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記錄介質、再生裝置以及再生方法
【專利摘要】提高可大容量化的超分辨率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可靠性。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光信息記錄介質(11)由形成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Tm[nm]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預置坑群來記錄內容,作為用于再生內容的再生速度,記錄了指定2×(4.92×Tm/149)[m/s]以上、低于(10000/60)×2×π×(24/1000)[m/s]的范圍的再生速度的再生速度信息。
【專利說明】光信息記錄介質、再生裝置以及再生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光學地再生信息的再生專用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光信息記錄介質再生方法以及光信息記錄介質再生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在光信息記錄介質中,為了進行圖像等龐大信息的處理,需要進一步增加信息記錄容量。作為其解決方法,有使用超分辨率技術的方法,其中超分辨率技術是再生時的信息處理提高技術之一。
[0003]所謂超分辨率技術,是指對比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由激光波長以及光學系統(tǒng)的數值孔徑所決定的界限)短的標記長度的信號進行再生的技術。由此,能夠進行使用了更小標記長度的記錄,因而實質上的記錄密度得到增加。這是由于,在進行高密度化時,成為問題的是再生技術,而不是記錄技術。
[0004]關于這些技術,首先從超分辨率技術開始進行說明。
[0005]以往,提出了用于對比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標記長度的信號進行再生的許多光信息記錄介質(以后稱為超分辨率光信息記錄介質或者超分辨率介質)。
[0006]作為這種技術,有如下技術,S卩,作為能夠適應利用基板的凹凸記錄了不可改寫的信息的再生專用介質的技術,在利用凹以及/或者凸記錄了信息的基板上,設置由薄的金屬膜等構成的被稱為功能層的層的技術(參照專利文獻I)。
[0007]目前,雖然未闡明與專利文獻I相關的上述超分辨率介質的大部分原理,但是隨著上述功能層的溫度變化而可以再生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標記長度的信號。
[0008]此外,作為再生專用介質也可適應的其他技術,還已知如下技術,S卩,將光學特性(透射率)隨著溫度發(fā)生變化的熱致變色色素層作為掩膜層而設置在反射膜的再生光入射面上(參照專利文獻2)。
[0009]另外,所謂掩膜層,是指通過虛擬地限縮后述的激光光斑等而引起超分辨率現象的層。
[0010]在這些光信息記錄介質中,利用了由照射到其再生面的再生激光而產生的激光光斑具有光強度分布,因此產生溫度分布的情況。
[0011]更具體而言,在比反射層更接近再生光入射面的掩膜層上的再生激光光斑內,產生溫度或者光強度分布,據此在所述激光光斑內產生光學特性的分布。
[0012]例如,當將在溫度變高時透射率變高的材料用作掩膜層的情況下,因為只有溫度高的部分的透射率變高,所以在反射層面上產生的激光光斑被虛擬地縮小。由此,結果上能夠再生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標記長度的信號。
[0013]然而,在超分辨率再生技術中,通過對激光進行掩膜,由此來虛擬地縮小激光光斑,因此再生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反射層所引起的反射光當然變少)。因而,激光光斑的縮小存在界限,按照線密度,2倍程度為記錄密度的提高的界限。[0014]以往,已提出了這樣利用超分辨率技術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大容量化方法。
[0015]現有技術文獻
[0016]專利文獻
[0017]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公開“特開2001-250274號公報”
[0018]專利文獻2:日本公開專利公開“特開2001-035012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19]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20]然而,因為專利文獻1、2這樣的超分辨率技術均利用了通過照射再生光而產生的熱,所以較之于再生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長的標記的情況,總的來說需要照射高強度的再生光。
[0021]進而,如專利文獻1、2所記載的那樣,用于光信息記錄介質的材料自身的耐熱性低的情形較多,且各層的膜厚小,所以光信息記錄介質的耐熱性低。故此,如果增大再生光的強度,則光信息記錄介質易于劣化。因而,超分辨率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再生耐久性存在著問題。
[0022]為了消除上述問題,也考慮在超分辨率介質中組合多個層來謀求散熱性和超分辨率特性之間的平衡。然而,卻難以實用化,尤其是在再生專用超分辨率介質中,與僅利用銀合金等的單層反射膜的不進行超分辨率再生的通常的再生專用光信息記錄介質之間的成本差變大,因此目前再生專用的超分辨率介質尚未廣泛普及。
[0023]本發(fā)明正是鑒于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靠性高且可大容量化的再生專用超分辨率光信息記錄介質,且提供在對再生專用超分辨率光信息記錄介質進行再生的情況下可靠性得到提高的再生方法以及再生裝置。
[0024]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25]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光信息記錄介質,是通過預置坑群記錄了內容的再生專用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其中,該預置坑群形成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Tm[nm]比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且再生光的波長為405 [nm]的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記錄了指定2X(4.92XTm/149)[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31 X (24/1000) [m/s]的范圍的再生速度作為用于再生上述內容的再生速度的再生速度信息。
[0026]在此,在與物鏡的數值孔徑0.85、以及再生光的波長405nm對應的通常的BD(Blu-ray disc:注冊商標)-ROM中,通常的再生速度(I倍速的再生速度)為4.92 [m/s],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為149[nm]。通常的BD的記錄區(qū)域的最內周的半徑為24[mm]。相對于此,使用與I倍速的再生速度對應的I倍速的再生時鐘來對上述平均長度Tm短于上述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的標記以及間隔進行再生的情況下的再生速度變?yōu)?4.92XTm/149) [m/s]。
