩倍。
[0070]并且,如果在食指Fl在向下方向(圖1的Y方向)移動的情況下腕帶終端10旋轉(zhuǎn)(滾動屏幕圖像),則可以執(zhí)行以下顯示。例如,在執(zhí)行以上操作時,腕帶終端10可以決定用戶試圖立刻返回頁面的頂部,并且使網(wǎng)頁立刻滾動到頂部。并且,在執(zhí)行以上操作時,腕帶終端10可以返回到最后的頁面,或者可以結(jié)束應用。
[0071]這樣,通過組合食指Fl對操作面14的觸摸操作和腕帶終端10的旋轉(zhuǎn),來實現(xiàn)操作的各種變化。
[0072]雖然以上示例示出了一個手指對操作面14的觸摸操作,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如圖5所示,可以由兩個手指對操作面14進行多點觸摸操作。
[0073]圖5是示出了兩個手指對操作面14的觸摸操作的示圖。在圖5中,食指Fl和中指F2觸摸操作面14。然后,在利用處于幾乎固定的狀態(tài)的食指Fl和中指F2在方向Dl旋轉(zhuǎn)腕帶終端10時,放大顯示屏圖像。另一方面,在利用處于幾乎固定的狀態(tài)的食指Fl和中指F2在方向D2旋轉(zhuǎn)腕帶終端10時,縮小顯示屏圖像。即,放大或縮小顯示屏圖像,而不用食指Fl和中指F2縮小或放大。
[0074]由于如上所述,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小,所以利用兩個手指在操作面14上縮小或放大是困難的。與此相反,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即使操作面14小,也利用觸摸操作面14的兩個手指放大或縮小顯示屏圖像。并且,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盡管用戶意圖滾動屏幕圖像,甚至在兩個手指無意中移動的情況下,也防止屏幕圖像發(fā)生無意中的放大或縮小。
[0075]雖然將手指作為操作主體的示例,進行了以上描述,但操作主體不限于此。例如,操作主體可以是筆。并且,雖然在上面通過使手指觸摸(接觸)操作面14來執(zhí)行顯示屏圖像的滾動和其他操作,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通過使手指與操作面14相鄰,來執(zhí)行顯示屏圖像的滾動和其他操作。
[0076]進一步,雖然將具有被疊加在顯示屏上的操作面14的觸控面板12作為示例,進行了以上描述,但本公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利用手指對觸控板進行觸摸操作。即,本公開適用于具有彼此疊加的操作面14和顯示單元13的配置以及具有彼此不疊加而是分開的操作面14和顯示單元13的配置。
[0077](1-3、信息處理設備的功能和配置)
[0078]參考圖6,將對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功能和配置的示例進行描述,用于實現(xiàn)上述操作的各種變化。在下文中,將對具有信息處理設備100的功能的以上腕帶終端10進行描述。
[0079]圖6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功能和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如圖6所示,除了上述顯示單元13和操作面14以外,信息處理設備100還包括第一感測單元110、第二感測單元114、處理單元120以及儲存單元124。
[0080](第一感測單元110)
[0081]第一感測單元110感測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或相鄰。例如,第一感測單元110感測手指對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的觸摸。第一感測單元110能夠感測觸摸操作面14的手指的數(shù)量。
[0082]例如,第一感測單元110由觸摸傳感器配置而成。觸摸傳感器例如是靜電電容型或紅外光型等。例如,在觸摸手指在操作面14上的接觸區(qū)域大于預定區(qū)域時,第一感測單元110確定手指觸摸操作面14。
[0083]并且,還從手指與操作面14的接觸區(qū)域的形狀,確定與操作面14接觸的手指。例如,如果接觸形狀水平長,則第一感測單元110確定手指是拇指,并且如果該形狀是圓形或豎直長,則第一感測單元110確定手指是食指或中指。并且,由于接觸區(qū)域隨著接觸手指而不同,所以可以從第一感測單元110所感測的接觸區(qū)域的尺寸確定手指。
[0084](第二感測單元114)
[0085]第二感測單元114感測腕帶終端1的移動。例如,第二感測單元114能夠感測腕帶終端10的旋轉(zhuǎn)移動。第二感測單元114還能夠感測腕帶終端10的旋轉(zhuǎn)方向(例如,在圖3示出的方向Dl以及在圖4示出的方向D2)。
[0086]例如,第二感測單元114由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傳感器配置而成。因此,第二感測單元114還能夠感測除了腕帶終端10的旋轉(zhuǎn)移動以外的各種移動形式(姿勢等)。
[0087](處理單元1別)
[0088]處理單元120執(zhí)行與在具有操作面14的腕帶終端10上執(zhí)行的操作對應的處理。例如,處理單元120從第一感測單元110和第二感測單元114獲取感測結(jié)果,并且執(zhí)行與操作主體(手指等)的接觸或相鄰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腕帶終端10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因此,響應于使用手指的接觸或相鄰以及腕帶終端10的移動的各種操作,這些處理可執(zhí)行。
[0089]處理單元120可以響應于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腕帶終端10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執(zhí)行顯示單元13的顯示,作為該處理的一個示例。因此,對在顯示單元13上的顯示可執(zhí)行各種操作。
[0090]根據(jù)操作主體處于接觸或相鄰狀態(tài)下腕帶終端10旋轉(zhuǎn)移動的方向,處理單元120執(zhí)行不同處理。因此,通過旋轉(zhuǎn)移動腕帶終端10,而不移動在操作面14上的操作主體,來執(zhí)行各種處理。在此處,參考圖7和圖8,作為示例,對在腕帶終端10的旋轉(zhuǎn)方向與顯示屏圖像的顯示之間的關系進行描述。
[0091]圖7是示出了在顯示單元13的顯示屏圖像中放大顯示的示例的原理圖。在放大之前,顯示在狀態(tài)831所示的屏幕圖像。隨后,例如,如圖3所述,在腕帶終端10朝著方向Dl旋轉(zhuǎn)使得食指Fl在幾乎固定的狀態(tài)中觸摸操作面14時,如在狀態(tài)832所示,放大屏幕圖像。
[0092]圖8是示出了在顯示單元13的顯示屏圖像中縮小顯示的示例的原理圖。在縮小之前,顯示在狀態(tài)841所示的屏幕圖像。隨后,例如,如圖4所述,在腕帶終端10朝著方向D2旋轉(zhuǎn)使得食指Fl在幾乎固定的狀態(tài)中觸摸操作面14時,如在狀態(tài)832所示,縮小屏幕圖像。
[0093]處理單元120將在感測腕帶終端10的移動和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與在感測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而不感測腕帶終端10的移動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區(qū)分開來。因此,根據(jù)是否存在腕帶終端10的移動,執(zhí)行不同處理。
[0094]處理單元120將在首先感測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并且隨后感測腕帶終端10的移動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與在首先感測腕帶終端10的移動并且隨后感測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區(qū)分開來。因此,根據(jù)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和腕帶終端10的移動的順序,執(zhí)行不同處理。
[0095]注意,在感測腕帶終端10的移動而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接觸或相鄰時,處理單元120將可以將一系列操作視為操作主體的操作。因此,甚至在腕帶終端10在操作主體的操作期間錯誤地移動的情況下,也防止執(zhí)行不同操作。
[0096]如上所述,多個手指可以與操作面14接觸或相鄰。因此,處理單元120可以執(zhí)行與多個手指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腕帶終端10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因此,甚至在由多個手指對具有小區(qū)域的操作面14執(zhí)行多點觸摸的情況下,通過使用腕帶終端10的移動,來增加操作的類型。
[0097]處理單元120可以根據(jù)接觸或相鄰的手指執(zhí)行不同處理。例如,在觸摸操作面14的手指移動而腕帶終端10在操作網(wǎng)絡瀏覽器時移動的情況下,如果觸摸操作面14的手指是食指,則處理單元120促使網(wǎng)絡瀏覽器移動到頁面的頂部,并且如果觸摸操作面14的手指是拇指,則處理單元120促使網(wǎng)絡瀏覽器返回前一頁。注意,在如上所述接觸操作面14時,從接觸區(qū)域的形狀和尺寸,可確定觸摸操作面14的手指。
[0098](儲存單元1?)