[0027]根據上述構成,再生速度信息指定2 X (4.92 X 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31 X (24/1000) [m/s]的范圍的再生速度作為再生速度。上述范圍的再生速度,大于使用了與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且再生光的波長為405[nm]的再生裝置對應的代表性光信息記錄介質即BD-ROM(記錄容量25GB)的I倍速時鐘的情況下的再生速度(4.92 X Tm/149) [m/s]。因而,超分辨率再生所需的再生光輸出的增加小于再生速度的增加即可。故此,較之于以使用了 I倍速時鐘的情況下的再生速度來再生內容的情形,能夠減少光信息記錄介質的每單位面積以及單位時間的再生光的受光量。此外,即便是對最內周(半徑24[mm])的位置的信息進行再生的情況,光信息記錄介質的轉速也不會變?yōu)镮OOOOrpm以上。故此,能夠防止離心力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破壞。由此,能夠抑制再生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劣化,提高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可靠性。
[0028]此外,也可以構成為,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為圓盤形狀,具有:第I區(qū)域,記錄了上述內容;和第2區(qū)域,記錄了上述再生速度信息,上述第2區(qū)域較之于上述第I區(qū)域而配置在內周側。
[0029]此外,也可以構成為,在上述第I區(qū)域中,通過形成為平均長度Tm比上述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預置坑群,記錄了內容,在上述第2區(qū)域中,通過形成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比上述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長的預置坑群,記錄了上述再生速度信息。
[0030]也可以構成為,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記錄了指定與上述再生速度信息所表示的再生速度對應的再生光輸出的再生光輸出信息。
[0031 ] 也可以構成為,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通過包含掃描方向上的長度比上述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預置坑的預置坑群,記錄了上述內容。
[0032]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再生裝置,是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且再生光的波長為405 [nm]的再生裝置,上述再生裝置具備:再生部,在對通過預置坑群記錄了內容的再生專用的光信息記錄介質進行再生的情況下,以2X (4.92X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31 X (24/1000) [m/s]的再生速度來再生上述內容,其中,該預置坑群形成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Tm[nm]比上述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
[0033]根據上述構成,以2X (4.92X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31 X (24/1000) [m/s]的范圍的再生速度來再生內容。上述范圍的再生速度,大于使用了與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且再生光的波長為405[nm]的再生裝置對應的代表性光信息記錄介質即BD-R0M(記錄容量25GB)的I倍速時鐘的情況下的再生速度(4.92XTm/149) [m/s]。因而,超分辨率再生所需的再生光輸出的增加小于再生速度的增加即可。故此,較之于以使用了 I倍速時鐘的情況下的再生速度來再生內容的情形,能夠減少光信息記錄介質的每單位面積以及單位時間的再生光的受光量。此外,即便是對最內周(半徑24[mm])的位置的信息進行再生的情況,光信息記錄介質的轉速也不會變?yōu)镮OOOOrpm以上。故此,能夠防止離心力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破壞。由此,能夠抑制再生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劣化,進行可靠性高的再生。
[0034]此外,也可以構成為,上述再生裝置具備:輸出控制部,若將(4.92XTm/149) [m/s]設為第I再生速度,將與上述第I再生速度對應的再生光輸出設為第I再生光輸出,則在上述內容的再生時,控制上述再生光輸出,以使再生光輸出相對于上述第I再生光輸出的增加比小于再生速度相對于上述第I再生速度的增加比。
[0035]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再生方法,是通過預置坑群記錄了內容的再生專用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再生方法,其中,該預置坑群形成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Tm[nm]比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且再生光的波長為405 [nm]的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經由數值孔徑0.85的物鏡向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照射波長405 [nm]的再生光,以 2X (4.92X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π X (24/1000) [m/s]的再生速度來再生上述內容。
[0036]根據上述構成,以2X (4.92X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31 X (24/1000) [m/s]的范圍的再生速度來再生內容。上述范圍的再生速度,大于使用了與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且再生光的波長為405[nm]的再生裝置對應的代表性光信息記錄介質即BD-R0M(記錄容量25GB)的I倍速時鐘的情況下的再生速度(4.92XTm/149) [m/s]。因而,超分辨率再生所需的再生光輸出的增加小于再生速度的增加即可。故此,較之于以使用了 I倍速時鐘的情況下的再生速度來再生內容的情形,能夠減少光信息記錄介質的每單位面積以及單位時間的再生光的受光量。此外,即便是對最內周(半徑24[mm])的位置的信息進行再生的情況,光信息記錄介質的轉速也不會變?yōu)镮OOOOrpm以上。故此,能夠防止離心力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破壞。由此,能夠抑制再生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劣化,進行可靠性高的再生。