[0099]儲存單元124儲存處理單元120所執(zhí)行的程序以及處理單元120在這些處理中所使用的信息。例如,儲存單元124儲存閾值的信息,用于確定手指的接觸狀態(tài)。
[0100]雖然在上文中,腕帶終端10包括處理單元120,但腕帶終端10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能夠通過網(wǎng)絡與腕帶終端10通信的服務器中,設置有處理單元120。在這種情況下,服務器的處理單元120基于腕帶終端10的第一感測單元110和第二感測單元114的感測結(jié)果,控制顯示單元13的顯示。因此,服務器用作信息處理設備。
[0101]并且,雖然在上文中,處理單元120自動執(zhí)行與操作主體(手指等)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腕帶終端10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用戶可切換以上處理是否可執(zhí)行(0N/0FF)的設置。在該設置是ON時,可以執(zhí)行以上處理。另一方面,在設置是OFF時,可以執(zhí)行與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不管腕帶終端1的移動。
[0102](1-4、信息處理設備的操作)
[0103]參考圖9,將對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操作的示例進行描述。
[0104]圖9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在圖9示出的處理由執(zhí)行儲存在ROM內(nèi)的程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CPU實現(xiàn)。注意,已執(zhí)行的程序可以儲存在記錄介質(zhì)(諸如CD(光盤)、DVD(數(shù)字通用光盤)以及存儲卡)中,或者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從服務器或其他裝置中下載。
[0105]圖9的流程圖從在腕帶終端10的顯示單元13上執(zhí)行顯示開始(步驟S102)。隨后,用戶執(zhí)行對操作面14的觸摸操作,并且旋轉(zhuǎn)腕帶終端10。
[0106]隨后,第一感測單元110(圖6)感測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或相鄰(步驟S104)。例如,第一感測單元110感測手指對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的觸摸。隨后,第二感測單元114(圖6)感測腕帶終端1的移動(步驟S106)。例如,第二感測單元114感測腕帶終端1的旋轉(zhuǎn)移動。
[0107]雖然在上文中,在由第一感測單元110感測之后,執(zhí)行第二感測單元114的感測,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按照相反的順序執(zhí)行感測,或者可以同時執(zhí)行第一感測單元110的感測和第二感測單元114的感測。
[0108]隨后,處理單元120從第一感測單元110和第二感測單元114獲取感測結(jié)果,并且控制與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腕帶終端10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例如,顯示單元13的顯示(步驟S108)。僅僅與在操作面14上的操作相比,這允許顯示單元13呈現(xiàn)各種顯示。
[0109]雖然在上文中,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是彎曲表面,但操作面14不限于此。例如,操作面14可以是平面。并且,雖然在上文中,操作面14如在圖1所示是平滑伸展的彎曲表面,但操作面14不限于此,而是(例如)可以如圖10所示成形。
[0110]圖10是示出了操作面14的變化示例的原理圖。如圖10所示,操作面14可以是例如未平滑伸展的階梯式表面(在圖10中,通過比實際上更夸張的方式示出這些步驟)。還在這種情況下,操作面14的表面是類似于彎曲表面的形狀。
[0111]雖然在上文中,配備有信息處理設備100的終端是腕帶終端10,但該配置不限于此。例如,如圖11所示,可以在智能電話30中配備有信息處理設備100。
[0112]圖11是示出了對智能電話30執(zhí)行觸摸操作的示例的示圖。例如,用戶將智能電話放在桌上,并且利用手指對操作面34執(zhí)行觸摸操作。這樣做,用戶利用手指執(zhí)行觸摸操作,并且通過平移的方式移動智能電話30。因此,第二感測單元114感測智能電話30的平移移動。結(jié)果,還在智能電話30中,通過組合手指的觸摸操作和智能電話30的移動,來增加操作的變化。具體而言,這在小型智能電話30中是有效的。
[0113](1-5、結(jié)論)
[0114]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信息處理設備100的處理單元120從第一感測單元110和第二感測單元114獲取感測結(jié)果,并且執(zhí)行與操作主體(手指等)的接觸或相鄰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腕帶終端10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0115]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使用手指與操作面14的接觸或相鄰以及腕帶終端10的移動,來增加操作的變化,并且還增加可執(zhí)行處理的類型。具體而言,甚至在操作面14的區(qū)域與在腕帶終端10中一樣小的情況下,實現(xiàn)包括多點觸摸操作的各種操作。
[0116]〈2、第二實施方式〉
[0117](2-1、在彎曲表面的操作面中發(fā)生的問題)
[0118]如圖1所示,上述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是彎曲表面。操作面14的形狀可以造成以下問題。在此處,雖然將對利用手指(操作主體)對操作面14執(zhí)行觸摸操作的示例進行描述,但該操作不限于使手指與操作面14接觸。在使手指與操作面14相鄰時,可以發(fā)生相同的問題。
[0119]圖12是用于描述手指相對于操作面14移動時手指的接觸狀態(tài)的示例的原理圖。如圖12所示,當手指F在操作面14的縱向(Y方向)放在上端側(cè)時,指墊的一部分與操作面14接觸。然而,當手指在縱向移動到下端側(cè)時,指尖的一部分與操作面14接觸。與操作面14接觸的指墊部分的接觸區(qū)域大,然而,與操作面14接觸的指尖部分的接觸區(qū)域小。這樣,根據(jù)手指相對于操作面14的位置,手指的接觸位置和接觸區(qū)域不同。具體而言,在操作面14的曲率小的情況下,上文變得突出。
[0120]圖13是用于描述電容式觸控面板中的接觸和非接觸確定方法的原理圖。在確定在圖13所示的面板的情況下,基于在手指F與觸控面板接觸時靜電電容的變化值△ C是否超過預定閾值(常數(shù)值),確定接觸和非接觸。變化值A C取決于手指的接觸區(qū)域,并且閾值被設置為在整個觸控面板上恒定。在圖13的狀態(tài)851中,由于變化值AC小于閾值,所以確定非接觸。在狀態(tài)852中,由于變化值△ C等于或大于閾值,所以確定接觸。
[0121]然而,當操作面14是彎曲表面時,如圖12所述,手指在操作面14的縱向在下端側(cè)的接觸區(qū)域小,并且變化值A C小于閾值,因此,甚至在手指與操作面14接觸的情況下,可能確定非接觸。相反,如果使整個觸控面板的閾值更小,則可以因噪聲和其他原因而發(fā)生錯誤檢測。
[0122]圖14是示出了手指相對于操作面14移動時在手指的移動量與手指的接觸位置的移動量之間的關系的原理圖。在此處,為了滾動例如屏幕圖像,如圖14所示,手指F在縱向從上端側(cè)移動到下端側(cè)。在這種情況下,如圖12所述,手指的接觸位置T移動。這是因為如圖14所示,手指在狀態(tài)861中向操作面14傾斜,并且由于手指變成狀態(tài)862和狀態(tài)863,所以手指變得與操作面14更加垂直。
[0123]因此,在手指從狀態(tài)861經(jīng)由狀態(tài)862移動到狀態(tài)863時,手指M2相對于操作面14的接觸位置的移動量小于手指Ml的移動量。結(jié)果,可能通過與用戶的意圖不同的方式,滾動屏蒂圖像。
[0124]雖然在圖14中通過使手指的狀態(tài)與操作面14更加垂直來改變接觸位置,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甚至在手指不垂直的情況下,如圖15所示,手指的接觸位置改變。
[0125]圖15是示出了手指相對于操作面14移動時在手指的移動量與手指的接觸位置的移動量之間的關系的原理圖。在圖15中,如在狀態(tài)871所示向操作面14傾斜的手指F的狀態(tài)也在狀態(tài)872和狀態(tài)873中繼續(xù)。并且,在圖15中,利用圓圈N描述手指的形狀。在這種情況下,將手指的接觸位置T放在連接操作面14的曲率中心和圓圈N的中心O的線路上。因此,如果該圓圈朝下移動,則通過與圖14相同的方式,手指的接觸位置T的移動量M4小于手指的實際移動量M3。結(jié)果,通過與用戶的意圖不同的方式,滾動屏幕圖像。
[0126](2-2、信息處理設備的功能和配置)
[0127]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具有在圖16所示的功能和配置,并且執(zhí)行下面描述的控制。還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將對具有信息處理設備150的功能的腕帶終端10進行描述。
[0128]圖16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50的功能和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如圖16所示,除了上述顯示單元13和操作面14以外,信息處理設備150還包括感測單元160、成像單元164、處理單元170以及儲存單元174。
[0129](感測單元160)
[0130]感測單元160感測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或相鄰。例如,感測單元160感測手指對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的觸摸。感測單元160將感測結(jié)果發(fā)送至處理單元170。
[0131]例如,感測單元160由觸摸傳感器配置而成。靜電電容方法在此處被用于觸摸傳感器,但該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紅外光方法或其他方法。在觸摸手指與操作面14的接觸區(qū)域大于預定區(qū)域時,感測單元160確定手指與操作面14接觸。
[0132](成像單元164)
[0133]成像單元164捕捉利用手指觸摸操作面14的用戶的圖像。例如,成像單元164捕捉用戶的面部的圖像。例如,成像單元164是圍繞操作面14設置的攝像頭。成像單元164將圖像捕捉結(jié)果發(fā)送至處理單元170。
[0134](處理單元170)
[0135]處理單元170具有從感測單元獲取信號并且響應于基于該信號檢測的操作主體的位置和移動執(zhí)行預定處理的功能。處理單元170響應于操作主體相對于操作面14的位置,改變感測單元160的感測程度和用于執(zhí)行預定處理的控制參數(shù)中的至少一個。
[0136]處理單元170能夠確定操作主體所在的操作面14的每個位置的曲率。因此,處理單元170可以響應于操作主體所在的操作面14的曲率,改變感測單元160的感測程度和與操作主體的移動對應的控制參數(shù)中的至少一個。因此,執(zhí)行控制,以解決由相對于操作面14的接觸位置和操作面14的曲率引起的以上問題。
[0137]在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狀態(tài)大于預定接觸程度時,處理單元170確定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接觸。然后,如圖17所示,處理單元170響應于操作主體的位置,改變表示預定接觸程度的閾值。
[0138]圖17是示出了在操作面14的縱向的接觸位置與閾值之間的關系的圖示。圖示的水平軸表示在縱向的手指的接觸位置。如從圖示所讀,處理單元170使在縱向在上端側(cè)(值Y是O的側(cè)邊)的閾值大并且使在縱向朝著下端側(cè)的閾值更小。因此,適當?shù)卦O置與手指的實際接觸狀態(tài)對應的閾值。
[0139]并且,處理單元170可以響應于操作主體所在的操作面14的曲率,改變表示預定接觸程度的閾值。例如,處理單元170可以在操作面14的曲率小的情況下使閾值更小,并且在操作面14的曲率大的情況下使閾值更大。因此,甚至在手指與具有小曲率的操作面14的小區(qū)域接觸的情況下,適當?shù)貦z測接觸和非接觸。甚至在水平軸的接觸位置在圖17所示的圖示中由操作面14的曲率代替的情況下,存在相似的趨勢。
[0140]雖然在上文中,在圖17所示的圖示的水平軸是接觸位置或曲率,但水平軸不限于此。例如,圖示的水平軸可以是觸摸操作面14的手指的移動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移動距離小的情況下使閾值更大,并且可以在移動距離大的情況下使閾值更小。這是因為更大的移動距離使接觸區(qū)域更可能小。并且,圖示的水平軸可以是組合在縱向的接觸位置、移動距離以及曲率的值。