[0037]發(fā)明效果
[0038]如以上,根據本發(fā)明,以2X (4.92X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31 X (24/1000) [m/s]的范圍的再生速度來再生內容。因而,超分辨率再生所需的再生光輸出的增加小于再生速度的增加即可。故此,較之以使用了 I倍速時鐘的情況下的再生速度來再生內容的情形,能夠減少光信息記錄介質的每單位面積以及單位時間的再生光的受光量。此外,即便是對最內周(半徑24[mm])的位置的信息進行再生的情況,光信息記錄介質的轉速也不會變?yōu)镮OOOOrpm以上。故此,能夠防止離心力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破壞。由此,能夠抑制再生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劣化,進行可靠性高的再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9]圖1是用于驗證試驗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截面圖。
[0040]圖2是表示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基板上的預置坑的俯視圖。
[0041]圖3是表示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中的表征信號特性的1-MLSE的再生光輸出依賴性的測量結果的圖表。
[0042]圖4是表示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中的表征信號特性的1-MLSE的再生次數依賴性的測量結果的圖表。
[0043]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構成的截面圖。
[0044]圖6是表示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的構成的簡略圖。
[0045]圖7是表示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光盤信息區(qū)域以及數據區(qū)域的預置坑的俯視圖。
[0046]圖8是表示設置在另一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基板上的預置坑的構成的立體圖。
[0047]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再生裝置的簡要構成的框圖。
[0048]圖10是表示上述再生裝置的再生處理的流程的圖?!揪唧w實施方式】
[0049](再生速度和再生耐久性)
[0050]本申請
【發(fā)明者】研究的結果,發(fā)現了如下見解,S卩,在再生專用的超分辨率光信息記錄介質(超分辨率介質)中,通過增大再生速度來再生,由此能夠在維持超分辨率特性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再生耐久性。首先,在以下說明能夠提高再生耐久性的理由。
[0051]如前所述,在超分辨率介質的超分辨率再生時,由于需要通過再生光照射來產生熱,因此較之于進行非超分辨率再生的通常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再生的情形,需要增大照射在超分辨率介質上的再生光的強度(再生光輸出)。
[0052]然而,與此同時,該再生光輸出的增大會使超分辨率介質的再生耐久性降低。
[0053]因而,難以兼顧進行超分辨率再生、和再生耐久性,但是本申請
【發(fā)明者】研究的結果發(fā)現了:通過提高再生速度,能夠兼顧進行超分辨率再生、和再生耐久性。
[0054]當在超分辨率介質的再生中使再生速度增加的情況下,在超分辨率介質的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照射再生光的時間減少,因此給該超分辨率介質帶來的損傷減少。另一方面,通過照射再生光,在上述區(qū)域內產生的熱也減少,因此需要進一步增大所照射的再生光強度。
[0055]然而,本申請
【發(fā)明者】發(fā)現了:隨著再生速度的增加而所需要的再生光輸出的增大的程度比再生速度的增加的程度要小。即,較之于以通常的再生速度來再生超分辨率介質的情況,通過一并增加再生速度以及再生光輸出來進行再生,從而能夠抑制超分辨率介質再生時的發(fā)熱所導致的劣化。即,通過一并增加再生速度以及再生光輸出來進行再生,從而能夠提高超分辨率介質的再生耐久性。
[0056](試驗結果)
[0057]以下,對再生耐久性的驗證試驗進行說明。
[0058]圖1是用于驗證試驗的光信息記錄介質I的截面圖。如圖1所示,光信息記錄介質I構成為在基板2上順序層疊有信息記錄層(功能層)3、以及透光層4。光信息記錄介質I是包含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標記(mark)或者間隔(space)的超分辨率介質。
[0059]基板2由聚碳酸酯來形成。在基板2的信息記錄層3側的面(信息記錄面),形成有由與所記錄的信息相應的形狀的凹凸構成的預置坑群。
[0060]信息記錄層3是沿著基板2的信息記錄面的凹凸而形成的薄膜,是可超分辨率再生的功能層。具體而言,信息記錄層3是厚度5nm的Ta薄膜的層。
[0061]透光層4由厚度100 μ m的紫外線固化樹脂(再生光波長λ = 405nm處的折射率1.50)來形成。透光層4具有再生光的入射面,保護信息記錄層3以及基板2的信息記錄面。
[0062]圖2是表示光信息記錄介質I的基板2上的預置坑(pr印it)的俯視圖。所記錄的信息,按照1-7RLL調制方式,被作為多種長度(D2T?D8T)的標記以及間隔而記錄在光信息記錄介質I中。在此,形成于光信息記錄介質I的預置坑表征標記,沿著軌道的預置坑彼此之間的間隙表征間隔。具有多種長度的標記以及間隔之中的、最小標記長度(D2T)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被設置成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119nm)短的112nm。在此,最小標記長度以及最小間隔長度均為相同的D2T。另外,預置坑的軌道間距TpD是與通常的BD(Blu_ray disc:注冊商標)-ROM相同的0.32 μ m。在光信息記錄介質I中,與通常的BD-ROM(Cf)I 20mm光盤中為25GB)的最小標記長度(149nm)相比,最小標記長度短,能夠細密地記錄信息,所以在φ120Πη光盤中能夠記錄約33.3GB的信息。
[0063]圖3是表示光信息記錄介質I中的表征信號特性的1-MLSE的再生光輸出依賴性的測量結果的圖表。1-MLSE (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Estimation ;最大似然序列估計)為高密度記錄中的信號再生特性的一般性評價指標,表示評價值越小則信號特性越好。另外,對于光信息記錄介質I的1-MLSE,使用BD用評價機器(PULSTEC制造的DDU-1000/再生光學系統(tǒng):再生光波長(λ ) 405nm,數值孔徑(NA) 0.85)、和PULSTEC制造的BD評價用信號探測器3,改變再生光的輸出(再生光功率)(即,改變再生光的照射強度)來進行測量。