[0141]與此同時,處理單元170可以響應于在與操作面14接觸的手指的位置與用戶的視線之間的關系,改變閾值。例如,處理單元170基于看著成像單元164所捕捉的操作面14的操作人員的圖像,確定在操作人員的面部與操作主體之間的位置關系。然后,處理單元170響應于已確定的位置關系,改變表示預定接觸程度的閾值。
[0142]具體而言,在確定面部位于操作主體的上側(cè)時,處理單元170使閾值更大。在確定面部位于操作主體的下側(cè)時,處理單元170使閾值更小。因此,鑒于對操作面14的觸摸情況,設置最佳閾值。雖然在上文中,獲取面部的圖像,以改變閾值,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檢測視線,以改變閾值。
[0143]處理單元170響應于操作主體所在的操作面14的位置和曲率,根據(jù)操作主體的移動,改變在顯示單元13中的屏幕顯示的控制的參數(shù),作為控制參數(shù)。具體而言,如圖18所示,處理單元170響應于操作主體的位置,相對于操作主體的移動量,改變屏幕圖像的滾動量。
[0144]圖18是示出了在操作面14的縱向的接觸位置與滾動量之間的關系的圖示。如從圖示所讀,處理單元170使在縱向在端部部分(獲得)的滾動量大,并且不使在縱向在中心部分的滾動量大。并且,由于手指的接觸狀態(tài)在縱向在上端側(cè)和下端側(cè)略微不同,所以區(qū)分增益的大小,以便反應狀態(tài)。因此,通過這種方式執(zhí)行反應用戶的意圖的屏幕圖像的滾動,以對應于手指的實際移動。注意,圖18的圖示的水平軸可以是組合接觸位置、手指在縱向的移動距離以及曲率的值。
[0145]處理單元170可以響應于操作主體所在的操作面14的曲率,相對于操作主體的移動量,改變屏幕圖像的滾動量。例如,處理單元170可以在操作面14的曲率更小的情況下使?jié)L動量更大。因此,在操作面14的曲率小,使得接觸位置的移動量相對于手指的實際移動小的情況下,使?jié)L動量更大,以根據(jù)用戶的意圖滾動屏幕圖像。結(jié)果,不管操作面14的接觸位置和操作面14的曲率,通過穩(wěn)定的感覺滾動屏幕圖像。
[0146]雖然在上文中,響應于手指在操作面14上的接觸位置,控制滾動量,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如圖19所示,處理單元170可以響應于手指與操作面14的接觸區(qū)域的變化,控制滾動量。
[0147]圖19是示出了在接觸區(qū)域的變化量與滾動量之間的關系的圖示。在圖19的圖示中,水平軸表示接觸區(qū)域的變化量A S。在接觸區(qū)域未改變并且保持預定值時,處理單元170未獲得滾動量,然而,在接觸區(qū)域改變時,處理單元170獲得滾動量。具體而言,在變化量A S變得更大的情況下,處理單元170大量獲得滾動量。注意,圖19的圖示的水平軸可以是組合接觸區(qū)域的變化量和手指在縱向的移動距離的值。
[0148]在接觸區(qū)域的變化量與滾動量之間的以上關系不僅適用于具有腕帶終端10的形式的配備有信息處理設備150的終端,而且適用于諸如在圖11所示的智能電話的具有平面觸控面板的終端以及諸如遙控器和筆記本PC的具有平面觸控板的終端。注意,在以上關系適用于觸控板時,控制參數(shù)可以是與屏幕圖像的滾動量不同的在屏幕圖像上顯示的光標的移動量。
[0149](儲存單元174)
[0150]儲存單元174儲存處理單元170所執(zhí)行的程序以及處理單元170在這些處理中所使用的信息。例如,儲存單元174儲存閾值的信息,用于確定手指的接觸狀態(tài)。
[0151]雖然在上文中,腕帶終端10包括處理單元170,但腕帶終端10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能夠通過網(wǎng)絡與腕帶終端10通信的服務器中,設置有處理單元170。在這種情況下,服務器的處理單元170基于腕帶終端10的感測單元160的感測結(jié)果,控制顯示單元13的顯示。因此,服務器用作信息處理設備。
[0152]并且,雖然在上文中,處理單元170響應于操作主體相對于操作面14的位置,自動改變感測單元160的感測程度(接觸確定閾值)和用于執(zhí)行預定處理的控制參數(shù)(滾動量)中的至少一個,但該操作不限于此。例如,用戶可切換以上處理是否可執(zhí)行(0N/0FF)的設置。在該設置是ON時,可以執(zhí)行以上處理。另一方面,在設置是OFF時,接觸確定閾值和滾動量可以保持恒定,不管操作主體的位置。
[0153](2-3、信息處理設備的操作)
[0154]將對上述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50的示例性操作進行描述。在下文中,將參考圖20,描述接觸確定閾值的控制,然后,將參考圖21,描述滾動量的增益控制。
[0155]注意,在圖20和圖21所示的控制由執(zhí)行儲存在ROM內(nèi)的程序的信息處理設備150的CPU實現(xiàn)。注意,已執(zhí)行的程序可以儲存在記錄介質(zhì)(諸如CD(光盤)、DVD(數(shù)字通用光盤)以及存儲卡)中,或者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從服務器或其他裝置中下載。
[0156](接觸確定閾值的控制)
[0157]圖20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接觸確定閾值的控制時信息處理設備150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0158]圖20的流程圖從顯示腕帶終端10的顯示單元13開始(步驟S202)。隨后,用戶執(zhí)行對操作面14的觸摸操作,并且旋轉(zhuǎn)腕帶終端1。
[0159]隨后,感測單元160感測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或相鄰(步驟S204)。在此處,感測單元160感測手指對腕帶終端10的操作面14的觸摸。
[0160]隨后,處理單元170識別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位置(步驟S206)。因此,處理單元170識別操作面14在操作主體所接觸的接觸位置的曲率。
[0161]隨后,處理單元170響應于操作主體的接觸位置以及操作面14在接觸位置的曲率,設置在接觸和非接觸確定中所使用的閾值(步驟S208)。例如,處理單元170可以在操作面14的曲率小的情況下使閾值更小,并且在操作面14的曲率大的情況下使閾值更大。
[0162]隨后,處理單元170基于已設置的閾值確定手指與操作面14的后續(xù)接觸或非接觸(步驟S210)。因此,甚至在手指與操作面14的接觸區(qū)域小的情況下,適當?shù)卮_定手指的接觸和非接觸。隨后,重復以上處理(步驟S204到S210)。
[0163](滾動量的增益控制)
[0164]圖21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滾動量的增益控制時信息處理設備150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圖。
[0165]圖21的流程圖也從顯示腕帶終端10的顯示單元13開始(步驟S252)。隨后,感測單元160感測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或相鄰(步驟S254),使得處理單元170識別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位置(步驟S256)。因此,處理單元170識別操作面14在操作主體所接觸的接觸位置的曲率。
[0166]隨后,處理單元170響應于操作主體的接觸位置以及操作面14在接觸位置的曲率,相對于操作主體的移動量,設置屏幕圖像的滾動的增益值(步驟S258)。例如,在操作面14的曲率變得更小的情況下,處理單元170使?jié)L動量更大。
[0167]隨后,處理單元170響應于已設置的增益值,滾動屏幕圖像(步驟S260)。因此,通過這種方式執(zhí)行反應用戶的意圖的屏幕圖像的滾動,以對應于手指的實際移動。隨后,重復以上處理(步驟S254到S260)。
[0168](2-4、結(jié)論)
[0169]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信息處理設備150的處理單元170響應于操作主體相對于操作面14的位置,改變用于確定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和非接觸的閾值。因此,適當?shù)卦O置與手指的實際接觸狀態(tài)對應的閾值,以適當?shù)卮_定操作主體的接觸和非接觸。
[0170]并且,處理單元170響應于操作主體相對于操作面14的位置,相對于操作主體的移動量,改變屏幕圖像的滾動量。因此,通過穩(wěn)定的感覺滾動屏幕圖像,不管操作面14的接觸位置和操作面14的曲率。
[0171]雖然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中,腕帶終端10被視為用于描述的示例,但配置不限于此。還可以使用以下配置。
[0172]例如,操作主體與操作面14的接觸或相鄰的以上感測方法可以適用于由使用圖像捕捉裝置(諸如攝像頭)的圖像識別檢測操作主體(手指、手或光筆)的位置的設備。并且,上述滾動量的增益控制可以適用于例如一種設備,該設備從遠離操作面(顯示屏)的位置由用戶的手指指向執(zhí)行指向操作(具體而言,在圖像識別中識別在手指所指向的操作面(顯示屏)上的位置的設備)。進一步,對上述非平面顯示單元的顯示可以適用于顯示器(諸如非平面LCD和0LED)以及使用投影儀對非平面表面執(zhí)行投影的設備。
[0173]〈3、硬件配置〉
[0174]由信息處理設備100的硬件配置和軟件的配合實現(xiàn)上述信息處理設備100(以及信息處理設備150)的操作。因此,在下文中,將描述信息處理設備100的硬件配置。
[0175]圖22是示出了根據(jù)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示例性硬件配置的解釋圖。如圖22所示,信息處理設備100包括CPU(中央處理單元)201、R0M(只讀存儲器)202、RAM(隨機存取存儲器)203、輸入裝置208、輸出裝置210、儲存裝置211、驅(qū)動器212以及通信裝置215。
[0176]CPU 201用作操作處理器和控制裝置,并且根據(jù)各種類型的程序,控制信息處理設備100的整體操作。并且,CHJ 201可以是微處理器。ROM 202儲存程序、操作參數(shù)以及CPU201使用的其他數(shù)據(jù)。RAM 203暫時儲存在執(zhí)行CPU 201時所使用的程序、在執(zhí)行這些程序時酌情變化的參數(shù)以及其他數(shù)據(jù)。這些元件通過由CPU主機等配置而成的主機總線彼此連接。
[0177]輸入裝置208由鼠標、鍵盤、觸控面板、觸控板、按鈕、麥克風、供用戶輸入信息的輸入機構(gòu)(諸如開關和杠桿)、基于用戶的輸入生成輸入信號并且將輸入信號輸出給CPU 201的輸入控制電路等組成。為了給信息處理設備100輸入各種類型的數(shù)據(jù)并且指導處理操作,信息處理設備100的用戶操作輸入裝置208。
[0178]輸出裝置210包括顯示裝置,諸如液晶顯示(LCD)裝置、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裝置以及燈具。進一步,輸出裝置210包括音頻輸出裝置,諸如揚聲器和耳機。例如,顯示裝置顯示已捕捉的圖像、已生成的圖像等。另一方面,音頻輸出裝置將聲音數(shù)據(jù)轉(zhuǎn)換成聲音并輸出該聲音。
[0179]儲存裝置211是用于數(shù)據(jù)儲存的裝置,該裝置被配置成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信息處理設備100的儲存單元的一個示例。儲存裝置211可以包括存儲介質(zhì)、在存儲介質(zhì)上記錄數(shù)據(jù)的記錄裝置、從存儲介質(zhì)中讀出數(shù)據(jù)的讀取裝置、刪除在存儲介質(zhì)上記錄的數(shù)據(jù)的刪除裝置等。儲存裝置211儲存程序以及CPU201所執(zhí)行的各種類型的數(shù)據(jù)。
[0180]驅(qū)動器212是在信息處理設備100內(nèi)部或外面設置的存儲介質(zhì)讀取器/寫入器。驅(qū)動器212讀出在可移動存儲介質(zhì)220(諸如磁盤、光盤、磁光盤或在其上安裝的半導體存儲器)上記錄的并且輸出給RAM 203的信息。并且,驅(qū)動器212能夠在可移動存儲介質(zhì)220上寫入信息。
[0181]通信裝置215是例如由通信裝置配置成連接至網(wǎng)絡230和其他裝置的通信接口。并且,通信裝置215可以是無線LAN(局域網(wǎng))兼容的通信裝置、LTE(長期演進)兼容的通信裝置或通過導線通信的有線通信裝置。
[0182]注意,網(wǎng)絡230是從連接至網(wǎng)絡230的裝置發(fā)送的信息的有線或無線傳輸信道。例如,網(wǎng)絡230可以包括公用線路網(wǎng)絡,諸如互聯(lián)網(wǎng)、電話線路網(wǎng)絡、衛(wèi)星通信網(wǎng)絡、包括以太網(wǎng)(注冊商標)的各種類型的局域網(wǎng)(LAN)、廣域網(wǎng)(WAN)等。并且,網(wǎng)絡230可以包括專用線路網(wǎng)絡,諸如IP-VPN(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議-虛擬專用網(wǎng)絡)。