[0064]在本驗證試驗中,在再生速度(線速度)3.69m/s、和其兩倍的再生速度7.38m/s下,測量了信號特性。這些再生速度分別對應于通常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即BD-ROM(最小標記長度149nm)的通常再生時(I倍再生)的再生時鐘、以及2倍再生時的再生時鐘(時鐘間隔為1/2,時鐘頻率為2倍)。在通常的BD-ROM中,最小標記長度為149nm,再生速度為4.92m/s。在時鐘相同的情況下,因為光信息記錄介質I的預置坑的密度高于通常的BD-R0M,所以光信息記錄介質I的I倍再生的再生速度變?yōu)?.69 (m/s) ( = 4.92 (m/s)/149 (nm) X 112(nm))。同樣地,光信息記錄介質I的2倍再生的再生速度變?yōu)?.38 (m/s)(=2 X 4.92 (m/s) /149 (nm) X 112 (nm))。
[0065]如圖3可知,無論在哪種再生速度下,當再生光的輸出增大時,超分辨率特性出現,1-MLSE不斷降低(信號特性不斷變好)。在再生速度3.69m/s的情況下,可以說成能作為再生介質而實用的水準的1-MLSE成為14%的再生光輸出是1.5mW。此外,在再生速度
7.38m/s的情況下,1-MLSE成為14%的再生光輸出是2.1mff ( = 1.5(mff) X 1.4)。這表示,即便是將再生速度增 大為2倍的情況下,為了獲得與I倍再生相同程度的信號特性所需要的再生光輸出的增加 為f 2倍即可。
[0066]另外,該結果與在可改寫的光信息記錄介質中一般將“記錄”速度設為2倍的情況下記錄光的輸出需要變?yōu)楸兜慕Y果大體一致。
[0067]其次,為了評價再生耐久性,在再生速度為3.69m/s且再生光輸出為1.5mff的情況、和再生速度為7.38m/s且再生光輸出為2.1mff的情況下,使用上述評價裝置測量了光信息記錄介質I的1-MLSE的再生次數依賴性。
[0068]圖4是表示光信息記錄介質I中的表征信號特性的1-MLSE的再生次數依賴性的測量結果的圖表。如圖4可知,在再生速度3.69m/s (再生光輸出1.5mW)下,確??梢哉f成作為再生介質可實用的水準的1-MLSE的值(14% )的再生次數為約5000次。相對于此,可知,在再生速度7.38m/s (再生光輸出2.1mff)下,直至兩倍的約10000次再生為止,確??梢哉f成作為再生介質可實用的水準的1-MLSE的值(14% )。
[0069]根據該驗證試驗的結果可知,通過提高再生速度,能夠兼顧大容量化所需的超分辨率特性和再生耐久性。
[0070]另外,上述結果意味著:對于超分辨率介質的再生耐久性而言,激光光斑停留于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的時間被縮短的影響大于因通過提高再生速度而所需的用于超分辨率再生的再生光輸出增加所帶來的影響。由此,可以說越是提高超分辨率再生時的再生速度則越能抑制因再生所導致的超分辨率介質的劣化、即越能提高超分辨率介質的耐久性。[0071][實施方式I]
[0072]以下,對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詳細地說明。
[0073](光信息記錄介質的構成)
[0074]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再生專用的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構成的截面圖。光信息記錄介質11是直徑為120_的圓盤形狀的光盤。在光信息記錄介質11中,記錄了信息的最內周的半徑為24_。如圖5所示,光信息記錄介質11具備基板12、信息記錄層(功能層)13、以及透光層14。在基板12上將信息記錄層13以及透光層14依序層疊。光信息記錄介質11是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超分辨率介質。再生光從透光層14側入射。
[0075]在基板12的信息記錄層13側的面(信息記錄面),形成有由與所記錄的信息相應的形狀的多個凹以及/或者凸構成的預置坑群。
[0076]/[目息記錄層13是再生專用的彳目息記錄層(ROM層)。彳目息記錄層13是沿著基板12上的預置坑而形成的特定的厚度的薄膜,是可超分辨率再生的功能層。信息記錄層13具有反映了作為下層的基板12的凹凸(預置坑)的形狀。也可以說,信息記錄層13自身形成了預置坑,作為形狀來記錄信息。例如能夠使用包含從Nb、Mo、W、Mn、Pt、C、S1、Ge、T1、Zr、V、Cr、Fe、Co、N1、Pd、Sb、Ta、Al、In、Cu、Sn、Te、Zn 以及 Bi 等之中選擇出的至少一種元素在內的單體、或合金、或者其化合物來構成功能層。信息記錄層13的適當厚度根據所采用的材料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信息記錄層13通過濺射法而形成為厚度5nm的Ta的層。
[0077]作為信息記錄層13的功能層是通過再生裝置的再生光學系統(tǒng)可再生(可讀取)由預置坑群所記錄的信息的層。即,功能層是即便最小標記和最小間隔的平均長度低于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也能由再生光學系統(tǒng)再生(超分辨率再生)由該標記以及間隔所組成的信息的超分辨率膜。另外,在再生裝置的掃描方向上,最小標記和最小間隔的平均長度比λ/(4ΧΝΑ)短是指:低于該再生光學系統(tǒng)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有時將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僅稱為分辨率極限。
[0078]作為信息記錄層13的功能層是通過例如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超分辨率再生技術可再生包含低于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的預置坑的預置坑群的層?;蛘?,作為信息記錄層13的功能層是根據例如所入射的再生光的溫度分布來虛擬地縮小再生光的光斑直徑,從而可再生包含低于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的預置坑的預置坑群的掩膜層。
[0079]另外,信息記錄層13相對于預置坑的深度(高度)也可以是較厚的層。例如,如圖8所示,當形成在基板12上的信息記錄層13厚的情況下,層疊在基板12的凹凸之上的信息記錄層13,在下表面具有與基板12的預置坑24對應的凹凸,其上表面可變得平坦。在圖8中,在基板12的上表面、即信息記錄層13的下表面,形成有以預置坑24表征的標記25、和以標記彼此之間的間隙表征的間隔26。
[0080]另外,信息記錄層(功能層)13的材料、厚度以及層的數目并不限于此,信息記錄層13只要是作為可超分辨率再生的層來發(fā)揮功能,可再生形成于基板12的標記(以及間隔)的超分辨率膜即可。其中,如能追加記錄信息的所謂的R介質、或者可改寫信息的所謂的RE介質那樣,信息記錄層13具有層疊4層以上的薄膜而成的功能層的情況下,再生耐久性易于提高,相反卻存在成本增大的問題。為此,期望信息記錄層13由單層或者2?3層程度的層來構成。[0081]透光層14是對信息記錄層13等的內側的層進行保護的層,透射再生光。透光層14具有再生光的入射面,保護信息記錄層13以及基板12的信息記錄面。透光層14配置在構成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各層之中最靠近再生光的入射側。透光層14的與信息記錄層13相接的一側的相反側的面成為再生光的入射面。透光層14由例如厚度100 μ m的紫外線固化樹脂來形成。該紫外線固化樹脂的再生光波長λ = 405nm處的折射率為1.50。透光層14的材料只要是在再生光的波長處透射率高的材料即可。透光層14例如也可以由聚碳酸酯薄膜和透明粘接劑來形成。