[0183]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在所附權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圍內(nèi)的情況下,根據(jù)設計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發(fā)生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以及變更。
[0184]并且,本說明書中描述的效果僅為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且不具限制性。即,除了以上效果或代替以上效果,根據(jù)本公開的技術可以通過本說明書的描述實現(xiàn)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其它效果。
[0185]另外,還可以如下配置本技術:
[0186](I)
[0187]一種信息處理設備,包括:
[0188]處理單元,其被配置成執(zhí)行與在具有操作面的終端上執(zhí)行的操作對應的處理,
[0189]其中,所述處理單元
[0190]從第一感測單元和第二感測單元獲取感測結(jié)果,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操作主體與所述操作面的接觸或相鄰,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
[0191]執(zhí)行與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0192](2)
[0193]根據(jù)(I)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194]其中,所述操作面具有彎曲表面。
[0195](3)
[0196]根據(jù)(I)或(2)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197]其中,所述終端是戴在操作人員的手臂上的腕帶終端。
[0198](4)
[0199]根據(jù)(3)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00]其中,所述終端的移動是旋轉(zhuǎn)移動。
[0201](5)
[0202]根據(jù)(4)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03]其中,在所述操作主體處于接觸或相鄰狀態(tài)下根據(jù)所述終端旋轉(zhuǎn)移動的方向,所述處理單元執(zhí)行不同的處理。
[0204](6)
[0205]根據(jù)(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06]其中,所述處理單元將在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或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與在感測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而不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區(qū)分開來。
[0207](7)
[0208]根據(jù)(I)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09]其中,所述處理單元促使顯示單元呈現(xiàn)與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顯示。
[0210](8)
[0211 ]根據(jù)(7)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12]其中,將所述操作面疊加在所述顯示單元上。
[0213](9)
[0214]根據(jù)(I)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15]其中,所述處理單元將在首先感測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并且隨后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與在首先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隨后感測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區(qū)分開來。
[0216](10)
[0217]根據(jù)(I)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18]其中,所述操作主體是操作人員的多個手指,并且
[0219]其中,所述處理單元執(zhí)行與所述多個手指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0220](11)
[0221]根據(jù)(10)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22]其中,所述處理單元根據(jù)接觸或相鄰的手指執(zhí)行不同處理。
[0223](12)
[0224]根據(jù)(I)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25]其中,所述操作面是平面。
[0226](13)
[0227]根據(jù)(12)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0228]其中,所述終端的移動是平移移動。
[0229](14)
[0230]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包括:
[0231]從第一感測單元和第二感測單元獲取感測結(jié)果,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操作主體與終端的操作面的接觸或相鄰,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
[0232]由處理器執(zhí)行與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0233](15)