[0082]此外,透光層14的表面也可以具有未給再生帶來不良影響這樣的防污特性或者耐擦傷特性。所謂防污特性,是指即便在附著了指紋等的情況下來自信息記錄層13的再生信號等也不會劣化的特性。另外,為了給透光層14賦予上述防污特性和耐擦傷特性,也可以在透光層14的表面設置硬涂層。
[0083]此外,也可以根據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再生光學系統(tǒng))來變更透光層14的厚度。具體而言,透光層14也可以為例如0.6mm的聚碳酸酯層。
[0084]光信息記錄介質11是通過再生光只能讀取信息的再生專用(ROM ;Read OnlyMemory)的記錄介質。
[0085](光信息記錄介質所具有的信息)
[0086]圖6是表示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構成的簡略圖。光信息記錄介質11具有:設置在內周側的光盤信息區(qū)域(第2區(qū)域)21、和設置在其外周側的數據區(qū)域(第I區(qū)域)22。光盤信息區(qū)域21是從規(guī)定的半徑Rl的圓周到規(guī)定的半徑R2的圓周為止的區(qū)域(Rl < R2),數據區(qū)域22是從規(guī)定的半徑R2的圓周到規(guī)定的半徑R3的圓周為止的區(qū)域(R2<R3)。在各區(qū)域中,通過由基板12以及信息記錄層13的預置坑所表征的標記以及間隔,以規(guī)定的調制方式記錄了信息。另外,光盤信息區(qū)域21也可以設置在數據區(qū)域22的外周側。
[0087]圖7是表示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光盤信息區(qū)域21以及數據區(qū)域22的預置坑的俯視圖。在圖7中,對圖6所示的區(qū)域A進行放大表示。所記錄的信息,按照1-7RLL調制方式,被作為多種長度的標記以及間隔而記錄在光信息記錄介質11中。預置坑表征標記,沿著掃描方向的預置坑彼此之間的間隙表征間隔。
[0088]在光盤信息區(qū)域21中,通過僅由再生裝置的掃描方向上的長度比λ/(4ΧΝΑ)長的預置坑所構成的預置坑群23,來記錄了信息。在此,λ為再生光的波長,NA為對應的再生裝置的光學系統(tǒng)中的物鏡的數值孔徑。此外,λ/(4ΧΝΑ)為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即,光盤信息區(qū)域21是僅包含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長的預置坑的區(qū)域。預置坑群23按照1-7RLL調制方式來表征R2T?R8T的長度的標記以及間隔。
[0089]在數據區(qū)域22中,通過包含再生裝置的掃描方向上的長度短于λ/(4ΧΝΑ)的預置坑的預置坑群24,記錄了信息。S卩,數據區(qū)域22為包含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預置坑的超分辨率區(qū)域。預置坑群24按照1-7RLL調制方式來表征D2T?D8T的長度的標記以及間隔。在此,作為最小標記長度的D2T比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λ/(4ΧΝΑ)短。
[0090]另外,在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小于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的情況下,需要超分辨率再生。因而,數據區(qū)域既可以是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小于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的區(qū)域,也可以使得最小標記長度(最小預置坑長度)大于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0091]在數據區(qū)域22中,記錄了用戶所利用的內容(例如影像等)。
[0092]在光盤信息區(qū)域21中,作為再生裝置可以靈活應用的信息,記錄了表示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再生條件的信息。所謂表示再生條件的信息,包含:用于確定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種類(BD或者DVD等)的信息、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制造者所推薦的再生光輸出的信息、以及用于對數據區(qū)域22進行超分辨率再生的再生速度的信息。
[0093]在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光盤信息區(qū)域21中,記錄了在下限:2X (4.92 X Tm/149)[m/s]以上、且上限:不足(10000/60) X2X π X (24/1000) [m/s]的范圍內指定再生速度作為用于再生數據區(qū)域22的再生速度(線速度)的信息。在此,Tm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這里為D2T)。例如,在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光盤信息區(qū)域21中,為了指定再生速度的范圍,也可以記錄成為上限的再生速度和成為下限的再生速度這兩個再生速度的信息。或者,在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光盤信息區(qū)域21中,為了指定超分辨率再生時的再生速度,也可以記錄上述指定范圍之中的優(yōu)選一個或者多個再生速度的信息。
[0094]由于使用通常的I倍速再生的再生時鐘來進行超分辨率再生的情況下的再生速度為4.92 X Tm/149 [m/s],所以上述指定范圍的下限表示以2倍速以上(再生時鐘的頻率為2倍以上)來進行數據區(qū)域22的信息的讀取。
[0095]此外,在記錄了信息的最內周的半徑為24mm的情況下(通常的BD的情況下),上述指定范圍的上限表示:再生時的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最大的轉速(最內周讀取時的轉速)收斂為不足lOOOOrpm。一般所知的通常的聚碳酸酯基板的光盤的轉速的界限,根據聚碳酸酯的強度的界限而被設為lOOOOrpm。因而,如果為上述指定范圍的再生速度,則能夠不會因離心力而破壞通常的使用了聚碳酸酯基板的光信息記錄介質11地進行再生。
[0096]使用I倍速的再生時鐘來再生通常可再生的光盤信息區(qū)域21 (再生速度為
4.92 [m/s]),以指定范圍的再生速度來再生需要超分辨率再生的數據區(qū)域22的情況下,再生時鐘不相同。其中,優(yōu)選超分辨率再生的再生時鐘的頻率相對于通常再生時的再生時鐘的頻率而為整數倍。其原因在于,通過設為與作為整數倍的記錄用的時鐘相同,從而能夠共用時鐘生成電路,能夠抑制成本。
[0097]另外,在因標記以及間隔的長度變短而使得標記以及間隔的線密度(信息的記錄密度)變大的情況下,如果再生速度相同,則需要增大再生時鐘的頻率。然而,為了另行生成與基本(I倍速)的再生時鐘不同的頻率的再生時鐘,需要追加專用的時鐘生成電路,故無法自如地調整時鐘的頻率。為此,與基本的再生時鐘相匹配地延緩再生速度(線速度)(變更光盤的轉速),進行了超分辨率再生。因而,以往沒有考慮到尤其要在超分辨率再生時積極地增大再生速度以及再生時鐘的頻率。
[0098]再生裝置能夠讀取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光盤信息區(qū)域21來識別再生速度的指定范圍,并以指定范圍的再生速度來對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數據區(qū)域22的信息進行超分辨率再生。如上所述,若如指定范圍的再生速度那樣增大再生速度,則能夠在保持超分辨率特性不變的狀態(tài)下抑制因再生光的熱所導致的光盤的劣化。故此,光信息記錄介質11具有再生中的高耐久性、和高的可靠性。
[0099]此外,在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光盤信息區(qū)域21中,也可以記錄有表示與各再生速度(或者再生速度的各范圍)對應的再生光輸出的信息。另外,所謂再生光輸出,是指照射在光信息記錄介質上的再生光的每單位時間的能量。作為所對應的再生光輸出,也可以指定再生光輸出的范圍。再生裝置能夠從光盤信息區(qū)域21之中讀取指定的再生速度和所對應的再生光輸出,不用向光信息記錄介質11照射過大的再生光,通過適當輸出的再生光便能進行數據區(qū)域22的超分辨率再生。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光盤信息區(qū)域21中所記錄的再生速度是與頻率比通常的I倍速的再生時鐘大的N倍速(N ^ 2)的再生時鐘對應的再生速度。然而,如果將I倍速的再生光輸出設為P1,則與N倍速的再生時鐘對應的再生速度下的適當超分辨率再生所需的再生光輸出Pn,小于Pl XN,大致為Pl X 因而,能夠減少光信息記錄介質11上的每單位時間的、再生光的受光量,抑制因再生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劣化。另外,因功能層的材質以及厚度等,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再生所需的再生光輸出會發(fā)生變化。因而,將與光信息記錄介質中所記錄的再生速度相應的、該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再生光輸出記錄至光信息記錄介質是有用的。
[0100]另外,再生速度的信息并不限于光盤信息區(qū)域21,也可以記錄在其他地方。例如,也可以記錄在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BCA區(qū)域(Burst Cutting Area)。此外,例如光信息記錄介質11中所記錄的介質識別信息也可以兼用作再生速度的信息。換言之,例如需要超分辨率再生的光信息記錄介質11中所記錄的介質識別信息,指定了與光信息記錄介質11對應的下限:2X (4.92XTm/149) [m/s]以上、且上限不足(10000/60) X2X π X (24/1000)[m/s]的范圍的再生速度。
[0101]另外,光盤信息區(qū)域優(yōu)選形成在數據區(qū)域的內周側。其原因在于,在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地址無法獲取的再生初期中,由于拾取器的半徑方向的定位誤差,再生裝置無法準確地獲知拾取器所讀取的軌道的位置。在這樣的再生初期中,為了容易地獲取再生所需的光盤信息(再生速度、以及再生光輸出等),為了應對拾取器的半徑方向的定位誤差,只要在幾周中的各軌道記錄了相同的信息(再生速度、以及再生光輸出等)即可。然而,如果該記錄位置變?yōu)橥庵軅?,則記錄容量增多,作為結果而內容用的記錄容量減少。
[0102](關于預置坑群的構成)
[0103]圖8是表示設置在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基板12上的預置坑的構成的立體圖。在圖8中,透射了信息記錄層13以及透光層14來表示。
[0104]在此,指代多個預置坑而稱為預置坑群。在此,在基板12形成有凹狀的多個預置坑?;?2上的形成有預置坑的部分對應于標記25,掃描方向上的預置坑彼此之間的部分(反射面)對應于間隔26。
[0105]作為由預置坑群所構成的標記25,存在掃描方向上的長度不同的多個種類的標記。這樣,通過組合長度不同的多個標記25,從而較之于以單一長度的標記所構成的所謂的單一圖案記錄方式,能夠提高記錄信息的密度。
[0106]這樣,使用長度不同的多個標記25,例如按照1-7RLL調制方式,通過標記邊緣記錄方式來記錄信息。通過標記邊緣記錄方式所記錄的信息,通過讀取標記25的邊緣部分(與相鄰的間隔26之間的邊界部分),從而可讀取信息(“I”(正)或者“O”(負))。
[0107]這樣,通過使用標記邊緣記錄方式,從而較之于單一圖案記錄方式中所使用的標記位置記錄方式,能夠提高可記錄的信息的容量。
[0108]在數據區(qū)域22中,將預置坑群形成為:多個種類的標記25之中掃描方向上的長度為最小的最小標記、和多個種類的間隔26之中掃描方向上的長度為最小的最小間隔的、兩者在掃描方向上的平均長度,低于再生光學系統(tǒng)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0109]因而,光信息記錄介質11較之于非超分辨率再生的由通過的可再生的預置坑群記錄了信息的記錄介質,能夠提高標記25以及間隔26的密度。因此,光信息記錄介質11能夠增大用于記錄用戶所利用的內容的容量。
[0110]在此,最小標記和最小間隔的平均長度能夠根據調制方式、和數據區(qū)域22中所記錄的信息的密度來計算。例如,在1-7RLL調制方式的情況下,最小標記和最小間隔的平均長度在構造上是作為最小標記的2T標記長度、和作為最小間隔的2T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
[0111]具體而言,在再生光學系統(tǒng)符合BD的情況下,在作為非超分辨率介質的通常的BD-ROM (記錄容量25GB、盤徑120mm)中,1-7RLL調制方式下的2T標記長度和2T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為149nm。在用于上述的超分辨率再生的光信息記錄介質I (記錄容量33.3GB、盤徑120mm)中,1-7RLL調制方式下的2T標記長度和2T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Tm變?yōu)?12nm( = 149X25/33.3)。
[0112]另外,光信息記錄介質也能構成為具有2個以上的信息記錄層的2層(或者多層)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在此情況下,至少在任意一個信息記錄層中具有形成了超分辨率再生用的預置坑群的區(qū)域。此外,在多個信息記錄層之間設有用于隔開它們的中間層,在中間層的一個信息記錄層側的面(上表面)上形成預置坑。
[0113](實施方式2)
[0114]以下,對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為了便于說明,關于具有與在實施方式I中說明過的附圖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構成,標注相同的標號,并省略其詳細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對與實施方式I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對應的再生裝置進行說明。