[0234]—種程序,促使計算機執(zhí)行:
[0235]從第一感測單元和第二感測單元獲取感測結(jié)果,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操作主體與終端的操作面的接觸或相鄰,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
[0236]執(zhí)行與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已獲取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0237]附圖標記列表
[0238]10腕帶終端
[0239]12觸控面板
[0240]13顯示單元
[0241]14操作面
[0242]100信息處理設備
[0243]HO第一感測單元
[0244]114第二感測單元
[0245]120處理單元
[0246]150信息處理設備
[0247]160感測單元
[0248]170處理單元
[0249]F 手指
[0250]T接觸位置。
【主權項】
1.一種信息處理設備,包括: 處理單元,其被配置成執(zhí)行與在具有操作面的終端上進行的操作對應的處理, 其中,所述處理單元 從第一感測單元和第二感測單元獲取感測結(jié)果,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操作主體與所述操作面的接觸或相鄰,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 執(zhí)行與已獲取的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已獲取的所述終端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操作面具有彎曲表面。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終端是戴在操作人員的手臂上的腕帶終端。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終端的移動是旋轉(zhuǎn)移動。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根據(jù)在所述操作主體處于接觸或相鄰狀態(tài)下所述終端旋轉(zhuǎn)移動的方向,所述處理單元執(zhí)行不同的處理。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處理單元將在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或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與在感測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而不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區(qū)分開來。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處理單元使顯示單元呈現(xiàn)與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顯示。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將所述操作面疊加在所述顯示單元上。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處理單元將在首先感測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并且隨后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與在首先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隨后感測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時所執(zhí)行的處理區(qū)分開來。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操作主體是操作人員的多個手指,并且 其中,所述處理單元執(zhí)行與所述多個手指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所述終端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處理單元根據(jù)接觸或相鄰的手指執(zhí)行不同處理。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操作面是平面。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處理設備, 其中,所述終端的移動是平移移動。14.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包括: 從第一感測單元和第二感測單元獲取感測結(jié)果,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操作主體與終端的操作面的接觸或相鄰,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 由處理器執(zhí)行與已獲取的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已獲取的所述終端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15.一種程序,使計算機執(zhí)行: 從第一感測單元和第二感測單元獲取感測結(jié)果,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操作主體與終端的操作面的接觸或相鄰,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感測所述終端的移動,并且 執(zhí)行與已獲取的所述操作主體的接觸或相鄰的感測結(jié)果以及已獲取的所述終端的移動的感測結(jié)果對應的處理。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5934738SQ201480073740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日
【發(fā)明人】山野郁男
【申請人】索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