[0115](再生裝置的構成)
[0116]圖9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再生裝置30的簡要構成的框圖。再生裝置(光信息記錄介質再生裝置)30針對光信息記錄介質11來進行信息的記錄以及再生。再生裝置30具備主軸31、拾取器部32、和控制部(再生部)38??刂撇?8具備拾取器控制部33、輸出控制部34、再生控制部35、時鐘生成部36、以及數據再生部37。
[0117]主軸31使被裝填于再生裝置30的光信息記錄介質11以被再生控制部35所指示的旋轉數(轉速)來旋轉。
[0118]拾取器部32具備再生光用的激光光源、包含物鏡的聚光光學系統(tǒng)、以及受光元件等(未圖示)。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再生光的波長為405nm。拾取器部32向被裝填于再生裝置30的光信息記錄介質11照射再生光,由受光元件接受反射光,獲得表示反射光的強度的電信號。拾取器部32將表不反射光的強度的電信號輸出至數據再生部37。
[0119]拾取器控制部33控制拾取器部32的位置,使拾取器部32移動至與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軌道對應的位置。
[0120]輸出控制部34控制拾取器部32的激光光源的激光輸出,以使所期望的強度的再生光照射在光信息記錄介質11上。
[0121]再生控制部35決定光信息記錄介質11上的進行再生的位置(軌道)。再生控制部35基于所再生的軌道是光盤信息區(qū)域還是數據區(qū)域、和所再生的軌道的半徑,來決定再生速度(線速度)。再生控制部35根據所決定的再生速度而使主軸31旋轉。此外,再生控制部35將所再生的軌道的半徑的信息輸出至拾取器控制部33。
[0122]時鐘生成部36生成再生時鐘,并輸出至數據再生部37。[0123]數據再生部37使用表示反射光的強度的波形的電信號和再生時鐘,來再生從光信息記錄介質11讀取出的信息。
[0124](再生處理流程)
[0125]圖10是表示再生裝置30的再生處理的流程的圖。
[0126]在光信息記錄介質11被裝填于再生裝置30之后,首先再生裝置30以規(guī)定的第I再生速度(4.92[m/s])來再生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光盤信息區(qū)域的信息。
[0127]具體而言,再生控制部35指示拾取器控制部33來再生光盤信息區(qū)域的軌道。此夕卜,再生控制部35將所再生的軌道是非超分辨率再生的區(qū)域的情況傳達給輸出控制部34以及時鐘生成部36。此外,再生控制部35將再生速度決定為第I再生速度,根據所決定的再生速度而使主軸31旋轉(SI)。
[0128]拾取器控制部33控制拾取器部32,使拾取器部32移動至所指示的光盤信息區(qū)域的軌道的位置(S2)。
[0129]時鐘生成部36生成用于非超分辨率再生的第I再生時鐘(I倍速的再生時鐘),并輸出至數據再生部37 (S3)。
[0130]輸出控制部34將再生光的輸出設為用于非超分辨率再生的第I輸出(S4)。
[0131]數據再生部37使用表示反射光的強度的電信號和第I再生時鐘,來再生光盤信息區(qū)域中所記錄的信息,獲取光盤信息區(qū)域中所記錄的再生速度信息(S5)。數據再生部37將再生速度信息輸出至再生控制部35。在此,再生速度信息,作為再生速度的下限而表示2X (4.92 X Tm/149) [m/s](以上),作為再生速度的上限而表示(10000/60) X2X 31 X (24/1000) [m/s](不足)。此外,數據再生部37獲取光盤信息區(qū)域中所記錄的再生光輸出的信息。數據再生部37將再生光輸出的信息輸出至輸出控制部34。再生光輸出的信息表不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制造者所推薦的再生光輸出。
[0132]再生裝置30以再生速度信息所表示的上述范圍內的第2再生速度來再生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數據區(qū)域(超分辨率區(qū)域)的信息。
[0133]具體而言,再生控制部35指示拾取器控制部33來再生數據區(qū)域的軌道。此外,再生控制部35將所再生的軌道是超分辨率再生的區(qū)域的情況傳達給輸出控制部34以及時鐘生成部36。此外,再生控制部35基于從光信息記錄介質11讀取出的再生速度信息,在再生速度信息所指定的范圍內將再生速度決定為第2再生速度(例如2X (4.92XTm/149) [m/s]),根據所決定的再生速度而使主軸31旋轉(S6)。再生控制部35將表示所決定的再生速度的信息輸出至時鐘生成部36。
[0134]拾取器控制部33控制拾取器部32,使拾取器部32移動至所指示的數據區(qū)域的軌道的位置(S7)。
[0135]時鐘生成部36根據第2再生速度來生成用于超分辨率再生的第2再生時鐘(例如2倍速的再生時鐘)(S8)。時鐘生成部36向數據再生部37進行輸出。
[0136]輸出控制部34基于再生光輸出的信息,將再生光的輸出設為用于超分辨率再生的第2輸出(S9)。第2輸出大于第I輸出。
[0137]數據再生部37使用表示反射光的強度的電信號和第2再生時鐘來再生數據區(qū)域所記錄的內容(SlO)。
[0138]這樣,再生裝置30能夠以光盤信息區(qū)域中所記錄的適于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范圍的再生速度、且適于該再生速度的再生光輸出,來進行數據區(qū)域的超分辨率再生。具體而言,再生裝置30以與2倍速再生時鐘對應的再生速度(2X (4.92XTm/149) [m/s])以上的再生速度,進行超分辨率再生。因而,在再生裝置30中,較之于以與I倍速再生時鐘對應的再生速度來進行超分辨率再生的情況,能夠減少在再生時向每單位面積照射的再生光的能量。故此,能夠抑制因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再生所導致的劣化。此外,再生裝置30以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轉速不足IOOOOrpm的再生速度來進行超分辨率再生。故此,能夠防止旋轉的離心力所導致的光信息記錄介質11的破壞。由此,再生裝置30能夠提高再生的可靠性。
[0139](變形例)
[0140]另外,當在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光盤信息區(qū)域中記錄了用于超分辨率再生的多個再生速度的信息、和與各再生速度對應的多個再生光輸出的信息的情況下,再生裝置也可以構成為,基于主軸等的驅動部的性能、以及激光光源的性能(可照射的再生光輸出的上限)來決定可靠性最高的再生速度以及再生光輸出。由此,再生裝置能夠以可靠性最高的再生速度以及再生光輸出來進行數據區(qū)域的超分辨率再生。
[0141]另外,光信息記錄介質也能夠構成為,在光盤信息區(qū)域中記錄與各再生速度對應的再生時鐘的信息。在該情況下,再生裝置能夠基于從光盤信息區(qū)域讀取出的再生速度以及再生時鐘來進行數據區(qū)域的超分辨率再生。
[0142]另外,在超分辨率再生時,輸出控制部34也可以按照增加的方式使再生光輸出發(fā)生變化,并將信號的C/N比(carrier to noise ratio)高于閾值的再生光輸出決定為超分辨率再生用的再生光輸出。在此情況下,也可以在光信息記錄介質中不記錄再生光輸出的信息。
[0143]輸出控制部也可以構成為,與再生光輸出的信息無關,如果將與I倍速時鐘對應的第I再生速度(4.92 X Tm/149) [m/s]所對應的再生光輸出設為第I再生光輸出,則在數據區(qū)域的內容的再生時,按照再生光輸出相對于上述第I再生光輸出的增加比小于再生速度相對于上述第I再生速度的增加比的方式決定再生光輸出。
[0144]此外,再生裝置也可以首先以通常的非超分辨率再生用的再生速度、再生時鐘、以及再生光輸出來嘗試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再生。而且,再生裝置也可以構成為,在非超分辨率再生中無法再生信息的情況下,以超分辨率再生用的再生速度、再生時鐘、以及再生光輸出來進行光信息記錄介質的超分辨率再生。所謂超分辨率再生用的再生速度,是指2X (4.92X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π X (24/1000) [m/s]的再生速度。根據該再生裝置,即便是對不具有非超分辨率再生用的光盤信息區(qū)域而只具有超分辨率再生用的數據區(qū)域的光信息記錄介質進行再生的情況,也能夠以適當的再生速度來進行光信息記錄介質的超分辨率再生。另外,非超分辨率再生以及超分辨率再生的切換(再生速度的切換),既可以由用戶手動地指定,也可以通過任何的定時或者手段來進行切換。
[0145]此外,在光盤信息區(qū)域中,也可以由包含低于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的預置坑在內的預置坑群來記錄再生速度信息。因為光盤信息區(qū)域是僅在再生初期可讀取的區(qū)域,所以較之于記錄內容的數據區(qū)域,再生次數變少。故此,再生裝置縱使以與I倍速再生時鐘對應的再生速度、且以超分辨率再生來讀取光盤信息區(qū)域的信息,再生光的累計照射量也比數據區(qū)域少,再生時的劣化也少。[0146]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實施方式,在權利要求所示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更,酌情組合不同實施方式分別公開的技術手段而得到的實施方式也包含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
[0147]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148]本發(fā)明尤其適用于信息的記錄密度高的再生專用的光信息記錄介質。
[0149]標號說明:
[0150]1、11光信息記錄介質
[0151]2、12 基板
[0152]3、13信息記錄層(功能層)
[0153]4、14 透光層
[0154]21光盤信息區(qū)域(第2區(qū)域)
[0155]22數據區(qū)域(第I區(qū)域)
[0156]23、24 預置坑
[0157]25 標記
[0158]26 間隔
[0159]30再生裝置(光信息記錄介質再生裝置)
[0160]31 主軸
[0161]32拾取器部
[0162]33拾取器控制部
[0163]34輸出控制部
[0164]35再生控制部
[0165]36時鐘生成部
[0166]37數據再生部
[0167]38控制部(再生部)
【權利要求】
1.一種光信息記錄介質,是通過預置坑群記錄了內容的再生專用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其中,該預置坑群形成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Tm[nm]比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且再生光的波長為405 [nm]的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 記錄 了指定 2 X (4.92 X 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 2 X π X (24/1000)[m/s]的范圍的再生速度作為用于再生上述內容的再生速度的再生速度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為圓盤形狀, 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具有: 第I區(qū)域,記錄上述內容;和 第2區(qū)域,記錄上述再生速度信息, 上述第2區(qū)域較之上述第I區(qū)域而配置在內周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I區(qū)域中,通過形成為平均長度Tm比上述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預置坑群,來記錄內容, 在上述第2區(qū)域中,通過形成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比上述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長的預置坑群,來記錄上述再生速度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其特征在于, 記錄了指定與上述再生速度信息所表示的再生速度對應的再生光輸出的再生光輸出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信息記錄介質,其特征在于, 通過包含掃描方向上的長度比上述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的預置坑在內的預置坑群,來記錄上述內容。
6.一種再生裝置,是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且再生光的波長為405 [nm]的再生裝置, 上述再生裝置具備:再生部,在對通過預置坑群記錄了內容的再生專用的光信息記錄介質進行再生的情況下,以2X (4.92X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31 X (24/1000) [m/s]的再生速度來再生上述內容,其中,該預置坑群形成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Tm[nm]比上述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再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再生裝置具備:輸出控制部,若將(4.92XTm/149) [m/s]設為第I再生速度,將與上述第I再生速度對應的再生光輸出設為第I再生光輸出,則在上述內容的再生時,控制上述再生光輸出使得再生光輸出相對于上述第I再生光輸出的增加比小于再生速度相對于上述第I再生速度的增加比。
8.—種再生方法,是通過預置坑群記錄了內容的再生專用的光信息記錄介質的再生方法,其中,該預置坑群形成為最小標記長度和最小間隔長度的平均長度Tm[nm]比物鏡的數值孔徑為0.85且再生光的波長為405 [nm]的再生裝置所具有的光學系統(tǒng)分辨率極限短, 經由數值孔徑0.85的物鏡向上述光信息記錄介質照射波長405[nm]的再生光,以2X (4.92XTm/149) [m/s]以上且不足(10000/60) X2X π X (24/1000) [m/s]的再生速度來再生上述內容。
【文檔編號】G11B7/24085GK104011796SQ201280061322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田島秀春, 榮藤淳, 森豪, 山本真樹, 林哲也, 酒井敏彥, 山田博久, 中峻之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